- 年份
- 2024(688)
- 2023(1011)
- 2022(886)
- 2021(776)
- 2020(756)
- 2019(1637)
- 2018(1561)
- 2017(2524)
- 2016(1690)
- 2015(1687)
- 2014(1689)
- 2013(1662)
- 2012(1645)
- 2011(1534)
- 2010(1492)
- 2009(1364)
- 2008(1363)
- 2007(1202)
- 2006(985)
- 2005(816)
- 学科
- 学(3273)
- 济(2402)
- 经济(2401)
- 业(1988)
- 管理(1957)
- 企(1587)
- 企业(1587)
- 方法(1272)
- 虫(1217)
- 森(1209)
- 森林(1209)
- 林(1178)
- 壤(1162)
- 土壤(1159)
- 数学(1105)
- 数学方法(1072)
- 害(993)
- 物(939)
- 虫害(925)
- 植(891)
- 植物(875)
- 农(854)
- 水产(851)
- 草(805)
- 生态(789)
- 动物(757)
- 病虫(757)
- 病虫害(757)
- 其他(742)
- 及其(719)
- 机构
- 大学(24063)
- 学院(23817)
- 农(14025)
- 研究(12669)
- 科学(12051)
- 农业(11602)
- 业大(10366)
- 所(8708)
- 研究所(8418)
- 农业大学(7890)
- 室(7149)
- 中国(7107)
- 实验(7082)
- 实验室(6812)
- 省(6770)
- 重点(6498)
- 业(6187)
- 京(5698)
- 科学院(5019)
- 技术(4964)
- 林业(4954)
- 中心(4841)
- 院(4602)
- 江(4229)
- 管理(4219)
- 林(4128)
- 研究院(4002)
- 济(3925)
- 工程(3870)
- 部(3848)
共检索到329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燕 樊卫国
为给制定默科特橘橙优质栽培方案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默科特橘橙结果枝第1、2、3位叶及营养枝第3位叶的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默科特橘橙4个叶位的光合速率(P n)、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及叶绿素(Chl)含量存在差异;4个叶位叶片的P n和Chl含量均为结果枝第3位叶>营养枝第3位叶>结果枝第2位叶>结果枝第1位叶;结果枝第2位叶的LCP最低,为20.79μmol/(m2·s);营养枝第3位叶的LSP最高,为1160μmol/(m2·s);4个叶位的P n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中午呈现明显"午休"现象。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伟 眭晓蕾 王绍辉 关秋竹 胡丽萍 周明 孟凡珍 张振贤
【目的】探讨弱光条件下黄瓜(Cucumis sativus)幼苗不同叶位叶片光合特性的响应变化及品种间差异,为日光温室黄瓜冬季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耐弱光的‘津研2号’和较耐弱光的‘戴多星’黄瓜幼苗为试材,在人工气候室内用LI-6400光合仪和PAM-2100荧光仪研究弱光[75~85μmol·m-2·s-1,25℃(昼)/18℃(夜)]及常光对照(500~600μmol·m-2·s-1)下黄瓜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a荧光参数。【结果】弱光处理后,黄瓜第3~5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气孔限制值(Ls)、蒸腾速率(Tr)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基本上下...
关键词:
黄瓜 弱光 叶位 气体交换 叶绿素a荧光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光明 赵明辉 詹先进 蓝家样 陈温福
研究了4个不同叶色水稻品系孕穗期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表明:SPAD值最高的深叶色品系净光合速率并不是最高,说明叶绿素总量高其净光合速率并不一定最高;荧光参数在深叶色品系与浅叶色品系间差异也不显著;各品系间倒1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Evap)均明显低于倒2叶;而胞间CO2浓度(Ci)基本维持不变,说明叶片Pn的变化主要不是气孔因素引起的。不同叶位叶绿素含量降低与Pn下降的表现一致,叶绿素荧光分析表明Fo、Fm、Fv/Fm和PI随叶位发生变化,而每个品系倒1叶的Fm均大于倒2叶,这表明孕穗期倒1叶PSⅡ电子传递的潜力强于倒2叶。不同叶色品系中,除沈农...
