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57)
2023(8746)
2022(7293)
2021(6404)
2020(5051)
2019(11306)
2018(11065)
2017(20561)
2016(11157)
2015(12272)
2014(12270)
2013(12217)
2012(11652)
2011(10820)
2010(10970)
2009(9836)
2008(9636)
2007(8565)
2006(7871)
2005(7386)
作者
(33979)
(28405)
(28321)
(26346)
(17944)
(13596)
(12791)
(11014)
(10844)
(10221)
(9681)
(9660)
(9215)
(8926)
(8777)
(8740)
(8462)
(8445)
(8151)
(8014)
(7240)
(7128)
(6883)
(6495)
(6373)
(6353)
(6260)
(6241)
(5781)
(5710)
学科
(56670)
经济(56635)
管理(26643)
(26288)
地方(21984)
中国(18602)
(17724)
企业(17724)
(16659)
方法(16650)
数学(14611)
数学方法(14496)
业经(13124)
地方经济(13033)
农业(11854)
(10926)
环境(10358)
(9987)
(9768)
金融(9767)
(9397)
贸易(9387)
(9317)
银行(9292)
(9180)
(8959)
技术(8440)
(8173)
发展(7933)
(7823)
机构
学院(161809)
大学(158608)
(67979)
经济(66544)
研究(62885)
管理(58241)
理学(49298)
理学院(48595)
管理学(47782)
管理学院(47464)
中国(46861)
科学(39364)
(35056)
(32662)
(31206)
研究所(29645)
(28271)
中心(27990)
(26327)
业大(24884)
(24781)
师范(24526)
农业(24311)
(22746)
北京(22375)
财经(21818)
(21176)
(20254)
经济学(20213)
师范大学(19693)
基金
项目(108162)
科学(85695)
研究(80245)
基金(76081)
(66948)
国家(66358)
科学基金(56201)
社会(51416)
社会科(48869)
社会科学(48859)
(45100)
基金项目(40376)
(37535)
教育(35889)
自然(34395)
自然科(33561)
自然科学(33554)
自然科学基金(32936)
编号(32600)
(30934)
资助(29759)
成果(26165)
重点(25287)
发展(24986)
(24572)
课题(24028)
(23062)
(22608)
创新(21632)
国家社会(21315)
期刊
(83309)
经济(83309)
研究(50554)
中国(40029)
(29748)
学报(25442)
科学(24523)
管理(22074)
教育(21905)
农业(20741)
大学(18937)
(18774)
学学(17724)
(16917)
金融(16917)
业经(15360)
技术(14951)
经济研究(13134)
(10861)
问题(10801)
财经(10213)
资源(9417)
(8921)
科技(8868)
商业(8411)
技术经济(8230)
图书(8160)
(8079)
论坛(8079)
(8009)
共检索到2586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谢治菊  
文章分析了黔粤区域协调发展具有资源的互补性、文化的同质性、交通的便利性、良好的合作基础、和谐的领导关系五大有利因素的同时,也存在发展观念、经济体制、经济实力、行政区划四大不利因素,提出应通过设立专门的区域协调发展的领导机构、制定黔粤区域协调发展的规范、建立区域利益协调机制、打破行政区划障碍与行政性壁垒四条措施加以转化,以促进黔粤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晋平  
发展轨迹 (一)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日本经济则由稳定增长转向低迷 1978~1998年中国GDP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速度是9.8%,相当于同时期日本年均经济增长水平(3.1%)的3.16倍。在这21年中,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最高时(1992年)曾达到14.2%,最低点是1990年的3.8%,除去个别年度之外,基本保持较快增长势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郭莉  
中日经济贸易关系在我国整个对外经济关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两国政府和民间的共同努力下,中日经济贸易关系发展迅速,成果显著。目前,日本是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同时,我国成为日本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贸易对象国。两国在直接投资、技术引进、资金合作等领域也都进行着有诚意的合作。对此,双方都予以很高的评价,一致肯定它对两国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峰  
党中央提出了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就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对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东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增幅差距及非农产业发展差距扩大,是制约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瓶颈因素。推进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寻求加大中西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投入、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形成各具特色经济地带等发展方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侯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区域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东部沿海地区、部分内陆城市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周边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还很滞后,区域经济发展程度低,发展不均衡,农村与城市之间生产要素流通不畅等问题都严重制约着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此,我们要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方略,加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顶层设计,畅通城市与农村之间生产要素流通渠道,为顺利实现2018年全面脱贫奠定基础,为新农村建设增添活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侯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区域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东部沿海地区、部分内陆城市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周边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还很滞后,区域经济发展程度低,发展不均衡,农村与城市之间生产要素流通不畅等问题都严重制约着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此,我们要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方略,加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顶层设计,畅通城市与农村之间生产要素流通渠道,为顺利实现2018年全面脱贫奠定基础,为新农村建设增添活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丽婷  莫晓勇  黄小春  
