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73)
2023(13998)
2022(11749)
2021(10491)
2020(9251)
2019(20969)
2018(20872)
2017(40371)
2016(22081)
2015(24877)
2014(24922)
2013(24962)
2012(23277)
2011(20837)
2010(21056)
2009(19973)
2008(20341)
2007(18620)
2006(16372)
2005(15077)
作者
(65513)
(54917)
(54805)
(52114)
(34974)
(26362)
(24830)
(21468)
(20704)
(19644)
(18800)
(18686)
(17663)
(17478)
(17250)
(16880)
(16667)
(16301)
(16183)
(15873)
(13786)
(13744)
(13379)
(12638)
(12382)
(12372)
(12301)
(12282)
(11014)
(10999)
学科
(97573)
经济(97429)
(90701)
管理(81586)
(79897)
企业(79897)
方法(42805)
数学(34125)
数学方法(33865)
(33277)
(32917)
业经(30150)
(23539)
农业(23048)
(22971)
财务(22942)
财务管理(22904)
中国(22008)
企业财务(21704)
地方(19906)
技术(18351)
(17653)
(17646)
贸易(17639)
(17464)
(17196)
(17076)
(16869)
环境(16587)
理论(15404)
机构
学院(327117)
大学(321806)
(138104)
经济(135318)
管理(129263)
理学(110590)
理学院(109445)
管理学(107870)
管理学院(107270)
研究(106828)
中国(84503)
(67962)
(66923)
科学(65196)
(60481)
(55653)
(55193)
财经(52816)
中心(50108)
研究所(49549)
业大(49244)
(47587)
农业(47500)
经济学(41454)
北京(41150)
(40616)
(39108)
师范(38705)
财经大学(38550)
(38277)
基金
项目(211704)
科学(167947)
基金(154695)
研究(153904)
(133871)
国家(132679)
科学基金(115053)
社会(99046)
社会科(93772)
社会科学(93744)
(86040)
基金项目(82795)
自然(74943)
自然科(73148)
自然科学(73127)
自然科学基金(71871)
(69534)
教育(69345)
资助(62024)
编号(61877)
成果(48772)
重点(47701)
(47156)
(46451)
(46070)
(43753)
(42834)
创新(42750)
课题(42344)
科研(41009)
期刊
(162697)
经济(162697)
研究(94576)
中国(63971)
(56980)
(56121)
管理(50850)
学报(48740)
科学(46660)
农业(37685)
大学(37192)
学学(35596)
(31171)
金融(31171)
业经(29130)
技术(28749)
财经(26471)
教育(26046)
经济研究(24674)
(22670)
(22369)
问题(21049)
技术经济(18516)
商业(16694)
财会(16431)
现代(15986)
(15844)
(15789)
资源(15477)
世界(14877)
共检索到4946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韶华  范德成  
制造业节能减排是黑龙江省实现全面振兴的重要突破口。基于对数平均权重Divisia分解法,论文建立了制造业单位产值CO_2排放的分解模型,并以2005年为基年,对2006—2014年黑龙江省制造业终端能源消费单位产值CO_2排放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制造业单位产值CO_2排放量呈下降趋势;燃料结构和燃料效率均促进了单位产值CO_2排放的下降;燃料效率对降低制造业单位产值CO_2排放的影响较大,但碳排放的进一步降低需要燃料效率和燃料结构的共同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韶华  范德成  
制造业节能减排是黑龙江省实现全面振兴的重要突破口。基于对数平均权重Divisia分解法,论文建立了制造业单位产值CO_2排放的分解模型,并以2005年为基年,对2006—2014年黑龙江省制造业终端能源消费单位产值CO_2排放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制造业单位产值CO_2排放量呈下降趋势;燃料结构和燃料效率均促进了单位产值CO_2排放的下降;燃料效率对降低制造业单位产值CO_2排放的影响较大,但碳排放的进一步降低需要燃料效率和燃料结构的共同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薛智韵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也是污染排放最多的行业。分析了中国制造业CO2排放变化的整体趋势,并采用指数分解分析法对1996~2007年间制造业CO2排放变化的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进行了分解分析。结果表明,规模效应是制造业CO2排放上升的重要因素,结构效应增加了制造业的CO2排放,但作用很小;技术效应对制造业CO2的排放虽有一定的减排作用,但还不足以抵消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因此,有必要对当前制造业的结构进行调整,并提高行业的减排技术水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彭武元  姚烺亭  
首先对中国1994—2017年不同行业的终端能源消费CO_2排放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LMDI分解方法将各行业CO_2排放的变化量分解为5个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经济产出是促进各行业CO_2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因素,能耗强度则是抑制行业CO_2排放的主要因素,能耗碳排放强度、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因素在不同行业中对CO_2排放的作用机制不同。总体而言,各个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中国CO_2排放量快速增长的局面,但是对各行业CO_2排放的抑制作用还比较有限。最后,分别就各行业的碳减排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彭武元  姚烺亭  
首先对中国1994—2017年不同行业的终端能源消费CO_2排放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LMDI分解方法将各行业CO_2排放的变化量分解为5个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经济产出是促进各行业CO_2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因素,能耗强度则是抑制行业CO_2排放的主要因素,能耗碳排放强度、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因素在不同行业中对CO_2排放的作用机制不同。总体而言,各个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中国CO_2排放量快速增长的局面,但是对各行业CO_2排放的抑制作用还比较有限。最后,分别就各行业的碳减排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傅京燕  张春军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外贸易的不断拉动,但在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碳排放总量也在迅速增长。本文根据中国1996-2010年的分行业面板数据,测算了27个制造业的碳排放量,并根据碳排放强度将制造业分为低碳制造业和高碳制造业,对其碳排放趋势进行了分行业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FGLS回归方法验证制造业碳排放EKC的存在性并在模型中加入一些控制变量对结果进行检验,然后在回归方程中加入贸易和工业增加值的交互项考察碳泄漏问题。所得结论如下:整个制造业和低碳制造业无论是人均碳排放还是总的碳排放均符合EKC曲线,而高碳制造业却存在着线性关系;贸易减少了整个制造业和低碳制造业的碳排放,但却增加了...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蔡博峰  
