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12)
- 2023(15600)
- 2022(13167)
- 2021(12112)
- 2020(10217)
- 2019(23168)
- 2018(22898)
- 2017(44127)
- 2016(24153)
- 2015(26809)
- 2014(26540)
- 2013(26558)
- 2012(24553)
- 2011(22184)
- 2010(22059)
- 2009(20284)
- 2008(19383)
- 2007(16926)
- 2006(14991)
- 2005(13116)
- 学科
- 济(114631)
- 经济(114527)
- 管理(66507)
- 业(63008)
- 企(52135)
- 企业(52135)
- 方法(44971)
- 数学(39428)
- 数学方法(39089)
- 农(27706)
- 地方(27119)
- 中国(25590)
- 业经(25414)
- 学(25040)
- 财(23121)
- 农业(19239)
- 制(18466)
- 贸(17630)
- 贸易(17621)
- 易(17002)
- 环境(16694)
- 地方经济(15587)
- 和(15399)
- 理论(14547)
- 技术(14523)
- 务(13943)
- 财务(13882)
- 财务管理(13864)
- 银(13836)
- 银行(13764)
- 机构
- 大学(346142)
- 学院(344776)
- 济(144553)
- 经济(141570)
- 管理(134817)
- 研究(122682)
- 理学(117069)
- 理学院(115710)
- 管理学(113700)
- 管理学院(113099)
- 中国(88273)
- 科学(78331)
- 京(73521)
- 农(64312)
- 所(63160)
- 财(61898)
- 研究所(58114)
- 业大(56943)
- 中心(54209)
- 江(53528)
- 农业(50602)
- 财经(49963)
- 北京(45662)
- 经(45422)
- 范(44525)
- 院(44203)
- 师范(43965)
- 经济学(43763)
- 州(40592)
- 省(39867)
- 基金
- 项目(241332)
- 科学(188153)
- 基金(174569)
- 研究(170079)
- 家(154677)
- 国家(153414)
- 科学基金(130285)
- 社会(107999)
- 社会科(102292)
- 社会科学(102260)
- 省(96329)
- 基金项目(93512)
- 自然(86519)
- 自然科(84394)
- 自然科学(84365)
- 自然科学基金(82828)
- 划(79877)
- 教育(76517)
- 资助(71248)
- 编号(67506)
- 重点(54441)
- 成果(53227)
- 发(52616)
- 部(52194)
- 创(49740)
- 课题(46825)
- 创新(46514)
- 科研(46353)
- 计划(45224)
- 国家社会(44275)
- 期刊
- 济(163055)
- 经济(163055)
- 研究(101705)
- 中国(64497)
- 学报(62061)
- 农(57424)
- 科学(54653)
- 管理(48800)
- 财(45587)
- 大学(45531)
- 学学(43491)
- 农业(39231)
- 教育(31954)
- 技术(28276)
- 融(27665)
- 金融(27665)
- 经济研究(26643)
- 业经(25615)
- 财经(24754)
- 经(21233)
- 问题(20678)
- 业(19823)
- 技术经济(17966)
- 科技(17520)
- 版(16512)
- 业大(16387)
- 资源(16308)
- 理论(15987)
- 图书(15504)
- 商业(15366)
共检索到5046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玉芳 周妹 曹博 董婉婧 曹娟娟
以转型经济学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为研究理论基础,构建了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与经济内生增长的指标体系。基于VAR模型研究经济转型对经济内生增长的影响,同时,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及对各相关模型进行方差分解,具体分析了经济转型中各单项指标对经济内生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转型与经济内生增长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单项指标方面,投资中非国家投资比重、非林产业产值占林业总产值的比重对经济内生增长值有较强的正向冲击作用。
关键词:
国有林区 经济转型 内生增长 VAR模型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黑龙江省税收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东北增值税转型业已开始,《增值税转型对黑龙江省经济的影响》一文在详细分析转型对该省增值税收入预期影响的基础上,指出转型能刺激投资增长,加速装备技术的更新与改造,有利于全省产业结构调整,扩大主导产业的聚变作用,从而最终促进经济的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玉芳 郭娟 周妹 李珏 赵明鑫
基于2000~2015年林下经济发展与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了林下经济发展指标与国有林区经济转型之间的VAR模型,运用Eviews 6.0检验了林下经济发展与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协整关系,分析了林下经济发展指标与国有林区经济转型之间的动态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在2000~2015年期间,林下经济发展与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林下经济发展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林下经济发展中的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业对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贡献度最大,非木质林产品加工制造业的贡献度次之。因此,建议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在短期内可以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中的林下旅游与休闲服务业和非木质林产品加工制造业等对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具有较大贡献度的林下产业,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进行"内涵式发展",合理利用和发展对国有林区经济转型贡献度较小的林下经济中的其他行业,在助力经济转型时大力引进先进的技术和大量有用的人才。
关键词:
林下经济 经济转型 贡献度 VAR模型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玉芳 郭娟 周妹 李珏 赵明鑫
基于20002015年林下经济发展与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了林下经济发展指标与国有林区经济转型之间的VAR模型,运用Eviews 6.0检验了林下经济发展与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协整关系,分析了林下经济发展指标与国有林区经济转型之间的动态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在20002015年期间,林下经济发展与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林下经济发展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林下经济发展中的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业对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贡献度最大,非木质林产品加工制造业的贡献度
关键词:
林下经济 经济转型 贡献度 VAR模型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姚成胜 钱双双 李政通 白彩全
[目的]以黑龙江省为例,首先对其农业碳排放总量进行测度,再研究农业碳排放同经济增长、科技投入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19962013年的统计数据,从4个方面估算了黑龙江省农业碳排放量,进而采用自回归滞后分布模型(ARDL模型)对农业碳排放量、经济增长以及科技投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农业碳排放量、GDP增长和科技投入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但长期来讲农业碳排放量增长速率远大于GDP增长速率;GDP增长对农业碳排放总量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长期影响程度远大于短期;科技投入对农业碳排放具有抑制作用且存在滞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秦江波 于冬梅 孙金梅
