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35)
2023(3339)
2022(3009)
2021(2923)
2020(2383)
2019(5869)
2018(5467)
2017(8925)
2016(5079)
2015(5831)
2014(5658)
2013(5753)
2012(5672)
2011(5232)
2010(5085)
2009(4714)
2008(4799)
2007(3556)
2006(3214)
2005(2889)
作者
(15560)
(13330)
(12809)
(12606)
(8543)
(6599)
(5829)
(5250)
(5209)
(5010)
(4720)
(4615)
(4416)
(4280)
(4243)
(4102)
(3976)
(3959)
(3921)
(3729)
(3435)
(3338)
(3229)
(3198)
(3067)
(3035)
(2890)
(2752)
(2741)
(2630)
学科
(22030)
经济(22019)
地方(10864)
(8931)
(8591)
管理(8269)
(6968)
方法(6909)
数学(6420)
数学方法(6365)
中国(6340)
农业(6050)
地方经济(5123)
(4796)
企业(4796)
环境(4265)
业经(4197)
(3803)
资源(3245)
(3237)
贸易(3234)
(3214)
土地(3097)
(3063)
(3056)
税收(3010)
生态(2991)
(2959)
(2895)
(2844)
机构
学院(66269)
大学(65736)
研究(30863)
(26504)
经济(25905)
管理(23391)
中国(23093)
科学(21388)
理学(19793)
理学院(19389)
管理学(18964)
管理学院(18832)
(16985)
(16613)
(16213)
研究所(15457)
(15092)
中心(14964)
(13370)
业大(13191)
农业(13080)
(11773)
(11744)
师范(11617)
(11231)
科学院(9746)
师范大学(9706)
研究院(9214)
(9104)
资源(8754)
基金
项目(50350)
科学(39891)
基金(35936)
研究(34588)
(32700)
国家(32449)
科学基金(27104)
(23540)
社会(21409)
社会科(20145)
社会科学(20138)
基金项目(20118)
自然(18902)
自然科(18295)
自然科学(18290)
自然科学基金(17934)
(17931)
教育(14732)
资助(13585)
编号(13521)
重点(12651)
(12364)
(10672)
计划(10566)
(10490)
课题(10354)
成果(10192)
科研(10046)
科技(10036)
(9792)
期刊
(32609)
经济(32609)
研究(20789)
中国(17740)
(14408)
学报(13926)
科学(13288)
大学(9921)
农业(9879)
学学(9352)
资源(8076)
(7383)
管理(7007)
教育(6819)
(5966)
金融(5966)
业经(5940)
(5939)
林业(5719)
技术(5051)
(4682)
经济研究(4307)
问题(4091)
(3771)
科技(3747)
业大(3724)
(3628)
地理(3553)
(3467)
国际(3423)
共检索到1123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冬有  邓欧  李亦秋  李桂君  冯仲科  
森林火灾是林火失去人为控制,在森林内自然蔓延和扩展,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森林起火。森林火灾属世界性、跨国性的重大自然灾害,进入20世纪80—9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森林火灾有上升的趋势,虽然各国的森林防火费用不断增加,但森林火灾发生的面积并未相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尹赛男  王东昶  单延龙  韩喜越  高博  王明霞  
【目的】根据森林火灾历史资料,研究黑龙江省由雷击火、农事用火、野外吸烟火源引起森林火灾的时空格局,为该地区火源管理和森林火灾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黑龙江省1997—2017年森林火灾资料为基础,分别分析3种火源的时间变化特征;通过双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析3种火源在不同月份和日内时刻造成火场总面积的差异性;使用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方法(Ripley’s K函数)分析3种火源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黑龙江省1997—2017年由雷击火引起的森林火灾最频繁,危害也最大,且近年来发生次数有所增加;雷击火主要聚集发生在大兴安岭地区,以6月和7月发生最频繁;每年9月16:00—16:59由雷击火引发的森林火灾每次造成的火场总面积均值最大。农事用火和野外吸烟引起的森林火灾次数和火场总面积在1997—2017年呈波动式下降,且主要发生在4月和5月;农事用火引起的森林火灾在6月12:00—12:59和9月16:00—16:59每次造成的火场总面积均值最大;而野外吸烟火源造成的火场总面积在月和日上均不存在差异,说明针对该种火源在发生频率高、危害程度大的时间都应重点防范。从空间上看,农事用火主要聚集分布在黑河市市辖区、嫩江县、逊克县、七台河市等地;野外吸烟则主要聚集分布在松岭林业局、加格达奇林业局、逊克县、嘉荫县、七台河市和鸡东县等地。【结论】随着黑龙江省火源管控、林火监测和扑救能力的逐渐加强致使雷击火、野外吸烟、农事用火在近年造成的火场总面积相比之前都有大幅下降;森林火灾多发生于春季和夏季; 3种火源引发的森林火灾在空间上都呈聚集分布,主要聚集在西北部的大兴安岭地区,北部黑河、伊春地区及东南部七台河地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焦燕  胡海清  
根据黑龙江省1980—1999年的森林火灾统计数据和对黑龙江省各森林类型地上生物量的估算,计算出黑龙江省森林年平均森林火灾损失地上生物量391758·65~522344·95t,占全国的6·4%~8·4%。年均释放碳176291·39~235055·23t,约占全国年均森林火灾排放碳的8%。用排放比法得出黑龙江省年平均森林火灾释放的CO2、CO、CH4、NMHC量分别为581761·6~775682·25t、34892·275~46523·04t、14091·11~18788·15t和6500~9000t。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明玉  舒立福  田晓瑞  赵凤君  
