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54)
2023(2661)
2022(2415)
2021(2308)
2020(1991)
2019(4667)
2018(4546)
2017(8803)
2016(5170)
2015(5938)
2014(5871)
2013(6084)
2012(5977)
2011(5277)
2010(5378)
2009(5041)
2008(5162)
2007(4543)
2006(4349)
2005(4070)
作者
(16153)
(13778)
(13390)
(13090)
(8884)
(6743)
(5941)
(5298)
(5145)
(5133)
(4899)
(4719)
(4483)
(4378)
(4253)
(4251)
(4183)
(3951)
(3950)
(3931)
(3545)
(3419)
(3372)
(3225)
(3168)
(3063)
(3045)
(3012)
(2891)
(2880)
学科
(23984)
经济(23958)
(14265)
管理(12647)
(11271)
地方(10911)
(8198)
企业(8198)
农业(7715)
方法(7531)
数学(6804)
数学方法(6682)
中国(5979)
业经(5565)
(5163)
地方经济(5075)
(4861)
(4792)
环境(4550)
(3625)
贸易(3622)
(3444)
资源(3314)
(3202)
农业经济(3165)
(3133)
(3105)
金融(3105)
(3048)
银行(3047)
机构
学院(74102)
大学(71412)
(30927)
经济(30163)
研究(28921)
管理(26535)
中国(22353)
理学(21869)
理学院(21558)
管理学(21139)
管理学院(21020)
(19741)
科学(18891)
(18714)
(16155)
(15845)
农业(15375)
(14757)
研究所(14374)
中心(14234)
(14165)
业大(14080)
(11289)
(10978)
师范(10872)
财经(10299)
农业大学(9902)
(9735)
科学院(9700)
北京(9055)
基金
项目(47666)
科学(36887)
研究(34750)
基金(32471)
(28511)
国家(28242)
(23797)
科学基金(23625)
社会(21492)
社会科(20212)
社会科学(20204)
基金项目(17477)
(16836)
自然(15466)
教育(15038)
自然科(15013)
自然科学(15008)
自然科学基金(14689)
编号(14401)
资助(13487)
(12001)
成果(11478)
重点(11268)
课题(10896)
(10633)
(10052)
(9989)
发展(9739)
(9600)
(9531)
期刊
(41517)
经济(41517)
研究(22952)
(19248)
中国(18019)
农业(13103)
学报(12950)
科学(11050)
(10438)
管理(9416)
大学(9186)
(8743)
金融(8743)
学学(8699)
业经(7903)
教育(7500)
技术(6838)
(6550)
资源(6508)
问题(5845)
经济研究(4888)
财经(4774)
技术经济(4156)
(4153)
(4142)
农村(4075)
(4075)
经济问题(3991)
(3962)
农业经济(3843)
共检索到1251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世斌,傅锡增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产糖国之一,甘蔗和甜菜都有大面积的适宜区,1987年食糖产量已达505.6×10~4t,但人均占有仅4.46kg,加上进口的食糖,人均消费也只有6.6kg,远远低于世界人均消费水平(21.5kg)。我国每年进口食糖在100×10~4t左右,1985年进口量达191×10~4t。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食糖供需矛盾将日趋紧张,大力发展甜菜生产势在必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宏亮  夏天舒  谭贺  赵宏丽  许显滨  杨骥  王萍  
【目的】研究甜菜播种期环境因子对甜菜出苗时间的影响,为黑龙江省甜菜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甜菜品种KWS3418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播种期,统计出苗时间及环境因子指标,分析各环境因子与出苗时间的相关性。【结果】在甜菜播种至出苗开始期间,气温积温、平均气温、平均土壤温度与出苗开始时间的相关关系均达极显著水平,土壤积温、土壤含水量与出苗开始时间的相关关系达到显著水平,而平均空气相对湿度与出苗开始时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通径分析表明,土壤积温对出苗开始时间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气温积温,最后是平均气温。在出苗开始至出苗完成期间,除平均空气相对湿度外,其他环境因子与出苗完成时间的相关关系均达显著水平;通...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德华  周慧秋  娄厦  
黑龙江省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在中国粮食总产"八连增"的过程中,黑龙江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在这一波增产浪潮中,黑龙江省粮食生产逐渐显露出一些问题。本文对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存在的重迎茬、政策差异以及成本上涨问题进行了分析;从管理学和经济学角度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利益、体制、流动性、市场以及组织化原因进行探讨。提出了构建换茬补贴、实施农业政策平等对接、健全信息透明农资市场体系、控制货币流动性、提高组织化化程度以及科技兴农的对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正>入选理由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高位统筹推进,将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有力支撑,推动部省同向发力,共同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启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龙江方案”,聚力打造“国字号”职教改革试验区。
关键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德华  娄厦  刘慧萍  
黑龙江省是全国著名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极为卓越的贡献。本文从分析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地位出发,明确了黑龙江省粮食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商品粮产量和人均粮食占有量位居全国首位;探讨了粮食生产所引发的农民持续增收动力不足、局部水资源短缺和土地质量下降;提出了积极构建产粮大省利益补偿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调整种植结构,促进节约用水和恢复黑龙江省土地质量的对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颜华  曹玉昆  
