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42)
- 2023(2957)
- 2022(2490)
- 2021(2243)
- 2020(1975)
- 2019(4714)
- 2018(4481)
- 2017(8597)
- 2016(4769)
- 2015(5352)
- 2014(5204)
- 2013(5370)
- 2012(5324)
- 2011(4498)
- 2010(4549)
- 2009(4124)
- 2008(4209)
- 2007(3684)
- 2006(3412)
- 2005(3110)
- 学科
- 济(24306)
- 经济(24289)
- 业(11890)
- 管理(11533)
- 企(10394)
- 企业(10394)
- 地方(10375)
- 业经(7818)
- 方法(7523)
- 农(7378)
- 数学(6956)
- 数学方法(6918)
- 中国(5546)
- 制(5445)
- 农业(5316)
- 地方经济(4850)
- 环境(4447)
- 学(4296)
- 财(4091)
- 银(4075)
- 银行(4074)
- 行(3887)
- 企业经济(3748)
- 融(3625)
- 金融(3625)
- 国有(3359)
- 国有企业(3300)
- 体(3274)
- 资源(3023)
- 划(2970)
- 机构
- 学院(64141)
- 大学(63279)
- 济(28950)
- 经济(28386)
- 研究(25861)
- 管理(24867)
- 中国(20888)
- 理学(20799)
- 理学院(20499)
- 管理学(20110)
- 管理学院(19988)
- 江(16684)
- 科学(16616)
- 京(14061)
- 农(14036)
- 所(13751)
- 省(12963)
- 财(12797)
- 研究所(12494)
- 中心(12211)
- 业大(11390)
- 农业(10851)
- 院(9580)
- 财经(9570)
- 范(9305)
- 州(9206)
- 师范(9204)
- 经(8622)
- 经济学(8542)
- 科学院(8118)
- 基金
- 项目(45214)
- 科学(36341)
- 基金(32620)
- 研究(32252)
- 家(28591)
- 国家(28343)
- 科学基金(24696)
- 省(21764)
- 社会(21050)
- 社会科(19954)
- 社会科学(19947)
- 基金项目(17766)
- 自然(16465)
- 自然科(16023)
- 自然科学(16019)
- 自然科学基金(15718)
- 划(15316)
- 教育(13693)
- 资助(13018)
- 编号(12271)
- 发(11112)
- 重点(10754)
- 江(10081)
- 部(9757)
- 课题(9319)
- 创(9044)
- 发展(9022)
- 成果(8998)
- 展(8894)
- 创新(8571)
共检索到1096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邵正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姜丽霞 孙孟梅 于荣环 孙玉亭
根据玉米分期播种资料,得出不同品种播种到出苗,出苗到抽雄及抽雄到成熟的热量指标,以地区热量资源的满足程度确定其成熟度及成熟概率。根据不同品种的成熟概率及收益状况,利用概率决策方法确定地区的主栽品种以及利用线性规划的方法求解不同品种最佳搭配的比例,从而为充分合理利用热量资源,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提供气候依据。
关键词:
热量指标 概率决策 线性规划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德海 贾晓琳
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推动下,生产性服务外包业对于促进第三产业以及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黑龙江省生产性服务外包业空间布局的现状入手,突出空间布局的难点与重点,本文对中心城市和沿边城市生产性服务外包业的空间布局进行了重点分析,从加大生产性服务外包推介力度、采取多种方式壮大生产性服务外包产业、培植扩大生产性服务外包企业规模等方面,提出了黑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布局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服务外包 空间布局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鄂施璇 雷国平 宋戈
研究目的:探寻调整粮食主产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的方法。研究方法:耕地压力系数法,多因素综合法,加权Voronoi图扩展断裂点模型。研究结果:(1)城镇扩占、交通干线是导致局部耕作压力系数较大、农村劳动力相对集中的主要因素,居民点规模较小、分布散乱,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耕作压力系数较小,耕地经济效益未充分发挥;(2)中心村、核心村、自然村、零星村的农村居民点生产力水平在规模和数量上呈明显等级结构;(3)不同耕作压力系数及生产力水平,农村居民点应采取重点发展、限制发展、迁移合并和政策保留4种布局策略;(4)耕作压力系数高且农业生产力水平较差的农村居民点迁移到附近耕作压力系数低区域周边农业生产力水平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正>入选理由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高位统筹推进,将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有力支撑,推动部省同向发力,共同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启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龙江方案”,聚力打造“国字号”职教改革试验区。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杨平
黑龙江省教委根据1998年的工作计划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对全省教育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情况做了一次全面的调查。先期调查的问题是:“农村中小学网点布局调整及现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调查的主要目的:摸清全省农村中小学资源配置的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通过典型事例,总结经验;深入分析问题的成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或建议。调查的主要对象:各市、县主管农村教育工作的领导、农村中小学校的领导,以及部分师生和家长。所采用的主要方法:书面问卷、实地考察、听取汇报、座谈和人物专访等。根据调查的有关数据和资料,具体情况及分析如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金森 胡海清