利用黑龙江省1980—1999年森林火灾数据,以及NINO3.4指数和SOI指数,分别对其进行谱分析,得出其波动周期分别为:火灾次数的周期为10.00年;火灾面积的周期为6.67年;La Nin~a和El Nin~o在这20年中的基本周期为5.00年。进而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La Nin~a和El Ni~no与森林火灾面积和次数的相关性极为显著,NI-NO3.4指数与森林火灾年发生面积与次数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23 1和-0.659 4,SOI指数与森林火灾年发生次数与面积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25 4和0.536 3。La Ni~na对森林火灾的影响较El Ni...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金森  胡海清  
根据黑龙江省 1980~ 1999年的林火资料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 ,对黑龙江省林火时空动态和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黑龙江省林火可分为 1980~ 1987年的多发段和 1988年以后的低发段。人为火与总林火规律相似 :次数频谱周期为 16、4 5a和 2 3a ,面积频谱周期为 6a。雷击火次数频谱周期为 9 1a和 3 0a左右 ,面积频谱周期为 9 1a。总林火次数和面积显著正相关 ,雷击火的次数与面积不相关。林火主要发生在 4月、5月。人为火面积集中在 3月、4月 ,雷击火面积集中在 5月。林火由西北向东南呈条带状分布 ,西部、西南部和东北部林火较少。有 5个林火多...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金森  于立峰  
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黑龙江省若干基层扑火指挥员对不同火场情景时的初次扑救派出人员数量 ,据此通过二次线性回归分别建立了根据火场情况 (火场面积、风级和到火场所需时间 )模拟森林火灾扑救初次派出人员数量的非线性模型 ,并对有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1)所建立的多元非线性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派出人员数量 ;(2 )根据各地情况分别做出的模型模拟效果好 ,而以地区或省为单位进行模拟效果不好 ;(3)在火场面积小于 2hm2 时 ,多数人将风力看作是影响初次派出人员数量的首要因素 ,其次是到达火场所需时间 ,最后是火场面积 ;(4)随着指挥员工作时间的增长 ,模型中赋予到火场所需时间的权重增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光  宁吉彬  舒立福  何诚  邸雪颖  
卫星监测是现阶段我国主要森林火灾监测方法,其本质是测报地面的高温热源,利用粗分辨率的遥感数据进行林火监测时不能区分高温热源性质、精确定位火场,对于热点数据的地面核查反馈工作造成一定困难。提升热点数据处置的技术水平是森林防火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2005—2015年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卫星热点数据和同时期森林火灾历史资料,利用ARCGIS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如下:1)卫星热点初判林火发生次数的准确率79.7%,不同卫星初判热源差异较大,NOAA-16、NOAA-18、NOAA-19和FY-1D的报准率均在8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苏立娟  何友均  陈绍志  
【目的】开展森林火灾时空特征和风险分析,有利于把握森林火灾发生规律,为预测和防治森林火灾、制定差异化森林火灾财政补贴和保险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年鉴数据,借助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信息扩散理论,对我国1950—2010年森林火灾的时空分布特征和风险状况进行研究,全面分析森林火灾发生的时空特征,结合灾情指标对全国各省进行评价并分类,并定量分析风险水平。【结果】1)1950—2010年间,年均发生火灾12 683次,年均火场面积67.48万hm2,年均火灾次数和火场面积均呈下降趋势;1988—2010年间年均成灾面积7.95万hm2,总体表现为上升趋势;1988—2010年间年均成林蓄积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琼  邸雪颖  金森  
林火是全球森林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干扰因子(Thonicke et al.,2001),联合国已将大面积森林火灾列为8大自然灾害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森林火灾可能会加剧(Grant,1999;舒立福等,1999)。对林火规律的研究表明:自然致灾因子包括相对湿度、风、温度、降水等气象条件,它们是森林火灾发生的基础条件,人为致灾因子是森林火灾的诱导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金森  
Fire numbers, burned areas and return intervals in each large scale forest type with average patch area of 500?km 2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during the period of 1980 to 1999 were obtained by overlapping the ignition points and areas of 1482 forest fires with the Province's forest type maps in the...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泓淯  房艳刚  刘建志  
