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44)
- 2023(7604)
- 2022(6761)
- 2021(6192)
- 2020(5548)
- 2019(13411)
- 2018(13183)
- 2017(25278)
- 2016(14059)
- 2015(15772)
- 2014(15931)
- 2013(16177)
- 2012(15341)
- 2011(13974)
- 2010(14299)
- 2009(13441)
- 2008(13589)
- 2007(12559)
- 2006(10931)
- 2005(9774)
- 学科
- 济(64453)
- 经济(64392)
- 管理(36821)
- 业(34311)
- 方法(28911)
- 企(26372)
- 企业(26372)
- 数学(25698)
- 数学方法(25442)
- 农(18339)
- 地方(17612)
- 学(14785)
- 中国(14732)
- 财(14552)
- 环境(12476)
- 农业(12207)
- 业经(11541)
- 贸(11528)
- 贸易(11524)
- 易(11094)
- 制(9991)
- 和(9776)
- 地方经济(9343)
- 融(8644)
- 务(8642)
- 金融(8641)
- 理论(8635)
- 财务(8613)
- 财务管理(8588)
- 划(8423)
- 机构
- 大学(204406)
- 学院(203342)
- 济(83265)
- 经济(81468)
- 管理(75776)
- 研究(73186)
- 理学(64549)
- 理学院(63714)
- 管理学(62463)
- 管理学院(62086)
- 中国(54742)
- 科学(47126)
- 京(44898)
- 农(40041)
- 所(38906)
- 江(37254)
- 财(37190)
- 研究所(35519)
- 中心(33949)
- 业大(33695)
- 农业(31538)
- 财经(29323)
- 范(27832)
- 北京(27703)
- 师范(27537)
- 经(26315)
- 院(26229)
- 州(25881)
- 经济学(25368)
- 省(24265)
- 基金
- 项目(135284)
- 科学(104677)
- 研究(96610)
- 基金(96474)
- 家(85267)
- 国家(84588)
- 科学基金(70713)
- 社会(59576)
- 社会科(56329)
- 社会科学(56303)
- 省(54409)
- 基金项目(51736)
- 自然(46429)
- 划(45416)
- 自然科(45159)
- 自然科学(45141)
- 自然科学基金(44307)
- 教育(44103)
- 资助(39898)
- 编号(39078)
- 成果(31896)
- 重点(31543)
- 发(30240)
- 部(29911)
- 课题(27701)
- 创(27113)
- 科研(26262)
- 计划(25656)
- 创新(25442)
- 大学(24762)
共检索到3078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颜丽娟
生态足迹法是一种定量的从供求视角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学者多以消费性生态足迹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文章以生产性生态足迹测量对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生态效益及当地人对自然环境的作用,考察实施"天保"工程后的效果。研究发现,在本时期"天保"政策对森林资源起到有效保护的同时,还带来耕地、草地、水域等资源面临生态赤字的危机,化石能源用地消耗的增加更成为环境污染的隐患,故提高地区生态承载力、寻求新能源应作为"天保"工程二期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佳俣 刘桂兰 赵铭宇 杨金英
目的:对宫颈癌多种筛查方案的效果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并探讨最具有成本-效果的筛查方案。方法:选取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35~64岁的3 500名适龄农村妇女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测、细胞DNA定量分析方法及人乳头瘤病毒(HPV)DNA检测3种筛查方法的检测,对单一使用以及每两种筛查方法联合的几种方案分别进行卫生经济学效果分析。结果:应用细胞DNA定量分析方法筛查成果-效果比最佳,HPV联合细胞DNA定量分析方法宫颈病变检出率最高。结论: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采用单一技术方案——细胞DNA定量分析法是最具成果-效果的筛查方案。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胡学礼 郭鸿彦 刘旭云 胡尊红 许艳萍 郭孟璧 杨谨 郭丽芬 唐志敏 于莉秋 杨明