关键词:
水稻 叶位 叶绿素荧光 光合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晓婷 韦建辰 徐振彪 徐德冰 王颖 吴林
[目的]研究半高丛越橘的耐盐性和耐盐范围,为其在盐碱地的引种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2年生半高丛越橘品种’北陆’为材料,研究不同NaCl处理(0(CK),30,60,90,120,150,180和210 mmol/L)对越橘叶片形态、生理生化、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参数及荧光参数指标的影响,筛选出越橘的耐盐范围,评估其耐盐性。[结果](1)越橘植株在210 mmol/L NaCl处理下38 d失绿;45 d叶片干枯卷曲,枝条开始失绿;62 d枝条已基本失绿,植株接近死亡;且解除胁迫换土栽培后,仍无生命迹象。越橘叶片的叶面积、叶长、叶宽、鲜质量和干质量均在90 mmol/L NaCl处理下达到最大;相对含水量以60 mmol/L NaCl处理最高,且较CK显著增加;比叶重在120 mmol/L NaCl处理下出现最大值,且与CK差异极显著(P90 mmol/L时,各项指标均呈下降趋势,且180 mmol/L NaCl处理Fv/Fm、Pn、Tr和Gs均下降,Ci则升高。[结论]越橘品种’北陆’有一定的耐盐能力,其耐盐浓度为0~90 mmol/L,210 mmol/L NaCl是该品种耐盐最大临界值。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晓蓝 徐世浩 梁宗锁 董娟娥 金美艳 刘峰 陈喜良
【目的】研究不同叶位黄精叶片的光合生理指标日变化规律及环境因子的影响,揭示叶片光合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叶位之间的关系,为黄精光合生产潜力的挖掘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黄精为研究对象,采用LI-6400光合仪测定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合日变化,采用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及通径分析,研究影响不同叶位叶片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①黄精不同叶位间的净光合速率差异显著,表现为中位叶>上位叶>下位叶,即随叶位升高表现出"低-高-低"的规律。②黄精不同叶位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型"曲线,且有较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③气孔因素为影响不同时段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素,非气孔因素为影响不同叶位叶片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子。④由相关分析与偏相关分析可知,黄精Pn、Tr、Gs与不同环境因子(RH、VPD、Tl、PAR、Ca)之间均存在相关性。⑤由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可知,影响黄精Pn、Gs、Tr的主要环境因子为RH和PAR,其中RH为Pn、Gs、Tr变化的主要决策因子,且环境因子对不同叶位叶片的影响有异。【结论】测定黄精植株光合指标时应选第10节位左右的中位叶。黄精栽培过程中应及时去顶,在炎热的正午,可适当提高大气相对湿度以提高净光合效率。
关键词:
黄精栽培 叶位 净光合速率 环境因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魏鑫 魏永祥 郭丹 孙斌 王兴东 刘成
【目的】利用越橘品种‘密斯梯’叶片常绿、需冷量低的特点,研究设施条件下不同打破休眠方式处理对‘密斯梯’越橘功能叶片光合特性、保护酶活性、物候期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机制,为设施越橘提早休眠、提早打破休眠、提早成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年生‘密斯梯’越橘为试材,设2种打破休眠处理和1个对照:9月22日入冷库休眠、10月8日出库升温,低温持续时间384 h为处理1;11月4日棚内休眠、11月20日升温,低温持续时间384 h为处理2;不休眠、低温持续时间0 h为对照。在花序伸出期至果实成熟期测定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及抗坏血酸氧化酶(ASP)活性和光合生理参...
关键词:
越橘 休眠 光合特性 保护酶活性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刘琏 陆吕佳 胡渊渊 戴文圣 索金伟 宋丽丽 吴家胜 喻卫武 楼君
【目的】研究不同树龄香榧Torreya grandis ‘Merrillii’叶片光合作用季节性变化的生理机制,为香榧苗木的高效栽培和香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分别在5、8和11月测定不同树龄(6和16年生嫁接苗,分别记为6-a和16-a)香榧叶片的叶绿素、二氧化碳(CO_2)的响应曲线、单位面积上的叶片氮含量(N_A)和光合氮素利用效率(PNUE)等,系统地分析比较表观光合特性和光合内部结构的变化。【结果】5月和8月,无论树龄大小,香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_n)、比叶重(SLW)、最大RuBP羧化速率(V_(cmax))、光饱和时用于RuBP再生的光合电子传递速率(J_(max))、总叶绿素含量(Chl)及分配到Rubisco的氮素(V_(cmax)/N_A)、RuBP再生作用的氮素(J_(max)/N_A)和捕光色素组分的氮素(Chl/N_A)均显著增加,而N_A则显著降低。无论树龄大小,与8月相比,11月香榧叶片Chl、叶片氮含量和J_(max)/V_(cmax)比值均显著增加,而Vc_(max)、J_(max)、Vc_(max)/N_A、J_(max)/N_A和Chl/N_A均显著降低,A_(max)和SLW则无显著变化。8月和11月,6-a香榧叶片的V_(cmax)/N_A下降幅度显著大于16-a叶片的,而6-a与16-a香榧叶片J_(max)/N_A的下降幅度相当。5、8和11月,6-a香榧叶片的PNUE均显著高于16-a叶片的。【结论】从5月至8月,无论树龄大小,香榧叶片的光合能力逐渐增强,干物质不断的积累,从而稀释了其叶片中的氮含量,叶片发育成熟;从8—11月(随温度的降低),无论树龄大小,香榧叶片未发生衰老,但其氮素在各光合组分中的分配比例发生变化,即通过J_(max)的相对增加来缓减低温对RuBP再生作用的影响。随温度的降低,6-a香榧叶片分配到RuBP羧化作用的氮素较少和分配到RuBP再生作用的氮素较多,可能是导致其叶片PNUE相对较高的原因。图6表1参39
