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16)
- 2023(15076)
- 2022(13010)
- 2021(12195)
- 2020(10361)
- 2019(23691)
- 2018(23775)
- 2017(45702)
- 2016(25330)
- 2015(28691)
- 2014(28890)
- 2013(28469)
- 2012(26080)
- 2011(23617)
- 2010(23657)
- 2009(22012)
- 2008(21490)
- 2007(19240)
- 2006(17255)
- 2005(15315)
- 学科
- 济(98346)
- 经济(98196)
- 业(77773)
- 管理(72849)
- 企(56584)
- 企业(56584)
- 农(49120)
- 方法(40428)
- 数学(34471)
- 数学方法(34081)
- 农业(32576)
- 财(27680)
- 业经(26803)
- 中国(25902)
- 制(24559)
- 学(21577)
- 地方(20459)
- 体(17836)
- 银(16631)
- 理论(16615)
- 银行(16584)
- 务(16351)
- 贸(16296)
- 贸易(16289)
- 财务(16273)
- 财务管理(16236)
- 易(15806)
- 行(15803)
- 技术(15432)
- 企业财务(15399)
- 机构
- 学院(358082)
- 大学(356813)
- 管理(141495)
- 济(140758)
- 经济(137508)
- 理学(121899)
- 理学院(120582)
- 研究(120326)
- 管理学(118586)
- 管理学院(117932)
- 中国(91811)
- 京(76265)
- 农(75477)
- 科学(74754)
- 财(66253)
- 所(61055)
- 业大(59577)
- 农业(58036)
- 中心(55853)
- 江(55367)
- 研究所(55208)
- 财经(51754)
- 北京(47763)
- 范(46977)
- 经(46888)
- 师范(46528)
- 州(45979)
- 院(42974)
- 经济学(40400)
- 省(39778)
- 基金
- 项目(242977)
- 科学(190171)
- 研究(180935)
- 基金(174492)
- 家(151670)
- 国家(150300)
- 科学基金(128474)
- 社会(112399)
- 社会科(106032)
- 社会科学(106002)
- 省(96373)
- 基金项目(92972)
- 自然(82794)
- 教育(82240)
- 自然科(80763)
- 自然科学(80743)
- 划(80025)
- 自然科学基金(79280)
- 编号(76021)
- 资助(71027)
- 成果(62586)
- 部(53824)
- 重点(53796)
- 课题(51983)
- 发(51742)
- 创(50127)
- 制(47449)
- 创新(46719)
- 科研(45993)
- 教育部(45585)
- 期刊
- 济(164132)
- 经济(164132)
- 研究(106206)
- 中国(75496)
- 农(75483)
- 学报(58995)
- 科学(53320)
- 农业(50851)
- 财(50842)
- 管理(49954)
- 大学(45172)
- 学学(42626)
- 教育(41898)
- 融(34915)
- 金融(34915)
- 业经(31292)
- 技术(31278)
- 财经(25036)
- 业(24556)
- 经济研究(22621)
- 问题(22279)
- 经(21151)
- 版(19151)
- 图书(18226)
- 理论(17433)
- 科技(17412)
- 技术经济(17029)
- 现代(16418)
- 业大(16385)
- 世界(15992)
共检索到5385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志兴
文章调查分析了黔东南州农业经营主体及其利益分配机制,发现目前的经营主体发展中存在利益分配不合理、应对风险能力弱、政府职能发挥不充分和与农民之间关系不紧密的问题。为实现农业经营主体利益关系优化的目标,首先要从信息、谈判、合作、生产技术和协调几个方面提高农民的能力,改造传统农民;其次要发挥政府部门和"龙头"组织的作用,特别是定位在对传统农民的教育上。总之,各种利益主体均是组织的形式,而不是分散的个人行为,从而使农业产业化形成一种集体行动的合力,如果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很低,经营主体在直接与众多分散的农户打交道的过程中,交易和监督成本均难以降低,结果是制度也难以履行。相反,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使经营主体...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寿山
本文采用特尔菲法 ,对农业产业一体化利益分配中的分配方式重要程度以及不同利益分配机制中的分配比例问题进行了量化研究 ,并得出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的发展程度不同 ,分配方式重要程度也不同 ;在农业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成熟期 ,资产联结型将成为其重要的利益分配机制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魏子鲲 韩乔 崔元培 王建忠 薛庆林
通过分析土地增值来源及利益博弈主体诉求,构建土地增值利益分配机制。研究发现:因投资建设而产生的投资增值、因城中村土地稀缺性而产生的供求增值、因土地用途变更而产生的用途增值、因基础建设外部性而产生的辐射增值与因经济发展带来的地价普遍性增值均是土地增值的重要来源。引入市场谈判机制,根据贡献归属与利益诉求确定参与利益分配主体,借助市场机制测度收益分配,实现增值收益合理分配。
关键词:
城中村改造 土地增值 收益分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先芬 胡继连 蒋庆功 史建民 刘玉斌 刘成旭
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思路最早是由山东提出的。1987年,诸城市首先提出了商品经济大合唱、贸工农一体化。随后,在寿光市出现了以市场带农户为特色的产加销一体化发展路子。1993年初,潍坊市提出“确立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的农业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樊晓云
我国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环节就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就是要有合理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其将直接关系到农民是否能够得到实惠,也关系到我国农业产业化是否能够成功实现。因此,本文将围绕我国农业产业化利益分配机制问题展开进一步的讨论,主要是分析了利益分配机制的理论基础和模式选择,并结合目前利益分配机制的现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以期能够让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各个主体之间利益分配机制更为科学、合理和可行,这也将为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向纵深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江亚元
1985年以来,随着木材市场的逐步开放,木材税费骤然增多,林业企业不堪负重,林农得不到应有的收入,是造成林区经济发展缓慢,林农富不起来的重要因素之一,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拟从目前黔东南州经营木材税、费的现状,探索一下如何核减木材税、费,切实保护林农利益问题。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乐君 寇广增 王斯烈