根据国家颁布的生态省(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对黑龙江省生态省建设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以此获得生态省建设中主要指标建设情况、完成程度的排序。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生态省建设在总体建设指标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仍然是处于初期建设水平阶段;从单项建设指标看,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2个方面进步明显,但在经济发展方面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从省内各地区建设情况看,发展不平衡,建设水平差距较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蔺涛  谢云  刘刚  陈德亮  段兴武  
收集1986~2000年黑龙江省79个县市农业生产资料和30个气象台站逐日气温、降水资料,应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方法将粮食产量分解为气候产量和经济产量,然后用EOF方法分析了粮食产量、气候影响程度指数、≥10℃积温、生长季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关系。结果表明:15年间全省粮食产量稳步增加,气候变暖趋势明显但降水变化不显著,变暖对粮食生产有利,降水的变化未对粮食产量产生实质影响。15年间气候影响程度总体增大,但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具有时空差异性:1986~1993年北部和西南部积温增加明显,粮食产量增加大于东北部和东南部;1993~2000年东北部和东南部积温增加明显,粮食产量增加超过北部和西南...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甄善继  李明  高祺  李乔  晏君瑶  
[目的]玉米是黑龙江省最重要的作物,目前面临着压缩面积的严峻形势,文章期望探究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的发展方向。[方法]通过对面板数据和实验数据的分析,归纳总结了近年来黑龙江省玉米生产情况的演变规律、气候的变化特点及对玉米生产的影响、经济政策因素对玉米生产的影响。[结果]黑龙江省玉米总产量的增加主要是种植面积扩大的结果,而面积扩大的主要原因是社会需求扩大和政府政策支持。玉米单产提高的贡献相对较小,影响单产提高的技术因素从高到低依次是密植、施肥和品种改良。同时气候变化对玉米生产的影响利大于弊。[结论]黑龙江省玉米生产未来的战略应该是推行休耕补贴控制种植面积;推广少免耕栽培方式,实行玉米秸秆还田,做到土地用养平衡;采用早熟、耐密、抗倒、高产、适合机械直收的品种,合理密植与精准施肥,提高单产降低成本,全面提高玉米生产的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降低单位粮食成本,提高玉米竞争力。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凤才  赵连阁  任莹  
本文利用DEA方法分析了黑龙江省县域层面上的农业生产效率,并基于效率分析了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研究得出黑龙江省农业生产依靠外界投入的农业可持续性在下降,而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使得农业可持续性增强。黑龙江省越来越多的县(市)农业可持续性是增强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少为,张树维  
黑龙江省地处祖国北部边陲。1949年,全省仅有1000余万人口。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后15年就翻了一番,1949年人口总量迅速突破3100万。到1983年,全省总人口已增至3466万,相当于解放初期人口总量的3.5倍。人口的迅速增长,为全省的开发、建设和发展奠定了雄厚的人力资源基础,并促使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在较长时间内,由于人口增长过猛,也给黑龙江省的发展带来很大压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小虎  雷国平  袁磊  李辉  田庆昌  
土地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土地生态安全关系到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以黑龙江省为例,探讨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针对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现状特点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个方面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鉴于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将熵值理论和物元理论相结合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并根据此模型从宏观上对2000-2006年黑龙江省土地生态安全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2000-2006年黑龙江省土地生态均处于较安全水平;②2000-2003年黑龙江土地生态安全水平为负值,2004-2006年为正值,说明其土地生态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土地生态安全环境不断改善;③同时存在水土流失...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军  胡月飞  
黑龙江省医院暨黑龙江省中日友谊医院隶属于黑龙江省卫生厅,是黑龙江省卫生厅直属最大的一所省级综合性医院,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现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社区服务和康复医疗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门文多  管晔辉  
一、大道定理概述大道定理可简述为:当产出的均衡增长路径由一个描述封闭的社会再生产系统的投入产出关系式唯一确定时,从任意一个初始状态到最终T时刻取得最大资产积累或最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王玉芳  江雪  徐永乐  
参考相关的研究成果,从数量、质量和生态3个层面构建了林地资源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因子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进行综合测试。结果表明,黑龙江省2001年、2004年、2006年、2010年的林地资源都处于基本安全状态,表明林地资源的服务功能良好,生态系统较稳定,林地资源经济、社会安全问题都较少。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是影响黑龙江省林地资源整体安全的决定性因素,生态安全虽然影响力较小但其不断恶化的状态会对林地资源的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保障并提高黑龙江省林地资源的生态安全,进而持续提高黑龙江省林地资源整体的安全状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英杰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与社会的稳定有着密切的关系。从黑龙江省农民工基本的情况可以反映出,应将农民工纳入到城镇工伤保障体系中来,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实施"平安计划",使农民工享受市民待遇,同时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降低农民工职业风险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