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05)
2023(12193)
2022(10238)
2021(9182)
2020(7892)
2019(17617)
2018(17350)
2017(32937)
2016(17721)
2015(19629)
2014(19627)
2013(19389)
2012(17795)
2011(15580)
2010(15964)
2009(15276)
2008(15321)
2007(14134)
2006(12675)
2005(11691)
作者
(50693)
(42458)
(42185)
(40025)
(27327)
(20320)
(19033)
(16378)
(16181)
(15429)
(14672)
(14586)
(13687)
(13575)
(13194)
(12750)
(12613)
(12505)
(12478)
(12266)
(10764)
(10439)
(10227)
(9846)
(9641)
(9563)
(9478)
(9396)
(8442)
(8423)
学科
(86375)
(79006)
企业(79006)
(77160)
经济(77038)
管理(74218)
方法(30487)
业经(28783)
(27875)
(27059)
技术(23117)
数学(22190)
数学方法(21968)
(20454)
财务(20407)
财务管理(20383)
(20337)
农业(19589)
企业财务(19320)
中国(18546)
地方(17351)
(15438)
(15262)
理论(14907)
(14798)
技术管理(14465)
(14274)
体制(13014)
环境(12504)
经营(12035)
机构
学院(258458)
大学(251027)
(108673)
管理(107635)
经济(106457)
理学(91678)
理学院(90797)
管理学(89737)
管理学院(89242)
研究(80962)
中国(64669)
(53198)
(52500)
科学(47726)
(46253)
(43311)
财经(40786)
(40059)
中心(38230)
业大(36896)
(36720)
研究所(35634)
农业(33519)
(33004)
北京(31861)
经济学(31222)
(30381)
师范(30065)
(30014)
商学(29781)
基金
项目(167990)
科学(134927)
研究(127488)
基金(120875)
(103018)
国家(102043)
科学基金(90447)
社会(82615)
社会科(78341)
社会科学(78319)
(71619)
基金项目(64732)
教育(57409)
自然(57066)
自然科(55723)
自然科学(55707)
(55617)
自然科学基金(54752)
编号(51089)
资助(47307)
(41367)
成果(39896)
(38078)
创新(37705)
重点(37620)
(37244)
(37106)
(37096)
课题(36070)
国家社会(33412)
期刊
(130894)
经济(130894)
研究(75765)
中国(57864)
管理(46657)
(46005)
(40897)
科学(34089)
学报(32487)
技术(28141)
农业(28102)
教育(26575)
大学(26106)
学学(24758)
(24342)
金融(24342)
业经(24079)
财经(20683)
经济研究(18461)
(17842)
(17551)
技术经济(16911)
问题(16314)
科技(14998)
财会(13819)
现代(13582)
资源(12221)
商业(12203)
会计(12103)
(11743)
共检索到4004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金楼  王英照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引进了大量的国外先进技术,使产业要素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多种因素,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引进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弱,直接制约着引进技术效益的发挥。因此,对技术引创能力的评价是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引创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崭新课题。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雷  
装备制造业是工业发展的核心,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根本。在对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持续创新能力存在问题提出对策研究,对于制定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振兴战略,及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冰  
文章以老装备制造基地黑龙江省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内外影响动因,并结合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保障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孙德忠  王英照  
文章通过分析自主创新与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的关系,说明自主创新对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现状,找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并于最后提出了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思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金洪庆  胡珑瑛  
本文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及其现状进行了剖析,引入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模型和生命周期理论,解释了影响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焦智博  刘洪德  郭喆  
本文运用1985~2017年专利合作数据、统计数据及半结构访谈数据,分析不同空间尺度下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网络具有邻近性和层级性特征,城市尺度、国家尺度是主要的创新空间,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的创新主体在协同创新网络中占据着核心位置,创新主体属性、创新环境和合作对象对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水平有显著影响,优化创新要素和完善创新环境是提升黑龙江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水平的关键路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伟  冯志军  
技术创新系统作为一个"二象"系统,技术创新能力与效率之间的协调性直接反映着该系统的演化情况,二者协调发展有利于系统的稳定和优化。以黑龙江装备制造业7个行业作为研究对象,构建同一套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定权法对其技术创新能力和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在实证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对各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效率的协调性进行归类与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装备制造业7个行业技术创新能力与效率的协调关系整体上可以分成五种类型:低水平的创新协调型、高水平的创新协调型、低水平的中等创新协调型、高水平的中等创新协调型、中等水平的差创新协调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韶华  范德成  
