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97)
- 2023(10783)
- 2022(9002)
- 2021(8401)
- 2020(6982)
- 2019(16277)
- 2018(15820)
- 2017(30838)
- 2016(16895)
- 2015(19526)
- 2014(19774)
- 2013(19796)
- 2012(18105)
- 2011(16212)
- 2010(16302)
- 2009(15395)
- 2008(15396)
- 2007(14307)
- 2006(12554)
- 2005(11075)
- 学科
- 济(75390)
- 经济(75335)
- 业(50232)
- 农(48001)
- 管理(40898)
- 农业(31772)
- 方法(29953)
- 企(29339)
- 企业(29339)
- 数学(26984)
- 数学方法(26657)
- 业经(21072)
- 地方(20211)
- 中国(19872)
- 财(15646)
- 学(15070)
- 制(14196)
- 贸(14148)
- 贸易(14145)
- 易(13737)
- 发(11765)
- 农业经济(10992)
- 环境(10772)
- 银(10045)
- 银行(10018)
- 体(9797)
- 技术(9759)
- 和(9583)
- 融(9537)
- 金融(9534)
- 机构
- 学院(249862)
- 大学(241232)
- 济(100210)
- 经济(97995)
- 管理(93795)
- 研究(83985)
- 理学(80909)
- 理学院(80004)
- 管理学(78566)
- 管理学院(78116)
- 农(66220)
- 中国(63741)
- 科学(55240)
- 农业(51312)
- 京(50073)
- 业大(46541)
- 所(44200)
- 江(43390)
- 财(42889)
- 中心(40891)
- 研究所(40350)
- 财经(33845)
- 范(32968)
- 师范(32615)
- 省(32115)
- 州(31809)
- 农业大学(31794)
- 经(30543)
- 北京(30241)
- 经济学(29008)
- 基金
- 项目(167443)
- 科学(129808)
- 研究(122383)
- 基金(117657)
- 家(102652)
- 国家(101725)
- 科学基金(86034)
- 社会(76035)
- 省(71646)
- 社会科(71536)
- 社会科学(71509)
- 基金项目(63167)
- 划(56956)
- 自然(55080)
- 教育(54806)
- 自然科(53670)
- 自然科学(53653)
- 自然科学基金(52637)
- 编号(52032)
- 资助(46888)
- 成果(40939)
- 发(38830)
- 重点(37699)
- 农(36604)
- 部(35961)
- 课题(35689)
- 创(34662)
- 创新(32421)
- 科研(32113)
- 计划(31400)
- 期刊
- 济(117718)
- 经济(117718)
- 农(68836)
- 研究(65253)
- 中国(50009)
- 农业(46701)
- 学报(43552)
- 科学(38067)
- 大学(32587)
- 财(31589)
- 学学(31233)
- 管理(27768)
- 业经(26979)
- 技术(24428)
- 融(23556)
- 金融(23556)
- 教育(22991)
- 业(22544)
- 问题(16863)
- 经济研究(16106)
- 版(15408)
- 财经(15379)
- 农村(14551)
- 村(14551)
- 农业经济(14469)
- 资源(13633)
- 经(13095)
- 技术经济(12669)
- 业大(12548)
- 世界(12344)
共检索到3688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任永泰 孙慧伟 郗通通 孙阿梦
面对传统能源储量减少、能源需求量越来越多、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的问题,开发利用新能源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通过引入生命周期法对传统能值分析法加以改进,对生物质能系统做能值分析,以实际定量结果反映出植物生长过程中每种能值的贡献,为生产劳作提供建议。对建三江区域农作物秸秆的生物质原料物流网络进行规划设计,以重心法结合层次分析法优化原料收储点。并以典型月份的原料运输为例,基于ArcGIS优化得到最优车辆路径和原料运输方案,结果显示优化后的方案减少了车辆投入、降低了运输成本。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志杰
清洁发展机制可以为生物质能的利用提供资金帮助和技术支持,文章结合黑龙江省生物质能利用及生物质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现状,分析了清洁发展机制下黑龙江省利用生物质能的优势、劣势、机会及威胁,并提出了CDM机制下促进黑龙江省生物质能利用的对策。
关键词:
清洁发展机制 核证减排量 生物质能利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莉 吴文斌 杨鹏 唐华俊 周清波 李正国
【目的】农作物时空格局特征分析是微观层面农户农作物选择影响机制研究的基础。通过分析宾县乡镇尺度农作物格局的时空变化特征,为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机理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基于黑龙江省宾县1996—2010年乡镇级统计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和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宾县过去15年玉米、大豆、水稻3种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数量变化及空间变化特征。【结果】1996—2010年宾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增加22.86%,主要是由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变化引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增加32.80%,经济作物减少52.84%,粮经比从88﹕12调整到96﹕4。玉米种植面积大幅增加73.82%,种植比例不断提高,大豆...
