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97)
- 2023(6988)
- 2022(6018)
- 2021(5247)
- 2020(4600)
- 2019(10976)
- 2018(10780)
- 2017(21286)
- 2016(11762)
- 2015(13489)
- 2014(13635)
- 2013(13967)
- 2012(13438)
- 2011(12144)
- 2010(12243)
- 2009(11428)
- 2008(11576)
- 2007(10744)
- 2006(9137)
- 2005(8078)
- 学科
- 济(59099)
- 经济(59059)
- 业(32570)
- 管理(31861)
- 方法(26767)
- 企(25180)
- 企业(25180)
- 数学(23893)
- 数学方法(23713)
- 农(16437)
- 地方(15573)
- 中国(12925)
- 业经(12370)
- 财(12100)
- 学(11869)
- 农业(10830)
- 环境(10517)
- 产业(9946)
- 贸(9931)
- 贸易(9929)
- 易(9551)
- 制(8896)
- 技术(8761)
- 地方经济(8751)
- 和(8579)
- 融(7500)
- 金融(7498)
- 划(7351)
- 银(7311)
- 银行(7290)
- 机构
- 学院(178540)
- 大学(176851)
- 济(77548)
- 经济(76065)
- 管理(69066)
- 研究(61010)
- 理学(59626)
- 理学院(58934)
- 管理学(57981)
- 管理学院(57649)
- 中国(44462)
- 科学(38678)
- 京(37774)
- 农(34053)
- 江(32716)
- 财(32521)
- 所(31835)
- 业大(29287)
- 研究所(29134)
- 中心(28747)
- 农业(27015)
- 财经(26260)
- 经济学(23961)
- 经(23555)
- 范(22862)
- 北京(22756)
- 师范(22607)
- 经济学院(21995)
- 州(21993)
- 院(21552)
- 基金
- 项目(119221)
- 科学(93318)
- 研究(86009)
- 基金(85119)
- 家(73965)
- 国家(73376)
- 科学基金(62383)
- 社会(54661)
- 社会科(51950)
- 社会科学(51929)
- 省(49500)
- 基金项目(45961)
- 划(40011)
- 自然(39891)
- 自然科(38867)
- 自然科学(38851)
- 教育(38180)
- 自然科学基金(38155)
- 编号(34768)
- 资助(34550)
- 发(28032)
- 重点(27293)
- 成果(27252)
- 部(26176)
- 创(24993)
- 课题(24132)
- 创新(23448)
- 科研(23009)
- 发展(22776)
- 展(22435)
共检索到2574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晓梅 陈思
以黑龙江垦区林业第一产业中林木培育和种植业、林产品采集业、林木采运业这3个次级产业为研究对象。依据2004~2015年《黑龙江垦区统计年鉴》数据,运用灰色关联法计算了2003~2014年林业第一产业内部各次级产业产值与林业第一产业总产值的关联度。动态关联度研究结果表明:林木的培育和种植业与垦区林业总产值的动态关联度高于林产品采集业和林木采运业,在国家积极推进天然林保护工程这一背景下,为其他垦区以及黑龙江省农村发展林木的培育和种植业,促进其优势产业发展提供学习的对象。
关键词:
林业次级产业 灰色关联分析法 比较优势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晓梅 李明圆
以黑龙江省林业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计算2005~2010年间各时间段内黑龙江省林业三次产业与总产出以及林业三次产业内部各次级产业与三次产业产出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并以此为基础对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结构中三次产业结构关联度以及第一、二、三产业内部动态关联变化进行全面分析,进而提出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应该挖掘潜力发展林业第一产业、利用现代科技全面发展林业第二产业、发展以森林生态旅游为主的林业第三产业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灰色关联分析 林业产业 产业结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骁 张凤武
资源型城市面临资源的日益枯竭,必须进行产业转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鸡西、鹤岗、七台河、双鸭山是黑龙江省著名的煤炭资源型城,四煤城积极主动的进行产业转型,有成功也有教训,对此过程的评价也莫衷一是。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把四煤城看作一个综合的大系统,建立产业结构分析模型,对这四个城市的第一、二、三产业关联性进行分析,找出症结所在,得到产业调整的优化值,从而提出优化产业结构的对策,促进四煤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煤炭资源型城市 产业转型 灰色关联分析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洪瑞 吕洁华 张滨
要解决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破除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两危"难题,就需要对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林业产业结构要有清晰的把握和认识。本研究运用2009~2012年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林业产值数据,基于灰色发展决策模型,对林业三次产业及内部次级产业发展系数与预测值进行了测算,明确各产业所属类型。并依据研究结果及生态功能区实际状况,提出林业产业优化的对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吕洁华 张滨 张洪瑞
以产业发展能力和产值比重两个角度为着眼点,运用灰色发展决策模型对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类型进行识别,从新的角度为优化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结构、促进黑龙江省林业经济发展寻找方向。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黑龙江省林业三次产业中的主导产业分别为经济林产品的种植和采集、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苇制品制造、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并以此为依据给出了若干调控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雨竹 王玉芳 宫力平
非木质林产品以其可再生性和对资源的恢复和再利用不会产生负面影响的特质,对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有着举足轻重的拉动和提升作用。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非木质林产品产业与林业产业结构的关联度,分析其对林业产业结构的影响,采用灰色预测方法,预测非木质林产品产业的发展趋势,并分析预测后的非木质林产品产业与林业产业结构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非木质林产品产业对林业产业结构的影响程度较大,预测的结果也表明二者具有高度相关性。因此,研究认为黑龙江省可以通过发展非木质林产品产业来对林业产业结构进行改进和调整,实现林业产业结构优化,促进林区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吕洁华 刘艳迪 王潇涵
