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20)
- 2023(6090)
- 2022(5232)
- 2021(4677)
- 2020(4000)
- 2019(9109)
- 2018(9053)
- 2017(16692)
- 2016(9802)
- 2015(10825)
- 2014(11018)
- 2013(10653)
- 2012(10195)
- 2011(9136)
- 2010(9022)
- 2009(8365)
- 2008(8202)
- 2007(7305)
- 2006(6619)
- 2005(5880)
- 学科
- 济(40017)
- 经济(39973)
- 业(23729)
- 管理(23550)
- 企(16286)
- 企业(16286)
- 农(15178)
- 方法(15023)
- 地方(14852)
- 数学(13306)
- 数学方法(13190)
- 学(10391)
- 农业(10249)
- 中国(9573)
- 制(9434)
- 财(9372)
- 业经(9003)
- 体(7721)
- 地方经济(7146)
- 环境(6952)
- 融(6736)
- 金融(6729)
- 银(6501)
- 银行(6470)
- 行(6225)
- 理论(5554)
- 划(5379)
- 技术(5301)
- 贸(5220)
- 贸易(5218)
- 机构
- 学院(136236)
- 大学(133925)
- 济(53173)
- 研究(52765)
- 经济(51919)
- 管理(48079)
- 理学(40868)
- 理学院(40324)
- 管理学(39545)
- 管理学院(39309)
- 中国(38418)
- 农(36836)
- 科学(35787)
- 农业(29238)
- 京(29155)
- 所(28766)
- 江(27881)
- 业大(27473)
- 研究所(26601)
- 中心(24408)
- 财(23720)
- 省(22977)
- 院(18974)
- 农业大学(18880)
- 范(18789)
- 师范(18457)
- 州(18352)
- 财经(18227)
- 北京(16978)
- 科学院(16715)
- 基金
- 项目(96734)
- 科学(74406)
- 研究(67578)
- 基金(67215)
- 家(61355)
- 国家(60825)
- 科学基金(49984)
- 省(43511)
- 社会(41553)
- 社会科(39226)
- 社会科学(39214)
- 基金项目(35821)
- 划(34155)
- 自然(33146)
- 自然科(32302)
- 自然科学(32288)
- 自然科学基金(31663)
- 教育(30027)
- 资助(27171)
- 编号(26931)
- 发(22830)
- 重点(22782)
- 成果(21358)
- 部(20326)
- 课题(20263)
- 计划(20064)
- 创(20014)
- 创新(18955)
- 科技(18907)
- 科研(18488)
共检索到2110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柯逾 胡志全 侯丽薇
通过对黑龙江省嫩江县135个不同农业经营主体的调查,从相对效率、绝对效率和组织效率三个方面对其生产效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家庭农场综合效率最高,合作社生产成本最低,专业大户和普通农户处于过渡状态。造成当地大豆成本高的主要原因是地租过高,农业补贴未能充分发挥作用。最后,本文提出了开展土地托管服务,改善农业补贴发放方式的政策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董非非 刘爱民 封志明 薛莉 杨晓
东北地区,特别是黑龙江省是中国传统的大豆产区,其近年的种植结构变化导致国内大豆产量大幅度减少,而进口量持续增加,并已成为全球第一大豆进口国。为探究大豆传统产区种植结构变化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论文以黑龙江省嫩江县为研究区,解译遥感影像分析其种植结构的演变过程,并以农户大豆种植意愿为因变量,对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化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2000年以来,研究区种植结构发生了较大调整,2000—2007年间,第四积温带大豆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2007—2014年第四、五积温带玉米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达到17.4×104hm2,且有继续北扩趋势,而大豆北扩东移,2014年在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中的比重较2000年减少27个百分点;2)目标价格政策对农户大豆种植意愿的影响度最大,达18.89%,其次大豆市场价格和轮作种植的影响度均达18.54%,大豆总投入的影响度为13.82%,其他因素影响度均在10%以下。国产大豆的竞争优势在于"非转基因"和"食用蛋白豆",国家除了在政策上扶持大豆生产外,更重要的是要鼓励相关企业生产多样化的"非转基因"大豆制品,并严控转基因大豆进入食品领域,使加工企业和豆农获得合理溢价,通过市场机制提高大豆传统产区豆农的生产积极性。
关键词:
大豆 种植结构 影响度 黑龙江嫩江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董非非 刘爱民 封志明 薛莉 杨晓
[目的]近年来国内大豆播种面积和产量不断下降,而进口量却不断增加,2014年达7 140万t,是国内大豆产量的6倍。黑龙江省是我国最主要的大豆传统产区,其近年的种植结构变化导致国内大豆产量下降。[方法]通过对黑龙江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特征进行统计数据分析,发现主要粮食作物呈现"两增一减"的格局:玉米和粳稻播种面积增加,大豆面积减少,且近年来大豆种植区域逐渐向黑龙江省西部集中。在此基础上,选取黑龙江省西北部的嫩江县作为研究区代表,利用遥感影像数据对其种植结构按积温带变化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结果]研究发现:2000年以来,研究区种植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2000~2007年间,第四积温带大豆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2007~2014年第四、五积温带新兴玉米面积猛增到17.4万hm2,且有继续北扩趋势,并推动大豆北扩东移,2014年大豆在粮食总播种面积中的比重较2000年减少27个百分点。[结论]新玉米品种的推广和作物种植比较收益是影响大豆传统产区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大豆 传统产区 种植结构 变化特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董非非 刘爱民 封志明 薛莉 杨晓
[目的]近年来国内大豆播种面积和产量不断下降,而进口量却不断增加,2014年达7 140万t,是国内大豆产量的6倍。黑龙江省是我国最主要的大豆传统产区,其近年的种植结构变化导致国内大豆产量下降。[方法]通过对黑龙江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特征进行统计数据分析,发现主要粮食作物呈现"两增一减"的格局:玉米和粳稻播种面积增加,大豆面积减少,且近年来大豆种植区域逐渐向黑龙江省西部集中。在此基础上,选取黑龙江省西北部的嫩江县作为研究区代表,利用遥感影像数据对其种植结构按积温带变化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结果]研究发现:
关键词:
大豆 传统产区 种植结构 变化特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畅 董雪
