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56)
- 2023(10364)
- 2022(8883)
- 2021(8340)
- 2020(7133)
- 2019(16373)
- 2018(16339)
- 2017(31451)
- 2016(17458)
- 2015(19283)
- 2014(19448)
- 2013(18763)
- 2012(17699)
- 2011(15830)
- 2010(16445)
- 2009(15919)
- 2008(16120)
- 2007(14252)
- 2006(13249)
- 2005(12474)
- 学科
- 济(64536)
- 经济(64429)
- 管理(54548)
- 业(51967)
- 企(41416)
- 企业(41416)
- 制(24220)
- 财(23073)
- 方法(22465)
- 农(21775)
- 中国(21159)
- 数学(19502)
- 数学方法(19127)
- 地方(16824)
- 银(16024)
- 银行(16017)
- 业经(15973)
- 行(15265)
- 体(14788)
- 融(14275)
- 金融(14273)
- 农业(13719)
- 策(12996)
- 务(12995)
- 财务(12955)
- 财务管理(12917)
- 度(12550)
- 制度(12518)
- 体制(12301)
- 企业财务(12242)
- 机构
- 学院(239766)
- 大学(238268)
- 济(102082)
- 经济(99563)
- 管理(91614)
- 研究(83914)
- 理学(75874)
- 理学院(75005)
- 管理学(73835)
- 管理学院(73335)
- 中国(70535)
- 财(57515)
- 京(50406)
- 科学(46974)
- 江(44628)
- 所(42319)
- 财经(41909)
- 中心(39645)
- 经(37675)
- 研究所(37035)
- 农(36818)
- 州(32052)
- 北京(31875)
- 范(31562)
- 师范(31298)
- 省(30762)
- 经济学(30751)
- 财经大学(30614)
- 院(30538)
- 业大(30537)
- 基金
- 项目(147237)
- 科学(116797)
- 研究(113160)
- 基金(105920)
- 家(89795)
- 国家(88972)
- 科学基金(77238)
- 社会(72213)
- 社会科(68276)
- 社会科学(68258)
- 省(60059)
- 基金项目(54866)
- 教育(52191)
- 自然(48175)
- 划(48144)
- 自然科(46982)
- 自然科学(46968)
- 编号(46628)
- 自然科学基金(46098)
- 资助(44053)
- 成果(40380)
- 课题(34112)
- 部(33487)
- 制(33376)
- 重点(33250)
- 发(31713)
- 性(30741)
- 创(29984)
- 教育部(29085)
- 国家社会(28850)
共检索到3993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许凡娟,里玉文,施梅,曹继晨
随着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日趋突出。黑龙江省实施医疗保险的各个地区,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的探索,以使医疗保险工作日趋完善。 一、提高对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认识 我们要加强对医疗保险制度的宣传,提高人们的认识。明确建立个人的风险约束机制,增强个人的自我保险意识,体现个人自我积累保障。 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加上单位为个人提供的资金,不仅能应付疾病的风险,而且对社会经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这需要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和思想发动工作,普及医疗保险知识,增强人们参加医疗保险改革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伟,于薇,李黎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在总结过去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以下简称医改)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简称统账结合)。根据这一原则,各省、市富于创造性地推出以镇江、九江为代表的“三段通道式”医改模式;以海南为代表的“双轨制或板块式”医改模式;以深圳、珠海为代表的介于“两江”、海南之间更加灵活的支付方式的医改模式;以及青岛、天津等为代表的“三金式”医改模式。这些医改模式日益成为全国医改关注的热点。在“两江”经验的推动下,黑龙江省原公费医疗管理系统基本实行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程仁双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习海平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险制度成为我国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李鹏委员长在1996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就提出:“围绕卫生事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积极地推进改革,是发展卫生工作的动力……。当前,要重点抓好几个方面的改革:一、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职工医疗保险制度,争取在‘九五’期间,在全国城镇基本建立起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1998年12月14日,国务院以国发[1998]44号文件向全国颁布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人们都在关注着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期待着一个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孙光德
卫生经济学这门新学科在中国大地上萌芽、生长、发展,已经有10年了。《中国卫生经济》杂志与这个学科相伴而行,也走过了10年的历程。杂志依托于学科,杂志的存在和发展是以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为基础! 学科离不开杂志,学科的发展依靠杂志来促进! 《中国卫生经济》她是中国卫生经济学研究成果的检阅台、展览室! 《中国卫生经济》她是中国卫生经济理论和实践工作最新成果的信息库! 《中国卫生经济》她是卫生经济与管理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的学习园地和朋友!我们都因她受益。在此《中国卫生经济》创刊10周年之际,谨向她已取得的重大成就致以热烈祝贺!谨向这片园地的辛勤耕耘者——杂志社领导、编辑部和全体工作人员致以衷心的感谢!为此献上拙文一篇如下。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杨华有
九江市医疗社会保险制度改革试点从1994年12月在全市范围内正式全面启动,实行市、县(市、区)分级管理。经过一年多的运行,新的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已基本建立,运转平稳有序,职工基本医疗保障得以实现,管理机制逐步完善。截至1995年底,全市5517个单位、47.36万名职工参加了医保,参保率分别为95.85%和94.44%;收缴医保基金近1.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周绿林 石祥 刘石柱
十多年来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仍存在医疗保险覆盖人群有限、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到位、政府投入不足等问题。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必须强化政府在社会医疗保障中的职责,逐步扩大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
关键词:
城镇职工 医疗保险 覆盖范围 体制改革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何文元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在我国正处在制度初创阶段和机制转换过程中,这项改革情况复杂难度很大,尤其是对甘肃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生产力水平较低的经济欠发达省份,推行这项改革任务是非常艰巨的。必须从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突破难点上提出符合省情特点的基本思路。 按照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精神,根据我省的现实情况,我省已经制定出台了《甘肃省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总体规划》,我们明确提出了经济欠发达的甘肃省医改的指导思想是:“从甘肃省实际出发,低水平起步转换机制,分步到位理顺体制。” 根据上述改革指导思想,我们提出了“一个保障、三个基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杨晓祥,陈涛,张亮金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阎正民,胡荣章,贺国昭
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几乎都要考虑对特殊人群制定相关政策的问题。特殊人群主要指离休老干部、老红军、退休职工、二等乙级以上革命残废军人和下岗工人。本文将就这些人群在医疗保险方面的政策做一探讨。1 政策分析与建议1.1 离休人员、老红军 离休人员、老红军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即1949年10月1日)以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同志。国务院《关于建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董志昌
关于企业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思考■董志昌传媒曾报导,1997年起全国将实行新的医疗保险制度,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将完成使命进入博物馆。事隔不久,又有传媒透露,目前全国还不可能普遍实行新制度。究竟如何看待形势、,把握方向?改革是等,还是进?需要从中作出选...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全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会议于11月26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27日的大会上作重要讲话他指出,各地要高度重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工作,下大力气抓实抓好,同时要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步伐,以促进城镇职工基本...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胡先建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蔡久志
从1994年开始,国家在镇江市和九江市进行了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建立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在此基础上,1996年又在全国57个城市扩大试点,并提出在全国城镇基本建立起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同时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补充医疗保险。经过几年的运行,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在:(1)有效地遏制了医疗费用上涨过快的势头。(2)从根本上打破了职工医疗费用完全由国家、用人单位包揽的格局。(3)建立了新型的医患双方制约机制。(4)增强了职工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