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7)
- 2023(1626)
- 2022(1481)
- 2021(1371)
- 2020(1212)
- 2019(2930)
- 2018(2854)
- 2017(5397)
- 2016(3155)
- 2015(3394)
- 2014(3291)
- 2013(3442)
- 2012(3547)
- 2011(3144)
- 2010(3176)
- 2009(2835)
- 2008(2708)
- 2007(2327)
- 2006(2139)
- 2005(1820)
- 学科
- 济(14836)
- 经济(14828)
- 地方(9581)
- 农(6946)
- 业(5688)
- 农业(5104)
- 管理(4955)
- 地方经济(4447)
- 学(4169)
- 方法(4050)
- 数学(3809)
- 数学方法(3795)
- 环境(3331)
- 土地(3186)
- 资源(3142)
- 业经(2983)
- 中国(2649)
- 企(2288)
- 企业(2288)
- 农业经济(2272)
- 发(2061)
- 生态(2029)
- 制(1811)
- 城市(1660)
- 事业(1657)
- 经济学(1651)
- 财(1644)
- 和(1596)
- 划(1506)
- 技术(1429)
- 机构
- 学院(42026)
- 大学(40194)
- 研究(18302)
- 济(15040)
- 管理(14698)
- 经济(14592)
- 科学(14007)
- 农(13875)
- 江(13164)
- 中国(12820)
- 理学(12495)
- 理学院(12245)
- 管理学(11981)
- 管理学院(11912)
- 省(11098)
- 农业(10986)
- 所(10465)
- 业大(10185)
- 研究所(9856)
- 京(9351)
- 中心(8643)
- 农业大学(7308)
- 范(7242)
- 师范(7132)
- 资源(6914)
- 院(6743)
- 科学院(6695)
- 州(6605)
- 室(5827)
- 环境(5722)
共检索到671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戚伯华 高原 刘玉春 宋瑜辉
牡丹江地区是黑龙江省东南部的山区。境内西为张广才岭,中、南部为老爷岭和太平岭,北为完达山,东北为穆棱一兴凯平原。全区所属八县二市,总土地面积60,495.7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和丘陵占78.3%,平原占21.7%。俗称“七山半水二分半田”。在广大丘陵山区的河谷平原发育成900多万亩甸子地。这类土地地势平坦,海拔高在300米左右,地面坡度一般在1.5°以下。自然植被主要是杂类羊草甸,灌丛草甸,小叶樟苔草草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大力促进全省边防部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全省边防官兵的基本文化权益,不断提高全省边防官兵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与凝聚力、战斗力,十二五期间,黑龙江省图书馆拟与黑龙江省军区联合共建"全省边防驻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承担"文化拥军、文化兴军"的神圣职责。2013年12月27日,黑龙江省图书馆牡丹江军分区分馆正式挂牌成立,这是黑龙江省图书馆为我省边防部队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贝 顾成林 张雯雯 姜静
地理研学实践课程是高中地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研学旅行课程化既能够兼顾“游”和“学”,也能够强化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文章以牡丹江市地区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为依托,以地理核心素养培养为目的,从研学主题、研学目标、研学路线、研学内容、研学成果展示及研学评价等方面开展研学课程设计,确保研学活动切实可行。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祖国东北边陲重镇——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是一座"英雄之城","八女投江"的英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牡丹江财政人坚守初心、创新创业、开拓奋进。牡丹江市国库收付中心与"八女英烈"群雕百米相望。中心党支部把缅怀革命英烈、为民务实清廉、爱岗敬业奉献作为思想教育的核心,引导带领党员干部牢记宗旨、担当作为、
关键词:
国库管理 牡丹江市 青年文明号 黑龙江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正>入选理由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高位统筹推进,将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有力支撑,推动部省同向发力,共同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启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龙江方案”,聚力打造“国字号”职教改革试验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秋 雷国平 杨厚翔
[目的]揭示区域耕地利用效率变化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区域耕地资源利用效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文章采用了非期望产出SBM模型、Tobit模型、变异系数法、K均值聚类法。[结果](1)黑龙江省耕地利用综合技术效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纯技术效率不高是制约综合技术效率提升的主要原因;(2)19942014年间耕地利用效率区域差异总体呈现增大趋势;19942005年各区域耕地利用效率差异较小,但变幅较大,该时期综合技术效率区域分异主要受纯技术效率的影响;20062014年耕地利用效率区域差异较大,但变幅较小,该时期综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杜国明 郭凯 于凤荣
