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05)
- 2023(8261)
- 2022(7038)
- 2021(6377)
- 2020(5343)
- 2019(12254)
- 2018(11783)
- 2017(22639)
- 2016(12737)
- 2015(14421)
- 2014(14695)
- 2013(14650)
- 2012(13802)
- 2011(12533)
- 2010(12553)
- 2009(11834)
- 2008(11851)
- 2007(10978)
- 2006(9263)
- 2005(8284)
- 学科
- 济(58801)
- 经济(58756)
- 管理(32059)
- 业(30428)
- 方法(26302)
- 数学(23603)
- 数学方法(23388)
- 企(23085)
- 企业(23085)
- 地方(16748)
- 农(16367)
- 中国(14285)
- 财(12471)
- 学(12019)
- 业经(11324)
- 农业(11094)
- 贸(10265)
- 贸易(10263)
- 地方经济(9851)
- 易(9840)
- 制(9079)
- 和(8707)
- 环境(8695)
- 融(7898)
- 金融(7895)
- 银(7655)
- 银行(7629)
- 理论(7492)
- 务(7474)
- 财务(7460)
- 机构
- 学院(189437)
- 大学(188059)
- 济(75462)
- 经济(73752)
- 管理(68384)
- 研究(66691)
- 理学(58942)
- 理学院(58160)
- 管理学(57093)
- 管理学院(56731)
- 中国(48315)
- 科学(44070)
- 京(39526)
- 农(39270)
- 所(35752)
- 财(32875)
- 研究所(32850)
- 业大(31991)
- 农业(31573)
- 中心(30959)
- 江(29515)
- 财经(26461)
- 范(25890)
- 师范(25622)
- 北京(24616)
- 经(23865)
- 州(23431)
- 院(23403)
- 经济学(23394)
- 科学院(21369)
- 基金
- 项目(128268)
- 科学(99309)
- 研究(91980)
- 基金(90270)
- 家(80323)
- 国家(79672)
- 科学基金(65866)
- 社会(56669)
- 社会科(53588)
- 社会科学(53562)
- 省(52550)
- 基金项目(48043)
- 划(44726)
- 自然(42434)
- 教育(42246)
- 自然科(41335)
- 自然科学(41318)
- 自然科学基金(40533)
- 编号(38446)
- 资助(36274)
- 成果(31135)
- 重点(30141)
- 发(30098)
- 部(27811)
- 课题(27180)
- 创(26591)
- 计划(25293)
- 科研(24954)
- 创新(24953)
- 发展(23636)
共检索到2720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月英 刘全喜 张文英 柳斌辉 李新 谢莉莉 马敬民 李爱国 栗雨勤
研究表明,气象因子与小麦产量密切相关。在与小麦产量相关的35个气象因子中有12个因子的相关系数达到了显著水平;其中灌浆期降水与冬小麦产量呈极显著相关,且直接通径系数最高,对小麦产量形成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拔节期降水量和返青期降水量;5月份的蒸发量与冬小麦产量密切相关,达到极显著水平,其对小麦产量形成起较大的负向作用;小麦越冬期间的气温也是不可忽视的气象因素。据此,在制定小麦生产管理计划时,应将以上因素作为考虑的重点。
关键词:
冬小麦产量 气象因素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桐 赵悦航 黄晶 王冲 艾细魁 陈阜 褚庆全
为评估AquaCrop模型在黑龙港流域模拟冬小麦-夏玉米水分利用与作物产量的适用性,根据田间试验数据和FAO提供的参数值,对AquaCrop模型进行模型非保守性参数的本地化校准和验证。结果表明,AquaCrop模拟冬小麦冠层覆盖值和实测值的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为15.90%,模拟产量与实测产量之间的NRMSE为4.23%;模拟夏玉米冠层覆盖值和产量值与相应实测值之间的NRMSE分别为11.59%和11.69%。本研究校准所得参数对黑龙港流域典型站点有较好的适应性,校验后的AquaCrop可以用于黑龙港流域冬小麦-夏玉米水分管理、产量潜力等相关研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肖荷霞 陈建忠 席国成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黑龙港类型区生态条件下,影响夏玉米子粒产量的主要产量性状是粒重,其作用约为每穗粒数的2倍。灌浆期间的日平均气温和气温日较差与粒重为线性关系,降雨量与粒重则呈二次曲线关系。子粒形成期间的日平均气温与每穗粒数之间为正对数曲线关系,日照时数与每穗粒数为正指数曲线关系,降雨量与每穗粒数为负幂函数曲线关系。影响夏玉米子粒产量性状最主要的气象生态因子是温度和降雨量。
关键词:
黑龙港 夏玉米 产量性状 气象生态因子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田魁祥 雷玉平 刘晓楠 孙景玉 但野利秋 山崎素直
通过小区定位试验,研究了黑龙港地区轻盐渍化潮土土壤盐分,地下水灌溉、施肥对冬小麦产量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在含盐量低于0.3%时,盐分每降低0.01%,可增产小麦121-208kg/ha;增施1kg/ha的P2O5化肥,可增产4.06-5.38kg/ha小麦;每1m3灌溉水可增产0.09-0.63kg/ha小麦,盐分还影响作物对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在耕作条件下,脱盐速率达到0.0125%/年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齐树亭
