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27)
2023(2754)
2022(2457)
2021(2271)
2020(2013)
2019(4618)
2018(4471)
2017(8112)
2016(5100)
2015(5765)
2014(5785)
2013(5751)
2012(5729)
2011(5245)
2010(5561)
2009(5236)
2008(5150)
2007(4853)
2006(4618)
2005(4511)
作者
(15337)
(12891)
(12736)
(12533)
(8309)
(6377)
(6060)
(5012)
(4989)
(4949)
(4460)
(4448)
(4283)
(4275)
(4232)
(4049)
(4025)
(3902)
(3786)
(3757)
(3486)
(3309)
(3178)
(3123)
(2991)
(2977)
(2903)
(2872)
(2837)
(2778)
学科
(19334)
经济(19306)
管理(11734)
(10975)
(7499)
企业(7499)
地方(7436)
(7032)
中国(6814)
方法(6729)
数学(5935)
数学方法(5816)
(4973)
农业(4921)
(4716)
教育(4618)
(4441)
业经(4142)
地方经济(3904)
(3823)
银行(3818)
(3692)
(3392)
贸易(3386)
(3353)
金融(3348)
(3223)
理论(3088)
(3060)
制度(3054)
机构
大学(71581)
学院(69657)
研究(27866)
(25475)
经济(24689)
管理(22457)
中国(20603)
理学(18184)
理学院(17816)
科学(17458)
管理学(17361)
管理学院(17190)
(16609)
(15281)
(14444)
中心(13895)
研究所(13711)
(13407)
(13182)
(13145)
师范(13073)
农业(11318)
(11111)
北京(11002)
(10940)
师范大学(10520)
教育(10382)
业大(10361)
财经(9783)
(9587)
基金
项目(43644)
研究(33103)
科学(33028)
基金(29377)
(26402)
国家(26074)
科学基金(20738)
社会(19583)
社会科(18377)
社会科学(18375)
(17081)
教育(16735)
(15359)
基金项目(14831)
编号(14211)
成果(13946)
资助(12795)
自然(12651)
自然科(12348)
自然科学(12344)
自然科学基金(12118)
课题(11179)
重点(10309)
(10176)
(9958)
(9094)
(9042)
项目编号(8529)
(8408)
教育部(8295)
期刊
(32211)
经济(32211)
研究(25822)
中国(18863)
教育(17047)
(14011)
学报(13455)
科学(10692)
(9962)
大学(9797)
农业(9193)
(8795)
金融(8795)
学学(8502)
管理(8395)
图书(6853)
技术(6483)
书馆(5490)
图书馆(5490)
业经(5053)
财经(4926)
(4770)
问题(4416)
经济研究(4353)
(4263)
职业(4094)
(4050)
论坛(4050)
(3972)
(3925)
共检索到1227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罗绍良  
校本教研是提高民族贫困地区民族中学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是解决民族贫困地区民族中学教育研究领域长期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相脱离问题的一种有效尝试。研究表明:目前民族地区民族中学校本教研现状令人担忧,存在着诸如教研动机不强、研究主体缺位、研究意识淡薄、功利性明显、形式主义泛滥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强化"教研强校"的观念,积极开展调查研究,调动教师教研内需,促使校本教研主体回归,强化教研过程管理,切实保障校本教研落到实处。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涂卫  黄泰博  
西部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是整个中国教育体制最薄弱环节中的短板,是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突出体现。研究以少数民族学前儿童的受教育权利作为考察这一矛盾的主要切入点和关注点,参照联合国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委员会关于受教育权的4A指征考察西部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状况,揭示西部少数民族儿童学前教育权利尚未充分实现的困境,由此透视法治层面存在政策本位倾向、制度规范"碎片化"、权利导向思维缺失、地方立法不够精细等诸多隐疾。进一步探寻表明,上述问题的重要根源之一在于无论国际法抑或国内法都未明确界定学前教育阶段受教育权的确定内涵。因此本文提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法治的内核在于遵循权利思维,明晰国家义务配置的内容,而法治的重心在于完善客观法体系,为权利实现提供制度供给。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廖伯琴  张超  
基于问卷调查及访谈,对云南、贵州、四川及重庆等民族地区的中学科技校本课程开设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西南民族地区大多数中学都开设了科技校本课程,其中开设劳动技术课程比例最大,其次为科学知识、科学实验、科学史、科技与社会、科技制作、研究性学习等课程。研究还表明,具有民族特色的校本课程开设还不够丰富,这说明西南民族地区在挖掘本地科技课程资源方面还有较大的空间。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赵俊生  
本文就甘肃省民族地区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民族地区经济状况以及教育实际,就如何普及与推广信息技术教育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邓小华  
云南民族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科研对促进云南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信息化和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云南民族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科研意识较强烈、对科研重要性的认识也较充分、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教育研究内在动机,但是,他们的信息技术教育科研能力较弱、成果偏少、外部环境的支持不足。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柳亮  
文章在分析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医学院校本科专业设置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医学院校本科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路径,即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做好专业建设规划,坚持突出特色的原则,合理布局本科专业结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俊富  耿宝云  