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建立稳定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对于促进乡村产业兴旺、农户增收致富至关重要。经过30多年发展,订单合同、专业合作等传统模式仍占主导地位,股份合作、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新型模式蓬勃兴起,多种联结方式并存的混合模式日获青睐,农村一二三产业呈深度融合发展态势。利益联结模式的选择,与农产品的行业特性、经营主体的发展阶段、农户的素质条件、农业生产条件以及双方的认识有很大关系。结合国外实践经验,当前要准确把握小农户的发展趋势,尊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的自愿选择,发挥各自优势,并加大政策支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建立正向激励和失信名单机制,进一步优化指导服务,进一步密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小农户 利益联结机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尹成杰
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分配机制的思考尹成杰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改革的产物,是农业经营制度的又一次创新。这种创新,是以利益主体获得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因此,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一种新的经营制度,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使不同的利益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曾艳
利益分配机制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和核心。文章立足于广东省农业产业化利益分配机制状况调查,从农业比较利益、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地位和权责利关系等方面研究了我国农业产业化利益分配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文章认为,完善农业产业化利益分配机制应理顺农业与非农业关系、壮大龙头企业、强化契约管理、培育发展中介组织及建立风险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黎东升
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风险机制创新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问题之一。主导型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分配机制主要有合同保护型、合同服务型和合同返还型三种形式。其利益分配机制在现实中存在着较大的弊端 ,产生了合同违约现象。根据博弈理论 ,其违约的根本原因在于利益风险机制不完善 ,而利用期权思想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风险机制进行创新和完善具有现实可行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唐微
通过分析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中各利益相关方的诉求及贡献,找到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运行现实与理想状态发生偏离的内在原因,据此提出构建利益联结和监督约束机制的三大原则。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志峰 王会欣 马喜珍
目前,河北省农地流转在流转目标、行为中都存在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地方政府和农民的流转利益分配方面。由于农民属于弱势群体,加之地方政府的权利寻租行为,地方政府和农民利益博弈的结果通常是农民利益被侵占,农地非农化流转愈演愈烈。随着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利农护农政策,并通过规范地方政府的行政行为,改变了土地经营的外部环境,土地流转面临着新的形势。本文从分析农地流转中利益分配中存在问题出发,基于家庭承包经营的前提下,探索促进农地流转长效机制。
关键词:
农地流转 产权制度 利益分配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晓红
随着我国快速推进的农村产业化和逐步形成的农产品买方市场的发展,市场化和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之间的矛盾也在不断升级,在这种背景下,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推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提高农业产业化的有效方式之一。利益分配机制作为合作社发展和治理的主要问题,其是否能够公平分配对农民合作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关于利益分配机制的发展现状为切入点,对利益分配的原则进行分析,并针对利益分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的策略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利益分配 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红霞 赵振宇
自2015年我国进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以来,利益分配成为关注焦点。我国制定了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土地收益分配原则,但实践中各地分配做法大相径庭。本文通过对现实中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分配典型案例的分析,认为分配实践中缺乏利益均衡的思想。要实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的合理有效分配,有必要引入利益均衡的思想,在保障农民基本生活的前提下构建统筹兼顾、利益均衡的收益分配机制。进而构建利益均衡分配的理论框架,提出我国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收益利益均衡分配机制的实施路径,以期实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收益的合理分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蔡雁岭 凡槿
农村电商作为一种新业态,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针对农村电商可持续发展开展供应链主体收益研究,以河南省县域农村供应链数据资料为基础,综合考虑资源投入、合作风险和努力程度等影响因素,构建改进Shapley值法,研究农村电商供应链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县级电商企业的利益分配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县级电商企业组成的农村电商供应链收益额大于独自经营的利益,且采用改进Shapley值法得出的利益分配机制更客观合理。基于此,建议规范合作合法流程、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体系、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