基于中国0.1°CO2排放网格数据分析研究,全局Moran指数为0.27(P<0.01),说明在空间上中国CO2排放具有显著的正自相关性。局部Moran指数结果表明,以重点城市为核心的区域,其CO2排放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效应。中国CO2排放在空间上受热点城市影响而形成空间集聚格局,一些重点城市直接决定着我国CO2排放空间格局。因此在城市尺度上分析我国CO2排放特征非常重要。在349个城市层面上分析得到城市CO2排放和人口、经济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人口和经济活动强度是影响我国城市CO2排放的重要因素。在中国城市层面上验证了CO2排放EKC曲线的统计显著性,U型拐点出现在一个较高的经济水平。...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强  王晓文  伍世代  李婷婷  徐玲琳  
论文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就近30 a来我国物质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费与CO2排放变动关联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物质生产部门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是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增长与CO2排放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因子;②物质生产部门的产业能源消费结构均衡度长期以来处于较低水平,呈现"低水平不平衡—平衡—较高水平不平衡"的变化规律;③物质生产部门能源消费-GDP脱钩弹性系数分布情况与物质生产部门CO2排放-GDP脱钩弹性系数分布情况相似,均表明目前我国物质生产对能源消费的依赖度趋低,单位能源消费的经济产出量逐渐提高,但我国物质生产部门的经济产出与能源消费的弱脱钩关系相较于发达国家的强脱钩关系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最后,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冰  
文章以老装备制造基地黑龙江省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内外影响动因,并结合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保障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牛晓耕  王海兰  
能源危机与CO2的无限制排放将使人类的生存、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是全球共同的责任。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将会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基础上降低碳排放强度,有助于中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推进。本研究引入SSM模型并加以改进,以黑龙江省为研究区,以全国为参照区,以选定区域1981—2009年的相关数据为基础,系统研究区域能源消费结构和碳排放之间的关系,以期为黑龙江省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低碳经济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艳梅  杨涛  
中国正处在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家庭能源消费和CO2排放不断增长。本文以1991年-2010年为样本期,对城乡家庭直接能源消费和CO2排放的变化特征和原因进行分析,并对二者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表明,城镇和农村户均直接能源消费和CO2排放以及总量变化,都呈现出以1998年为拐点的先下降后上升特征。原因在于1998年之前,直接能源消费强度下降与家庭规模缩小的节能减排效应大于消费水平提高的增能增排效应,而1998年之后,后者超过了前者。城镇和农村家庭直接能源消费结构变化促使户均直接能源消费CO2排放增加,原因在于电力的CO2排放不断增加。城镇的户均直接能源消费和CO2排放一直高于农村,但差距正在缩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雷  
装备制造业是工业发展的核心,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根本。在对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持续创新能力存在问题提出对策研究,对于制定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振兴战略,及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金楼  王英照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引进了大量的国外先进技术,使产业要素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多种因素,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引进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弱,直接制约着引进技术效益的发挥。因此,对技术引创能力的评价是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引创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崭新课题。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熊永兰  张志强  曲建升  李燕  曾静静  王勤花  
利用IPCC的参考方法测算并比较分析了2005—2009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CO2排放总量、人均排放量、排放强度、综合能源排放系数等重要指标,并在此基础上,依据人均GDP、第二产业比重和能源利用结构与碳排放强度的关系,将各省(市、自治区)划分为不同的CO2排放类型。研究结果表明,省域间各指标差异较大,影响碳排放的因素也不尽相同。省域减排的政策、途径和措施须充分考虑各自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能源利用结构等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军杰  陈震  尤建新  
本文结合STIRPAT扩展模型,依据一次能源消耗数据测算了1990—2006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碳排放量,并对潜在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省域二氧化碳排放呈现出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其中能源强度、人口增长率、经济发展水平是区域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子,而城市化水平与区域碳排放未表现出明显的相关特征。同时,省域二氧化碳排放存在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并存的现象。而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这种现象是系统过程的作用结果。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及经济结构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在空间上存在耦合现象。这意味着,在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