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65)
- 2023(6039)
- 2022(5646)
- 2021(5119)
- 2020(4741)
- 2019(11346)
- 2018(11230)
- 2017(21815)
- 2016(12552)
- 2015(14368)
- 2014(14658)
- 2013(14937)
- 2012(14369)
- 2011(12940)
- 2010(13126)
- 2009(12309)
- 2008(12432)
- 2007(11373)
- 2006(9694)
- 2005(8511)
- 学科
- 济(56120)
- 经济(56074)
- 业(31901)
- 管理(31379)
- 方法(28128)
- 数学(25411)
- 数学方法(25209)
- 企(24255)
- 企业(24255)
- 农(16617)
- 地方(15678)
- 学(13845)
- 财(12975)
- 中国(12255)
- 农业(11139)
- 贸(10107)
- 贸易(10106)
- 业经(10083)
- 易(9704)
- 制(8867)
- 环境(8282)
- 和(8127)
- 地方经济(7826)
- 务(7611)
- 财务(7597)
- 财务管理(7573)
- 企业财务(7140)
- 融(7023)
- 金融(7020)
- 银(6784)
- 机构
- 大学(186310)
- 学院(186066)
- 济(72631)
- 经济(70953)
- 管理(67863)
- 研究(66297)
- 理学(58888)
- 理学院(58073)
- 管理学(56869)
- 管理学院(56547)
- 中国(47590)
- 科学(46251)
- 农(44221)
- 京(39250)
- 所(36903)
- 农业(35335)
- 业大(35055)
- 研究所(34076)
- 江(33681)
- 财(32001)
- 中心(30604)
- 财经(25607)
- 省(25438)
- 范(25004)
- 师范(24634)
- 州(23501)
- 北京(23311)
- 农业大学(23235)
- 院(23090)
- 经(23013)
- 基金
- 项目(126715)
- 科学(96991)
- 基金(89552)
- 研究(85879)
- 家(79745)
- 国家(79079)
- 科学基金(65764)
- 省(54532)
- 社会(52176)
- 社会科(49220)
- 社会科学(49199)
- 基金项目(48622)
- 自然(45262)
- 自然科(44108)
- 自然科学(44078)
- 划(43761)
- 自然科学基金(43244)
- 教育(39652)
- 资助(37388)
- 编号(34472)
- 重点(29365)
- 发(28179)
- 成果(27784)
- 部(27512)
- 计划(26197)
- 创(25622)
- 科研(25150)
- 课题(24698)
- 科技(24081)
- 创新(24077)
共检索到2692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丁俊杰 顾鑫 杨晓贺 赵海红 申宏波 姜翠兰 仕相林 刘春燕 胡国华 陈庆山
【目的】调查黑龙江省大豆灰斑病菌(Cercospora sojina)的生理小种类型,分析黑龙江省大豆灰斑病菌各生理小种间的亲缘关系。【方法】2006—2011年,对黑龙江省进行大豆灰斑病样本的采集和病菌的分离。利用11对SSR引物对黑龙江省的24个灰斑病菌菌株进行EST-SSR基因型分析。【结果】共分离获得大豆灰斑病菌2 674株,鉴定出1—15号共15个生理小种。SSR结果共检测出等位变异46个,平均每个位点为4.2个,相似系数范围为0.091—0.956,平均相似性系数达到0.589。聚类分析结果与大豆灰斑病菌小种类型呈现出较高的相关性。【结论】黑龙江省大豆灰斑病菌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关键词:
大豆灰斑病菌 生理小种 基因型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金剑 王光华 刘晓冰 徐艳霞 米亮 王程 Stephen J Herbert
本研究针对黑龙江省过去50年推广的大豆品种产量及品质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品种推广年代与产量之间表现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产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平均每年提高1.27%。产量的提高与荚数、荚粒数、粒数及收获指数密切相关,而与百粒重关系不大。经过50年的遗传改良,大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变化不大,且品种间变异幅度较小。R2期(盛花期)叶氮含量、单株叶氮量、比叶氮及LAI(叶面积指数)与产量及品质关系不大,但此时期干物质重与产量呈负相关关系,生育前期的干物质积累对产量的贡献不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贾梦瑱 张斌 田苗 揭岩 赵钰琦 高新颖 顾鑫 丁俊杰 陈宇飞 文景芝
为了研究大豆疫霉生理小种和致病型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的规律,连续4 a从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发病较严重的4个代表性地块采集土壤样品,采用叶碟诱捕法分离出其中的大豆疫霉,将确认为大豆疫霉的菌株利用下胚轴伤口接种法鉴定其生理小种和致病型,对于科学使用大豆品种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497株大豆疫霉属于135种致病型,包含29个生理小种,1株IRT和105个新致病型,其中16,18,22,28,35号生理小种为中国首次报道,而4,33,38,39,43,48,49号生理小种未分离到。13号小种分离频率最高,为3.2%,1号小种分离频率仅为2.4%。结果显示,黑龙江东部大豆疫霉群体致病力偏弱,对8个Rps基因致病频率为27.8%~53.1%,其中对Rps1k、Rps3a、Rps1c和Rps6基因的致病频率低于35%,对Rps7基因的致病频率为53.1%,说明在黑龙江东部种植含有Rps1k、Rps3a、Rps1c和Rps6基因的大豆品种较安全,种植含Rps7基因的大豆品种较危险。随时间推移黑龙江东部大豆疫霉生理小种和致病型分化迅速,致病型变得复杂多样,对绝大多数Rps基因致病频率增加,单株毒性和群体致病力均增强;生理小种和新致病型在试验田与生产田间数量差异不大,但种类差别较大,试验田单株毒性和群体致病力更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宏曼 郭翔宇
