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30)
2023(2973)
2022(2628)
2021(2446)
2020(2010)
2019(4659)
2018(4535)
2017(8400)
2016(4716)
2015(5189)
2014(5390)
2013(5244)
2012(4549)
2011(4104)
2010(4322)
2009(4080)
2008(3912)
2007(3466)
2006(3426)
2005(2921)
作者
(13556)
(11268)
(11195)
(10590)
(7425)
(5655)
(4974)
(4519)
(4335)
(4282)
(4183)
(4013)
(3921)
(3626)
(3626)
(3582)
(3537)
(3521)
(3370)
(3257)
(2874)
(2847)
(2810)
(2744)
(2703)
(2635)
(2591)
(2591)
(2348)
(2346)
学科
(20047)
经济(20033)
管理(10136)
地方(9586)
环境(8113)
(7909)
(7827)
方法(6212)
中国(5994)
农业(5841)
(5545)
生态(5538)
(5528)
业经(4700)
(4565)
企业(4565)
发展(4270)
(4265)
资源(4191)
数学(4178)
数学方法(4150)
地方经济(3785)
(3694)
理论(3484)
(3085)
规划(3048)
环境规划(2989)
(2972)
(2962)
农业经济(2944)
机构
学院(66368)
大学(62471)
研究(24453)
管理(23725)
(22060)
经济(21480)
理学(19933)
理学院(19576)
管理学(19135)
管理学院(19015)
(17849)
中国(17820)
科学(17414)
(14688)
(13316)
师范(13175)
(12308)
(12220)
中心(11396)
研究所(11360)
师范大学(10596)
(10586)
(10460)
(10441)
旅游(10310)
(10155)
业大(10072)
(9730)
(9281)
农业(9065)
基金
项目(46271)
科学(36648)
研究(33705)
基金(32731)
(28810)
国家(28568)
科学基金(24373)
社会(22131)
(21187)
社会科(20900)
社会科学(20893)
基金项目(18717)
(15952)
自然(15612)
自然科(15019)
自然科学(15015)
自然科学基金(14700)
教育(14040)
资助(13119)
编号(13114)
(11967)
(11327)
重点(10922)
课题(9918)
发展(9562)
成果(9418)
(9412)
(9080)
(8809)
国家社会(8765)
期刊
(32268)
经济(32268)
研究(16296)
中国(13421)
(11331)
科学(10826)
学报(9952)
农业(7822)
资源(7326)
大学(7082)
业经(7009)
管理(6762)
学学(6749)
(6584)
(6481)
旅游(6481)
(6481)
(6456)
教育(5303)
(5276)
金融(5276)
学刊(5221)
旅游学(5217)
游学(5217)
(4358)
问题(4171)
生态(4166)
(4020)
技术(3805)
(3766)
共检索到1000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姚全  
近年来,黑龙江省林口县针对辖区内莲花湖景区人多地少、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在莲花镇实施了生态搬迁工程。为此,财政部门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新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通过与景观开发相结合,打造高标准、城市化的生态旅游示范镇。同时,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安排财政奖补资金,支持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旅游业,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唐海萍  吴必虎  
在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之后 ,生态旅游成为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一条新途径 ,可以发展为一个地区的新产业。黑龙江省伊春市以林业为支柱产业 ,其森林生态旅游产业的开发有很多优势。该文从生态学和旅游资源角度分析了伊春市森林资源的特点及其功能定位 ,并以伊春市具有代表性的五营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从确定生态安全下的旅游资源规划与实施、基础设施的建设、旅游地管理和开发可吸引旅游的属地和周边地 4个方面介绍了在伊春开展生态旅游的构想。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汤姿  尚杰  
黑龙江省拥有丰富水体旅游资源,运用多种方法对其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评估。初步评价结果表明,黑龙江省2005年水体旅游资源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583.6亿元,相当于全省GDP的10.59%。各种功能的价值量排序为水资源供给>调蓄洪水>贮水功能>生物多样性维持>水产品生产>水能发电>航运>碳固定>休闲娱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彬  钟林生  陈田  张爱平  戚均慧  
中俄界江是黑龙江省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潜力区之一,科学评价其生态旅游潜力是合理开发生态旅游资源,促进中俄边境地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基于生态位理论,结合中俄界江生态旅游发展实践,从旅游资源、旅游环境、旅游社区、旅游市场、旅游区位和旅游交通6个维度构建了生态旅游潜力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使用Simpson模型和Pianka模型计算了中俄界江生态旅游潜力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度。研究表明:①中俄界江沿岸14个县市区生态旅游潜力生态位宽度评价值为6.15~18.80;②中俄界江生态旅游潜力生态位宽度空间特征明显,漠河、黑河、抚远、密山为I级潜力区,萝北、嘉荫、同江、虎林和饶河为II级潜力区,塔河、...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郑凤萍  杜伟玲  
随着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理念的转变,乡村旅游业作为一种新型产业将会步入发展快车道。黑龙江凭借其风格独特的农村人文、自然景观,使得当地乡村旅游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然而,由于缺乏经验借鉴以及制度建设落后等原因,黑龙江省发展乡村旅游的区域及数量较为有限,并且已有一定发展的地区也存在资金投入缺乏、管理混乱、开发不合理、人才匮乏等问题。为此,应根据当地资源特色,因地制宜地系统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加快黑龙江乡村旅游的发展进程。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林舒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边境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产品逐渐受到游客的青睐。边境旅游也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黑龙江省作为我国的边境省份,边境旅游资源优势突出。文章通过分析黑龙江省边境旅游发展现状,旨在探索出一条适合该区域边境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周小凤  张朝枝  蒋钦宇  曹静茵  潘彦宏  