根据黑龙江省 1980~ 1999年的林火资料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 ,对黑龙江省林火时空动态和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黑龙江省林火可分为 1980~ 1987年的多发段和 1988年以后的低发段。人为火与总林火规律相似 :次数频谱周期为 16、4 5a和 2 3a ,面积频谱周期为 6a。雷击火次数频谱周期为 9 1a和 3 0a左右 ,面积频谱周期为 9 1a。总林火次数和面积显著正相关 ,雷击火的次数与面积不相关。林火主要发生在 4月、5月。人为火面积集中在 3月、4月 ,雷击火面积集中在 5月。林火由西北向东南呈条带状分布 ,西部、西南部和东北部林火较少。有 5个林火多...
关键词:
林火 时空分布 自组织 火频度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杜钰玮 万志芳
通过归纳法与演绎法概述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转型状况,并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对影响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转型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外部政策环境、技术水平是推动林业产业转型的关键性因素;外部政策环境与技术水平对国有林区林业产业转型呈现正向影响作用,而市场化程度却呈现负向影响作用;包容性转型路径与差异化转型路径是黑龙江省国有林区选择的新型林业产业转型路径。因此,为了实现新型林业产业转型路径,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应提升林业产业竞争力、坚持执行林业政策、提升林业开放性合作等。
关键词:
林业产业 国有林区 转型路径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玉芳 张晓秋
林业和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是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之一。而当前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人力资源短缺,尤其是高素质的人才资源最为匮乏,并已成为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继“两危”之后所面临的又一大危机。本文对林区人力资源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状况,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国有林区 人力资源 人才危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耿玉德 万志芳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曾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建设做出过突出贡献,尽管目前该区域已形成了较完整的林业产业体系,但林业产业结构的诸多弊端表现得愈发突出,致使林业产业效益低下。随着环境的变化,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显得越来越必要和迫切。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必须依据相关理论,根据林业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遵循相关的经济政策进行。同时根据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目标,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模式,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达到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目的。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万志芳 付崇强
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为研究对象,选取2006~2015年参考数据,用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分析得出了林业第三产业将会成为林区的主导产业,成为林业产业转型的方向;同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理论,系统分析了林业产业转型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消费需求、产业发展趋势、劳动生产率和森林蓄积量是影响林业产业转型最显著的因素;多种经营比重,固定资产投资、劳动力资源和工业化水平是林业产业转型的内在驱动力,而经济增长率和林业专业化程度影响较小。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林下经济、加大投资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各因素协同作用等加快林区林业产业转型的对策建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长胜 冯仲科
为了使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纳入量化过程,该文首先确定出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根据社会--经济--资源--自然复合系统的原理构造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结构,然后建立了3个层次、4个系统、13个指标要素的黑龙江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对黑龙江国有林区36个林业局进行了计算,根据综合指数评价指数的大小分为非可持续、基本可持续和可持续3类.其中10个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9个处于非持续发展状态,17个处于基本可持续发展状态.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也 万志芳
从理论角度解读了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链产业共生关系的经济实质以及林业产业共生系统的构成与运行,结合共生度与共生系数模型实证分析了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链产业共生关系。结果表明:2004—2017年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链产业共生关系处于不稳定的非对称互利共生状态,但整体呈现由非对称逐步向对称互利共生进化态势,而且林业上游产业对下游产业发展的影响更大,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转型对产业结构升级是有一定效果的。因此,提出努力优化共生单元,积极改善共生环境等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