关键词:
宾县 农作物 格局 时空变化特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马克尼 张一飞
为解决黑龙江省的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问题,以城乡规划学与能源资源学交叉研究为基础,揭示黑龙江省村镇体系生物质能开发选址与空间分布规律,制订生物质能空间规划。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以经济最优为原则,根据运输成本、传输损耗、能源需求要素分析与优化生物质能源发展网络的空间模式。制订黑龙江省村镇体系生物质能空间规划能够弥补能源规划与空间规划脱节的不足,优化能源供应与消费结构,减少不可再生能源消耗,缓解能源危机,改善环境质量。
关键词:
黑龙江 村镇体系 生物质能源 空间模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开伟 刘贞 吕指臣 蒲刚清 郭伟
[目的]农业生物质能资源可开发潜力的估算是农业生物质能科学开发利用研究的关键和基础。同时农作物秸秆还田具有维护和增强土壤功能的作用,因此对农业生物质能生态潜力的评估,是实现农业生物质能可持续开发的重要前提。基于此,考虑土壤生态要求,研究不同还田比情景下中国主要农作物的生物质能生态潜力,并对其时空间特性和结构构成进行分析,为中国农业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首先,结合相关历史统计数据,运用线性回归法、文献调研和专家预测等方法,对未来全国农作物播种面积、各省(市、自治区)播种面积占比、主要农作物种植比例和单产进行预测;其次,在分析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秸秆的草谷比、工业比、饲料比和燃烧...
关键词:
生物质能 秸秆 主要农作物 可再生能源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芳 黎夏
农作物秸秆生物质能项目是生物质能最具产业化和规模化的集约利用方式之一,也是解决能源可持续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国内外对农作物秸秆生物质能总量估算都是基于传统的实地调查和统计数据来获取,缺乏详细的生物质能的空间分布信息,对生物质能源利用与规划指导粗略。论文以广东省为例,利用基于BIOME鄄BGC模型改进的MOD17A2/A3数据和TM数据对生物质能总量及空间格局进行估算和分析。根据生物质能可用部分的影响因素,建立可用生物质能决策模型。为能源消耗量大的省份在生物质能的有效利用方面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生物质能 遥感 BIOME-BGC 广东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泓淯 房艳刚 刘建志
选取2005年、2010年和2015年黑龙江省各县(市)农作物生产统计数据,综合运用数理统计和ESDA-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黑龙江省县域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的时空变迁。结果表明:2005—2015年黑龙江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逐年增加,以水稻和玉米更为典型。农作物格局变化明显,各县(市)的种植类型从以大豆及其组合型为主演变为以玉米及其组合型作物为主,形成了以三江平原和松花江流域地区为主的水稻集聚区,以松嫩平原区为主的玉米集聚区和以大小兴安岭地区为主的大豆集聚区。水稻种植还有一定潜力,各县(市)转入区、稳定区明显增加;玉米种植基本达到饱和,大量县(市)从转入区向稳定区过渡,且主要集中在玉米集聚区的松嫩平原地区;大豆生产动力不足,全省82. 7%的县(市)成为大豆转出区。随着种植结构调整,黑龙江省形成了自北向南分别以大豆、大豆-玉米、玉米、水稻-玉米为主的地域结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孟雪靖 杨永健 周诗丹
通过文献查阅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黑龙江省农作物秸秆的产量和利用现状进行估算。黑龙江省农作物秸秆资源产量巨大,但存在秸秆焚烧现象严重,综合利用效益低等问题,并且成为新的农业面源污染源。本文提出制定农作物秸秆焚烧排污权,秸秆的收购中引入农业保险等政策,以促进黑龙江省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合理利用。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白世贞 于丽 牟维哲