本文通过大豆价格、成本、品质、单产、政策支持及补贴、生产与贸易区位等几方面的国内外比较 ,对黑龙江省大豆市场竞争力状况进行详尽分析 ,并提出了提高黑龙江省大豆市场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黑龙江 大豆 市场竞争力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程广燕 喻闻 韩洁 卢丽娜
本文在对黑龙江大豆生产者价格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大豆价格传导模型,并利用1979—2007年大豆生产消费统计数据,对大豆价格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解。结果表明,黑龙江大豆生产者价格主要受城乡居民平均收入、油菜籽价格、国际大豆市场价格等外部因素影响,应把利用期权、期货交易作为未来规避大豆价格风险的必要手段。
关键词:
黑龙江 大豆生产者价格 影响因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肖丹凤 王玲 刘连盟 侯恩庆 黄世文
从黑龙江、浙江、广西3个稻区内采集稻瘟病样品,分离得到144个菌株。对其中的89个菌株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将它们分成7群35个生理小种。结果表明,ZB、ZA、ZC和ZE种群出现频率分别为50.56%、22.47%、12.36%和7.86%,ZD、ZF和ZG种群频率均为2.25%。优势生理小种为ZB15和ZB1,出现频率分别为12.36%和6.74%。黑龙江优势生理小种是ZB1和ZE1,出现频率均为12.5%;浙江优势生理小种是ZB15和ZB9,频率分别达到19.15%和10.64%;广西优势生理小种为ZA11、ZA7和ZA15,出现频率分别达到16.67%,11.11%和11.11%。使用UP...
关键词:
稻瘟病菌 生理小种 遗传宗谱 遗传多样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小林 颜群 李瑞芳 李焜华 韦善富 黄凤宽 韦丽丽
【目的】明确广西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及遗传结构,为今后水稻抗病品种的选育和布局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我国7个稻瘟病菌鉴别品种和SSR对广西20122014年分离获得的稻瘟病菌单孢菌株分别进行生理小种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2012-2014年分离获得的142株稻瘟病菌菌株分成ZA、ZB、ZC、ZD、ZE、ZF、ZG 7群24个生理小种,其中优势种群为ZB,出现频率67.61%,优势生理小种为ZB_9和ZB_(13),出现频率均为19.01%。运用UPGMA法对其中107个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在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大豆商品基地和出口基地,大豆生产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多年来黑龙江省依靠优越的土壤条件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发展大豆生产,不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也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匡友谊 佟广香 徐伟 孙效文 尹家胜
哲罗鲑(Hucho taimen)是中国土著濒危鱼类,仅黑龙江和新疆存在极小的繁殖群体,本研究利用17对微卫星分子标记对黑龙江流域哲罗鲑4个野生群体的遗传结构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流域哲罗鲑野生群体具有中等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其遗传多样性水平与种群数量具有相关性,呈逐年下降的趋势。遗传结构分析表明,群体间遗传分化显著,黑龙江流域哲罗鲑分化为2个遗传类型,HM遗传类型和WSL遗传类型,且WSL类型群体出现了进一步亚分化。黑龙江流域哲罗鲑各群体具有较小的有效群体,造成了各群体较大的近交压力。较小的有效群体主要是由于群体数量的变化及遗传瓶颈造成的。对黑龙江流域哲罗鲑野生群体近期和长期基因流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辛威 王敬国 孙健 刘化龙 郭丽颖 姜思达 许天宇 赵宏伟 邹德堂
为了明确黑龙江省水稻品种资源稻瘟病抗性,挖掘优异种质资源,适时了解黑龙江省生理小种群体变化特征。采用中国生理小种命名方法,通过苗期喷雾接菌鉴定,将2013-2014年黑龙江省的稻瘟病菌株划分为7个群42个生理小种,优势小种为ZD5和ZD7,出现频率分别为19.77%和12.21%,总频率为31.98%;通过苗期抗病性表现,筛选出宽抗谱品种14份,这些品种携带2~7个抗稻瘟病基因,绥粳12+合江23(Pi9、Pi20、Pi33、Pi54、Pik)、牡丹江26+龙粳31(Pi9、Pi20、Pi33、Pi54、Pita、Pik)、牡丹江26+合江23(Pi9、Pi20、Pi33、Pi54、Pik)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瑞 赵羽涵 顾欣怡 王艳霞 靳学慧 吴伟怀 张亚玲
