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23)
- 2023(6881)
- 2022(5872)
- 2021(5561)
- 2020(4658)
- 2019(10390)
- 2018(10611)
- 2017(18239)
- 2016(10744)
- 2015(12311)
- 2014(12593)
- 2013(12047)
- 2012(11887)
- 2011(10716)
- 2010(10970)
- 2009(10270)
- 2008(10246)
- 2007(9495)
- 2006(8512)
- 2005(7649)
- 学科
- 济(39191)
- 经济(39136)
- 管理(24676)
- 业(21502)
- 企(16101)
- 企业(16101)
- 学(15387)
- 地方(13570)
- 方法(13111)
- 农(12960)
- 中国(11163)
- 数学(10873)
- 数学方法(10612)
- 制(9381)
- 财(8867)
- 农业(8512)
- 业经(8102)
- 体(7652)
- 理论(7359)
- 地方经济(7060)
- 融(6637)
- 金融(6629)
- 环境(6489)
- 贸(6341)
- 贸易(6336)
- 银(6307)
- 银行(6244)
- 和(6112)
- 行(6047)
- 易(6012)
- 机构
- 大学(154843)
- 学院(154833)
- 研究(65314)
- 济(51261)
- 经济(49820)
- 管理(48799)
- 中国(47983)
- 科学(47193)
- 理学(40789)
- 理学院(40065)
- 农(39055)
- 管理学(38744)
- 管理学院(38472)
- 京(37691)
- 所(37204)
- 研究所(34414)
- 江(32604)
- 业大(31220)
- 农业(30652)
- 中心(29278)
- 省(25782)
- 院(25078)
- 财(24611)
- 范(23648)
- 师范(23282)
- 北京(23165)
- 州(21440)
- 技术(20861)
- 室(20726)
- 科学院(20081)
- 基金
- 项目(107644)
- 科学(80920)
- 基金(74072)
- 研究(71664)
- 家(70303)
- 国家(69744)
- 科学基金(55154)
- 省(44017)
- 社会(40710)
- 基金项目(39088)
- 自然(38910)
- 社会科(38128)
- 社会科学(38116)
- 自然科(37860)
- 自然科学(37848)
- 划(37666)
- 自然科学基金(37105)
- 教育(32545)
- 资助(30950)
- 编号(28866)
- 重点(26269)
- 成果(24411)
- 发(23827)
- 计划(23268)
- 课题(22548)
- 科技(22514)
- 部(21673)
- 科研(21273)
- 创(20526)
- 江(19670)
共检索到2494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抒圆 高博 于渤 王晓迪 尹赛男 单延龙 韩喜越 曹丽丽
【目的】模拟阴燃过程,研究土壤表层温度变化规律和气体释放特征,为阴燃燃烧动力学、阴燃蔓延机制和阴燃火灾监测等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大兴安岭地区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阴燃炉实验,分析测定不同燃烧时间下的土壤温度和气体(CO_2、CO)释放量,及不同含水率(20%、30%、40%)对气体释放量的影响。【结果】阴燃过程中土壤表层温度呈现先快速增加,然后保持平稳,最后快速下降直至熄灭的变化趋势;根据土壤表层温度变化特征,将阴燃过程分为点燃期、上升期、稳定期和熄灭期 4 个阶段,各阴燃阶段校正燃烧效率(MCE)均小于 0.75;阴燃过程中CO_(2 )平均释放量为 316.23 mg/m_3,CO 平均释放量为 101.25 mg/m_3;阴燃过程中 CO 呈现持续性释放状态,CO_(2 )呈现间歇性释放状态;燃烧时间对 CO_(2 )和 CO 释放量存在显著性影响,但 CO_(2 )和 CO 释放量不存在相关关系;不同含水率下,CO_(2 )释放量呈现显著性差异(P ? 0.05),但 CO 释放量无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根据阴燃中的温度和气体变化,阴燃在 14 h 后出现向明燃转化的趋势,但由于土壤中可燃物含量下降,最终未转化为明燃;由于含水率升高导致土壤氧气含量下降和热量损失增加,因此 CO_(2 )释放量降低;在含水率 20% ~ 40% 的条件下,阴燃均可以维持蔓延传播,因此CO 释放量无显著性差异。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朱玉杰 董希斌
