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69)
- 2023(5950)
- 2022(5283)
- 2021(4831)
- 2020(4337)
- 2019(10179)
- 2018(10102)
- 2017(19700)
- 2016(11119)
- 2015(12740)
- 2014(12902)
- 2013(12974)
- 2012(12371)
- 2011(11279)
- 2010(11359)
- 2009(10610)
- 2008(10795)
- 2007(9896)
- 2006(8369)
- 2005(7440)
- 学科
- 济(47542)
- 经济(47501)
- 业(27777)
- 管理(27243)
- 方法(24726)
- 数学(22253)
- 数学方法(22075)
- 企(21063)
- 企业(21063)
- 农(13752)
- 学(12777)
- 财(11906)
- 中国(11052)
- 地方(9591)
- 农业(9134)
- 贸(9115)
- 贸易(9114)
- 易(8819)
- 业经(8420)
- 制(8052)
- 和(7382)
- 务(7218)
- 财务(7205)
- 财务管理(7184)
- 企业财务(6768)
- 环境(6708)
- 银(6654)
- 银行(6628)
- 行(6292)
- 融(6273)
- 机构
- 大学(166390)
- 学院(164946)
- 济(66053)
- 经济(64593)
- 管理(60880)
- 研究(58994)
- 理学(52511)
- 理学院(51849)
- 管理学(50815)
- 管理学院(50516)
- 中国(43941)
- 科学(39812)
- 农(35530)
- 京(35457)
- 所(31997)
- 财(29781)
- 研究所(29586)
- 业大(29000)
- 农业(28490)
- 中心(27638)
- 江(25677)
- 财经(23982)
- 范(22345)
- 师范(22078)
- 北京(22032)
- 经(21677)
- 院(21122)
- 经济学(20635)
- 州(19877)
- 经济学院(18925)
- 基金
- 项目(111846)
- 科学(86542)
- 基金(80841)
- 研究(77079)
- 家(72631)
- 国家(72088)
- 科学基金(59645)
- 社会(47305)
- 社会科(44709)
- 社会科学(44692)
- 省(43686)
- 基金项目(43607)
- 自然(40421)
- 自然科(39394)
- 自然科学(39381)
- 自然科学基金(38661)
- 划(37770)
- 教育(35445)
- 资助(33213)
- 编号(31225)
- 重点(26255)
- 成果(25213)
- 部(25082)
- 发(24492)
- 科研(22542)
- 计划(22508)
- 创(22435)
- 课题(21513)
- 创新(21133)
- 教育部(20593)
共检索到2357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原宝东 闫永峰 程志营 鲁长虎
【目的】分析黑颈长尾雉春夏夜栖地特征与差异,为其保护和管理提供合理的依据和建议。【方法】2012年春季和夏季,通过直接观察法测量12个黑颈长尾雉夜栖地,利用无线电遥测跟踪黑颈长尾雉(6♂,2♀)测量34个夜栖地,其中春季20个,夏季26个。【结果】对春季和夏季的夜栖树进行卡方检验表明,春季和夏季的栖树选择差异不显著(χ2=0.34,P=0.51),黑颈长尾雉主要以油桐为夜栖树,其次为西南木荷、杉木和云南松。栖树选择与样地内乔木的数量和种类相关性很低(r=0.401,P=0.028)。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M
关键词:
黑颈长尾雉 夜栖地 金钟山 季节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宁 周伟 杨雁瑛 张庆 刘钊
为了确定冬季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越冬取食对策,2007年12月,在大中山采集20堆46粒黑颈长尾雉粪便和38科92种对照植物样本,采用粪便显微分析法研究冬季黑颈长尾雉的植物性食物,并探讨其采食对策。结果表明,冬季黑颈长尾雉食谱主要由12科18种植物组成。按相对频率值将黑颈长尾雉的植物性食物分为3类。第1类为主要食物,有顶果蹄盖蕨Athyriumguan gnanense和大叶假冷蕨Pseudocystopteris spinulosa等2种,占采食食物总量的31.5%;第2类是常见食物,包括朱砂根Ardisia crenata,鱼鳞蕨Acrophorus stipell...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海洋 王德良 田永祥
2009~2010年夏季,在湖南小溪自然保护区对白颈长尾雉生境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白颈长尾雉栖息地分布海拔区间为370~952 m,植被群落种类多样,类型大致可以分为针叶林型、针阔混交林型、阔叶林型和灌丛型。人为活动对保护区内白颈长尾雉的栖息影响较大。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曹明 李伟 周伟 张兴勇 张仁功
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取食地的观察于2005年3月11日至4月16日在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华片进行,搜寻到取食地15个,相应设15个对照样地。调查和测量它们的22个变量因子。比较取食地与对照样地中各变量,t-检验和Mann-WhitneyU-检验结果表明,植被特征的乔木密度、灌木密度、灌木层盖度、草本层盖度和枯落物盖度等5个变量因子差异极显著,乔木层盖度差异显著;食物因素的种子密度和土壤动物密度2个因子差异极显著。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黑颈长尾雉优先选择的取食地具有以下特征:灌木、乔木、草本和枯落物层发达,地面种子食物资源丰富,远离干扰源。黑颈长尾雉围绕解决繁殖期取...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伟 周伟 纪德 张仁功
2004年2~4月,对云南哀牢山自然保护区南华分区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的春季栖息地利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黑颈长尾雉春季栖息地有常绿阔叶林、稀树灌丛林和华山松Pinus armandii;幼林等3种,前两者为其主要的栖息生境类型。②黑颈长尾雉栖息地的主要特征是高海拔,向阳坡,坡度较大,距水源较近,距道路较远;乔木层平均胸径和高度较小,盖度和密度较低,以壳斗科Fagaceae和山茶科Theaceae植物为主;灌木层较高但密度较低,以山茶科和杨柳科Salicaceae植物占优势;草本层密度较大,以堇菜科Violaceae,蔷薇科Rosaceae和菊科Compositae...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彭长根 楚国忠 郭晶华