以黑龙江省粮食物流网络为研究对象,对黑龙江省粮食物流网络的节点和通道现状进行阐述,提出现阶段黑龙江省粮食物流网络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粮食物流网络 黑龙江 配置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海东 李翠霞
本文根据国内已有的能源储量估算方法,估算了黑龙江省的秸秆类生物质能源的数量和地区分布及各类农作物秸秆生物质能源所占的比例,并据此计算了秸秆资源在不同用途中产生的经济效益,以及黑龙江省秸秆生物质能源利用的前景。
关键词:
生物质能源 农作物秸秆 储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丁文斌 王雅鹏 徐勇
分析了我国能源消费趋势,指出农作物秸秆作为生物质能源材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可再生性、可储藏性和可替代性、资源丰富、二氧化碳零排放的优良特性,发展生物质能源有助于缓解我国能源消费压力。通过设定部分调整模型,分析农作物秸秆产量的潜力,探索了中国农作物秸秆产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发展趋势。运用灰色关联分析,从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的角度,分析农作物秸秆总产量与粮食总产量之间的长期关系,指出科技进步和农业结构调整有利于为生物质能源的发展提供更多原材料,有利于促进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雪萍,郭艳清,高梅香,周海瑛
运用能值分析方法对泰来生态经济系统中能量、资源流动及系统的状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对基于能值分析的可持续发展指数的研究表明该县开发程度低,经济发展落后,并从能值分析角度提出保护本地可更新资源、提高能值反馈率、提高科技含量等相关对策,为泰来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基础数据与科学依据。
关键词:
能值分析 生态经济系统 能值转换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颜齐 郭翔宇
该文在确定了农业发展约束条件的基础上,以2005年为基期,建立了黑龙江省2010年农业结构的线性规划模型,同时针对黑龙江省农业结构现状和宏观环境的影响,提出了3种侧重点不同的结构调整方案,并进行优化分析,为制定农业结构调整政策提供具体的数量参考。
关键词:
黑龙江省 农业结构优化 线性规划模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建君 陈红 马晋宇
利用黑龙江省2002—2016年水稻生产单位面积碳足迹与单位面积产量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改进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模型,研究农作物产量与碳足迹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并对二者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单位面积碳足迹与单位面积产量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二者之间呈"波浪"型曲线形状;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单位面积产量与单位面积碳足迹存在单向因果关系,产量变化会导致碳足迹变化,而碳足迹变化并不会引起产量的改变。农作物生产过程中逐步实现农资产品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寻求新兴技术是黑龙江省实现农作物生产低碳发展的可选路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周巍
近几年国家统计局不断开展遥感技术在农业统计领域的研究应用,为推广实施遥感辅助的农作物播种面积调查,提高主要品种农作物播种面积统计的数据质量创造了条件。本文以2011年黑龙江省开展的秋粮播种面积调查为例,介绍遥感辅助播种面积调查的基本流程,包括遥感资料获取、抽样框编制、样本抽选、地面调查、遥感对农作物分类识别、分品种播种面积的估算等,并探讨了业务化运行的可行性与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
遥感 农作物 面积调查 估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