【目的】为了使大兴安岭用材林更好地恢复和增长,进行不同抚育间伐强度试验,探讨最佳抚育间伐强度,优化用材林整体经营效果。【方法】以大兴安岭地区落叶松用材林不同抚育间伐强度10个样地为研究对象,选取生物多样性、林分空间结构、冠层结构、光合作用和林木生长等35项指标,运用SPSS19.0软件对抚育间伐样地各项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计算各指标的平均值、标准差,对不同抚育间伐样地指标间的差异进行检验,同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森林抚育间伐效果的综合评价体系,对各个样地不同抚育间伐强度经营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抚育间伐强度样地群落物种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春阳 张运林 郭妍 胡海清
【目的】气候变暖带来的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含碳气体排放量增加是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而森林火灾排放含碳气体仅次于化石燃料燃烧,是全球变暖的重要因素,为了实现定量探究森林火灾对气候变暖的影响,需要准确估算森林火灾含碳气体的排放量。【方法】以大兴安岭6种主要乔木的枝和叶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燃烧试验的方法,利用Testo350烟气分析仪测定其在燃烧过程中含碳气体的排放量,分析不同可燃物排放气体差异性,并计算可燃物的排放因子和修正燃烧效率。【结果】1)燃烧过程中6种乔木枝、叶燃烧含碳气体(CO、CO_2、C_xH_y)排放量的平均值枝为2 406.18、18 486、184.88 mg·dm~(-3);叶为2 297.43、20 548.6、166.27 mg·dm~(-3);2)6种乔木枝的CO_2气体排放量差异不显著,樟子松叶的CO_2排放量显著低于其余5种乔木,剩余5种乔木差异不显著。6种乔木枝和叶的CO、C_xH_y排放量差异显著;3)6种乔木枝、叶含碳气体的排放因子(EFi)范围分别为CO(118.97~195.00)、CO_2(1 290.12~1 672.50)、C_xH_y(8.10~17.32)g·kg~(-1);4)叶的修正燃烧效率(MCE):针叶乔木叶,而同种阔叶乔木的修正燃烧效率(MCE):枝<叶。【结论】根据气体排放量计算了不同气体的排放因子,利用排放因子可对大兴安岭森林火灾排放的含炭气体进行估算;修正燃烧效率结果能定量反映出本文在实验条件下可燃物都达到了明然状态,修正燃烧效率越低产生的不完全燃烧产物就越多;修正燃烧效率结果说明了针叶乔木叶相对于阔叶乔木叶燃烧不充分,针叶乔木叶燃烧产生的CO量多;研究结果将对估计大兴安岭森林火灾含碳气体排放总量和其对环境的影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立宾 隋心 朱道光 崔福星 李金博 宋瑞清 倪红伟
为了研究不同林型兴安落叶松林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特征,探讨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变化的影响因子,进一步弄清楚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不同兴安落叶松林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本研究分别以藓类兴安落叶松林、杜香兴安落叶松林、草类兴安落叶松林和杜鹃兴安落叶松林的土壤真菌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对土壤进行测序,分析了土壤真菌的Alpha多样性、物种组成和丰度,并研究土壤理化性质对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共检测到4门11纲36目63科74属土壤真菌。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
关键词:
大兴安岭 兴安落叶松 真菌 群落结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玉宝 乌吉斯古楞 王百田 王立明
根据在大兴安岭调查兴安落叶松天然林林隙结构,阐述了林隙地被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从林隙中心向外随着距林隙中心距离的增加,灌木高度和盖度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在林隙内,随着离林隙中心距离增加,灌木高度和盖度逐渐增加。越过林隙边缘进入林内后,灌木高度和盖度随着距离增加,又逐渐减小。灌木种数呈少-多-少的变化过程。在林隙边缘地带,灌木盖度最大、种类最多;从林隙中心到林内随着距离增加,草本高度、盖度、种数逐渐变小;随着林隙内枯倒木腐烂程度增加,林隙更新株数有增多趋势。更新株数随着林隙面积增加,总体上趋于减少,呈现单峰型变化;林隙内死地被物厚度比林内小。从林隙中心到林内,随着距离增加,藓类高度和盖度、死...
