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33)
2023(5578)
2022(4708)
2021(4138)
2020(3308)
2019(7676)
2018(7555)
2017(13208)
2016(6497)
2015(7451)
2014(7528)
2013(7443)
2012(7329)
2011(7075)
2010(7376)
2009(6745)
2008(6343)
2007(5715)
2006(5374)
2005(4980)
作者
(19809)
(17106)
(16912)
(16028)
(10976)
(7960)
(7724)
(6616)
(6286)
(5990)
(5946)
(5738)
(5481)
(5344)
(5279)
(5228)
(5090)
(4971)
(4864)
(4663)
(4482)
(4141)
(4102)
(3982)
(3895)
(3855)
(3645)
(3445)
(3383)
(3333)
学科
(56564)
经济(56540)
(16981)
贸易(16970)
(16378)
地方(16160)
管理(15716)
方法(14635)
数学(12437)
数学方法(12398)
地方经济(11885)
(11117)
中国(10401)
(8882)
业经(8880)
(8507)
企业(8507)
关系(8386)
(7798)
(6512)
经济学(6452)
(6292)
(6251)
环境(6229)
(5905)
金融(5902)
产业(5685)
(5606)
(5519)
(5304)
机构
学院(107599)
大学(106589)
(61896)
经济(60897)
研究(43252)
管理(35501)
中国(31240)
理学(29891)
理学院(29527)
管理学(29200)
管理学院(29004)
(23386)
科学(22390)
(21718)
(21136)
经济学(21002)
研究所(19480)
财经(18644)
经济学院(18622)
中心(17722)
(16806)
(16158)
(15381)
(15015)
(14428)
北京(13507)
科学院(13483)
财经大学(13474)
(13368)
师范(13279)
基金
项目(64060)
科学(50275)
研究(48954)
基金(46829)
(39977)
国家(39694)
社会(33676)
科学基金(33138)
社会科(32018)
社会科学(32012)
(24047)
基金项目(23755)
教育(21572)
(19610)
资助(18960)
编号(18866)
自然(18408)
自然科(17942)
自然科学(17939)
自然科学基金(17617)
(16150)
成果(15481)
(14966)
经济(14841)
重点(14766)
国家社会(14702)
(14653)
发展(14068)
(13891)
课题(13596)
期刊
(77631)
经济(77631)
研究(38092)
中国(19940)
(16076)
管理(15380)
经济研究(14810)
(14418)
(13862)
学报(13433)
国际(12911)
科学(12635)
问题(11060)
大学(10509)
业经(10359)
学学(10116)
财经(10082)
(9981)
金融(9981)
技术(9726)
农业(9659)
(9013)
世界(8956)
教育(8036)
技术经济(7048)
(6711)
贸易(6711)
商业(6582)
经济问题(6256)
统计(5794)
共检索到1775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颖婷  廖淑萍  
2005—2021年,德国在前任总理默克尔的领导下实现稳定的经济增长,进一步巩固贸易投资地位,并保持较低的失业率和债务率。德国强劲的工业实力和独特的经济金融体系是推动经济增长、激发创新活力的重要因素。然而,默克尔执政期间未能解决德国基建修缮不及时、新经济发展不完善、区域经济增长不均衡等一系列新老问题,因此,把握绿色经济和数字化转型将成为德国新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重点方向。多年来,中德形成了积极、稳定、务实的交流与合作模式。展望未来,中德应继续开展务实合作,共同维护国际市场环境,强化双边经贸合作,深化各领域交流,推进双边金融合作,助力中德合作迈上新台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研  
科技创新合作是中德关系的重要内容,对后默克尔时代德国对华科技政策走向进行预判,有助于中国提前做好应对准备。本文提出对华政策和科技促进发展是德国制定对华科技政策的两大思考维度,这两大维度在德国政党层面体现为某一政党的对华态度以及科技政策的价值取向。通过构造预测政治和人事变动对德国对华科技政策影响的分析象限,本文对四种情景下的德国对华科技政策走势进行了展望。针对德国方面的变化,应尽快明确中德科技关系中潜在的"合作点"和"冲突点",通过各个平台做好前期沟通,促进中德科技合作关系尽快在大选后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丁辉  
德国国家治理体系的成熟和稳定的标志,就是融合了宪政民主、政党国家、多层治理等多重治理逻辑的"大联合国家"治理模式。在宪政民主的框架之下,政党政治和国家治理在冲突碰撞的过程中走向融合协调,构建起了以朝野合作和央地合作为特征的弱竞争民主。但是,在默克尔时代,德国政治困境的关键是大联合政府与"大联合国家"之间的张力关系。自默克尔执政以来,大联合政府走向常态化和"总统化",打破了多重治理逻辑之间的制衡格局的同时,也造成了政党体系的深度碎片化,瓦解了作为"大联合国家"治理秩序根基的"中间道路"共识。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猛  
2018年3月14日,默克尔经联邦议院投票选举,第四次出任德联邦政府总理。自2005年上任以来,默克尔对内锐意改革,对外引领欧洲一体化进程,推进与世界各国合作,使德国逐渐摆脱高失业、低增长状况,维系了德国作为欧洲经济"发动机"的地位,展现了一名政治家的智慧和勇气。
关键词: 默克尔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淑华  郭荣梅  
自2005年默克尔执政以来,为追求科学与研究的卓越性,扩大德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弘扬德意志文化,德国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路径,包括扩大学生与学术人员的双向流动、加强国际合作研究、加强课程的国际化、建立高校海外伙伴联系等。德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呈现出以下新的特征:国别策略有所调整;更加关注职业教育领域的国际化;第三方机构作用凸显;更加注重教育输出和输入的双向度发展;加强难民对德国高等教育的融入。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徐长文  
