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52)
- 2023(14149)
- 2022(12350)
- 2021(11216)
- 2020(9506)
- 2019(21968)
- 2018(21711)
- 2017(43173)
- 2016(23033)
- 2015(25631)
- 2014(25632)
- 2013(25803)
- 2012(23994)
- 2011(21681)
- 2010(21730)
- 2009(20142)
- 2008(19364)
- 2007(17035)
- 2006(15200)
- 2005(13470)
- 学科
- 济(118867)
- 经济(118757)
- 管理(66405)
- 业(63771)
- 企(52413)
- 企业(52413)
- 方法(49182)
- 数学(43170)
- 数学方法(42826)
- 地方(27294)
- 农(26703)
- 中国(25747)
- 财(24301)
- 业经(23787)
- 学(23657)
- 农业(18333)
- 制(17695)
- 贸(17486)
- 贸易(17478)
- 易(16766)
- 地方经济(16470)
- 环境(15741)
- 和(15686)
- 理论(15282)
- 技术(15148)
- 产业(15006)
- 务(14902)
- 财务(14843)
- 财务管理(14815)
- 融(14411)
- 机构
- 大学(338045)
- 学院(335943)
- 济(147916)
- 经济(145132)
- 管理(134679)
- 理学(117269)
- 理学院(115959)
- 研究(115715)
- 管理学(114175)
- 管理学院(113583)
- 中国(83813)
- 京(71606)
- 科学(69554)
- 财(64539)
- 所(57698)
- 研究所(52574)
- 财经(52508)
- 江(52298)
- 农(51276)
- 中心(50812)
- 业大(48442)
- 经(47690)
- 经济学(45950)
- 北京(44568)
- 范(43002)
- 师范(42596)
- 院(42038)
- 经济学院(41302)
- 农业(39848)
- 财经大学(39056)
- 基金
- 项目(229726)
- 科学(181850)
- 基金(168603)
- 研究(167665)
- 家(146088)
- 国家(144936)
- 科学基金(125384)
- 社会(108307)
- 社会科(102850)
- 社会科学(102823)
- 基金项目(89800)
- 省(89093)
- 自然(80924)
- 自然科(79000)
- 自然科学(78985)
- 自然科学基金(77631)
- 教育(75414)
- 划(73885)
- 资助(70158)
- 编号(66549)
- 成果(53310)
- 部(51350)
- 重点(51200)
- 发(49992)
- 创(47259)
- 课题(45582)
- 国家社会(44767)
- 教育部(44320)
- 创新(44097)
- 人文(43570)
- 期刊
- 济(165375)
- 经济(165375)
- 研究(102803)
- 中国(58579)
- 学报(50910)
- 管理(50152)
- 财(47757)
- 科学(47690)
- 农(45253)
- 大学(38635)
- 学学(36737)
- 农业(31201)
- 教育(30136)
- 技术(28708)
- 融(28083)
- 金融(28083)
- 经济研究(27626)
- 财经(26871)
- 业经(25221)
- 经(23056)
- 问题(21300)
- 技术经济(18629)
- 理论(16258)
- 商业(15624)
- 现代(15580)
- 统计(15532)
- 业(15456)
- 科技(15362)
- 贸(15317)
- 图书(15141)
共检索到4915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竹莘 韩国高
本文针对黑龙江省1952年至2004年的三次产业状况,根据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回归模型、及HP滤波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定量地分析了黑龙江省经济增长与三次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分析得出:长期以来产业结构在黑龙江省经济增长中贡献并不明显;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中,第二产业最大,第一产业最小;最后揭示了第二产业中工业总产值增长趋势与GDP增长趋势之间的互动关系,二者都互为强烈的正向影响,从而更有力地说明了加快老工业基地的传统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晓辉 于嘉
产业结构理论研究和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国民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转换之间存在比较稳定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可以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通过对近15年黑龙江省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状况的实证分析,发现黑龙江省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主导产业作用不强,二元经济矛盾突出,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不明显等的问题,严重制约了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调整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钟晓兵 伍楠林 白双鹂
本文在对黑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和省内生产总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因果关系检验和协整检验等检验方法,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在协整的基础上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正向的相关关系、单项的因果关系和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说明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对黑龙江省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投资环境 经济增长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滨 吕洁华 刘艳迪
通过构建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从林业产业结构和要素投入2个角度分析林业产业构成变化和要素投入增长对黑龙江省林业总产值增长的边际贡献,发现要素投入对林业总产值增长的促进效应和产业结构变化影响较小;进一步通过Chow突变点检验判断林业经济转型期为20022006年,并且2005年以后要素投入对林业总产值增长的带动效果进一步增强,自发因素的带动大幅降低,产业结构优化的带动效果仍旧很小。最后,根据上述分析结果给出若干促进黑龙江省林业经济发展的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韩晓明 范德成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总体要求,简单明了地说就是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表明了政府调整经济结构的决心。文章分析了金融结构调整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机制,并以黑龙江省为例,对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联机制进行实证分析,探讨金融结构调整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金融 黑龙江 产业结构 升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尚慧丽 姜述弢
近些年来,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一直处在不断的调整、变动之中。产业结构的规律性变化通常伴随着经济的增长、资源配置的合理化,社会的协调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所以,对于产业结构变化规律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认识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也为今后的调整指明了方向和重点。尽管黑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效益低下,但是依然要加快农林牧渔服务业、现代旅游业、信息服务业,以及现代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发展,以便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
