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85)
2023(6745)
2022(5931)
2021(5219)
2020(4573)
2019(11079)
2018(10969)
2017(21190)
2016(12032)
2015(13814)
2014(14070)
2013(14458)
2012(13936)
2011(12642)
2010(12697)
2009(11531)
2008(11594)
2007(10755)
2006(9185)
2005(8108)
作者
(37800)
(31819)
(31479)
(30256)
(20157)
(15447)
(14397)
(12658)
(12079)
(11367)
(11020)
(10974)
(10150)
(10092)
(10070)
(10037)
(10016)
(9413)
(9332)
(9311)
(8114)
(7914)
(7801)
(7337)
(7242)
(7226)
(7072)
(6910)
(6548)
(6422)
学科
(55339)
经济(55301)
管理(32355)
(30103)
方法(25871)
数学(23213)
数学方法(23036)
(22487)
企业(22487)
(16702)
地方(15849)
(14514)
环境(13486)
中国(12465)
(12057)
农业(11244)
业经(10435)
(10175)
贸易(10170)
(9803)
(9390)
(8579)
(8320)
地方经济(7817)
资源(7519)
(7035)
金融(7033)
(6869)
财务(6856)
财务管理(6835)
机构
学院(177898)
大学(177555)
(73499)
经济(71906)
管理(67523)
研究(63160)
理学(57902)
理学院(57175)
管理学(56179)
管理学院(55843)
中国(46586)
科学(42159)
(38275)
(37444)
(33831)
(32512)
业大(31884)
(31465)
研究所(31169)
中心(29729)
农业(29210)
财经(25046)
(24005)
师范(23741)
北京(23476)
(23362)
(23107)
(22504)
(22320)
经济学(22282)
基金
项目(121218)
科学(93697)
研究(85813)
基金(85735)
(75908)
国家(75311)
科学基金(62908)
社会(52470)
(51471)
社会科(49613)
社会科学(49593)
基金项目(46526)
自然(41840)
(41541)
自然科(40709)
自然科学(40694)
自然科学基金(39920)
教育(38531)
资助(35081)
编号(34758)
重点(28248)
(27719)
成果(27268)
(26298)
课题(24624)
(24299)
科研(24055)
计划(23912)
创新(22841)
科技(21775)
期刊
(81064)
经济(81064)
研究(47525)
中国(33354)
学报(32567)
(32542)
科学(29034)
(24325)
大学(23703)
学学(22581)
农业(21645)
管理(21108)
教育(15503)
技术(15139)
(14682)
金融(14682)
业经(14669)
(12287)
财经(11806)
经济研究(11757)
问题(11634)
资源(11397)
林业(10344)
(10108)
技术经济(9614)
(9547)
科技(8906)
统计(8823)
(8399)
商业(8372)
共检索到2610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郗婷婷  李顺龙  
森林所具有的碳汇功能决定了林业生产在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本文在分析“后京都时代”森林碳汇问题及黑龙江省森林碳汇特殊性的基础之上,结合黑龙江省林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规划,运用森林碳汇基本理论,提出了森林蓄积量扩展法,首次对黑龙江省森林碳汇容量和碳汇潜力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现有森林碳汇储量为17.38亿t,碳汇潜力巨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续珊珊  
运用态势分析法剖析黑龙江省森工国有林区开展森林碳汇项目的内部优势、劣势,所面对的外部机遇与威胁,结合黑龙江省省情和森工国有林区林情,提出了黑龙江省森工国有林区开展碳汇项目的应对策略,包括加强森林碳汇的研究及管理工作;优化树种结构;强化林地管理;切实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续珊珊  贾利  
以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六次复查公布数据为基础,结合现有的各优势树种蓄积量以及分龄组的生长率数据,估算了黑龙江省森工国有林区潜在碳储量为3.17Pg,实际碳储量仅占潜在碳储量的9.52%。这说明如果保护好现有的森林资源,黑龙江省森工国有林区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碳汇功能。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伍楠林  
森林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与平衡中具有极为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黑龙江省森林资源丰富,是我国最主要的林区,巨大的"碳汇"既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也蓄藏着潜在的巨大经济利益。本文运用森林蓄积量扩展法,依据黑龙江省《关于加强林业强省建设的决定》中确立的目标,分别计算了黑龙江省2010年和2020年的森林生物量碳汇贸易潜力和森林全部碳汇贸易潜力。计算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森林碳汇贸易潜力巨大。与此同时,本文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为了使黑龙江省的森林碳汇贸易潜力得以更好地发挥,也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这些建议能否收到实效,还有待实践予以证明。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韩旭超  赵进  李顺龙  