居民搬迁是遗产保护或旅游发展过程中常见的策略之一,但此策略究竟对遗产保护或旅游发展产生什么影响并没有形成研究共识。文章以八达岭长城岔道村为例,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和基于目标的搬迁分析框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社区居民搬迁是遗产化与旅游化目标共同驱动的结果,但也同时反作用于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进程与目标,最终导致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双输;(2)社区居民整体参与缺位及其生计不可持续是导致社区搬迁目标——旅游发展与遗产保护失败的关键原因;(3)社区居民搬迁是一个复杂的利益分配过程,自上而下式的目标导向驱动与协商机制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为此,构建双向互动的利益表达及决策机制、有效的社区参与机制及社区居民可持续生计机制是保障遗产保护、旅游与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前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曙光  王靖宇  
本文通过梳理2000-2013年黑龙江省城镇化有关数据,构建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算黑龙江省城镇化水平;运用SPSS分析软件对黑龙江省新型城镇化水平与旅游总收入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获得PearSon相关系数及检验结果,得出两者间的线性回归模型及其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黑龙江省旅游城镇化建设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晓阳  
黑龙江省拥有数量众多、种类丰富的旅游小城镇,在黑龙江省小康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黑龙江省旅游小城镇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从加强政府主导、深入挖掘产品文化内涵、丰富人才培养方式等几方面来探讨加快发展的对策,这才是充分发挥旅游小城镇功能的必要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姗姗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不再单一强调物质生活的满足,而是试图通过低碳经济的推进来实现更好的生活享受。从当前的发展来看,黑龙江流域基本适应了当地低碳经济建设的相关需求,落实了良好的农业生态旅游开发战略。而在后续建设过程中,如何适应当地低碳经济旅游发展的实际需要,进一步强化农业生态旅游的综合建设,这是黑龙江流域当地住户所需明确关注和重视的,本文将从黑龙江流域开发农业生态旅游的优势、问题以及新战略出发,进行全面考量及优化路径探索,以促进黑龙江流域农业生态旅游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琳  张涛  
文章以黑龙江省的12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借助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2003~2017年黑龙江省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的综合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程度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2003~2017年黑龙江省旅游产业指数极速发展,从0.053提升到0.667,旅游产业得到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指数从2003年0.623提升到2017年的0.856,总体发展水平得以提高,尽管2011~2015年生态环境指数整体下降,但之后又有回升趋势。(2)12个地级市耦合协调度方面,除大庆市不断向好、鸡西市指标有所下降以外,各地区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时空格局演变很小,基本格局变化不大。(3)总体来看,2003~2017年黑龙江省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由中度耦合协调逐渐过渡到极度耦合协调类型,两者的要素关联水平较好,彼此促进,协调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孙晓  
选取20012014年统计数据,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黑龙江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旅游经济指数、生态环境指数发展不一致。旅游经济指数呈现M形状,先上升又下降再上升又下降。生态环境指数整体上变化不大,相对较为稳定,整体发展水平也不高。从耦合协调度的时序变化来看,整体耦合协调度上升;从耦合协调度发展类型来看,2001年属于发展不平衡阶段,20022006年属于转型发展阶段,20072014年属于协调发展阶段。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琦  
黑龙江省在开展生态旅游过程中面临许多现实问题亟待解决。为实现黑龙江省生态旅游业的大发展,应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做好开展生态旅游的思想和人员准备,重视生态旅游规划工作,合理开发和利用生态旅游资源,加强对生态旅游的科学管理,重视生态旅游的环境监测。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永强  王芳  范文涛  
2017年以来,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简称国网黑龙江电力)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先后向黑龙江省抚远市浓江乡生德库村派出四批帮扶工作队,实施基础设施改造和服务提升工程、风光储“零碳”综合能源示范工程、上中下游“零碳”循环经济工程,将产业扶贫与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生态环境治理深度融合,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小宁  高常思  
黑龙江作为中国第一耕地大省、第一商品粮基地和有机食品基地,农业的自然和基础优势应为黑龙江第一优势。在全球金融危机和对食品需求不断升级换代的大背景之下,黑龙江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具有在自然资源、组织资源、科技实力、生态环境和产业基础等方面的巨大优势,对于进一步加快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促进加快全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巨大潜力;对于构建黑龙江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在分析黑龙江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突出优势和巨大潜力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模式与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