2012年是中韩两国建交20周年,建交以来中韩经贸合作的快速发展令世人所注目,两国已经成为互为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随着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深化,特别是今年5月2日,中韩宣布两国自贸区(FTA)开始谈判,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苑生龙  
目前,我国已成为秘鲁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中秘关系是中国与拉美地区国家友好合作的典范。未来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开发及农产品贸易等方面的合作将进一步走向深入。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姚铃  
一、2009年欧盟经济受到沉重打击受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及其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冲击,从2008年二季度至2009年二季度,欧盟经济陷入连续五个季度的衰退,至第三季度情况才有所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锐  
铁娘子、德国的妈妈、欧洲的盟主、全世界最有权势的女性……,溢美的能量让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的形象凸显得格外鲜亮和美丽。不错,历经近乎10年量入为出的改革积累,默克尔不仅让德国经济躯体彻底褪去"欧洲病夫"的污渍,而且成功穿越金融危机的风暴并最终鹤立鸡群;从容应对扑面而来的欧债危机风险而成为欧盟舰队的掌舵人,其张弛有度和准确拿捏之术最终让欧元区看到了涅槃重生的希望。非凡脱俗的成就,让默克尔赢得了欧洲历史上罕见的执政任期,其未来四年还会在德国乃至欧洲历史上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记。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东琪  姚淑梅  王元  严纪元  唐聪聪  
"莫迪新政"针对印度重大结构性问题进行改革,短期影响利弊兼有,但长期有利于印度发展已是共识。印度经济增速持续滑坡主要源于影子银行危机带来的流动性短缺,2020年有望触底回升。印度已步入人口红利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推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经济有望在相当长时期内保持快速增长。受基础设施瓶颈、资源环境脆弱、金融风险较高、社会矛盾多发、政府执行能力较弱等诸多因素制约,在同期发展阶段超越"中国速度"基本不可能,但2050年成长为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新兴大国应无悬念。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庆平  侯铁建  
经过20年的发展,中国与乌克兰经贸关系已由商品贸易结构单一、服务贸易额较小、技术贸易水平低下,发展成为商品贸易内容较丰富、贸易结构趋向合理、服务技术贸易额大幅增加的态势,但整体上中乌经贸合作水平仍然偏低。中乌两国有必要从数量和结构两方面入手,调动经济主体的积极性,构建双边经贸关系可持续发展的微观经济基础。只有发挥政府的制度供给功能,稳定企业的预期,才能为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构建可靠的制度保障;只有培育有长期的战略意义的大项目,才能为两国间的长期全面合作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和经济基础。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徐长文  
一、日本经济将缓慢回升1995年的日本经济是自1992年以来增长率水平最高的一年,全年预计增长率将在0.6%以上。回顾1995年的日本经济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1.1995年的日本是"多灾多难"的一年1995年的日本经济可以用"多灾多难"来形容。如年初发生的震惊世界的"阪神大地震"给日本经济以很大打击。之后又发生了"奥姆真理教"及东京地铁的沙林事件,一时闹得日本人心慌慌。此外,日元对美元的异常大幅度升值和"不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田原  
米尔济约耶夫就任总统后,乌兹别克斯坦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展开了全面改革,乌兹别克斯坦经济尤其是对外贸易快速发展。扩大双边经贸合作对进一步推动中乌两国经济共同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未来中乌传统优势领域合作将持续深化、基础设施领域合作将不断加强、绿色新兴领域合作前景广阔,本文从建立多元合作机制、完善沟通交流机制、协作拓展第三方市场、持续完善营商环境等方面提出促进中乌双边经贸合作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余欣  
中德两国作为多年的重要贸易伙伴,随着双边贸易的进一步开放与加深,彼此间贸易关系由互补发展到有限竞争。研究当前中德经贸合作的新状况、新方向,发掘新的合作发展及待改之处,对未来双方长期友好合作意义重大。经过数据梳理及剖析,发现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当下中德贸易模式、贸易结构等有待改善,而"丝路经济带"新欧铁路及欧元改革为双方带来新的机遇,未来可对政策管理、税收优惠,产业布局等方面进行优化,扩大合作。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吴仪  
近年来,随着中德两国政治关系的稳步发展,双边经贸合作也登上了一个新台阶。双边贸易额在1993年突破了100亿美元大关,1994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今年1—8月已达到80.2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其中我对德出口为35.64亿美元,增长27.8%;我自德进口为44.64亿美元,增长3.4%)。由于我国内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以及一些成功的中德合资项目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