关键词:
树龄 香榧 光响应曲线 CO_2响应曲线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刘琏 陆吕佳 胡渊渊 戴文圣 索金伟 宋丽丽 吴家胜 喻卫武 楼君
【目的】研究不同树龄香榧Torreya grandis‘Merrillii’叶片光合作用季节性变化的生理机制,为香榧苗木的高效栽培和香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分别在5月、8月和11月测定不同树龄(6和16年生嫁接苗,分别记为6-a和16-a)香榧叶片的叶绿素、CO_2的响应曲线、单位面积上的叶片氮含量(N_A)和光合氮素利用效率(PNUE)等,系统地分析比较表观光合特性和光合内部结构的变化。【结果】5月和8月,无论树龄大小,香榧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_n)、比叶重(SLW)、最大RuBP羧化速率(V_(cmax))、光饱和时用于RuBP再生的光合电子传递速率(J_(max))、总叶绿素含量(Chl)及分配到Rubisco的氮素(Vcmax/NA)、RuBP再生作用的氮素(Jmax/NA)和捕光色素组分的氮素(Chl/NA)均显著增加,而N_A则显著降低。无论树龄大小,与8月相比,11月香榧叶片Chl、叶片氮含量和J_(max)/V_(cmax)比值均显著增加,而Vc_(max)、Jmax、Vc_(max)/NA、Jmax/NA和Chl/NA均显著降低,Amax和SLW则无显著变化。8月和11月,6-a香榧叶片的Vc_(max)/NA下降幅度显著大于16-a叶片的,而6-a与16-a香榧叶片Jmax/NA的下降幅度相当。5月、8月和11月,6-a香榧叶片的PNUE均显著高于16-a叶片的。【结论】从5月至8月,无论树龄大小,香榧叶片的光合能力逐渐增强,干物质不断的积累,从而稀释了其叶片中的氮含量,叶片发育成熟;从8月至11月(随温度的降低),无论树龄大小,香榧叶片未发生衰老,但其氮素在各光合组分中的分配比例发生变化,即通过J_(max)的相对增加来缓减低温对RuBP再生作用的影响。随温度的降低,6-a香榧叶片分配到RuBP羧化作用的氮素较少和分配到RuBP再生作用的氮素较多,可能是导致其叶片PNUE相对较高的原因。图6表1参39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孔德政 于红芳 李永华 田彦彦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2个菊花品种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为菊花抗旱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秋菊早花品种"唐宇金秋"和晚花品种"祥云"为供试材料,利用盆栽试验,以正常浇水为对照(CK,土壤含水率为(40±2)%),研究不同干旱胁迫强度(中度干旱(T1,土壤含水率为(23±2)%)、重度干旱(T2,土壤含水率为(16±2)%))下2个菊花品种叶片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祥云"和"唐宇金秋"叶片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和脯氨酸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在T2处理下,"祥云"叶片的相对电导率、MDA和脯氨酸含量分别较对照升高23.5%,84.8%和120.4%,而"唐...
关键词:
干旱胁迫 菊花 光合作用 生理指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淑蓉 高小丽 李云 崔雯雯 冯佰利 高金锋 王鹏科
【目的】比较不同产量水平小豆叶片的光合指标,为小豆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夏播区高产小豆品种"保200112-20"和低产品种"白红5号"、"苏红02-11"为材料,研究不同产量水平小豆开花结荚期主茎各开花节位功能叶片的光合特性。【结果】小豆植株开花后,随着叶片的衰老,各功能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均逐渐下降,但胞间CO2浓度(Ci)逐渐上升;同一时期不同开花节位叶片的光合性能自上而下逐渐降低,高产品种"保200112-20"的光合性能明显高于低产品种"白红5号"和"苏红02-11"。相关分析表明,小豆籽粒产量与开花...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玉坤 闫翠萍 杨利艳 宁东贤 杨秀丽 杨丽萍 李楠
为了研究秸秆和地膜2种覆盖方式对黑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以黑花生品种(系)豫花黑1号和临黑3号为试验材料,分析叶片光合特性和籽粒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地膜和秸秆覆盖均可改善耕层土壤的水分环境,促进黑花生植株的主茎高、侧枝长和分枝数,全膜覆盖效应要优于其他方式和对照;全膜覆盖可显著增加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和气孔导度值,提高叶片光合效率,要好于半膜和秸秆覆盖; 4种方式可不同程度地提高籽粒含油量、粗蛋白、油酸含量等品质性状,对籽粒锌元素含量的促进效应大于对硒含量的影响;豫花黑1号品种稳定性较好,而临黑3号更具环境可塑性。
关键词:
覆盖方式 黑花生 光合 品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春芳 杨劲峰 韩晓日 李丹 王月 李娜 黄玉茜
为加速辽宁省花生产业迅速发展,引进适合本地的优良品种,提高花生产量,采用盆栽土培试验,研究两个花生品种生育期功能叶片光合特性的变化规律及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两个花生品种整个生育期内叶面积指数(LAI)、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Cond)的变化趋势相似,呈先升后降的趋势,LAI在出苗后73d达到最大值,Pn和Cond在出苗后51d达到最大值;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呈下降趋势;叶片胞间CO2浓度(Ci)的变化动态为先降后升,在出苗后51d达最小值。其中,花育30的LAI、叶绿素含量和Pn显著优于白沙1016。花育30的生物产量和单株结果数显著高于白沙1016,荚果产量比白沙1016高15.24%...
