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90)
2023(3682)
2022(3187)
2021(3027)
2020(2521)
2019(5601)
2018(5637)
2017(10310)
2016(5892)
2015(6690)
2014(6781)
2013(6587)
2012(6544)
2011(5886)
2010(6019)
2009(5786)
2008(5981)
2007(5780)
2006(5229)
2005(4816)
作者
(20247)
(17231)
(16850)
(16246)
(10952)
(8387)
(7644)
(6755)
(6432)
(6348)
(5980)
(5835)
(5644)
(5592)
(5586)
(5226)
(5180)
(5137)
(5085)
(5005)
(4563)
(4337)
(4323)
(3877)
(3791)
(3734)
(3729)
(3706)
(3677)
(3598)
学科
(26033)
经济(26010)
(21230)
管理(19186)
(17400)
企业(17400)
技术(11156)
方法(10357)
数学(8728)
(8608)
数学方法(8539)
(7587)
地方(6768)
农业(6152)
技术管理(6005)
中国(5949)
业经(5637)
(5150)
(4978)
(4461)
贸易(4457)
(4293)
理论(4245)
地方经济(3789)
(3733)
(3717)
银行(3715)
环境(3614)
(3557)
(3534)
机构
大学(92236)
学院(91631)
(35203)
研究(35070)
经济(34403)
管理(32852)
理学(27519)
理学院(27169)
管理学(26492)
中国(26369)
管理学院(26334)
科学(24235)
(21950)
(20501)
(19693)
研究所(18017)
业大(18006)
中心(15963)
农业(15575)
(15569)
北京(14362)
(14219)
(13363)
(13356)
(12476)
师范(12326)
(12323)
技术(12176)
财经(11228)
科学院(10323)
基金
项目(60862)
科学(46232)
基金(42503)
研究(41861)
(39690)
国家(39388)
科学基金(31596)
社会(24805)
(23817)
社会科(23446)
社会科学(23436)
基金项目(22462)
自然(21336)
自然科(20805)
自然科学(20801)
自然科学基金(20422)
(20240)
教育(18625)
资助(17721)
编号(16363)
重点(14257)
(13531)
成果(13218)
(12648)
(12621)
计划(12174)
科技(12075)
创新(12005)
科研(11766)
课题(11722)
期刊
(44031)
经济(44031)
研究(26758)
中国(20944)
学报(20088)
科学(18968)
(18610)
大学(15393)
学学(14725)
管理(13080)
农业(12095)
(11388)
技术(11268)
教育(11091)
林业(9438)
(7763)
金融(7763)
业经(7521)
科技(7286)
技术经济(6931)
(6597)
业大(6165)
问题(6068)
财经(6038)
经济研究(5605)
(5603)
(5301)
(5219)
论坛(5219)
图书(4659)
共检索到1474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温佐吾  骆宗诗  马宏勋  吴冬生  李宗辉  黄以黔  
为提高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次生林的经营水平,采用各类临时样地调查和设置试验林固定样地进行长期观测相结合,以及调查分析马尾松次生林现有经营管理措施等方法,在根据森林分类经营原则划分生态公益林和商品用材林的基础上,针对防护林、建筑用材林和纤维刨花板原料林等不同经营目标,初步提出贵州省都匀地区马尾松次生林定向经营的配套技术措施。这些技术措施主要包括:经营马尾松次生林要坚持严格封山,加强护林防火,保留母树15~30株.hm-2,更新后第2年及时间苗,保留密度为3000~5000株.hm-2。如经营生态公益林,在林下或林窗补植阔叶树苗木,可不进行幼林抚育、幼林及中龄林间伐和林地施肥。如...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科  谭伟  戚玉娇  
以黔中地区2013年实施近自然经营间伐的2个龄级马尾松Pinus massioniana天然次生纯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8个固定样地与8个临时样地(100~400 m2)胸径、树高、材积、蓄积以及林下植被各生长因子的调查,对比近自然经营间伐林分与相应对照林分各生长因子的差异,评价近自然经营间伐实施4 a的初期效果,为建立贵州省森林可持续经营技术体系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①间伐增加了马尾松林分大径级林木的株数比例,对照的中龄林和近熟林胸径分别在8~14和10~14 cm的株数比例最大,间伐在12~18和22~26 cm的株数比例最大。②间伐提高了林木胸径与材积的生长量,间伐的平均木、目标树、非目标树胸径与材积生长量均达到对照的1.15倍以上,最高在中龄林目标树中可达对照的1.65倍。③间伐提高了林分蓄积的生长率,间伐林分蓄积的生长量在小于对照林分的情况下,生长率却在中龄林和近熟林中分别比对照林分高出了4.13%和1.03%。④间伐不能有效促进林分树高生长及林下植被生长。树高及林下植被各生长因子在间伐与对照林分中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P>0.05)。图2表6参26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志春  徐高福  金国庆  何建平  