对云南工业大麻品种(云麻1,2,3,4号)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的物候期、农艺性状、产量进行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云南工业大麻系列品种的种子均不能成熟;纤维除云麻1号外,其他3个品种均能成熟。云麻1号的干茎秆产量最高,为12 673kg/hm2,极显著高于对照品种,但纤维不能成熟,不适宜该地区种植。云麻3号的纤维产量最高,为1715.5 kg/hm2,显著高于云麻1号和对照品种,最适宜该地区作纤维型大麻种植;而云麻2号、云麻4号次适宜该地区作纤维型大麻种植。
关键词:
工业大麻 适应性 产量 农艺性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韶晗 许大为 宋爽 石梦溪 胡珊珊
【目的】为保证湿地生态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人居环境的改善提升,强化国家湿地公园景观建设效果,以便为我国国家湿地公园可持续发展贡献一定力量。【方法】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视角,以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国家湿地公园景观建设效果为研究对象,基于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FAHP)建立了大兴安岭地区国家湿地公园景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相应分析,构建了各层指标的评判矩阵,结合层次分析法所得到的权重集,对大兴安岭地区国家湿地公园景观质量进行了针对性评判。【结果】分析了大兴安岭地区10所国家湿地公园(含试点)现有景观建设水准,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地区国家湿地公园总体建设质量一般,总体评分为0.566,10所国家湿地公园(含试点)评分均为“一般”,分值均介于0.5~0.6。10所国家湿地公园得分排名为:漠河九曲十八湾国家湿地公园>塔河固奇谷湿地公园>双河源国家湿地>阿木尔国家湿地公园>古里河国家湿地公园>砍都河国家湿地公园>呼中呼玛河源国家湿地公园>十八站呼玛河国家湿地公园>漠河大林河国家湿地公园>加格达奇甘河国家湿地公园。【结论】大兴安岭地区国家湿地公园景观建设在生态调节服务及景观支持层面表现较好,在文化服务方面表现较弱。该地区国家湿地公园在景观特色表达、公众教育等方面需加强投入,增强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建设,为区域生态优化、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抒圆 高博 于渤 王晓迪 尹赛男 单延龙 韩喜越 曹丽丽
【目的】模拟阴燃过程,研究土壤表层温度变化规律和气体释放特征,为阴燃燃烧动力学、阴燃蔓延机制和阴燃火灾监测等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大兴安岭地区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阴燃炉实验,分析测定不同燃烧时间下的土壤温度和气体(CO_2、CO)释放量,及不同含水率(20%、30%、40%)对气体释放量的影响。【结果】阴燃过程中土壤表层温度呈现先快速增加,然后保持平稳,最后快速下降直至熄灭的变化趋势;根据土壤表层温度变化特征,将阴燃过程分为点燃期、上升期、稳定期和熄灭期 4 个阶段,各阴燃阶段校正燃烧效率(MCE)均小于 0.75;阴燃过程中CO_(2 )平均释放量为 316.23 mg/m_3,CO 平均释放量为 101.25 mg/m_3;阴燃过程中 CO 呈现持续性释放状态,CO_(2 )呈现间歇性释放状态;燃烧时间对 CO_(2 )和 CO 释放量存在显著性影响,但 CO_(2 )和 CO 释放量不存在相关关系;不同含水率下,CO_(2 )释放量呈现显著性差异(P ? 0.05),但 CO 释放量无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根据阴燃中的温度和气体变化,阴燃在 14 h 后出现向明燃转化的趋势,但由于土壤中可燃物含量下降,最终未转化为明燃;由于含水率升高导致土壤氧气含量下降和热量损失增加,因此 CO_(2 )释放量降低;在含水率 20% ~ 40% 的条件下,阴燃均可以维持蔓延传播,因此CO 释放量无显著性差异。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庄会霞1 刘琪璟1 孟盛旺1 贾全全1 邓留宝2
摘 要:偃松是我国东北寒温带地区的针叶树种之一,也是松树中罕见的灌木。为了研究偃松在不同生境条件下的生长状况,本研究采用树干解析法调查了山脊和谷底偃松的生长状况。参考乔木树种直径和树高生长模型以及树高曲线方程,并结合数据特点,拟合了偃松伸长生长和直径生长模型,并从中选出最优模型。结果显示:无论是在谷底还是山脊,偃松伸长生长均呈二项式变化。在谷底和山脊,直径生长分别以幂函数和二项式函数拟合效果较好,树干长度 - 基径最优模型分别为幂函数和二项式模型。山脊处的偃松伸长生长、直径生长和年轮生长均较谷底的快,这不仅与树种自身生长特性有关,还与环境条件有关。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庄会霞 刘琪璟 孟盛旺 贾全全 邓留宝