关键词:
产业结构 效益 调整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颜齐 郭翔宇
借鉴多部门经济模型的基本思想,测算了黑龙江省1992-2006年农业产业结构变动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表明考察期间内农业经济增长的4.92%可以由产业结构变动来解释;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具有波动性、阶段性和周期性等特点,农业经济表现出不稳定性;2004年以后,农业结构趋于平稳,对农业经济增长表现出稳定的正向作用。
关键词:
农业产业结构 农业经济增长 灰色关联度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帅亮乾
对贵州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表明:贵州省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第二、三产业是目前该省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其中第二产业中的工业增长影响最为显著。该省正在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及落实《贵州省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这一研究无疑能为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贵州省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姚成胜 钱双双 李政通 白彩全
[目的]以黑龙江省为例,首先对其农业碳排放总量进行测度,再研究农业碳排放同经济增长、科技投入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19962013年的统计数据,从4个方面估算了黑龙江省农业碳排放量,进而采用自回归滞后分布模型(ARDL模型)对农业碳排放量、经济增长以及科技投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农业碳排放量、GDP增长和科技投入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但长期来讲农业碳排放量增长速率远大于GDP增长速率;GDP增长对农业碳排放总量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长期影响程度远大于短期;科技投入对农业碳排放具有抑制作用且存在滞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秦江波 于冬梅 孙金梅
本文运用环境库兹涅茨综合评价理论,建立了黑龙江省综合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评价模型,运用Grossman影响环境因素的机理分析模型,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对2006年以后黑龙江省环境污染加剧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2006年后黑龙江省在经济规模扩张的同时,其产业结构仍以重工业为主,这加剧了工业废物的排放,从而导致整体环境污染的恶化,且技术进步对环境质量的改善有正负效应两面性。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库兹涅茨曲线 环境污染 黑龙江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姚成胜 钱双双 李政通 白彩全
[目的]以黑龙江省为例,首先对其农业碳排放总量进行测度,再研究农业碳排放同经济增长、科技投入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1996~2013年的统计数据,从4个方面估算了黑龙江省农业碳排放量,进而采用自回归滞后分布模型(ARDL模型)对农业碳排放量、经济增长以及科技投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农业碳排放量、GDP增长和科技投入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但长期来讲农业碳排放量增长速率远大于GDP增长速率;GDP增长对农业碳排放总量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长期影响程度远大于短期;科技投入对农业碳排放具有抑制作用且存在滞后效应,其中长期的抑制作用为12.4%,短期为3.9%,当滞后期为两年时,抑制作用尤为显著。[结论]经济增长会促进黑龙江省农业碳排放的增加,而科技投入则能对农业碳排放产生有效地抑制作用,因而黑龙江省可以通过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来降低农业碳排放。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胡善民 刘兰茹
本文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经济计量方法,对黑龙江省1985-2009年专利产出和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了黑龙江省专利产出和经济增长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比较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但是其呈现单向因果关系,也就是说经济增长是专利产出的Granger原因,而专利产出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并不显著,两者之间还没有形成一种协调互动的反馈机制。
关键词:
专利产出 区域经济增长 协整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玉凤 高长元
文章分析了黑龙江省的产业结构变动的状况,并对产业结构变动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经济的增长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存在极大的相关性。扩大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会增加劳动和资本的收入,但会减少经济的规模;增加第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会扩大经济的规模、增加资本生产的效率和减少劳动的生产效率。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结构变动效应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柴伟 支大林
吉林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经济增长带动产业结构的不断变迁和升级,产业结构的适时调整也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目前,吉林省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第一产业占比尽管起伏不大,但总体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逐渐成为财富的主要创造者,第三产业所占份额呈稳步上升状态。未来,吉林省促进经济发展的思路是:充分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继续做大做强农业;巩固第二产业的优势地位;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区位商 经济运行质量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柴伟
分析吉林省产业结构的变迁及各产业的区位商状况,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建立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模型,揭示吉林省产业结构的演变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分析表明,吉林省应从提升产业结构的角度来研究促进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应充分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继续做大做强农业以及相关的农副业,并在此基础上打造与农产品相关的知名品牌;应继续巩固第二产业的优势地位,保持其主导作用;应在加快产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大力推进第三产业发展。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区位商 经济运行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