客观评价耕地利用功能,分析其演化特征及权衡协同关系,既是耕地利用转型理论研究的有益探索,又可以为自然资源资产评估和耕地利用调控提供依据。本文通过构建耕地利用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和土地系统功能权衡度模型(LFTD),研究分析1995—2018年黑龙江省垦区耕地利用国民经济贡献、粮食安全保障、社会就业保障和生态安全维护4个功能的时空转型特征和权衡协同关系。结果表明:1)耕地利用总功能呈下降—上升—平稳趋势,耕地利用子功能主要经历了由国民经济贡献功能和社会就业保障功能为主向以生态安全维护功能和粮食安全保障功能为主的转型过程,转型过程可分为总功能衰退、总功能提升和主体功能凸显三个阶段;2)耕地利用功能转型三阶段,三江平原垦区和松嫩平原垦区的耕地利用功能转型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非均衡性;3)耕地利用功能转型三阶段,功能间权衡协同关系分别为权衡—协同—持平,转型过程趋于相互促进。此外,针对耕地利用功能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从完善社会保障、农业产业体系、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以及加强垦区耕地生态建设方面提出相应的调控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高凤杰 马泉来 单培明 刘洋 郭欣欣 杨双 张志民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过程特征是全球变化领域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运用地统计学和3S技术,对黑龙江省穆棱市1991—2001年和2001—2013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空间演变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91—2001年间,耕地是主要转入地类,增加232.25 km~2,林地作为最大转出地类,减少290.35 km~2,林地与耕地的转化在土地利用变化中占最大比例,其他用地均发生变化,但面积小且散乱,整体上该时期土地利用呈现出开发混乱、效率低下的特点;2001—2013年间,受还林还草的影响,耕地减少179.01 km~2,林地增加171.45 km~2,其中坡耕地的退出占较大比例,且分布面积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宋戈 林佳 孙丽娜
耕地利用效益是衡量耕地生产能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它具有一定地域的时空分布特征。以黑龙江省东部垦区的宝泉岭、红兴隆、建三江、牡丹江4个农场群为研究区,选取18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构建研究区的耕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的功效系数法和协调度模型,定量计算研究区1999—2008年10年耕地利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及其三者的协调度和耕地利用综合效益值,同时运用ArcGIS手段,对1999—2008年研究区耕地利用综合效益特征进行空间分析。结果表明:1999—2008年,研究区耕地利用效益呈现出不稳定的波动状态,且耕地利用综合效益始终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三者之间协调度的影响。研究区的耕地利用效益呈现出东北部和中部高、西北部和南部低的明显区域差异性特征。
关键词:
耕地利用效益 时空分异 黑龙江省东部垦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越 宋戈 张红梅
土地利用格局优化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和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黑龙江省产粮大县——巴彦县为研究区,运用3S技术,采用Matlab编程,建立土地利用格局元胞自动机优化模型,对2020年研究区土地利用格局进行优化。结果表明:1经本文改进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具有较好的土地利用格局优化能力。2土地利用格局优化后,研究区耕地和草地面积减少,林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从格局变化的环境效应角度出发,耕地面积应控制性的减少,其他用地类型面积适当增加,特别是林地面积亟待大幅提升。3经优化,研究区林地和草地较为集中,建设用地空间分布较为分散,耕地的空间分布大致和现状保持一致;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敏感地区主要位于西北部地区和东北部地区;林地、草地、建设用地的变化均直接与耕地的变化相关,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具有显著的区域分异特征。
关键词:
土地利用格局 格局优化 元胞自动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甄善继 李明 高祺 李乔 晏君瑶
[目的]玉米是黑龙江省最重要的作物,目前面临着压缩面积的严峻形势,文章期望探究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的发展方向。[方法]通过对面板数据和实验数据的分析,归纳总结了近年来黑龙江省玉米生产情况的演变规律、气候的变化特点及对玉米生产的影响、经济政策因素对玉米生产的影响。[结果]黑龙江省玉米总产量的增加主要是种植面积扩大的结果,而面积扩大的主要原因是社会需求扩大和政府政策支持。玉米单产提高的贡献相对较小,影响单产提高的技术因素从高到低依次是密植、施肥和品种改良。同时气候变化对玉米生产的影响利大于弊。[结论]黑龙江省玉米生产未来的战略应该是推行休耕补贴控制种植面积;推广少免耕栽培方式,实行玉米秸秆还田,做到土地用养平衡;采用早熟、耐密、抗倒、高产、适合机械直收的品种,合理密植与精准施肥,提高单产降低成本,全面提高玉米生产的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降低单位粮食成本,提高玉米竞争力。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颜华 曹玉昆
根据国家颁布的生态省(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对黑龙江省生态省建设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以此获得生态省建设中主要指标建设情况、完成程度的排序。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生态省建设在总体建设指标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仍然是处于初期建设水平阶段;从单项建设指标看,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2个方面进步明显,但在经济发展方面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从省内各地区建设情况看,发展不平衡,建设水平差距较大。
关键词:
生态省 指标体系 定量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宫振文,朱景湖
黑龙江省地处我国的最东北部,国土面积45.4万km2,是我国东部面积最大的省份,资源丰富。随着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粮食、大豆、亚麻和甜菜等在全国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粮食商品量居全国首位。石油、木材、煤炭等在全国占有相当重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