选取2005年、2010年和2015年黑龙江省各县(市)农作物生产统计数据,综合运用数理统计和ESDA-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黑龙江省县域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的时空变迁。结果表明:2005—2015年黑龙江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逐年增加,以水稻和玉米更为典型。农作物格局变化明显,各县(市)的种植类型从以大豆及其组合型为主演变为以玉米及其组合型作物为主,形成了以三江平原和松花江流域地区为主的水稻集聚区,以松嫩平原区为主的玉米集聚区和以大小兴安岭地区为主的大豆集聚区。水稻种植还有一定潜力,各县(市)转入区、稳定区明显增加;玉米种植基本达到饱和,大量县(市)从转入区向稳定区过渡,且主要集中在玉米集聚区的松嫩平原地区;大豆生产动力不足,全省82. 7%的县(市)成为大豆转出区。随着种植结构调整,黑龙江省形成了自北向南分别以大豆、大豆-玉米、玉米、水稻-玉米为主的地域结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尹赛男  舒立福  张大明  单延龙  杜帅  唐抒圆  张鑫瑶  张志文  
【目的】根据吉林省1969―2013年森林火灾资料,分析吉林省森林火灾火源的特点,为火源管理和森林防火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吉林省森林火灾资料数据为基础,利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绘制图表分析森林火灾火源的年际变化,确定目前吉林省森林火灾的主要火源;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主要火源之间的显著差异关系,根据多重比较结果和均值图得出各火源对森林的危害程度。【结果】吉林省1969―2013年已查明火源的森林火灾为5 216起,占总森林火灾次数的75.35%;过火总面积合计达103 162.70 hm~2,占总过火面积的63.63%;受害森林面积合计达51 316.88 hm~2,占总受害森林面积的55.15%。吉林省共有森林火灾火源23种,目前主要火源为烧荒烧灰、故意放火、祭祀用火、外国烧入、野外取暖做饭、野外吸烟。烧荒烧灰、外国烧入和野外吸烟一直是吉林省森林火灾的主要火源,3种火源引起的森林火灾次数、受害森林面积和过火总面积分别占总的64.63%、71.90%和67.33%;故意放火、祭祀用火、野外取暖做饭有明显"抬头"趋势。以烧荒烧灰发生次数最多,并主要集中在1969—1985年,由烧荒烧灰引起的森林火灾占总次数的41.78%,对森林的危害最大,占总受害森林面积的54.17%。野外吸烟引起的森林火灾极为频繁,在1969—2013年呈连续状态,每年都有发生,占总次数的22.03%,对森林危害也较大,占总受害森林面积的15.51%。由外国烧入引起的森林火灾1974―2013年共发生43起,仅占总次数的0.82%,但对森林的危害极大,占总受害森林面积的2.22%。祭祀用火引起的森林火灾在1970―1989年发生较为频繁,1990年开始逐渐减少,但从2002年开始有"抬头"趋势,并主要发生在4月清明节前后,占总次数的9.51%。吉林省6种主要火源每次危害程度大小依次为外国烧入、野外取暖做饭、烧荒烧灰、野外吸烟、祭祀用火、故意放火。特别是外国烧入火源如果控制不力,很有可能发展为重特大森林火灾。【结论】吉林省森林火灾的主要火源现为烧荒烧灰、故意放火、祭祀用火、外国烧入、野外取暖做饭、野外吸烟,应加强防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高永刚  
利用黑龙江省73个气象站1967年-2007年的逐日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基于极端气候事件综合强度模型方法,分析了黑龙江省极端气温与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表明:①极端高温事件综合强度在年代际变化上夏与秋季总体呈增强趋势,20世纪90年代后增强更为显著。极端低温事件综合强度在年代际变化上春与冬季总体呈明显减弱趋势,其中冬季减弱趋势较显著;②极端降水事件综合强度在年代际变化上春秋两季呈减弱趋势,夏冬两季呈增强趋势,其中秋季减弱较显著,冬季增强较显著;③极端高温事件综合强度夏秋两季影响较重区域为松嫩平原西部和三江平原地区;极端低温事件综合强度春冬两季影响较重区域为三江平原地区、牡丹江地区北部和哈尔...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郗婷婷  李顺龙  
森林所具有的碳汇功能决定了林业生产在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本文在分析“后京都时代”森林碳汇问题及黑龙江省森林碳汇特殊性的基础之上,结合黑龙江省林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规划,运用森林碳汇基本理论,提出了森林蓄积量扩展法,首次对黑龙江省森林碳汇容量和碳汇潜力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现有森林碳汇储量为17.38亿t,碳汇潜力巨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晓峰  蒋敏元  
本文提出:(1)自然资源有价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2)建立完整的可操作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是建设可持续林业的基础。(3)引用多年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结果,并参照森林资源调查、水利、气象等部门提供的有关数据,计算出黑龙江省森林各类效益值(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的产量),通过等效益物替换和货币置换法进行“产品”的转换和量纲统一,最终得出黑龙江森林总效益值为498687×108元,占全省(1990~1992)年平均总产值1522×108元的327%。在森林总效益中,有形产品(经济)的效益值与无形产品(公益)的效益值的比值为1∶583。(4)根据国情、省情计算出森林资源有形产品的年补偿总额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