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 ,对区域林业社会、经济、环境如何实现协调发展进行了科学分析,重点探讨了影响区域林业协调发展的相关因素,通过数学方法建立ISM模型,划分区域林业协调发展的管理层次,并针对每个管理层次进行策略分析。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马孝先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复杂性、开放性、空间层次性,使传统方法难以深入揭示区域经济发展因素的作用机制。本文集成空间经济计量学、系统动力学等方法与计算机仿真技术,研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生驱动因素与多重耦合机制,论证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相关性、空间效应及相邻经济区域的耦合关系,给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框架,为进一步研究区域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桓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我国在区域经济发展上逐渐摸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特有发展之路。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大力实施农村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农村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于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卓乘风  邓峰  白洋  艾麦提江·阿布都哈力克  
文章通过计算2006—2014年丝绸之路经济带9省(市、区)的区域创新及信息化评价指数,构建耦合协调模型,算出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并考察推动二者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得到如下结论:(1)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地区的区域创新水平与信息化水平整体不高,且区域创新要滞后于区域信息化;(2)各地区的区域创新与区域信息化耦合协调发展程度虽然逐年向好,但发展状况参差不齐,考察期内尚未达到优质协调状态;(3)地区城镇化水平与教育水平显著促进区域创新与信息化协调发展,而基础设施建设与地区开放度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颜齐  史修艺  
[目的]农村区域组织化与市场化是小农现代化的主要途径,二者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为此研究农村区域组织化与市场化的协调发展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政策启示。[方法]文章基于2016年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统计数据,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及数据包络分析模型(DEA)实证研究农村区域组织化与市场化的耦合协调度、协调发展效率及其区域差异,而后利用Tobit模型实证研究协调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6年23个样本地区农村区域组织化与市场化的平均耦合协调度为0.499 6,耦合协调水平不高,并呈现东部优于中部、中部优于西部的区域差异;农村区域组织化与市场化协调发展的平均综合效率效率为0.852,协调发展效率较好,区域差异较小,东部略优于中西部;农村居民收入、农业技术发展及农民合作社发展对农村区域组织化与市场化协调发展效率有正向影响。[结论]应强化农村区域组织化与市场化的协调发展,推动农民合作社的高效发展,持续提高农业科学技术水平与农村居民收入,继续深化农村体制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郭庆然  丁翠翠  
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否协调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成败。该研究通过构建"三化"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探索中国"三化"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程度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研究表明:2002—2011年中国省际"三化"耦合协调度存在一定差异,东中西地区总体上依次递减;产业结构、教育经费、R&D经费投入与劳动者素质对"三化"耦合协调度的影响是显著的,而经济发展水平、农村金融支持对"三化"耦合协调度的影响不很明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耿聪慧  
为了充分发挥区域商贸流通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需要促进区域商贸流通产业的协调发展。因此,本文以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产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混合固定模型分析了影响区域商贸流通产业协调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推进路径。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对外贸易(WM)的系数为0.11613,固定资产投资(GZ)的系数为0.40667,信息化水平(XXH)的系数为0.19572,说明对外贸易、固定资产投资、信息化水平对于区域商贸流通产业协调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第二,连锁经营(LS)的系数为0.060014、客运周转量(KYZ)的系数为0.051107、货运周转量(HYZ)的系数为0.069732,说明连锁经营、客运周转量、货运周转量对于区域商贸流通产业协调发展的推动作用不显著;第三,人均收入水平(AGDP)的系数为-0.772314,说明AGDP对区域商贸流通产业协调发展具有反向阻碍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莹  
结合全球生产网络(GPN)框架的三大核心要素(价值、权力、嵌入)和两大维度(制度和网络),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演化、影响因素、绩效评价和政策设计进行梳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演化过程中因不同时期发展目标的变化而有所调整,导致差异化的价值生产,其根本原因在于经济活动的顺序和关联要素组合的差异化。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来源于经济发展、制度安排和环境条件三大方面。区域协调发展的绩效评价标准各异,但集中关注区域经济差距的变化以及经济与社会、生态等不同维度之间协调度的研究。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设计主要包括制度设计和网络设计。未来应加强对不同行为主体参与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力度、省际边界地区协调发展模式的研究以及区域协调发展政策评价机制的研究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卓乘风  邓峰  白洋  艾麦提江·阿布都哈力克  
文章通过计算2006—2014年丝绸之路经济带9省(市、区)的区域创新及信息化评价指数,构建耦合协调模型,算出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并考察推动二者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得到如下结论:(1)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地区的区域创新水平与信息化水平整体不高,且区域创新要滞后于区域信息化;(2)各地区的区域创新与区域信息化耦合协调发展程度虽然逐年向好,但发展状况参差不齐,考察期内尚未达到优质协调状态;(3)地区城镇化水平与教育水平显著促进区域创新与信息化协调发展,而基础设施建设与地区开放度的影响并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