基于森林蓄积量换算因子法与灰色预测GM(1,1)模型,对龙江森工林区森林固碳量和碳汇潜力进行核算与预测。结果表明:天保工程的实施和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对森工林区的碳汇效果产生重大影响。截至2015年天保工程累计增汇2.85 TG(1 TG=1012G);到2020年,停伐政策支持下新增碳汇1.27 TG。龙江森工林区现有森林碳储量为986 TG,2030年碳储量将达到1 158 TG,碳汇潜力巨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卫格冉   李明泽   全迎   王斌   刘建阳   明烺  
【目的】构建地理加权随机森林(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andom forest,GWRF)模型估算森林碳储量以解决区域尺度范围内森林碳储量估算精度不高的问题,对科学经营管理森林、推动碳循环和碳汇相关研究、实现我国“双碳”目标有重要指导意义。【方法】以黑龙江省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区森林植被碳储量为研究对象,基于2015年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和Landsat8-OLI影像,采用普通最小二乘(Ordinary least squares,OLS)、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模型、地理加权回归(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模型以及地理加权随机森林模型分别构建不同林型及总体(不分林型)的森林碳储量估测模型,比较是否区分林分类型时,不同模型预测精度之间的差异,实现对研究区森林碳储量的精准反演。【结果】1)各个模型在区分林型时的预测精度均高于总体(不分林型)情况,以GWRF模型精度最优,其中针叶林精度最高(R2=0.58,RMSE=15.97 t/hm2);阔叶林次之(R2=0.46,RMSE=17.66 t/hm2);针阔混交林随后(R2=0.45,RMSE=19.51 t/hm2);总体(不分林型)最低(R2=0.40,RMSE=20.22 t/hm2)。2)4种模型的检验精度GWRF>RF>GWR>OLS。与OLS相比,GWRF在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总体(不分林型)中提升的ΔR2分别为0.15、0.09、0.16和0.04;降低的ΔRMSE分别为2.09、1.35、3.47和0.89 t/hm2;与RF相比,GWRF提升的ΔR2分别为针叶林0.14、阔叶林0.06、针阔混交林0.04、总体(不分林型)0.02;降低的ΔRMSE分别为针叶林1.95 t/hm2、阔叶林0.86 t/hm2、针阔混交林0.67 t/hm2、总体(不分林型)0.29 t/hm2。3)研究区森林碳储量密度最高预测值为77.08 t/hm2,最低值为5.24 t/hm2,平均值为41.07 t/hm2,总量为552.04 Tg;从空间上看,森林碳储量高值分布在小兴安岭东南部、张广财岭等地区,呈现斑状不均匀性分布。【结论】相比于其他3种模型,GWRF作为局部模型,考虑到空间异质性,在区域尺度范围内估测森林碳储量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区分林分类型能提高预测精度,在今后对森林生物量或碳储量的研究中,应考虑区分林分类型建模。本研究的模型和方法有一定适应性,可为森林资源的快速和精准监测提供方法借鉴。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晓峰  蒋敏元  
本文提出:(1)自然资源有价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2)建立完整的可操作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是建设可持续林业的基础。(3)引用多年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结果,并参照森林资源调查、水利、气象等部门提供的有关数据,计算出黑龙江省森林各类效益值(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的产量),通过等效益物替换和货币置换法进行“产品”的转换和量纲统一,最终得出黑龙江森林总效益值为498687×108元,占全省(1990~1992)年平均总产值1522×108元的327%。在森林总效益中,有形产品(经济)的效益值与无形产品(公益)的效益值的比值为1∶583。(4)根据国情、省情计算出森林资源有形产品的年补偿总额为...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万志芳  刘禹君  
通过对黑龙江省40家国有森工企业的问卷调查,运用因子分析法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萃取和分析了黑龙江省国有森工企业森林认证的影响因素,得出了对其影响显著的因素:推动力因素因子和企业经营状况与森林认证的关系因子。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加强科研机构的宣传培训力度、加快森林认证专业人才的培养、扩大政府在推进森林认证方面的作用、提高森工企业的森林认证能力和提升森工企业的竞争力等对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陈瑶  张晓梅  
基于黑龙江省主要集体林所在地区的9个市(县)、11个乡(镇)、25个村851份问卷数据,从林农的个人因素、家庭经营因素、认知因素、经历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5个维度18个指标入手,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性别、文化程度、林地总面积、对环保意识的认知、对林业碳汇概念的认知、参与林业碳汇项目的经历、国家给予的碳汇造林补贴和政府组织的碳汇造林技术培训8个变量对林农参与林业碳汇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治面貌和林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例2个变量对林农参与林业碳汇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秀芬  尤飞  杨艳昭  
