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6)
- 2023(2002)
- 2022(1827)
- 2021(1760)
- 2020(1491)
- 2019(3527)
- 2018(3431)
- 2017(6136)
- 2016(3810)
- 2015(4367)
- 2014(4349)
- 2013(4427)
- 2012(3996)
- 2011(3735)
- 2010(3728)
- 2009(3473)
- 2008(3484)
- 2007(3107)
- 2006(2769)
- 2005(2393)
- 学科
- 济(14231)
- 经济(14223)
- 管理(12089)
- 业(7755)
- 企(6739)
- 企业(6739)
- 方法(6654)
- 数学(5863)
- 数学方法(5759)
- 资源(5276)
- 地方(4962)
- 和(4134)
- 财(3806)
- 环境(3796)
- 中国(3551)
- 农(3503)
- 学(3444)
- 人事(3165)
- 人事管理(3164)
- 业经(2724)
- 发(2673)
- 家(2640)
- 生态(2597)
- 国家(2584)
- 划(2415)
- 农业(2398)
- 理论(2361)
- 财政(2322)
- 制(2113)
- 地方经济(2105)
- 机构
- 学院(53958)
- 大学(53913)
- 管理(21213)
- 研究(20072)
- 济(18133)
- 理学(18054)
- 理学院(17855)
- 经济(17618)
- 管理学(17477)
- 管理学院(17388)
- 科学(15065)
- 中国(14003)
- 农(12944)
- 京(12402)
- 所(11392)
- 研究所(10554)
- 业大(10533)
- 农业(10399)
- 中心(9283)
- 财(8749)
- 江(8410)
- 北京(7763)
- 省(7684)
- 范(7537)
- 师范(7472)
- 科学院(7175)
- 州(7117)
- 院(6931)
- 农业大学(6649)
- 财经(6626)
- 基金
- 项目(39876)
- 科学(29775)
- 研究(26910)
- 基金(26701)
- 家(24468)
- 国家(24286)
- 科学基金(19805)
- 省(17208)
- 社会(15649)
- 社会科(14854)
- 社会科学(14841)
- 基金项目(14225)
- 划(14184)
- 自然(13493)
- 自然科(13003)
- 自然科学(12995)
- 自然科学基金(12723)
- 教育(11898)
- 资助(11438)
- 编号(11031)
- 重点(9273)
- 发(8944)
- 成果(8904)
- 计划(8668)
- 科技(8467)
- 部(8214)
- 课题(7900)
- 创(7728)
- 科研(7500)
- 创新(7300)
共检索到798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何志华 夏燕
2000年通过对黔西北地区有生态代表的7县1市共78个乡镇的油菜品种资源进行了搜集、整理。搜集86份,从中发现了一些有开发利用价值的优良资源,并对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及其特征特性进行了综合评价,供科研和生产上研究利用。
关键词:
油菜 品种资源 搜集 综合评价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梁材 杨淑筠 张碧
对四川省白菜型、芥菜型品种的硫甙、含油量、脂防酸组成测定及农艺性状等鉴定,首次发现芥菜型油菜硫甙含量低于25μmol/g的材料5份。白菜型油菜芥酸含量最高为59.63%,亚麻酸含量最低为4.5%,含油量最高为47.29%,千粒重最高为3.84g,单株生产力最高为28.1g,每果粒数最多为28.5,单株角果数最高为1189.8个,株高最高为215.6cm,高抗病毒材料1份。芥菜型油菜单株生产力最高为25.8g,单株角果数最高为1554.2个,株高最高为256.1cm,着果密度最大为2.14个/cm。白菜型和芥菜型产量构成因素差异显著。
关键词:
地方品种 白菜型 芥菜型 性状 品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先群 马荣才 李丽 陈静 董颖苹
利用RAPD技术对65个贵州白菜型油菜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从78个引物中筛选出16个多态性和重复性好的引物对供试材料进行标记分析。16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153个位点条带,其中137个表现出多态性,占89.5%;主要分布于150~1800 bp,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8.6条多态性条带。遗传距离的变化幅度为0.1431~0.9904,遗传相似性变异范围为0.3714~0.8667。65个参试品种中遗传距离最小的是凤冈花油菜(2)和麻江花油菜(2),为0.1431;遗传相似性为0.8667。结果表明:贵州白菜型油菜品种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并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地域性。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 RAPD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卫芬 林立飞 秦荣 张丽琴 刘发万
经过2年多的调查了解和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初步明确了云南蔬菜地方品种,分31科、71属、150多个种、1800多个品种,品种资源较为丰富。但是目前大多数品种的种植面积较小,且种植范围较窄,部分品种有逐步退出市场而被淘汰的趋势。重点分析云南蔬菜地方品种种质资源消长原因,并初步探讨了开发利用云南蔬菜地方品种种质资源对策。