土壤资源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其属性和特征直接影响着农、林、牧、渔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如按照其主要特征特性进行科学分类,可以更为合理地、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现有的土壤资源,更为有效地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黑龙港流域 土壤资源 评价 分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雪梅 张飞云 尚明 吉力力·阿不都外力 李兰海
基于开都河和玛纳斯河流域1950年代末以来的气象和水文资料,本文应用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方法对比分析了近50年积温(>0℃)、降水量和径流深在年和季节尺度上的变化趋势以及日积温和降水对出山口日径流深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分析表明近50年玛纳斯河流域仅年积温和秋季积温显著增加,而开都河流域除冬季外其他季节积温和年积温均呈现显著增加趋势。除开都河流域冬季降水量有显著的增加趋势外,两流域年降水量和其他季节降水量变化均不显著。两流域出山口年径流深增加趋势显著。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显示两流域日积温和日降水对出山口年、春季、夏季和秋季日径流深均有极显著直接影响。两流域日积温对年、春季和秋季日径流深的直...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茂峰 高彦春 甘国靖
本文以白洋淀流域为研究对象,首先应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分析流域内8个典型水文站点近50年的年径流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采用Hurst指数法分析年径流变化趋势在未来的可持续性。利用Pettitt突变检测法分析各水文站点年径流发生突变的年份,比较突变前和突变后年平均径流量的变化情况。选取流域内和附近6个气象站点1957年-2006年近50年间的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资料,对比其在突变年份前后的变化情况,分析气象要素对流域径流量的可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白洋淀流域各站点年径流量呈下降趋势且具有较强的持续性,且流域上游年径流下降趋势更为显著,而流域下游年径流下降值β高于上游;1979年是...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怀德 赵欢庆 俞国基 杨俊海 赵晖 王彩云
以来源于意大利、加拿大和墨西哥的12个硬粒小麦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硬粒小麦的单株产量构成因素变化以及对单株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源于墨西哥品系的单株产量极显著高于意大利品种,加拿大品种与墨西哥品系和意大利品种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单株产量构成因素中,有效穗数不同来源品种间无显著差异,穗粒数墨西哥品种极显著高于加拿大和意大利品种,千粒重墨西哥品系则显著低于意大利和加拿大品种。在本试验条件下,不同来源品种的有效穗数与穗粒数和千粒重大多存在着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与单株产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穗粒数与千粒重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与单株产量均为正相关;千粒重与单株产量间多为正相关。通...
关键词:
硬粒小麦 产量结构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家柱 郭仁峻 田立平 张福胜 尹俊玉 薛民生
通过对北京地区1949 年以来不同时期冬小麦品种生物产量若干性状的演变规律、遗传相关、环境相关和遗传变异系数的比较得出:①目前推广品种的收获指数比解放初推广品种增加了11-72 个百分点,但是单位茎叶重所负担的子粒重( 克草粒重) 却增加了83-9 % ,说明库源器官的比例变化较大,光合产物输出增多。②随着品种的遗传改良,单个茎秆特别是单个穗子的生产能力强化了,但群体成穗数有所下降,茎秆矮化、粗壮,穗子也变得粗大,小穗勾数增加。③生产品种在系统演化过程中,有些性状间的遗传相关为负值,但这些性状之间的环境相关却几乎全部为正值,说明品种在系统改良的过程中,性状的遗传相关与个体发育中的纯生物学相关不...
关键词:
冬小麦 生物产量 遗传改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贾秀领 马瑞昆 张全国 姚艳荣 张丽华
在20多年的小麦节水高产理论和栽培技术的研究过程中,通过对1986-1987、1988-1989、1995-1996和2006-2007共4个代表性年度的冬小麦供水量与产量的关系研究,分析了近20年来河北省冬小麦产量对供水量的反应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小麦产量与供水量呈抛物线关系,随年代推进,小麦达到最高产量的供水量逐渐减少,产量逐渐提高。达到最高产量的供水量从1986-1987年的475 mm减少到2006-2007年的280 mm,平均每年减少10 mm。最高产量从1986-1987年的5358.5 kg/hm2,提高到2006-2007年的9240.9 kg/hm2,平均每年增加194.1...