关键词:
兴安落叶松 林隙 地被物 大兴安岭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胡学礼 郭鸿彦 刘旭云 胡尊红 许艳萍 郭孟璧 杨谨 郭丽芬 唐志敏 于莉秋 杨明
对云南工业大麻品种(云麻1,2,3,4号)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的物候期、农艺性状、产量进行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云南工业大麻系列品种的种子均不能成熟;纤维除云麻1号外,其他3个品种均能成熟。云麻1号的干茎秆产量最高,为12 673kg/hm2,极显著高于对照品种,但纤维不能成熟,不适宜该地区种植。云麻3号的纤维产量最高,为1715.5 kg/hm2,显著高于云麻1号和对照品种,最适宜该地区作纤维型大麻种植;而云麻2号、云麻4号次适宜该地区作纤维型大麻种植。
关键词:
工业大麻 适应性 产量 农艺性状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佳俣 刘桂兰 赵铭宇 杨金英
目的:对宫颈癌多种筛查方案的效果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并探讨最具有成本-效果的筛查方案。方法:选取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35~64岁的3 500名适龄农村妇女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测、细胞DNA定量分析方法及人乳头瘤病毒(HPV)DNA检测3种筛查方法的检测,对单一使用以及每两种筛查方法联合的几种方案分别进行卫生经济学效果分析。结果:应用细胞DNA定量分析方法筛查成果-效果比最佳,HPV联合细胞DNA定量分析方法宫颈病变检出率最高。结论: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采用单一技术方案——细胞DNA定量分析法是最具成果-效果的筛查方案。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颜丽娟
生态足迹法是一种定量的从供求视角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学者多以消费性生态足迹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文章以生产性生态足迹测量对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生态效益及当地人对自然环境的作用,考察实施"天保"工程后的效果。研究发现,在本时期"天保"政策对森林资源起到有效保护的同时,还带来耕地、草地、水域等资源面临生态赤字的危机,化石能源用地消耗的增加更成为环境污染的隐患,故提高地区生态承载力、寻求新能源应作为"天保"工程二期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尤伟 蔡体久 段亮亮
【目的】研究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兴安落叶松林雪水文特征,为今后积雪蒸发测定和区域水资源调控提供更为科学的数据支撑和理论基础。【方法】对观测期内16场降雪的大气降雪量以及对林内积雪深度、积雪密度以及雪水当量进行了周期性观测与统计分析。【结果】(1)随着降雪级别的减少,兴安落叶松林的截留率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分别为6.50%(暴雪)、9.04%(大雪)、9.8%(中雪)、15.7%(小雪)。可见,兴安落叶松林降雪截留最大截留率出现在小雪,暴雪时截留率则最小。(2)兴安落叶松林内积雪深度和林外相比差异不大,其中落叶松林林内积雪深度最深为68.6 cm,林外空地积雪深度最深为74.8 cm。(3)林内和林外的积雪密度在观测初期会随降雪的输入而降低,无降雪期有相应升高。融雪期随着气温的升高,雪密度减少速度会加快。在4月24—29日达到最大值,减少量分别为0.07和0.11 g/cm3。(4)雪水当量速率减少量在4月24—29日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0.2和46.4 mm。【结论】和林外空地相比,兴安落叶松林对积雪深度、积雪密度及雪水当量影响不大,说明兴安落叶松林在雪水文过程中对积雪特征影响尽管存在,但并不明显。该区雪蒸发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变化规律,积雪期的日蒸发量和蒸发速率均值分别为0.04 mm和0.2×10-3mm/h,日蒸发量波动幅度在0.02~0.14 mm之间,在融雪期间,日蒸发量和蒸发速率的均值分别为0.38 mm和1.51×10-3mm/h,采用灰色关联度对各因子进行分析,得出净辐射是影响兴安落叶松林内积雪蒸发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兴安落叶松林 积雪蒸发 降雪截留 融雪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段北星 满秀玲 宋浩 刘家霖
【目的】研究大兴安岭地区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呼吸及其组分的特征以及与土壤温度、湿度两个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阐明我国寒温带地区碳释放及其对地区气候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LI-6400对大兴安岭北部5种主要类型兴安落叶松林(落叶松纯林、兴安杜鹃-落叶松林、杜香-落叶松林、白桦-落叶松林和樟子松-落叶松林)的土壤呼吸、呼吸组分及其影响因子进行测定分析。【结果】5种类型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总呼吸(RS)、异养呼吸(Rh)和根呼吸(Rr)都具有明显的单峰曲线季节动态,且峰值均出现在8月;平均RS波动在4.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姜海燕 闫伟
采用稀释平板法,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研究了5种不同林型的土壤微生物数量组成及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林中分布的微生物以细菌占优势,占微生物总数量的80.19%~96.83%;微生物的总数量是杜香Ledum palustre-兴安落叶松林(28.85×106个·g-1)>草类-兴安落叶松林(20.67×106个·g-1)>柴桦Betula fruticosa-兴安落叶松林(10.08×106个·g-1)>火烧迹地(2.95×106个·g-1)>皆伐兴安落叶松林(2.07×106个·g-1);细菌是杜香-兴安落叶松林(27.18×106个·g-1...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海艳 魏江生
通过2003年7-8月对大兴安岭生态定位站落叶松林内0~30cm土壤容重、根系的测定及土壤质量含水量的动态监测得出如下结论:10~20cm土层和20~30cm土层土壤容重的平均值分别为0.338g/cm3、1.352g/cm3,随深度的增大土壤容重增大;67.9%的根系分布在10~20cm的土层中,32.1%的根系分布在20~30cm的土层中,随深度的增大根系分布减少;从垂直分布看,降雨过后,表层0~10cm土壤质量含水量首先出现最大值且损耗最快;其次为10~20cm,20~30cm土壤质量含水量最大值出现在降雨后的第四天;降雨第四天后三层土壤质量含水量比较接近;从水平分布看,随坡度下降土壤质...