通过DEA模型测算了黑龙江省不同粮食生产主体种植玉米、大豆和水稻的生产效率,分析了玉米、大豆和水稻生产在成本投入上的差异。测算了各个主体生产不同粮食时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结果显示由于合作社以及家庭农场组织化和规模化较强,所以平均综合效率相对较高。由于土地细碎化和机械化无法充分利用发挥,使得种粮大户的总体综合效率和纯技术效率较低。
关键词:
黑龙江省 粮食 经营主体 生产效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恒 易小燕 陈印军 王琦琪
随着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的推进,轮作补贴是否真正起到作用,及其制度试点效果如何等问题成为政策制定者及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本文以黑龙江省为例,基于轮作试点区农户调研微观数据,运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和Tobit模型,分析轮作补贴对轮作试点区农户轮作行为和农户经营效率的影响,探讨轮作政策下农业经营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78.63%的农户认为有必要进行轮作,63.63%的农户认为轮作能够改善耕地质量;轮作补贴对于农户轮作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轮作补贴每增加1个单位,农户进行轮作概率增加0.3%;轮作补贴对经营效率改进并不明显,经营效率更多的还是受劳动力成本、农业经营利润、农业直接投入和农业保险费的影响。因此,为进一步推进轮作试点的实施,完善耕地生态补偿机制,提出3点建议:1)补贴标准可以通过拓宽轮作补贴来源方式加以提高;2)补贴侧重点仍应聚焦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轮作补贴的模式要与提高科技水平相结合。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程广燕 喻闻 韩洁 卢丽娜
本文在对黑龙江大豆生产者价格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大豆价格传导模型,并利用1979—2007年大豆生产消费统计数据,对大豆价格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解。结果表明,黑龙江大豆生产者价格主要受城乡居民平均收入、油菜籽价格、国际大豆市场价格等外部因素影响,应把利用期权、期货交易作为未来规避大豆价格风险的必要手段。
关键词:
黑龙江 大豆生产者价格 影响因素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大豆商品基地和出口基地,大豆生产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多年来黑龙江省依靠优越的土壤条件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发展大豆生产,不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也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金剑 王光华 刘晓冰 徐艳霞 米亮 王程 Stephen J Herbert
本研究针对黑龙江省过去50年推广的大豆品种产量及品质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品种推广年代与产量之间表现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产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平均每年提高1.27%。产量的提高与荚数、荚粒数、粒数及收获指数密切相关,而与百粒重关系不大。经过50年的遗传改良,大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变化不大,且品种间变异幅度较小。R2期(盛花期)叶氮含量、单株叶氮量、比叶氮及LAI(叶面积指数)与产量及品质关系不大,但此时期干物质重与产量呈负相关关系,生育前期的干物质积累对产量的贡献不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宏曼 郭翔宇
本文通过大豆价格、成本、品质、单产、政策支持及补贴、生产与贸易区位等几方面的国内外比较 ,对黑龙江省大豆市场竞争力状况进行详尽分析 ,并提出了提高黑龙江省大豆市场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黑龙江 大豆 市场竞争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丁俊杰 顾鑫 杨晓贺 赵海红 申宏波 姜翠兰 仕相林 刘春燕 胡国华 陈庆山
【目的】调查黑龙江省大豆灰斑病菌(Cercospora sojina)的生理小种类型,分析黑龙江省大豆灰斑病菌各生理小种间的亲缘关系。【方法】2006—2011年,对黑龙江省进行大豆灰斑病样本的采集和病菌的分离。利用11对SSR引物对黑龙江省的24个灰斑病菌菌株进行EST-SSR基因型分析。【结果】共分离获得大豆灰斑病菌2 674株,鉴定出1—15号共15个生理小种。SSR结果共检测出等位变异46个,平均每个位点为4.2个,相似系数范围为0.091—0.956,平均相似性系数达到0.589。聚类分析结果与大豆灰斑病菌小种类型呈现出较高的相关性。【结论】黑龙江省大豆灰斑病菌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关键词:
大豆灰斑病菌 生理小种 基因型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凤才 赵连阁 任莹
本文利用DEA方法分析了黑龙江省县域层面上的农业生产效率,并基于效率分析了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研究得出黑龙江省农业生产依靠外界投入的农业可持续性在下降,而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使得农业可持续性增强。黑龙江省越来越多的县(市)农业可持续性是增强的。
关键词:
黑龙江 生产效率 DEA 农业可持续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正>入选理由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高位统筹推进,将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有力支撑,推动部省同向发力,共同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启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龙江方案”,聚力打造“国字号”职教改革试验区。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课题组
在主要WTO成员不愿主动减少农业保护的背景下 ,如何完善我国粮食主产区的农业保护政策 ,实现既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 ,又保护主产区农民的就业与收入 ,是政府当前一项十分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加入WTO后 ,我国对粮食主产区除了继续执行保护价收购、增加农业基础设施、灾后农业税减免及其他保护政策外 ,又推出了农产品良种推广补贴、关税配额调控和转基因管理等新的保护措施 ,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生产 ,保护了农民利益。但是 ,我国的农业保护仍然存在方式不当、力度不够、结构不合理、重点不突出等问题 ,抑制了农业竞争力的提升。为此 ,建议通过改革农业保护方式 ,...
关键词:
农业保护 粮食 主产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