【目的】通过检测黑龙江省和海南省不同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菌株群体中AVR-Pita家族的分布情况和变异特征,了解其变异类型的致病表型,为区域内抗病种质的筛选与选育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参考NCBI中公布的AVR-Pita家族序列分别对启动子区和CDS区设计特异性引物共6对,对2020年采自黑龙江省和海南省不同地区的397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提取DNA,进行PCR扩增。通过电泳检测结果,分别选取囊括不同地区的代表菌株对扩增片段进行测序。测序结果与NCBI中相应的碱基与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并利用水稻抗性单基因系,对不同变异类型的稻瘟病菌菌株进行无毒功能验证。【结果】在PCR电泳检测结果中,黑龙江省稻瘟病菌菌株携带所有待测基因,分布广泛且检出频率较高;而海南省稻瘟病菌菌株中仅携带AVR-Pita1和AVR-Pita2,并以低频率集中存在。无毒基因组成分析结果显示,黑龙江稻区的稻瘟病菌菌株复杂多样,携带的基因型种类较海南菌株丰富。PCR产物测序检测结果显示,AVR-Pita家族以点突变、插入和缺失为主要变异类型划分为19种,且不同稻瘟病菌群体来源的菌株,其变异类型具有特异性。AVR-Pita1检测出10种变异类型,其中AVR-Pita1-(1—5)为黑龙江省稻瘟病菌菌株独有的变异类型,AVR-Pita1-(6—10)为海南省稻瘟病菌菌株独有。对这10种变异类型经功能验证后发现,无毒功能均已丧失。AVR-Pita2检测出8种变异类型,其中AVR-Pita2-(1—4)为黑龙江省稻瘟病菌菌株独有,AVR-Pita2-(5—8)为海南省稻瘟病菌菌株独有。经功能验证后发现,无毒功能均已丧失。AVR-Pita3在黑龙江省仅检测出1种变异类型AVR-Pita3-1。【结论】黑龙江和海南稻瘟病菌群体中AVR-Pita家族均为突变后的等位基因型存在,经致病性鉴定后,检测出的所有突变类型均不能被相对应抗性基因Pi-ta和Pi-ta~2所识别,表现为感病。因此,抗性基因Pi-ta和Pi-ta~2在黑龙江省和海南省对稻瘟病的抗病育种与利用过程中可聚合其他抗性基因应用来保证品种抗病性。同时,不同地理来源的稻瘟病菌菌株群体中AVR-Pita家族的分布和变异类型具有特异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柯逾 胡志全 侯丽薇
通过对黑龙江省嫩江县135个不同农业经营主体的调查,从相对效率、绝对效率和组织效率三个方面对其生产效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家庭农场综合效率最高,合作社生产成本最低,专业大户和普通农户处于过渡状态。造成当地大豆成本高的主要原因是地租过高,农业补贴未能充分发挥作用。最后,本文提出了开展土地托管服务,改善农业补贴发放方式的政策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陆遥 付洁 毛岚 杨家荣
【目的】对来自英、法两国20株苹果黑星病菌的遗传多样性与其生理小种和地理来源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设计了5对SSR引物,对分属于7个生理小种的苹果黑星病菌的基因组DNA进行了PCR扩增,检测其多态性位点,计算各位点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和菌株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并对各菌株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5对引物共检测到43个等位位点,每对引物平均获得等位位点8.6个;PIC变幅为0.76~0.90,平均为0.85,GS变幅为0.72~1.0,平均为0.85;供试苹果黑星病菌的遗传多样性与其生理小种和地理来源之间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英、法两国的苹果黑星病菌之间存在人为原因...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晓梅 李明圆
以黑龙江省林业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计算2005~2010年间各时间段内黑龙江省林业三次产业与总产出以及林业三次产业内部各次级产业与三次产业产出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并以此为基础对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结构中三次产业结构关联度以及第一、二、三产业内部动态关联变化进行全面分析,进而提出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应该挖掘潜力发展林业第一产业、利用现代科技全面发展林业第二产业、发展以森林生态旅游为主的林业第三产业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灰色关联分析 林业产业 产业结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梁利群 常玉梅 董崇智
本研究从50对虹鳟(Oncrhynchus mykiss Walbaum)的微卫星标记中筛选出在黑龙江乌苏里白鲑(Coregonus usssru-ensis Berg)基因组中扩增出的多态性SSLP标记12对。用其中的6对微卫星标记对15尾黑龙江乌苏里白鲑基因组DNA进行遗传检测。用2%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微卫星引物的PCR扩增产物,计算6个SSLP基因座的等位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等。结果显示,最高等位基因频率的范围在0.3750-0.5385,最低为0.0250,说明这个群体为多态群体(群体具有遗传多样性)。多态信息含量(PIC值)的范围在0.4620-0.7069,说明基因座为高度多态...
关键词:
黑龙江 乌苏里白鲑 种群 遗传多样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