合理的林业产业结构能够促进林业产业的协调发展,对林业产业结构发展趋势的准确预测能够及时调整林业产业结构,使其朝着合理的方向发展。基于灰色马尔科夫模型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进行预测,首先运用GM(1,1)模型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1998—2021年林业三次产业比重进行预测,根据1998—2016年预测相对误差的不同区间进行分类,然后基于马尔科夫转移矩阵预测出2017—2021年灰色预测的相对误差区间,根据误差区间对灰色预测结果进行修正,并进行归一化处理。结果发现,1998—2016年林业产业结构由"一、二、三"模式逐步波动式的向"一、三、二"模式转变,且在未来5年内,第三产业比重将继续上升,并超过第一产业成为林业主导产业,林业产业结构将变为"三、一、二"模式。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发展应以林业第三产业为主,结合发展林业第一、二产业,并进一步针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三次产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姜钰 许馨
文章运用区位熵系数法,从生产总值以及从业人数这两个角度对黑龙江省林业产业集聚水平进行测算。并从投入和产出两个角度选取指标,运用DEA模型对其集聚效率进行测度,结合黑龙江省林业产业构成,并根据技术效率测算值明确了林业产业集聚的改进方向,最后针对黑龙江林业产业集聚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单立岩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曼奎斯特指数法,对黑龙江垦区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予以度量,从时间变迁、地域分布与个体差异层面分析黑龙江垦区粮食生产技术资本深化的态势,认为提高黑龙江垦区持续稳定的粮食增产能力,应从制度设计创新和激励机制创新的角度,寻求促进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突破口,走适度规模经营与技术进步相结合的道路。
关键词:
粮食 全要素生产率 DEA-曼奎斯特指数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曹兰芳 王立群 戴永务
根据1994~2010年统计数据从发展趋势、结构比例及与全国林业产值比较等方面对湖南林业产业做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湖南林业三次产业及各亚产业间做了灰色关联分析。通过分析得出:林业第二产业对湖南林业总产值关联度最大;第一、二、三产业内部关联度最大的亚次产业分别是:林木的培养和种植;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苇制品制造;林业公共管理及其他组织服务。
关键词:
林业产业结构 湖南省 灰色关联分析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金 宋海太 李金海
黑龙江垦区与黑龙江省“七五”期间农业科技进步对比分析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李金黑龙江农垦总局科技处宋海太,李金海黑龙江垦区的国营农场创建于1947年,截止1993年底,垦区共有农牧场103个、土地总面积553.54公顷、人口156.6万人,年创国民生产总...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向华 耿玉德 于学霆 汤欢 陈文静
利用DEA法测量了黑龙江省森工40个林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并利用Panel-Data模型找出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3~2009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其原因可归结为林区技术进步缓慢;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正向作用;技术因素和营林投资比重对森工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有正向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对其存在负向影响,而劳动投入和天保工程(政策因素)对其影响不显著。为此,提出鼓励林业企业技术创新、优化林业投资结构、加强林业投资体制改革、加快森林生态服务的市场化进程和深化林业管理体制改革等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静 宋戈 王秀峰 郭蒙
基于1989和2005年建三江垦区两期TM影像,在分析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特点基础上,应用Costanza等对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单位价值的计算方法,估算了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所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989-2005年建三江垦区土地利用变化呈现耕地、林地、建设用地、水域增加,沼泽湿地和草地大幅度减少的"4增2减"趋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变化降低了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使其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从586亿元/a下降到467亿元/a。评估垦区生态价值,并将其纳入区域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对加快生态垦区的建设和完善垦区新农村建设规划,推进黑龙江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价值 建三江 垦区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微 骆晓雪
在阐述黑龙江森工林区林下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黑龙江森工林区林下经济与各子产业之间的动态关联做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2006~2015年期间,黑龙江森工林区林下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但总体呈上升趋势;林下经济各子产业产值与林下经济产值的关联度均较高,其中林产品种植、采集与林下经济产值的关联程度最大,关联程度最小的产业是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并在林下经济方面从促进产业发展以及产业结构优化两方面提出有针对性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林下经济 结构关联 灰色关联度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姚珺 王刚 刘珉
运用矢量夹角模型的分析方法研究了2007~2016年北京市林业产业结构变动稳定程度,同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2007~2016年北京市林业产业间及产业内部构成情况。结果显示:北京市林业产业结构在2010年和2012年呈现了两次比较大的波动后,最终趋于稳定状态。同时,2007~2016年北京市林业三大产业产值的灰色关联排序为: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林业第三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第三产业产值占比逐年增加,应当在长期立足第一产业的同时,向周边地区转移第二产业,优先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