【目的】分析30年来黑龙江省玉米生产潜力和增产空间的变化趋势,为提高当地玉米的生产水平提供参考。【方法】以黑龙江省1980-2009年共30年的气象资料为基础,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农业生态区法(AEZ)计算了黑龙江省玉米的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在此基础上计算了玉米的增产空间,并对黑龙江全省和典型县(市)域的增产空间进行了分析。【结果】1980-2009年的30年间,黑龙江省光温生产潜力呈增加趋势,而气候生产潜力则呈减少趋势;相对于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上限值而言,黑龙江省玉米的增产潜力空间均表现为减小趋势,但增产空间仍较大,相对于光温生产潜力而言还有66%的增产空间,相对于气...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平达  韩宁  
森林游憩业的发展是黑龙江省林业经济转型发展的新方向,也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所在。通过协整检验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辨析黑龙江省森林游憩发展与旅游产业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并运用VAR模型与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森林游憩增长与旅游产业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为推动黑龙江省森林游憩发展,带动旅游产业收入增长提供相关依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颖  吕洁华  
根据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的调查问卷数据,建立了森林生态服务政府供给的影响因素与政府供给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表明森林生态供给投入、森林生态政策、社会经济环境、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是影响森林生态服务政府供给的关键因素。森林培育技术虽然有利于森林生态服务政府供给,但在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森林培育技术对森林生态服务政府供给影响不显著。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赛江涛  杜峰  刘秀丽  方智俊  
我国的森林旅游业近年来作为现代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黑龙江省朗乡的基础条件优越黑龙江省朗乡的地理气候条件优越,森林、旅游资源丰富,森林旅游发展快、具备深入开拓森林旅游市场的潜力大,但同时亦存在许多不足。笔者于2004年8月在朗乡进行了实地考察,在此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朗乡森林旅游发展存在的不足之处,分析了朗乡森林旅游在着重在产品开发、竞争、目的地市场营销、组织管理机制、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不足,并相应地对其发展对策加以探讨,指出应重点开发的森林旅游产品类型,明确其旅游目标市场和营销策略,提出了强化管理职能和完善基础设施的具体思路,以...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袁玉娟  尹云鹤  戴尔阜  刘荣高  吴绍洪  
全球变化背景下,准确获取森林覆盖是监测森林资源动态、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为将省级尺度森林资源清查面积资料空间化,以黑龙江省为例,利用1999-2003年该省森林资源清查面积数据,结合2000年500 m分辨率的MODIS数据,构建了基于阈值分割的森林类型遥感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不同地表覆被类型归一化植被指数时间序列的季节分异特征,以森林资源清查面积为标准,设定森林类型的划分阈值,识别了黑龙江省森林类型的空间分布。最后,基于分层随机抽样和精度评价方法,表明森林类型识别结果与地面参考数据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总体分类精度为78.1%;特别是季节特征明显的落叶林,精度可达80%以上。本文所构建的方法可将森林清查统计数据进行准确的空间定位,同时结合多期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资料和遥感信息,可为识别并量化区域生态系统生物量和碳库变化等提供科技支撑。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姜钰  耿宁  
随着林业经济的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优化林业产业结构成为林业建设面临的重点任务,而森林生态安全是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前提与基础。本研究通过构建林业产业结构与森林生态安全指标体系,运用ECM模型与VAR模型对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结构与森林生态安全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结构与森林生态安全之间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且在这种长期的均衡关系中,林业产业结构变动会对森林生态安全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它们之间不存在短期均衡关系,而且林业三次产业均对森林生态安全产生影响,尤其是第二、三产业对森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