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00)
- 2023(16464)
- 2022(14213)
- 2021(13131)
- 2020(10939)
- 2019(24875)
- 2018(25094)
- 2017(47569)
- 2016(26241)
- 2015(29622)
- 2014(29976)
- 2013(29502)
- 2012(27539)
- 2011(25172)
- 2010(25415)
- 2009(23397)
- 2008(22580)
- 2007(20113)
- 2006(18157)
- 2005(16229)
- 学科
- 济(120824)
- 经济(120630)
- 管理(69920)
- 业(65369)
- 企(52227)
- 企业(52227)
- 方法(44469)
- 数学(36915)
- 数学方法(36552)
- 中国(34273)
- 地方(32570)
- 农(32296)
- 学(27415)
- 业经(26961)
- 财(24100)
- 农业(21726)
- 制(20710)
- 理论(19288)
- 和(18935)
- 环境(17926)
- 地方经济(17740)
- 融(17591)
- 金融(17582)
- 银(17543)
- 贸(17504)
- 贸易(17491)
- 银行(17491)
- 行(16911)
- 易(16776)
- 发(16745)
- 机构
- 大学(373093)
- 学院(372721)
- 济(151850)
- 经济(148402)
- 管理(141978)
- 研究(136364)
- 理学(121011)
- 理学院(119532)
- 管理学(117471)
- 管理学院(116798)
- 中国(100551)
- 科学(85062)
- 京(81576)
- 所(70531)
- 财(68559)
- 农(65641)
- 研究所(64029)
- 中心(60468)
- 江(60195)
- 业大(56466)
- 财经(53490)
- 范(52606)
- 师范(52062)
- 北京(51847)
- 农业(50902)
- 院(49464)
- 经(48344)
- 州(46556)
- 经济学(45083)
- 省(43879)
- 基金
- 项目(249025)
- 科学(194347)
- 研究(183127)
- 基金(177252)
- 家(154837)
- 国家(153462)
- 科学基金(130130)
- 社会(114729)
- 社会科(107815)
- 社会科学(107780)
- 省(100208)
- 基金项目(94178)
- 教育(83571)
- 自然(83519)
- 划(83011)
- 自然科(81468)
- 自然科学(81445)
- 自然科学基金(79936)
- 编号(75498)
- 资助(72682)
- 成果(62338)
- 发(57163)
- 重点(56327)
- 部(54061)
- 课题(53597)
- 创(50834)
- 创新(47432)
- 科研(46941)
- 国家社会(45981)
- 教育部(45769)
- 期刊
- 济(182846)
- 经济(182846)
- 研究(116677)
- 中国(81445)
- 学报(61338)
- 农(61185)
- 科学(56330)
- 管理(53931)
- 财(50346)
- 教育(46769)
- 大学(45721)
- 学学(42872)
- 农业(41741)
- 融(34405)
- 金融(34405)
- 技术(33579)
- 业经(29684)
- 经济研究(28580)
- 财经(26368)
- 问题(23220)
- 经(22630)
- 业(20970)
- 图书(20539)
- 技术经济(18861)
- 科技(18146)
- 资源(17579)
- 理论(17490)
- 版(17171)
- 现代(17058)
- 商业(16545)
共检索到5785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颖 李诚固 黄晓军 李如生
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与城镇体系呈现出较强的适应与反馈的互动关联态势,随着黑龙江省经济全球化、新型工业化、老工业基地振兴进程的推进,必然要求其城镇体系空间载体功能的强化以及发展的外向化,并认为中心城镇体系发育与职能强化、城镇发展轴带集聚能力增强、城市圈(带)功能提升与产业升级、东部城镇群产业转型与再城市化、边境城市职能优化与外向经济扩张、大小兴安岭中心城镇培育与产业生态化是黑龙江省城镇体系响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路径。
关键词:
城镇体系 响应 黑龙江省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赵彦云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唐修亭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姜钰
本文从循环经济理论出发,探讨了黑龙江省林区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意义,同时对黑龙江省林区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重点构建了黑龙江省林区循环经济发展体系,指明了黑龙江省林区产业循环经济体系构建的发展重点;提出了黑龙江省林区产业循环经济体系发展对策。
关键词:
林区产业 循环经济 体系构建 黑龙江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育盛 李弘烈 白津夫 武恒聚
黑龙江省是一个地处边疆,资源丰富,开发较晚的省份,又是建国以来进行了重点建设,发展较快的省份。因此,黑龙江省城镇经济发展有着自己的明显特点。一、黑龙江省城镇的基本情况全省现有(1984年10月止)设市建制的城市15个,设镇建制的镇192个,未设镇建制的集镇(乡政府所在地)971个。现有的15个市(其中县级市5个),占市县总数的20%,县市比例为4:1,平均4个县有1个市。城市总人口为984万人(1983年数,不包括五大连池市),其中市区及郊区非农业人口728.8万人。有2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哈尔滨;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齐齐哈尔、鸡西、伊春;20万人口以上的中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汪克夷 栾金昶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深化对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认识,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根据"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总结,阐述五个统筹发展的框架体系,并提出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经济社会 发展评价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侯清香
随着经济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根据山西省委部署的转型跨越发展战略,长治提出了建设上党城镇群。文章围绕上党城镇群的产生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认为上党城镇群是长治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