偃松是我国东北寒温带地区的针叶树种之一,也是松树中罕见的灌木。为了研究偃松在不同生境条件下的生长状况,本研究采用树干解析法调查了山脊和谷底偃松的生长状况。参考乔木树种直径和树高生长模型以及树高曲线方程,并结合数据特点,拟合了偃松伸长生长和直径生长模型,并从中选出最优模型。结果显示:无论是在谷底还是山脊,偃松伸长生长均呈二项式变化。在谷底和山脊,直径生长分别以幂函数和二项式函数拟合效果较好,树干长度-基径最优模型分别为幂函数和二项式模型。山脊处的偃松伸长生长、直径生长和年轮生长均较谷底的快,这不仅与树种自身生长特性有关,还与环境条件有关。
关键词:
偃松 树干解析 生长模型 环境条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华晶 许修宏 姜廷波
【目的】对大兴安岭地区野生黑木耳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利用PCR-SRAP体系,选出9对SRAP引物对18个野生菌株和6个栽培菌株DNA进行扩增,通过NTSYSpc软件对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通过PCR扩增,9对引物共扩增到90条条带,其中78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87.0%。平均每条引物扩增的条带数和多态性条带数分别为10.00条和8.67条。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变化在0.051—0.918,平均为0.683,所揭示的基因型数平均为15.78个。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遗传相似系数在0.63水平上,可分为5个类群。【结论】SRAP标记技术在栽培与野生菌株间都表现出明显的遗传...
关键词:
黑木耳 SRAP 遗传多样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臧桐汝 舒立福 王明玉 赵凤君 同小娟 司莉青 陈锋
[目的]研究大兴安岭地区雷击火的发生规律和关键影响因素,为大兴安岭林区雷击火防控决策提供指导。[方法]基于1968-2010年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的雷击火历史统计数据,以及雷电定位监测数据、植被数据、气象数据、DEM数据等,利用Arcmap和统计软件从雷电活动(雷电流强度、陡度、电流极性、能量)、气象因子(降水量、风速、相对湿度、气温)、林分类型(落叶松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木林等)和地形(坡度、坡向、海拔)等方面,分析大兴安岭地区雷击火的发生规律。[结果]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1968-2010年共发生508次雷击火,主要集中在5-8月份,其中6月份最为频繁;10:00-17:00是雷击火高发时段;阿木尔、塔河、呼中、新林和松岭是大兴安岭雷击火易发地区。雷电活动对雷击火发生有一定影响,引发雷击火的闪电多为负闪,雷电流强度和陡度分别为-10~-1kA和-10~-1 kA/μs,雷电流释放的能量与雷击火的发生之间无明显规律性。气象因子中,气温与雷击火发生呈极显著正相关,降水量、相对湿度和风速与雷击火发生相关性不显著。雷击火的发生同样受林分类型和海拔的影响,主要发生在落叶松林中,0°~10°坡度雷击火发生较频繁,坡向对其影响并不显著,海拔300~900 m的地区为雷击火高发区。[结论]明确了大兴安岭地区雷击火的发生规律及影响因素,建议在夏季尤其是6月份对重点林区进行雷击火的监测和预防。
关键词:
大兴安岭 雷击火 森林火灾 雷电活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高博 单仔赫 曹丽丽 单延龙 韩喜越 王明霞 尹赛男
【目的】大兴安岭地区是黑龙江省森林火灾的多发区,研究该地区森林火灾月动态变化并构建发生预测模型,旨在为该地区森林火灾的预防和管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大兴安岭地区1997—2017年森林火灾资料,使用Origin、ArcMap等软件绘图,分析该地区森林火灾的月动态变化;根据该地区6个气象站台的逐月气象数据研究气象要素与林火发生之间的关系,使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森林火灾发生预测模型,使用配对t检验方法验证模型精度。【结果】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1997—2017年共发生森林火灾776起,共造成火场总面积1 171 585.73 hm2;该地区森林火灾发生次数月变化趋势呈单峰型,主要集中发生在夏季,春季的森林火灾造成的火场总面积较大;火点主要集中在该地区西部和东南部,东部、南部和东南部火场面积较大;林火发生次数由北向南随月份的增加而升高,之后回落;火场总面积除个别月份(3、5、10月)较为集中外,其他月份变化波动不大,尤其是8月份;气温、降水等8个指标分别与林火的发生存在相关关系;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和最大日降水量为大兴安岭地区林火发生预测模型的影响变量。【结论】1997—2017年大兴安岭地区6月森林火灾发生次数最多,5月火场总面积最大;呼中地区夏季火灾发生最为频繁;基于气象因素建立了林火发生预测模型,且模型精度较高(t=0.001,P=0.999> 0.01)。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敬凯 步思蕾 赵浩然 刘宇轩 童麟澳 孙术发