关键词:
冬小麦 供水量 产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邓丽娟 焦小强
【目的】氮是影响小麦产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产量的不断提升一定程度上稀释了籽粒的蛋白质含量,小麦高产和优质难以协同实现。因此如何通过优化氮管理实现小麦增产和籽粒品质的协同提升是小麦可持续生产的关键。【方法】搜集了1990—2017年间发表的2 758个氮管理措施对小麦产量和蛋白质品质影响的研究案例,利用整合分析的方法,评估了氮肥管理方式对小麦产量和籽粒的影响,并且结合氮流动分析方法,提出了综合氮管理措施实现小麦提质增效的方案。【结果】1990—2017年间,总体来讲,增施氮肥小麦产量提高了42%±1.2%,籽粒蛋白质含量提高了19%±0.7%;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小麦产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氮肥的增产效应在施用量200—250 kg N·hm~(-2)时最显著,而籽粒蛋白质的增加效应在施氮量384 kg N·hm~(-2)时最显著;小麦产量提高和籽粒蛋白质提升在基追比为1—2时效应最显著。与施氮量>300 kg N·hm~(-2)相比,将施氮量控制在200—250 kg N·hm~(-2)能有效降低氮损失,提高氮利用效率。在其他管理措施一致的条件下,与单一优化氮肥用量或基追比相比,同时优化氮肥用量和基追比使氮肥的增产效应提高8%—30%,提质效应提高19%—21%。【结论】增施氮肥能够实现小麦产量提高和籽粒蛋白质含量提升,不同施氮量和基追比对施氮的增产提质效应均有显著影响,同时优化施氮量和基追比的综合氮管理措施不仅能协同实现小麦高产和优质的目标,还能降低环境排放,这为未来的小麦可持续生产管理提供了案例支撑。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淑琴 蒋春志
应用Eberhart和Rusel的模式和Tai的模式分析了黄淮北片水地高肥组1990~1991年区域试验中13个小麦品种的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结果表明,Eberhart和Russel模式中,bi对品种稳定性的评价较为笼统,而Tai的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分解,对新品种的推广和利用提供了更多、更精确的信息,用此方法分析区域试验的数据有助于更精确地评价品种,使其得到合理的推广和利用,同时在栽培管理方法上可以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冬小麦,基因型,环境,互作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罗丽华 陈桂华 胡英 黄璜 肖应辉
为了探明气象因素对南方稻区早稻产量因子及产量的影响,应用杂交早稻组合金优402于2003—2009年种植在湖南省内7个生态点的产量因子和相应的气象数据,建立早稻不同生育时期的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等气象因素与总苗数、成穗率、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产量因子的回归方程,研究影响湖南早稻产量因子的主要气象因素及其敏感时期。结果表明:移栽后24~27 d的低温阴雨导致早稻分蘖数不足;分蘖成穗率主要受移栽后33~41 d的气温和日照时数影响,随温度升高和日照时数延长而升高;每穗总粒数与始穗前9~1 d的日均温、始穗前9~4 d的日最高气温及始穗前10~5 d的日照时...
关键词:
早稻 产量因子 气象因素 相关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朋程 郭安强 王占彪 崔海英 郝洪波 李明哲
【目的】阐明黑龙港地区谷子、玉米等作物生长期水热资源变化特征,为作物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黑龙港流域典型地区饶阳县1957-2013年逐日气象资料,基于Penman-Monteith公式、降水距平百分率和生长度日(GDD),对饶阳县6-9月水热资源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①ET_0大小表现为6>7>8>9月,气候倾向率分别为-5.85、-1.96、-2.59和-1.46 mm·10a~(-1)。不同月份ET_0的减少受不同旬的影响,6月主要受中下旬影响,7月受中旬影响,8和9月分别受上旬和中旬的影响。②6-9月发生干旱的频率依次为33.33%、19.30%、31.58%和38.6%,6和7月均以轻旱为主,8月以轻中旱为主,9月以中旱为主。③6-9月生长度日依次为459.58、516.49、470.40、和301.64℃·d,气候倾向率分别为1.19、3.28、0.46和3.10℃·10a~(-1)。6和8月生长度日的增加受上中旬影响;7月受上旬和下旬的影响;9月各阶段均有影响,下旬增加幅度最大。【结论】在未来年际变化中,对于黑龙港地区6-9月生长的谷子、玉米等作物,热量资源充足,且呈增加趋势,但未来7和8月干旱风险将会增加。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应当完善7和8月的灌溉制度,加强该阶段保水抗旱措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婷婷 毛仁钊 赵连城 武田和义
从国外引进的小麦品种中 ,对在盐碱地上经系统选育表现良好的 32个品种主要品质指标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 ,沉降值、面团稳定时间、面团形成时间、吸水率及粗蛋白含量对面包体积有影响 ,其影响程度依次减弱 ,通径系数分别为 0 837,- 0 4 14 ,0 387,- 0 373 ,- 0 2 34和 - 0 0 89,各品质性状对面包体积的间接影响均以沉降值最大。单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沉降值与面包体积呈极显著正相关 ,形成时间及稳定时间分别与面包体积呈显著正相关 ,相关系数依次为 0 689,0 378,0 360。蛋白质及湿面筋含量与面包体积相关性很小
关键词:
国外小麦 面包品质 通径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