对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几种类型的马尾松次生林,实施"砍松留阔"择伐实验,以促使林下阔叶树种的恢复性生长,快速改善其群落结构和生态功能,弱化松材线虫病的威胁。观测结果表明,马尾松次生林经40%~50%强度的择伐利用6a后,林下的苦槠、石栎、青冈等地带性常绿阔叶树种呈快速的恢复性生长,林相结构得到快速恢复而形成新的森林景观。经过封禁,马尾松纯林恢复成为具有较多地带性常绿阔叶树种的松阔混交林,苦槠和石栎的重要值超过20%,林分密度达250株·hm-2;而以马尾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则快速向常绿阔叶林演替,乔木层中苦槠的重要值和林分密度提高了近1倍。分析表明,对马尾松次生林的科学择伐经营,不仅显著增强了松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仕友  姜春前  白彦锋  王辉  何云核  
【目的】以湖南省慈利县天心阁32年马尾松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3种不同林窗面积下植物幼苗生态位特征,以期探究林窗促进更新技术。【方法】采取生态群落调查方法对湖南省慈利县天心阁马尾松次生林林窗植被更新特征进行实地调查,运用物种重要值、Levins生态位重叠指数、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指数和Levins生态位宽度指数,以更新幼苗的高度为一维资源位状态,对马尾松次生林灌木层优势物种在不同林窗面积下生态位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林窗更新初期,林窗内灌木层植物种类和数量较林内均得到增加,灌木层优势树种重要值排序呈现显著差异,盐肤木、檵木、铁仔等阳性树种在林窗内排序位置较为靠前。(2)植物在林窗更新初期,其生态位宽度值在不同大小林窗内呈现差异化特征;盐肤木、檵木、小构树、铁仔、山莓的生态位宽度值都表现出中林窗>大林窗>小林窗=林内,其他植物生态宽度值在林窗和非林窗内变化不明显。(3)大林窗(445~480 m~2)、中林窗(150~180 m~2)、小林窗(68~85 m~2)和非林窗(林内)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1的物种数所占比例分别为85.71%、92.98%、44.64%和12.5%。【结论】林窗面积对植物更新有一定的影响,且不同林窗面积下植物幼苗生态位特征存在差异。中林窗(150~180 m~2)内马尾松次生林更新幼苗生态位重叠大,各物种对均能相对均衡、有效利用环境资源,更新情况较好且稳定,对马尾松次生林更新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有利于马尾松次生林生物多样性的保育和森林碳储量的提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雪  白彦锋  杜志  孟京辉  
【目的】本研究以湖南省马尾松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在现有生长模型的支持下,对备选均衡曲线进行筛选,最终甄别出最优均衡曲线,作为马尾松天然次生林经营的量化导向目标。【方法】本研究首先在综合分析马尾松天然次生林结构的基础上,依据湖南省马尾松天然林林分状况以及以往的研究结果,胸高断面积(B)的取值拟选择35、40和45 m_2/hm_2;连续两个径阶的林木株数比值(q值)选择1.2、1.3、1.4、1.5、1.6、1.7;最大保留径阶(D_(max))的取值选择40、45和50 cm,构建了54条潜在的基础均衡曲线簇。并在所构建的可变概率转移矩阵模型的支持下,对基础均衡曲线簇进行了模拟,筛选出最优均衡曲线。【结果】转移矩阵模型支持下的80年的模拟结果显示均衡曲线12(B为35 m_2/hm_2,D_(max)为45 cm,q为1.7)在蓄积年生长量、蓄积量、采伐木平方平均直径以及树种组成稳定性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在达到均衡结构时,具有最大的蓄积量年增长量(iv),iv为1.18 m_3/(a·hm_2),同时该均衡曲线的其他评价指标也表现较为优秀,观测株数偏离均衡株数的方差值var为0.12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发林  张思玉  杨继敏  曾思齐  
采用样地调查法对低强度地表火干扰样地马尾松次生林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对照样地马尾松林乔木层的重要值为68.1,而火干扰样地马尾松的重要值下降到51.4;火干扰样地内物种和植物个体数目均高出对照样地,分别为对照样地的118%和108%;对照样地内Gleason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均匀度分别为3.01、11.21、10.30、0.74,火干扰样地的分别为12.13、5.61、26.13、0.84;火干扰样地各层和所有植物的均匀度值显著提高,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均匀度分别由0.71、0.83、0.55提高到0.81、0.89...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蔡琼  丁贵杰  
