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44)
- 2023(15096)
- 2022(12528)
- 2021(11334)
- 2020(9346)
- 2019(20846)
- 2018(20397)
- 2017(38408)
- 2016(20709)
- 2015(22918)
- 2014(22396)
- 2013(22408)
- 2012(20918)
- 2011(18716)
- 2010(19275)
- 2009(18078)
- 2008(18067)
- 2007(16582)
- 2006(15061)
- 2005(13840)
- 学科
- 济(94469)
- 经济(94364)
- 业(93625)
- 企(75008)
- 企业(75008)
- 管理(71548)
- 农(47873)
- 业经(32997)
- 农业(32317)
- 方法(31697)
- 中国(29196)
- 地方(27229)
- 财(26588)
- 数学(23278)
- 数学方法(23103)
- 技术(22840)
- 制(20119)
- 务(18664)
- 财务(18635)
- 财务管理(18615)
- 企业财务(17639)
- 策(16746)
- 贸(16153)
- 贸易(16132)
- 和(16116)
- 理论(15694)
- 易(15611)
- 发(15495)
- 划(15365)
- 银(15079)
- 机构
- 学院(296920)
- 大学(286175)
- 济(128419)
- 经济(125944)
- 管理(120512)
- 理学(102436)
- 理学院(101397)
- 研究(100378)
- 管理学(100191)
- 管理学院(99623)
- 中国(80453)
- 农(60859)
- 京(60411)
- 科学(58373)
- 财(57590)
- 江(52220)
- 所(50133)
- 中心(47192)
- 农业(46104)
- 业大(45365)
- 研究所(44658)
- 财经(44260)
- 经(39897)
- 州(39144)
- 范(38118)
- 师范(37782)
- 北京(37421)
- 经济学(36488)
- 省(36216)
- 院(35896)
- 基金
- 项目(191177)
- 科学(153401)
- 研究(146861)
- 基金(136450)
- 家(116628)
- 国家(115378)
- 科学基金(101373)
- 社会(95962)
- 社会科(90680)
- 社会科学(90658)
- 省(81471)
- 基金项目(72805)
- 教育(64990)
- 划(63574)
- 自然(62074)
- 自然科(60668)
- 自然科学(60652)
- 编号(60570)
- 自然科学基金(59588)
- 资助(52732)
- 发(47749)
- 成果(47377)
- 创(45819)
- 重点(42577)
- 课题(42245)
- 业(41987)
- 创新(41893)
- 部(41661)
- 发展(39441)
- 国家社会(38966)
- 期刊
- 济(160106)
- 经济(160106)
- 研究(89685)
- 中国(72834)
- 农(62909)
- 管理(49264)
- 财(46002)
- 农业(42486)
- 科学(40710)
- 学报(38640)
- 教育(33983)
- 业经(33471)
- 融(32786)
- 金融(32786)
- 大学(31037)
- 技术(29410)
- 学学(29352)
- 业(23002)
- 经济研究(22440)
- 财经(21604)
- 问题(21070)
- 经(18707)
- 技术经济(17994)
- 科技(17002)
- 世界(15823)
- 农村(15427)
- 村(15427)
- 商业(15129)
- 现代(15054)
- 农业经济(15042)
共检索到4754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畅 郭一迪 马国巍
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双向互动,是实现二者协调发展的必经之路。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模型,对黑龙江省2018年农业高质量发展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耦合协调水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来看,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耦合度表现良好但处于濒临失调阶段,其中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两系统处于一种虚假耦合状态;从市域角度来看,各市农业高质量发展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度、协调发展度呈现出"西南高、东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为此,提出黑龙江省应进一步认清农业高质量发展实质、统筹农业科技创新地理布局、找准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切入点以及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等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凤才 付娆娆
农业产业集聚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剖析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有助于推动农业产业集聚水平和农业发展质量。基于2011—2020年黑龙江省13个地级市的农业发展数据,采用区位熵和熵权法分别计算农业产业集聚水平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实证分析黑龙江省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明显的促进作用和区域异质性。
关键词:
黑龙江 产业集聚 农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赛特 刘鹏飞 李菲
文章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从时间、空间角度实证分析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并通过SPSS多元回归探索影响两系统耦合协调度的重要因素。结果表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在时间上呈现稳步提升的趋势,在空间上呈现东部地区最高、中部与东北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的格局。影响两系统耦合协调度的主要因素包括研发人员投入、科研经费投入、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其中,研发人员及科研经费投入对耦合协调度的影响最为显著。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珊 李晗林 曾玉荣
科技创新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闽台农业发展资源禀赋相近,但农业所处发展阶段不同,两地发展的差距主要来自科技创新投入水平、科技创新管理效率及科技创新推广水平等。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创新有效促进现代农业质效同步发展的实践经验,对福建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有启示作用。福建应以科技创新为抓手,借鉴台湾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经验,培育农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健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激活科技创新主体活力,以科技创新推动福建农业高质量发展超越。
关键词:
科技创新 闽台农业 高质量发展 智慧农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邓雪霏 兰彦堃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我国今后应长期坚持和倡导的主基调,是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客观要求。实施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既是确保其持续稳健前行的有效选择,也是加快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根本路径,直接关系现代化建设的长远大局。立足农业大省黑龙江省这一案例,客观评价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态势,努力探索其运行规律,精准查找推动高质量发展亟待突破的难点堵点,并从机制创新的视角,提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唐振宇 刘艳梅
农业是基础产业 ,而且是战略性产业。发展外向型农业是黑龙江这个农业大省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 ,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本文提出了黑龙江省发展外向型农业的几个对策。
关键词:
黑龙江省 外向型农业 对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瑜 徐向峰 杨广林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国家的长治久安的根本,黑龙江是农业大省,也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因此,黑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更加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以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运用了多目标评价方法,分析了黑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态势,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适合我省发展特点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评价指标体系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肖大伟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威胁到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农业必须减少排放,低碳发展。黑龙江作为农业大省,发展低碳农业可为农业发展提供机遇,有助于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和发挥林业的优势。黑龙江省发展低碳农业,要在全省大力推广农业节能模式、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模式和绿色农业模式,在山区大力推广立体种养的土地集约利用模式,在半干旱地区大力推广水资源集约利用模式,在大中城市周边大力推广观光休闲农业模式。黑龙江省需要制定低碳农业发展规划,加强对低碳农业发展的规范和引导,充分调动企业和农户发展低碳农业,增强发展低碳农业的意识,加强低碳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实现低碳农业的高效益。
关键词:
黑龙江省 低碳农业 模式选择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姜佳宏 魏金鑫 杨秀丽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农业也是黑龙江省经济的支柱。农业产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黑龙江省逐渐把实施农业产业化作为了发展的主要方向,不断优化升级农业产业化结构,同时也大力提升黑龙江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改善黑龙江省农民的生活水平,增加农民的收入。文章通过对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具体的分析,思考农业产业经济发展问题,寻求黑龙江省在农业产业化经济的发展新路径。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农产品 经济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一雪
通过对1990~2010年影响黑龙江省农业增加值变化的投入要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用化肥使用量对黑龙江省农业生产具有最显著的正向影响,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对黑龙江省农业生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用柴油使用量、水稻播种面积对黑龙江省农业生产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关键词:
低碳发展 单位根检验 协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锦 陈昭
黑龙江省农业产出的分地区面板协整模型表明:农业产出是规模报酬递增的,影响农业产出的主要因素按照贡献度从大到小排序分别是农机总动力、化肥施用量、农作物耕作面积和农业劳动力投入,其中农机总动力的贡献明显高于其他要素;从各地区要素贡献度来看,要素在不同地区的作用差异显著。因此,对于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的要素投入环节来说,应该因地制宜,不同地区要进行不同要素配置,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而不可完全模仿和复制。
关键词:
农业发展 影响因素 面板协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洪革 何津源 宁哲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林业经济发展较比其他领域较为薄弱,模式逐渐与时代脱节,资源供给、筹资融资、生态压力、国际竞争等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从生态保护红线约束、黑龙江省林业高质量发展现状入手,从组织、政策、技术三个方面,指出黑龙江省林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林业高质量发展 黑龙江省 对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肖昶霖 南丽军
近年以来,黑龙江省泰来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的农业发展与农村建设抓手,积极鼓励在农村建设新产业、构建新模式,通过融合新的市场需求要素,催生了大量农业发展的新业态。但是在发展农业新业态的过程中,由于泰来县自身自然与社会条件的限制以及外部因素的影响,在农业与其他生产、销售元素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不适应现象。文章分析农业新业态产生的过程以及与泰来县结合过程中存在的困境,寻找在泰来县农业与其他产业业态结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推进包括泰来县在内的国家级贫困县的农村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泰来县 农业新业态 进路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晓君 孙立新 吴敬学 毛世平
促进农业科技创新要素跨区域流动、重组和整合,是京津冀城市群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分析京津冀农业科研院所创新要素集聚和流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京津冀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分解,考察了创新要素集聚对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京津冀农业科技投入要素具有高集聚和弱流动性特征,创新要素高度集聚在北京地区的国家级农业科研院所,近年来农业研发人才集聚特征进一步增强。京津冀农业科技创新效率主要源于技术进步,规模效率贡献为负,创新要素集聚溢出效应不明显,北京对周边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有限。建议未来从建立协同发展长效机制、营造科技人才跨区流动综合环境、细化农业创新资源开放合作清单和路径等方面构建京津冀新型农业科技创新合作网络。
关键词:
创新要素 集聚与扩散 创新效率 京津冀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焦红 孙燕敏
[目的]发展现代农业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结合当下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情况,对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进行评价,探讨多种农业发展的模式,为加快黑龙江省城镇化进程提供助力,为黑龙江省发展现代农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实地调查法和文献查阅法对相关的研究内容进行汇总和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从基础资源设施、科技应用、生态建设、经济效益、政府管理、农村发展6个方面23个指标对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进行评价,结合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和黑龙江省农业业态配置情况,为黑龙江省未来农业发展模式提出建议。[结果]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的评价指标体系中,生态建设和经济效益方面的权重值比较大,均为0.281 6;而农村发展、基础资源设施和政府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综合来看,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整体较好,但是在其他方面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现象。[结论]黑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进程良好,在农业发展中,基础资源设施、政府管理水平和农村发展水平都有待提高。今后,政府应该加强管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产业"等多种农业综合发展模式,促进黑龙江省农业更快速地发展,进而提升黑龙江省整体的城镇化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