关键词:
蔬菜 种质资源 开发利用 云南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淑筠 蒋梁材
从七十年代以来,收集保存了四川油菜地方品种、育成种606份;引进国内外资源822份。对它们的经济性状、生育期、抗病性、品质、等进行了鉴定。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油菜品种资源的保存方法、品质性状的数量遗传、特殊材料的遗传、生理特性,创造了新的资源材料。
关键词:
资源 油菜 收集 保存 研究 利用 四川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萌 赵曾菁 赵虎 吴星 龚明霞 何志 王日升
【目的】建立韭菜种质资源耐热性评价方法,为选育耐热韭菜品种及丰富广西耐热韭菜品种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农业农村部第三次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2015—2020)期间收集的广西大叶韭菜、宽叶韭菜和细叶韭三类地方种质资源(分别标记为A、B、C、D、E、F、G、H和I)为试验材料,测定其38 ℃高温胁迫(实验室组)处理7 d后的生长指标(叶片最大生长长度和地上部新增生物量)和生理指标[叶绿素、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含量],结合田间自然高温胁迫(田间组 )实际耐热表现,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法)综合评价不同类型韭菜种质资源的耐热性。【结果】在38 ℃高温胁迫下,广西大叶韭菜、宽叶韭菜和细叶韭菜三类9份韭菜种质的叶片最大生长长度和地上部新增生物量均较其适温对照(CK)极显著下降(P<0.01),其中,降幅最大的是大叶韭菜类型,降幅最小的是细叶韭类型;叶绿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降幅最大的是大叶韭类型,降幅最小的是细叶韭类型;MD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其中,升幅最大的是大叶韭类型,升幅最小的是细叶韭类型;Pro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其中,升幅最大的是细叶韭类型,升幅最小的是大叶韭类型。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广西三类地方韭菜种质资源的耐热性排序为细叶韭>宽叶韭>大叶韭,9份韭菜种质中耐热性较强的是种质G(编号2016451159)和种质I(编号2016453604),耐热性最差的是种质C(编号SC20191200)。【结论】以叶片最大生长长度、地上部新增生物量及叶绿素、Pro和MDA含量作为韭菜种质资源耐热性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法可将广西三类韭菜种质资源的耐热性排序为细叶韭>宽叶韭>大叶韭,并确定种质G和I为耐热性较强种质,种质C为耐热性最弱种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戴雄泽
为充分利用地方优良干辣椒品种资源 ,对湖南省境内产区的 3个主栽品种、1个半栽培型品种、1个四川品种和 1个法国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和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 .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 ,来源不同、生物学性状差异明显的干辣椒花粉粒 ,其形态、大小和表面纹饰相似 ,品种间的差异表现在萌发孔沟的长短和宽窄上
关键词:
干辣椒 花粉 形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陆贤军
按农业部部颁米质测定方法,分析了1618份四川水稻地方品种的八项稻米品质性状指标。结果显示:(1)碾米品质——糙米率和精米率以中等类型品种为主;(2)蒸煮食用品质以中等直链淀粉含量、硬胶稠度、中等糊化温度的品种为主;(3)营养品质以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中等的品种为主。不同类型间存在差异,粳粘的糙米率和精米率高于籼粘,粳糯最低;粳粘的直链淀粉含量和糊化温度低于籼粘;粗蛋白质含量和赖氨酸含量糯稻高于粘稻。在测试的粘稻中有不少品质优良的品种,如蛋白质含量≥13.1%,赖氨酸含量≥0.51%的,或兼有中-低直链淀粉、软胶稠度的,或直链淀粉特高的品种,可供开发利用。
关键词:
水稻 稻米品质 评价 地方品种 四川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1998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为甘蓝型半冬性核不育二系优质杂交种。春前苗期生长缓慢,春后随气温回升生长加快,初花期较迟,花期集中整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万仓 武军艳 曾军 朱慧霞 刘雅丽 张亚宏
以8个抗寒性不同的白菜型冬油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冬油菜品种的抗寒性与越冬率、植物学特征、生长发育特性、干物质积累特性等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可划分为4种类型,即超强抗寒性品种、强抗寒品种、抗寒性品种和一般抗寒品种.抗寒性强的品种MXW-1,DQW-1冬前生长发育较缓慢,匍匐生长,叶色浓绿,叶脉微紫,越冬期叶片数偏少,平均为8~9片,较早进入枯叶期.根系发达,根冠比大.返青晚,成熟期晚,生育期较长.