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为研究对象,根据大兴安岭三县四区影响森林火灾发生的气候因素、地形因素以及人为因素,采用聚类分析法对其进行系统聚类,确定三县四区森林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及风险等级。根据风险等级的不同,引入权重因子,采用遗传算法对52个林场、13个林业局进行林火应急物流中心选址,最终选定在松岭林业局、阿木尔林业局以及塔河县林业局的基础上建设林火应急物流中心,既保证了应急物流中心的响应速度,也降低了建设成本,最大程度上确保了大兴安岭地区林区火灾应急物流中心建设的有效性及合理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田晓瑞 Douglas J. McRae 舒立福 赵凤君 王明玉
根据研究区内及附件气象站每日气温、相对湿度、24小时降水和风速计算1987—2006年大兴安岭每日的加拿大林火天气指数系统(FWI)各组分值。利用空间插值方法,获得1987—2006年所有森林火灾发生日的FWI系统各组分值。大兴安岭林区森林火灾主要发生在落叶针叶林(61.3%)、草地(23.9%)和落叶阔叶林(8.0%),主要火源是雷击火(占57.1%)。4—6月份森林火灾发生时的FWI、FFMC和ISI平均值高。根据1987—2006年FWI组分指数的分布和火发生情况,对森林火险指数进行了分级,低、中、高、很高和极高火险的FWI取值范围分别为0~2.5,2.6~10.0,10.1~18.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孟晓清 刘琪璟 陶立超 邓留宝 李卫军 温志勇
为了解大兴安岭林区南部和北部落叶松与白桦幼中龄林碳密度差异,准确估算该地区碳储量,本文结合南北部两个典型林业局抚育伐样地调查及森林资源统计资料,分析了南北部落叶松和白桦幼中龄林林分特征及生物量差异,利用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建立了生物量(B)与蓄积量(V)的线性关系。结果显示,南部落叶松和南北部白桦直径分布均为右偏山状曲线,北部落叶松为左偏山状。样地生物量密度分布近似于正态曲线,南部各样地之间分布相对均匀,北部各样地分布相差较大。落叶松和白桦生物量与蓄积量线性关系分别为B=0.6726*V+0.5592和B=0.7317*V-0.2932。南部地区落叶松和白桦幼中龄林碳密度分别为30.54 ...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宝江 姜宏哲 穆立蔷
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开发利用能源植物成为发展趋势。通过野外调查和文献分析,对大兴安岭地区非粮生物柴油能源植物资源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地区野生非粮生物柴油植物有123种,隶属于37科92属。其中裸子植物包括2科4属8种,双子叶植物为34科87属114种,单子叶植物有1科1属1种。木本种类49种,其中乔木22种,灌木27种;草本种类74种。大兴安岭地区非粮生物柴油植物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价值多样,应用潜力巨大。通过分析本区非粮生物柴油植物资源的特点,对该地区非粮生物柴油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出了建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廷茂 张建国 刘勇 彭祚登 赵朝中 李志丹
本文从露天晒苗入手,以移植容器苗为对比实验材料,研究了起苗后裸根苗的水分生理特点及其与造林成活率、林木初期高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苗木体内水分状况与苗木根系活力呈显著的线性相关;苗木水势、根系活力与造林后新根再生能力、林木初期高生长量呈显著线性相关.从而证明可以用苗木水势、根系活力来标定苗木的活力状况或苗木质量.造林成活率和造林成活系数(SCA)依苗木水势、根系活力变化的规律是:在一定的水势和根系活力范围内,造林成活率和造林成活系数的下降并不明显;当苗木水势和根系活力下降到一定值后,造林成活率和造林成活系数才大幅度下降,以至死亡.通过晾晒试验,我们还得到了不同苗木类型致死的临界水势值,并讨论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