由于人工林面积的不断扩大和人类经营措施的不合理,致使世界范围内人工林地力衰退现象十分严重。我国主要造林树种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落叶松(Larix spp.)、桉树(Eucalyptus spp.)等存在地力衰退现象[1-4],其中田大伦[5]、杨玉盛[6]、叶绍明[7]等分别对杉木、桉树连栽进行了较深入研究,得出连栽林地土壤理化性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唐雪娅   徐明   文春玉   聂坤   杨雪   张健  
【目的】细根在土壤养分、水分和碳循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空间分布规律及变异特征对于表征不同生境中植物地下生长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黔中地区马尾松纯林和马尾松-甜槠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不同林型细根性状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1)马尾松纯林与马尾松-甜槠针阔混交林细根性状具有显著差异(P <0.01),其中根组织密度、根长密度、根体积密度、根生物量密度均表现为马尾松-甜槠针阔混交林显著高于马尾松纯林;2)两种森林类型中各细根性状主要表现为强烈的空间自相关,且细根性状的变程大小基本上表现为:马尾松纯林>马尾松-甜槠针阔混交林;3)普通Kriging插值细根性状的空间分布图表明,马尾松-甜槠针阔混交林细根空间分布较马尾松纯林空间异质性强,且高值区较多;4)不同土壤因子对细根性状各指标空间变异的影响存在差异;根长密度、根体积密度、根生物量密度的空间变异在马尾松纯林的主要解释因子为AK,而在马尾松-甜槠针阔混交林的主要解释因子则为TP和pH值。【结论】两种森林类型的细根性状指标及细根性状空间分布格局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一差异反映了在混交林中根系获取资源的策略与竞争的优势,因此本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域马尾松与阔叶树种的混交生态效益评估提供参考。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胡澳   赵毅辉   吴继来   吴艳萍   李同欣   严一博   叶建丰   王懿祥  
【目的】研究遭受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病危害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分布特征,揭示采伐后自然恢复对马尾松次生林土壤碳汇的影响机制,为有机碳库管理提供科学支撑。【方法】2023年3—6月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与临安区,采用空间替代时间调查法,以未遭受危害的马尾松林为对照(ck),设置4种植被恢复类型:中度采伐恢复5 a (ML5)、中度采伐恢复15 a (ML15)、重度采伐恢复5 a (HL5)和重度采伐恢复15 a(HL15),比较不同采伐强度采伐后自然恢复下马尾松次生林各土层(0~10、10~20、20~40 cm)土壤有机碳、易氧化碳、颗粒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水溶性有机碳的变化特征,分析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探究其机制。【结果】(1)各处理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质量分数从大到小依次均为土壤有机碳、易氧化碳、颗粒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水溶性有机碳,且随着土层加深其质量分数相应降低,ML15的0~10 cm土层中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最高,为33.53g·kg-1, ck的20~40 cm土层中水溶性有机碳质量分数最低,为136.55 mg·kg-1。(2)相同采伐强度下的马尾松次生林土壤各活性有机碳质量分数均表现为随着其自然恢复年限增加而提高,其中各土层间颗粒有机碳质量分数变化最大,15 a的各土层高于5 a各土层的2.6倍以上;(3)ML15的0~10 cm土层中各活性有机碳组分质量分数均表现为最高,且均显著高于ck (P<0.05);(4)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中各活性有机碳组分之间及其与硝态氮、铵态氮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中度采伐对马尾松次生林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具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随自然恢复时间越长越有利于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质量分数增加,适度采伐马尾松纯林并让其自然恢复可促进土壤碳库积累。图3表3参46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戴冬  彭楚才  黄鑫  郑夔荣  滕明君  周志翔  孙林山  刘小宇  