上党城镇群 长治市 发展战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青,李珏,陈志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研 黄峰华 王红蕾 朱赫 解丹 段新宇
现阶段,农户家庭经营仍然是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的主要经营方式,并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将长期存在。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要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实现规模化经营提升农民收入,可以由政府牵头,在不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条件下,引导农民把干不了、干不好和干了不划算的生产环节统一委托给社会化服务组织。简单地说就是“费用你出,地由我来种,收益归你”,这种经营方式有效解决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问题。农业社会化服务特别是生产托管服务已经成为新时期、新阶段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是破解“谁来种地”“怎样种地”问题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抓手。
关键词:
小农户 农业社会化服务 农业生产托管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龙港镇经济社会发展概况龙港是农民群众自己投资兴建的港口工贸城,经历了十个春秋,十年来,经济迅猛发展,市场十分繁荣,综合实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交通、电讯、能源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文化、科技、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喜人。1991年,在全国2千多个亿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慧 甄峰 梁作强 郑俊 魏宗才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化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西方经验研究表明,1990年代以来,信息化对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不同国家信息化产生影响的特征不尽相同。文章分析了近10年来信息化对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认为信息产业发展迅速,信息服务业对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比信息制造业更为显著。通过对边际贡献的分析,江苏省信息消耗对GDP的边际贡献远远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信息对经济发展有较强的拉动作用。通过分析失业率和区域差异的变化,探究了信息化对江苏省社会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全省失业率表现出驼峰曲线的特点,并且区域差异表现出扩大趋势。
关键词:
信息化 信息技术 经济社会发展 边际贡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敏 衣春雨
实体经济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始终占据着基础性和主导性地位,而金融作为实体经济的血脉,对其发展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近些年,我国金融出现了"脱实向虚"现象,随着习总书记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提出,金融逐渐回归本源。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对实体经济造成剧烈冲击,金融业何如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使其走出困境成为当前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文章以黑龙江省金融与实体经济为研究对象,阐述疫情后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发展现状,实证分析黑龙江省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效率,找出影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实体经济 数据包络分析法 支持效率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旭辉 朱启贵
笔者从"五位一体"总布局的视角构建了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群组G1-熵权主客观组合赋权评价方法,对中国31个省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基于此对其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结果进行了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政府透明度、文化创新产业、社会保障制度、生态环境是影响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推进的关键因素,且各省份以"五位一体"总布局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问题。笔者认为,政府部门应结合关键因素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统筹推进基于"五位一体"总布局的经济社会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旭辉 张培钰
文章基于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选择重点开发主体功能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区域功能定位,从经济发展、创新驱动、生态建设和人民生活等层面构建了重点开发主体功能区经济社会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G1-熵权主客观组合评价方法和线性加权综合评价模型对13个重点开发主体功能区的经济发展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对比分析。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马克尼 张一飞
为解决黑龙江省的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问题,以城乡规划学与能源资源学交叉研究为基础,揭示黑龙江省村镇体系生物质能开发选址与空间分布规律,制订生物质能空间规划。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以经济最优为原则,根据运输成本、传输损耗、能源需求要素分析与优化生物质能源发展网络的空间模式。制订黑龙江省村镇体系生物质能空间规划能够弥补能源规划与空间规划脱节的不足,优化能源供应与消费结构,减少不可再生能源消耗,缓解能源危机,改善环境质量。
关键词:
黑龙江 村镇体系 生物质能源 空间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