制造业节能减排是黑龙江省实现全面振兴的重要突破口。基于对数平均权重Divisia分解法,论文建立了制造业单位产值CO_2排放的分解模型,并以2005年为基年,对2006—2014年黑龙江省制造业终端能源消费单位产值CO_2排放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制造业单位产值CO_2排放量呈下降趋势;燃料结构和燃料效率均促进了单位产值CO_2排放的下降;燃料效率对降低制造业单位产值CO_2排放的影响较大,但碳排放的进一步降低需要燃料效率和燃料结构的共同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韶华  范德成  
制造业节能减排是黑龙江省实现全面振兴的重要突破口。基于对数平均权重Divisia分解法,论文建立了制造业单位产值CO_2排放的分解模型,并以2005年为基年,对2006—2014年黑龙江省制造业终端能源消费单位产值CO_2排放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制造业单位产值CO_2排放量呈下降趋势;燃料结构和燃料效率均促进了单位产值CO_2排放的下降;燃料效率对降低制造业单位产值CO_2排放的影响较大,但碳排放的进一步降低需要燃料效率和燃料结构的共同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建中  张楠  
制造业是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由于其产出比和能源消费比较大,产业体系能源消费强度主要受制于制造业的影响,因而制造业低碳发展是实现黑龙江省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政府推力、市场拉力、技术驱动力构成了制造业低碳转型的三重合力,因而实现转型的路径方法也必须围绕这三个方面,通过激励与规制改革、搭建低碳技术创新平台和交易平台并构建其推广体系、完善产业低碳发展的服务体系等工作,实现有效驱动。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颜华  曹玉昆  
根据国家颁布的生态省(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对黑龙江省生态省建设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以此获得生态省建设中主要指标建设情况、完成程度的排序。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生态省建设在总体建设指标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仍然是处于初期建设水平阶段;从单项建设指标看,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2个方面进步明显,但在经济发展方面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从省内各地区建设情况看,发展不平衡,建设水平差距较大。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焦智博  
随着创新资源和知识流动性日益增强,装备制造业逐渐从企业内部独立研发转向协同创新,协同创新网络成为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创新形式。以黑龙江1985-2017年专利合作数据为基础,对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网络演化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企业是最重要的创新主体,并呈现出"国退民进"特征,民营企业地位迅速提升,国有企业地位有所下降但仍占据关键节点,高校与科研院所参与创新数量较少但为重要的创新实践者和桥接者;(2)创新网络结构等级性明显,创新网络空间结构存在结构洞现象,高校、国有企业或主要城市占据结构洞位置;(3)城市尺度、省级尺度协同创新地位不断下降,国家尺度创新成为最重要的空间载体。因此,欠发达地区应拓展创新合作尺度和范围,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和技术守门员作用,构建有利于创新资源有序流动和创新主体合作的创新市场体系,建立创新发展共同体和产学研"创新三角"等。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何卫平  齐亚丽  
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主体,其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成为国家关注的焦点。以往的研究都以某些发达省份或发达地区的装备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对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的研究比较少。本文将从技术创新资源投入能力、技术创新支撑能力、技术创新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产出能力4个维度出发,构造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112015年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的数据,应用因子分析法进行评价分析。通过对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提出合理有效的提升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小虎  雷国平  袁磊  李辉  田庆昌  
土地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土地生态安全关系到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以黑龙江省为例,探讨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针对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现状特点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个方面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鉴于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将熵值理论和物元理论相结合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并根据此模型从宏观上对2000-2006年黑龙江省土地生态安全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2000-2006年黑龙江省土地生态均处于较安全水平;②2000-2003年黑龙江土地生态安全水平为负值,2004-2006年为正值,说明其土地生态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土地生态安全环境不断改善;③同时存在水土流失...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王玉芳  江雪  徐永乐  
参考相关的研究成果,从数量、质量和生态3个层面构建了林地资源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因子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进行综合测试。结果表明,黑龙江省2001年、2004年、2006年、2010年的林地资源都处于基本安全状态,表明林地资源的服务功能良好,生态系统较稳定,林地资源经济、社会安全问题都较少。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是影响黑龙江省林地资源整体安全的决定性因素,生态安全虽然影响力较小但其不断恶化的状态会对林地资源的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保障并提高黑龙江省林地资源的生态安全,进而持续提高黑龙江省林地资源整体的安全状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