[目的]以鄂中地区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马尾松人工林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演替趋势以及天然更新展开研究,为马尾松人工林的近自然经营提供依据。[方法]对研究区不同林龄(9 a、18 a、28 a和48 a)和不同林分密度(1 088■2 644株·hm~(-2))的马尾松人工林样地林下植物进行调查,并测量林内透光率,分析了乔木树种的演替趋势和多样性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马尾松人工林中的主要演替树种为樟树、冬青、杉木、苦楝和短柄枹栎5种。马尾松人工林的主林层与演替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随龄级组增加表现为逐渐上升趋势。林内透光率对更新层(P<0.01)和演替层(P<0.05)的多样性均有显著的影响,在本研究的密度范围内,林分密度与乔木树种的幼树幼苗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更新层密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鄂中地区马尾松人工林群落的顶级群落为冬青+樟树+短柄枹栎混交林。研究区的人工林总体更新能力偏弱,在天然更新弱的区域可以采取补植阔叶树种幼树等方式来进行人工辅助更新。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秦国峰  王锦上  张丽瑶  林瑞荣  郑兆飞  陈炳星  
1997—1998年在福建南平地区采用优良种源营建马尾松纸浆林136 7hm2,造林后第5年对林木的生长量、生物量、木材材性与化学组分以及浆纸性能进行全面测试。结果表明:5年生纸浆林平均蓄积14 88m3·hm-2,比对照高117 86%,比部颁标准高396%。林木生物量比对照高31 1%,其中树干生物量高达70 4%。纸浆林与对照相比较,α 纤维素含量高、木素含量较低,纤维形态细而长,长宽比值大;木材基本密度较大,细浆得率稍高;浆纸物理强度:裂断长,耐破与撕裂两项综合强度指数均大于对照。按纸浆林每公顷总投入为13694元,总收入为93324元,产出投入比为6 8,净收入79630元,12%为...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黄剑峰  谭伟  柴宗政  蔡照军  
林分空间结构是描述林分结构极其变化的重要指标,是森林经营与管理成功的标志。利用随机抽样方法在黔中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可持续经营管理试点(安顺市平坝区)设置100 m×100 m马尾松近熟林固定样地,采用10 m×10 m网格调查每株林木的树高、胸径和坐标数据,主要以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的一元和二元分布研究马尾松林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①该林分中马尾松在株数和断面积比例上占明显优势,种内竞争对马尾松生长影响很大,整个林分以零度混交为主,空间异质性不高;②在整个林分中,大部分林木处于随机分布,胸径差异不显著,伴生树种主要空间分布格局为集聚分布;③模拟采伐有利于林分空间结构的调控,改善林分空间分布格局,为森林群落的正向演替以及优势种群的健康生长提供了有利空间条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成子纯  
本文把立地类型、生长类型和经营类型的系统结合构成一定的经营模式,使森林逐步按照经营模式组织经营,形成规范化的经营技术,并通过一套经营数表体现出来。数表的编制均采用最优模拟模型,用电子计算机自动计算编表,构成通用系统软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白云星  周运超  
以贵州开阳县和息烽县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了幼林抚育、中龄林间伐和近熟林择伐3个处理,以同龄人工纯林作为对照,运用分层挖掘法结合室内根系扫描系统(WINRhizo),研究了根系生长在近自然经营措施下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马尾松人工林根系生长受到近自然经营措施的影响,且抚育和择伐措施的作用效应更大;2)幼林在抚育措施的影响下,其根系生物量、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相比对照显著提高,分别为35.91%、52.09%、12.73%和11.76%,且在表土中有一定的分布趋势;3)中龄林在间伐措施影响下,其根系生物量、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相比对照,在0~5 cm土层中分别提高12.08%、6.52%、17.50%和41.41%,但在0~20 cm土层中分别降低了36.11%、32.28%、31.76%和52.39%;4)近熟林在择伐措施影响下,其根系生物量、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相比对照显著提高,分别为45.27%、35.12%、55.78%和72.36%,且根系生长集中在0~5 cm土层中;5)细根通过改善自身发育响应了抚育和择伐措施,且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承祯  洪伟  
马尾松是我国南方主要造林树种 ,在人工林中占有很大比例 ,但其林分经营过程的密度控制问题一直是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在动态规划方法建立的马尾松人工林密度控制模型的基础上 ,以密度二次效应模型为基础、林分立木密度为目标函数 ,提出以净现值最大为标准 ,应用遗传算法优化马尾松人工林经营过程的间伐时间及其保留密度和主伐时间的最优组合方案。马尾松人工林经营过程的密度决策方案优化表明 ,遗传算法与经济评价相结合优化林分间伐时间及其保留密度和主伐时间决策组合效果很理想。马尾松人工林在地位指数 10~ 18之间时 ,均以间伐两次为最优 ,第 1次在 11~ 12a ,第 2次在 16~ 17a ,而主伐年龄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