关键词:
大兴安岭落叶松林 土壤水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廷茂 张建国 刘勇 彭祚登 赵朝中 李志丹
本文从露天晒苗入手,以移植容器苗为对比实验材料,研究了起苗后裸根苗的水分生理特点及其与造林成活率、林木初期高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苗木体内水分状况与苗木根系活力呈显著的线性相关;苗木水势、根系活力与造林后新根再生能力、林木初期高生长量呈显著线性相关.从而证明可以用苗木水势、根系活力来标定苗木的活力状况或苗木质量.造林成活率和造林成活系数(SCA)依苗木水势、根系活力变化的规律是:在一定的水势和根系活力范围内,造林成活率和造林成活系数的下降并不明显;当苗木水势和根系活力下降到一定值后,造林成活率和造林成活系数才大幅度下降,以至死亡.通过晾晒试验,我们还得到了不同苗木类型致死的临界水势值,并讨论了...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韶晗 许大为 宋爽 石梦溪 胡珊珊
【目的】为保证湿地生态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人居环境的改善提升,强化国家湿地公园景观建设效果,以便为我国国家湿地公园可持续发展贡献一定力量。【方法】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视角,以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国家湿地公园景观建设效果为研究对象,基于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FAHP)建立了大兴安岭地区国家湿地公园景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相应分析,构建了各层指标的评判矩阵,结合层次分析法所得到的权重集,对大兴安岭地区国家湿地公园景观质量进行了针对性评判。【结果】分析了大兴安岭地区10所国家湿地公园(含试点)现有景观建设水准,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地区国家湿地公园总体建设质量一般,总体评分为0.566,10所国家湿地公园(含试点)评分均为“一般”,分值均介于0.5~0.6。10所国家湿地公园得分排名为:漠河九曲十八湾国家湿地公园>塔河固奇谷湿地公园>双河源国家湿地>阿木尔国家湿地公园>古里河国家湿地公园>砍都河国家湿地公园>呼中呼玛河源国家湿地公园>十八站呼玛河国家湿地公园>漠河大林河国家湿地公园>加格达奇甘河国家湿地公园。【结论】大兴安岭地区国家湿地公园景观建设在生态调节服务及景观支持层面表现较好,在文化服务方面表现较弱。该地区国家湿地公园在景观特色表达、公众教育等方面需加强投入,增强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建设,为区域生态优化、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庄会霞1 刘琪璟1 孟盛旺1 贾全全1 邓留宝2
摘 要:偃松是我国东北寒温带地区的针叶树种之一,也是松树中罕见的灌木。为了研究偃松在不同生境条件下的生长状况,本研究采用树干解析法调查了山脊和谷底偃松的生长状况。参考乔木树种直径和树高生长模型以及树高曲线方程,并结合数据特点,拟合了偃松伸长生长和直径生长模型,并从中选出最优模型。结果显示:无论是在谷底还是山脊,偃松伸长生长均呈二项式变化。在谷底和山脊,直径生长分别以幂函数和二项式函数拟合效果较好,树干长度 - 基径最优模型分别为幂函数和二项式模型。山脊处的偃松伸长生长、直径生长和年轮生长均较谷底的快,这不仅与树种自身生长特性有关,还与环境条件有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