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01)
- 2023(2403)
- 2022(2037)
- 2021(2044)
- 2020(1644)
- 2019(4115)
- 2018(4436)
- 2017(7483)
- 2016(4454)
- 2015(4603)
- 2014(4713)
- 2013(4432)
- 2012(4171)
- 2011(3797)
- 2010(3933)
- 2009(3709)
- 2008(3739)
- 2007(2947)
- 2006(3048)
- 2005(2801)
- 学科
- 济(16169)
- 经济(16147)
- 地方(7927)
- 管理(7591)
- 制(6546)
- 业(6509)
- 农(5677)
- 体(5294)
- 企(4913)
- 企业(4913)
- 中国(4742)
- 学(4515)
- 体制(4412)
- 业经(4072)
- 财(3745)
- 地方经济(3699)
- 农业(3680)
- 融(3234)
- 金融(3234)
- 方法(3022)
- 环境(2960)
- 税(2953)
- 银(2952)
- 银行(2948)
- 行(2899)
- 税收(2896)
- 收(2868)
- 财政(2673)
- 度(2647)
- 制度(2644)
- 机构
- 学院(53287)
- 大学(51900)
- 研究(25420)
- 济(20310)
- 经济(19889)
- 中国(18998)
- 管理(17112)
- 科学(16776)
- 江(16069)
- 所(13896)
- 理学(13829)
- 京(13629)
- 理学院(13536)
- 管理学(13265)
- 管理学院(13153)
- 研究所(12723)
- 农(11716)
- 财(11081)
- 中心(10880)
- 省(10865)
- 院(9594)
- 范(9551)
- 师范(9419)
- 业大(9047)
- 农业(8856)
- 州(8092)
- 科学院(8081)
- 北京(8023)
- 师范大学(7742)
- 财经(7128)
共检索到965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班德军 张少鹏 任月
随着重点国有林区改革逐步过渡到中期,现阶段的改革成果无疑受到各方面的关注。清河林业局作为龙江森工集团改革的试点局之一,其改革进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与研究价值。文章对清河林业局在改革中期的进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统计描述,结果显示:清河林业局在改革"六分离"中的职能与资产分离进展不佳,但其他方面的分离均取得一定成效;改革中产业转型进展良好,但生态建设方面不太乐观,民生改善效果不显著。因此,清河林业局在接下来的改革中应将侧重点放在职能与资产分离,促进改革"三分开"的目标的实现,同时不能忽视林区的生态建设与民生改善,保障国有林区改革顺利进展。
关键词:
国有林区改革 清河林业局 对策研究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志达 张平 韩华
实施天保工程前,黑龙江省清河林业局面临资源危机与经济危困,职工月工资仅180~220元。天保工程实施后,经过一系列改革,目前清河林业局已成为全省森工系统所属40个林业局中经济状况最好的林业局。其具体改革措施:创新森林保护发展机制,采集林副资源实行有偿利用;创新林区产业发展机制,构建新型的产权结构和运行机制;创新人事用工和劳动就业市场化机制,全面实行养老保险政策;创新林区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实行林区区域管理,内部政企分开;创新林区小城镇建设机制,提升小城镇的综合功能。清河经验留给我们深层次思考和启示。
关键词:
林区经济 清河林业局 改革 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月华 石峰 彭华福
8年来,黑龙江省清河林业局坚持进行林区经济改革,其阶段性成果:森林资源增加,林区经济增长,林区就业充分,职工收入增加,林区社会发展。清河模式的内涵:政企分离,创新林区行政管理体制、森林资源管理体制、企业制度、劳动分配制度及社会事业经营方式。清河模式的现实意义在于:解决了政企不分、企资不分、企社不分与企业冗员问题。其改经验对国有林区改革有推广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国有林区改革 清河模式 成效 意义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晓梅 康利 陈瑶 孙爱路 董姝琪
文章以黑龙江省森工林业局员工为研究对象,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SPSS19.0软件对黑龙江森工林业局员工的工作满意度进行研究,以相关分析和统计描述找出黑龙江森工林业局员工满意度在人口统计变量上的差异,以因子分析法分析影响员工满意度,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建立国有森工林区员工满意度的多元回归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详细解析。得出结论:黑龙江省森工林业局员工满意度在人际关系方面最高,在工作回报上最低,整体工作满意度处于一般水平;在人口统计特征变量上,学历、工龄、职务与员工满意度显著相关;影响员工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工作回报、工作本身特征、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
关键词:
森工林业局 员工 员工满意度 实证研究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晓梅 李成程 肖思瑶
以实地调研为基础,以黑龙江森工林业局为例,运用问卷调查与因子分析法及结构方程对员工的工作倦怠与投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工作要求的工作负荷、重复工作、轮岗因素与工作资源的社会支持要素都对黑龙江森工林业局员工的工作倦怠产生影响。因此,提出要对员工进行科学管理,提供晋升机会、改革薪酬制度、减轻员工工作负荷、减缓林业局员工轮岗频率等对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洪山 孙美玲