本文认为,在高职德育教学研究中,研究者对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之间内在规律的注重与研究非常深入,而对道德感情、道德意志方面的深入探讨相对较少,尤其是对道德感情的关注与研究不多。从道德感情角度来分析和探讨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德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是对德育教学现状与内在规律的进一步分析与挖掘。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龙先琼  
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加强特色专业建设有利于形成和强化办学特色、有利于在专业建设中起示范和带动作用、有利于突出体现办学功能;要结合办学定位和专业建设实际,择优遴选特色专业点;要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要着力培育特色专业的"特色",形成专业比较优势。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永夫,刘志伟  
民族地区科技兴市的新思考王永夫,刘志伟呼和浩特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科技兴市工作如何适应对外开放的特点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在新形势下,亟待研究的一个问题。一、科技兴市工作的新情况当前,我国的对外开放已经形成由...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罗绍良  杨燕飞  陈德亮  
新课改实施以来,学校普遍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但民族地区教师的学习状况令人担忧。研究表明:目前黔南民族地区中学教师存在自修学习时间少、学习动力不足、学校用于教师学习的经费投入不足、教师学习评价机制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因此,应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提高教师的学习意识;发挥校长示范引领和组织领导作用,努力营造有利于学习的"气场";调动教师学习内需,使学习成为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建立教师学习引领和知识共享机制;做好教师学习研修制度的顶层设计,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正能量,最终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坤   李乐京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族地区乡村中小学研学旅行以教育契合人才振兴和文化振兴,从而助力乡村振兴。本文以贵州省民族地区乡村中小学研学旅行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家正在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在教育学的视域下,从构成教育的要素:课程内容、教学范式、育人目标三个维度来反思中小学研学旅行对当前民族地区乡村教育教学的价值。在此基础上检视民族地区乡村中小学研学旅行目前在实践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课程体系建设上不健全、教学模式上常规化、单一化;价值评价与保障机制上不完善。新时代民族地区乡村中小学研学旅行的发展路向:一是以在地化教育为引领,统整研学旅行的课程体系;二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根基,重塑研学旅行的教学模式;三是以乡村振兴为导向,完善研学旅行的价值评价与保障机制。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坤   李乐京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族地区乡村中小学研学旅行以教育契合人才振兴和文化振兴,从而助力乡村振兴。本文以贵州省民族地区乡村中小学研学旅行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家正在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在教育学的视域下,从构成教育的要素:课程内容、教学范式、育人目标三个维度来反思中小学研学旅行对当前民族地区乡村教育教学的价值。在此基础上检视民族地区乡村中小学研学旅行目前在实践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课程体系建设上不健全、教学模式上常规化、单一化;价值评价与保障机制上不完善。新时代民族地区乡村中小学研学旅行的发展路向一是以在地化教育为引领,统整研学旅行的课程体系;二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根基,重塑研学旅行的教学模式;三是以乡村振兴为导向,完善研学旅行的价值评价与保障机制。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欧群慧  
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应成为民族地区校本课程资源选择的指导思想之一。我国民族地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应该而且必须包括对生计教育、环境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开发;校本课程开发应重视不可见文化在课程资源选择中的作用;应增强局内人在民族地区校本课程资源选择中的自主权。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虎林  
通过对甘肃和新疆两民族地区的2264名义务教育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的学校生活质量总体上正向积极但仍亟待提高;学生对同伴关系、师生关系、校园安全和物质条件的评价较高,但对学校管理、成就感、教学与课业学习和平等参与的评价较低;学生的性别、学段、年级、民族背景对学校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不同民族学生不同的心理与文化特征、监控型的学生管理模式、过重的课业负担与考试评价压力、寄宿生生活条件的不足、小学生青春期的提前与准备不充分等是影响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为此,对男生、初中生、小学五年级学生的成长需要加强关注,对不同民族学生依据其心理与文化特征差别对待,推行人本民主型的学生治理模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与考试压力,进一步改善寄宿生生活条件,并将青春期教育提前到小学五年级之前。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亲培  孙悦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处在一个相对落后的状况,存在着许多体制性和政策性的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西部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问题,应从增加财政支持、教育管理体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来着手解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