本文运用环境库兹涅茨综合评价理论,建立了黑龙江省综合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评价模型,运用Grossman影响环境因素的机理分析模型,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对2006年以后黑龙江省环境污染加剧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2006年后黑龙江省在经济规模扩张的同时,其产业结构仍以重工业为主,这加剧了工业废物的排放,从而导致整体环境污染的恶化,且技术进步对环境质量的改善有正负效应两面性。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库兹涅茨曲线 环境污染 黑龙江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姚成胜 钱双双 李政通 白彩全
[目的]以黑龙江省为例,首先对其农业碳排放总量进行测度,再研究农业碳排放同经济增长、科技投入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1996~2013年的统计数据,从4个方面估算了黑龙江省农业碳排放量,进而采用自回归滞后分布模型(ARDL模型)对农业碳排放量、经济增长以及科技投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农业碳排放量、GDP增长和科技投入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但长期来讲农业碳排放量增长速率远大于GDP增长速率;GDP增长对农业碳排放总量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长期影响程度远大于短期;科技投入对农业碳排放具有抑制作用且存在滞后效应,其中长期的抑制作用为12.4%,短期为3.9%,当滞后期为两年时,抑制作用尤为显著。[结论]经济增长会促进黑龙江省农业碳排放的增加,而科技投入则能对农业碳排放产生有效地抑制作用,因而黑龙江省可以通过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来降低农业碳排放。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吕洁华 付思琦 张滨
运用DEA模型对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40个林业局进行推测计算投入产出效率,研究发现:林业经济投入产出效率在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整体较低,只有少数林业局能够达到有效的投入产出状态,林业投资和劳动力存在显著的投入冗余,林业总产值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通过扩大生产规模等方式会降低投资冗余,但仍会存在较大的劳动力冗余,林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要素投入的结构优化是提升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林业经济投入产出效率根本途径。
关键词:
国有重点林区 投入产出效率 要素投入冗余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万志芳 付崇强
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为研究对象,选取2006~2015年参考数据,用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分析得出了林业第三产业将会成为林区的主导产业,成为林业产业转型的方向;同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理论,系统分析了林业产业转型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消费需求、产业发展趋势、劳动生产率和森林蓄积量是影响林业产业转型最显著的因素;多种经营比重,固定资产投资、劳动力资源和工业化水平是林业产业转型的内在驱动力,而经济增长率和林业专业化程度影响较小。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林下经济、加大投资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各因素协同作用等加快林区林业产业转型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新利 赵琨
基于协整理论,采用ADF检验,构建VAR方程和VEC模型,对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水平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农户拥有生产性固定资产存量影响较大;短期内,农业机械等生产性固定资产的投入对农机综合作业水平提高能产生正效应,并引起农业总产值正向变动,且能达到峰值。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农业经济 协整分析 均衡关系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徐泽民 隋云鹏 李红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连续30年的高速增长被称为世界奇迹,但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增长不协调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文章认为,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互动关系,为此,既应正视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增长不协调的现状及差距,更需探究居民收入与国民经济同步增长的深层次问题。文章以黑龙江省为例探讨了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居民收入 协调性 黑龙江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钟晓兵 伍楠林 白双鹂
本文在对黑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和省内生产总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因果关系检验和协整检验等检验方法,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在协整的基础上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正向的相关关系、单项的因果关系和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说明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对黑龙江省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投资环境 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晓辉 于嘉
产业结构理论研究和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国民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转换之间存在比较稳定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可以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通过对近15年黑龙江省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状况的实证分析,发现黑龙江省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主导产业作用不强,二元经济矛盾突出,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不明显等的问题,严重制约了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调整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晓光 田博林
通过将区域经济研究理论与空间统计相结合的研究方式,找到适合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发展的新出路。运用Arc GIS及空间计量经济学软件Geo DA提供的空间分析功能对1998年至2014年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的动态演变过程进行空间统计分析研究。利用已经完善的eSDA分析方法即MorAn I指数、MorAn散点以及LISA显著性水平图,来揭示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差异的空间自相关和空间集聚特征。研究表明: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各林业局的经济呈现了正自相关的发展态势,低低类型的经济发展地区分布不集中,数量不多,但是高高类型的经济地区较为稳定并且开始逐步形成了高经济产业集聚区,而且经济带动作用有所显现。基于研究...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空间统计分析 黑龙江 国有林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竹莘 韩国高
本文针对黑龙江省1952年至2004年的三次产业状况,根据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回归模型、及HP滤波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定量地分析了黑龙江省经济增长与三次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分析得出:长期以来产业结构在黑龙江省经济增长中贡献并不明显;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中,第二产业最大,第一产业最小;最后揭示了第二产业中工业总产值增长趋势与GDP增长趋势之间的互动关系,二者都互为强烈的正向影响,从而更有力地说明了加快老工业基地的传统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