通过分析黑龙江省森工林业局领导绩效评估的现状,总结出了目前现行的评估体系中存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制定不够科学、评估结果未得到充分利用、缺少平时评估、选择的评估主体不够全面等问题。本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构建了森工林业局领导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并提出了科学运用评估结果、建立定期评估与平时评估相结合机制、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估信息系统等对策,为保证领导绩效评估的有效进行,实现森工林业局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森工林业局 领导绩效评估 评估指标体系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晓梅 李成程
以黑龙江森工林业局员工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与因子分析法对黑龙江森工林业局员工的工作倦怠与工作投入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森工林业局员工工作倦怠和工作投入不够现象严重;不同性别、工龄、婚姻状况和职务的员工在工作倦怠与工作投入上存在差异;员工个人性格特征与工作倦怠和工作投入程度有显著关联;心理契约的满足与工作倦怠负相关,与工作投入正相关;组织支持、创新求变、责任感、情感承诺以及工作态度都会对员工的工作投入产生影响,其中组织支持的影响是最大的。因此,提出为员工设计职业生涯发展路径、改革薪酬制度、重视员工的个性特征和心理状况等提高员工工作投入度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森工林业局 员工 工作倦怠 工作投入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丁昀 耿玉德
分析了吉林省白河林业局的改革背景、主要做法和效果。结果表明:改革使企业综合效益增强,协同效应增长。针对目前还存在的产权设置、约束机制不合理等问题,讨论了进一步完善改革的思路。主要观点:企业改革不应强调“三大效益共进”,而应以经济效益为主;适当扶持净资产少、效益不佳的企业。
关键词:
森工企业 改制 白河林业局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徐振铎 郭子刚
苇河林业局自1987年被国务院确立为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以来,在各级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关怀与具体指导下,围绕“森林复兴、企业振兴、职工致富”的改革试验总目标,坚持改革试验与企业发展、实际操作与理论储备、专家指导与群众参与、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的原则,遵循“两论一化”(林业分工论、木材培育论,产业产品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伊春市政府国有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研究课题组 许兆君 柏晓东
介绍了乌马河林业局的试点情况和经验做法。乌马河林业局在改革中把握四个方面:立足大局,掌握主动性;破解难题,把握关节点;加强服务,狠抓工作落实;扩大成果,增加职工收入。在下一步改革中需要解决产权落实和保障、营造林机制、资源保护管理、林改资金管理、产业发展和科教兴林问题。建议尽快制定配套文件,尽快完善营造林技术规程和营造林机制,抓紧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由政府组织开展大规模科技成果推广工作。
关键词:
林权制度改革 新问题 建议 乌马河林业局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柏晓东 张晓梅
对国内外产权形式与特点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的背景及现实意义。在对伊春市国有林权制度改革实践进行全程剖析、总结改革经验的前提下,提出国有林权制度改革应坚持稳定、确保森林不逆转、改革收益资金不流失、公开公平公正、有序配套推进5项原则;妥善处理公有经济与非公有经济、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等4种关系;最终提出改革的总体框架——远封近分、三林流转、发展民有林。
关键词:
国有林区 产权制度改革 原则 模式框架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晓梅 柏晓东
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黑龙江省伊春市乌马河林业局林权制度改革进行了综合效益评价,其结果是改革后林业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有大幅度提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国有林权制度的操作对策,包括政策标准、方法、基础性制度、政府在改革中的地位等。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杨兆有,那美然
1992年以来,我省卫生部门在完成治理整顿任务之后,全省卫生改革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讲话发表以后,全省卫生部门广大干部和职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按照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的精神,主动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从本部门实际出发,进一步加大了卫生改革力度。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省卫生厅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曹玉昆 李名扬 李大祥 朱震锋
课题组在国有林区长期跟踪调查的基础上,以黑龙江省通北林业局为例,分析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及其对天保工程的影响。首先,概述黑龙江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历程并分析黑龙江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产生的影响。其次,阐述黑龙江国有森林资源管理行政权力移交情况及其产生的影响。再次,对通北林业局天保工程实施效果及问题进行分析,通北林业局存在生态直接支出所占比例偏低,职工工资水平低,天保工程政策标准存在滞后性等问题。最后,提出明确改革要素流向,完善国有资源经营管理制度,优化天保工程资金支出结构,建立天保工程动态管理机制,对国有森工企业基础设施建设短板予以政策扶持等进一步完善国有林区改革与实施天保工程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