关键词:
花生 品种 光合特性 产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畅灼卓 王雅情 赵夏童 王彧瑶 马珂 原向阳 董淑琦
为探明除草剂‘苯磺隆’对不同谷子品种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以9个谷子品种为供试材料,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为供试药剂,分别设置112.5(T_1),225.0(T_2,推荐用量)和450.0g/hm~2(T_3)3个用量,以等量清水作为对照(CK),处理21d后,测定谷子倒2叶的光合荧光参数。结果表明:1)T_1处理未对供试谷子品种的光合系统造成显著影响。2)T_2处理下,‘张杂谷10号’、‘张杂谷13号’、‘黄金谷’和‘龙谷39号’的净光合速率(Pn)与CK相比差异不显著;‘锦谷5号’、‘晋谷21号’、‘中谷9号’、‘豫谷18号’和‘冀谷35号’的Pn分别降低50.64%、60.91%、43.74%、49.62%和54.82%。3)T_3处理下,‘张杂谷13号’和‘龙谷39号’的光合荧光参数与CK无显著差异。‘豫谷18号’和‘晋谷21号’的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O)分别高出CK 129.17%和60.87%。‘锦谷5号’、‘黄金谷’和‘张杂谷10号’的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PQ))分别升高13.73%、10.00%和12.28%。‘晋谷21号’和‘中谷9号’的非光化学反应耗散的份额(Ex)分别高出CK 48.39%和113.33%。而PSII实际光合效率(Y(Ⅱ))、绝对电子传递速率(ETR(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P)、吸收光能用于光化学反应的份额(P)和Pn显著低于CK。‘冀谷35号’和‘龙谷39号’的PSI由于供体限制引起的非光化学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D))均高出CK 300.00%,‘晋谷21号’的PSI的实际光合效率(Y(Ⅰ))和PSI的相对电子传递速率(ETR(Ⅰ))分别比CK降低45.95%和45.26%,‘黄金谷’的Y(Ⅰ)和ETR(Ⅰ)分别比CK降低43.59%和43.13%。4)综上所述,T_1处理对所有供试品种的光合系统影响较小。T2处理,所有供试品种均可通过热耗散消耗多余的激发能。T_3处理,‘张杂谷13号’和‘龙谷39号’的光合系统基本正常;‘晋谷21号’和‘豫谷18号’的光合系统受损伤较严重;其余品种虽然受损伤相对较轻,但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降低,电子传递受阻,能量分配失衡,影响谷子叶片的光合速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泽锦 黄阳 唐丽 李跃建 刘小俊 杨明方
【目的】为探究栽培密度对四川盆地黄瓜光合和产量的影响。【方法】以黄瓜"川绿11号"为材料,设置5个栽培密度,测定分析不同密度下黄瓜上、中、下不同叶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面积、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及产量指标。【结果】栽培密度对黄瓜不同部位叶片光合机构的影响也是不同,黄瓜植株从下至上,叶片净光合速率的降低是分别是非气孔因素、非气孔和气孔因素共同作用、气孔因素作用所导致;不同叶位叶片可能存在一种光合补偿机制;随着黄瓜密度的下降,单株产量逐渐增加,但每667 m~2产量逐渐下降。【结论】揭示不同栽培密度对黄瓜不同叶位叶片的影响,为四川盆地春季黄瓜设施栽培密度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栽培密度 叶绿素荧光 产量 黄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香坤 尤扬
采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以多年生栀子花(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光合特性日变化及光响应。结果表明:栀子花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存在光合"午休"现象。日最大净光合速率为3.210μmol.m-2.s-1。胞间CO2在体积分数为4×10-4时,栀子花光补偿点为10.8μmol.m-2.s-1,光饱和点为1225μmol.m-2.s-1。栀子花的光合特性表明其为典型的阳性耐荫植物,对光照的适应性较强。
关键词:
栀子花 净光合速率 光饱和点 光补偿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