关键词:
冬油菜 抗寒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蒙祖庆 宋丰萍
【目的】研究西藏玉米地方品种表型特点,为西藏玉米地方品种的整理、鉴定、评价及优异种质资源的挖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4-2015年,采用大田试验,对179份西藏玉米地方品种的出苗至抽雄时间、抽雄至散粉时间、散粉至吐丝时间、吐丝至成熟时间、生育期、雄穗一级分枝数、雄穗长、茎粗、株高、穗位高、主茎叶片数、果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百粒质量、出籽率、双穗率、空秆率、雄穗护颖颜色、花药颜色、花丝颜色、穗型、粒型、籽粒颜色、籽粒形状、穗轴颜色27个表型性状进行系统鉴定,根据其地理来源,计算各性状的分布范
关键词:
西藏 玉米地方品种 表型鉴定 特异种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韩德俊 张培禹 王琪琳 曾庆东 吴建辉 周新力 王晓杰 黄丽丽 康振生
【目的】寻找新的条锈病抗源并建立高效抗源筛选和评价体系,为小麦抗条锈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针对1 980份尚未大量应用于中国小麦生产的地方品种和国外种质,在陕西杨凌地区人工混合小种接种鉴定圃和甘肃天水地区自然诱发鉴定圃进行连续3年的成株期抗病性鉴定筛选;利用苗期抗谱分析,同时以Yr5、Yr9、Yr10、Yr15、Yr18和Yr26等已知抗条锈病基因的分子标记进行检测筛查,综合分析所筛选的抗病材料可能携带的抗病基因。【结果】筛选出8份具有全生育期抗性和42份具成株期抗性的小麦条锈病抗源。结合抗病表现和已知Yr基因分子检测分析表明:50份抗病材料中有6份材料可能带有Yr9;2份材料可能带有Y...
关键词:
小麦 小麦条锈病 抗病种质 基因检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晓 任根增 赵欣蕊 常金华 崔江慧
【目的】通过对高粱种质资源穗部表型多样性与遗传变异规律的研究,筛选高粱优异种质,丰富高粱穗部相关性状的遗传信息,为现有种质资源的保护、高效利用及新品种的选育等提供参考。【方法】以 320 份来源于中国各地的高粱种质为供试材料,对其在 2 个不同生态环境下的 12 个穗部性状(粒长、粒宽、千粒重、籽粒硬度、籽粒容重、角质率、穗粒重、穗长、穗柄长、穗柄直径、一级枝梗长和一级枝梗数)进行精准鉴定。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高粱种质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综合评价 F 值及目标性状筛选出不同突出特点的优异高粱种质。【结果】各数量性状分布频次呈中间高两边低的分布趋势,籽粒硬度、穗粒重和籽粒容重、角质率 2 年间的频次分布和曲线走势分别在保定和晋中试验点较为相似,多数性状只在一个年份或单个试验点呈正态分布;除穗长和一级枝梗数外,其余性状的均值在同年两点间存在差异;12 个穗部性状的平均多样性指数(H')分布范围为 1.72—2.11,其中,籽粒硬度的多样性指数均值最高,一级枝梗长的多样性指数均值最低;籽粒硬度、角质率、穗粒重、一级枝梗长和一级枝梗数的变异系数均高于 30.00%;所提取的 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 65.39%;聚类分析将 320 份种质划分为 3 个类群,第Ⅰ类可作为筛选工艺(帚)用高粱的种质类,第Ⅱ类适用于粒用(酿造)高粱优异种质的选育,第Ⅲ类为穗部性状表现较差的种质;依据综合得分 F 值及目标性状筛选出具有不同突出特点的 29 份优异种质。【结论】参试高粱种质资源穗部性状表型变异丰富,多样性程度较高;角质率和一级枝梗长的变异系数较高;粒长、粒宽、籽粒硬度、籽粒容重和穗粒重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一级枝梗长相对稳定;筛选出优异种质 29 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代平 宋海星 刘强 荣湘民 彭建伟 谢桂先 欧中浩
为了给氮高效品种油菜的选育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土培试验,在施氮和不施氮条件下研究了3个油菜品种(742,湘油15和汇油50)的功能叶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茎叶硝酸盐含量和累积量及有机氮再利用能力等地上部生理特性与氮效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施氮对地上部生理特性有显著的影响,施氮条件下所有地上部生理特性指标均比不施氮条件下高;在施氮条件下,油菜功能叶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茎叶硝酸盐含量和累积量以及有机氮再利用能力与油菜氮效率密切相关,是油菜氮素高效利用的可能机理;在不施氮条件下,油菜硝酸还原酶活性、茎叶硝酸盐累积量和有机氮再利用能力与油菜氮效率密切相关,是油菜氮素高效利用的可能机理...
关键词:
油菜 氮效率 地上部生理特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潘学军 张文娥 张政 黄亚欣 彭剑 江辉
为指导贵州核桃绿色食品生产和开发,对黔西北高原产区的核桃品质及质量安全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黔西北高原核桃壳薄、脂肪及蛋白含量高,达到了优质核桃的标准,但出仁率及单果重个体差异较大,需进行优株鉴选。黔西北核桃种仁内重金属含量及农药残留指标均符合NY/T1042-2006标准要求,具有无毒、无害和食用安全的特点。
关键词:
核桃 品质 安全性 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