1992年11月和1993年10月,在江西大岗山年珠实验林场分析了3只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ellioti)和5只白鹇(Lophuranycthemerafokiensis)k嗉囔和胃内的食物组成。植物性食物共17科25种,包括果实、种子和叶片,壳斗科和樟科种类最多(各4种),其次是禾本科(3种),植物性食物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白颈长尾雉的重要食物种类有:苦槠和青冈的种子,竹根七的叶片及节肢动物;白鹇的重要食物种类有:苦槠和樟树的种子,毛药红淡、山黄皮、软条七蔷薇、木的种子和果实,淡竹叶的种子以及黄脊竹蝗等。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郑艳霞
2009年11月-2010年2月,采用野外直接观察法和样方法对江西省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冬季生境进行调查,运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对白颈长尾雉冬季生境选择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白颈长尾雉越冬期多选择低海拔(≤600 m),缓坡(坡度≤30°),乔木盖度适中(40%~70%),灌木数量偏高(>20株),灌木种类较多(>3种),草本盖度中等(20%~60%),草本种类(>2种)和草本数量较多(>10株),水源距离近(≤150 m)的生境,偏爱阳坡和阔叶林,较少选择草本盖度≤20%和水源距离较远(>150 m)的生境,避开陡坡(>30°)和阴坡的...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晓茗 张安录
基于对广东省267户农户的调研,利用logistics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征地补偿满意度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户对征地补偿的满意度普遍较低,而且呈现出一定的地区差异性和区位差异性。农户的农用地征地补偿满意度受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征地区位、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受访者年龄、征地前地块数量、征地前土地质量、征地程序满意度、征地补偿方式、征地补偿价格的显著影响。农户的宅基地征地补偿满意度受到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征地前建筑质量、征地程序满意度、征地补偿方式、征地补偿价格的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瑾 冯献 郭美荣 马晨
[目的]通过构建包含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及30个省(市、自治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从城乡规划、基础设施、生产发展、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5个方面对全国省区的城乡一体化的时空演变特征与省区差异进行分析。[方法]通过搭建包含26个具体指标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方法,对20032012年全国及30个省市区城乡一体化进行测算评价,进一步采用统计描述分析方法对时空演变特征及省区差异性进行计算分析。[结果]我国城乡一体化水平由缓慢增长向快速发展转变,呈"东高、西低、中均衡"的经济地理布局,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黄电
采用案例分析和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从运营机制、主要产品/业务、用户群、供应端、盈利点等方面横向比较市场上数家代表性租赁经济与共享经济公司,总结出租赁经济与共享经济的三个主要差异点:租赁经济是重资产模式且产品标准化,而共享经济是轻资产模式,交易主体多样化且产品差异化;租赁经济是增量模式,共享经济是对闲置资源的再利用;租赁经济的政策风险整体上比共享经济更小。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现行一部分以"共享"为名的公司,其运营模式本质上并不具备共享经济的特征,而是属于租赁经济。最后,基于共享经济与租赁经济的优劣势对比,认为真正的共享经济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王钺 陈叙笛 刘琼
四川秦巴山区作为秦巴山脉的核心组成部分,由于受自然条件、地理行政区划等因素的影响,其旅游资源并未完全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通过对阿尔卑斯山脉、落基山脉和秦巴山脉三大山脉的对比分析,总结出秦巴山脉发展旅游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四川秦巴山区与周边城市的旅游发展竞合分析,提出四川秦巴山区与周边城市发展旅游的合作潜力,为实现四川秦巴山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条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黄宇金 孙威
2015年国家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产业协同是推进这一战略的先行领域,因此产业在该地区的集聚与分散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论文利用全国3次经济普查数据,基于企业的空间位置信息,运用DO指数方法研究了京津冀地区制造业集聚的时空演化特征并对比分析了集聚特征在区域、行业、企业间的差异性。研究表明:(1) 2004—2013年京津冀地区制造业集聚的比例从69.0%提高到82.8%,集聚多发生在0~50 km的范围。随着集聚范围逐渐扩大,集聚强度逐渐减弱,下降幅度达到25.9%。(2)在区域层面,集聚更容易发生在北京、天津2个直辖市;在行业层面,集聚更容易发生在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且集聚范围更短;在企业层面,集聚更容易发生在小企业。(3) 2004—2013年京津冀地区已经出现了制造业从北京、天津向河北扩散的趋势,特别是一些技术水平较低、劳动力需求较大的制造业,表明在2015年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适宜的。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成 郑怡
本文以中国同业拆借市场利率随机波动模拟市场化利率变化,建立GARCH族模型定量分析商业银行整体利率风险的特征状况,通过计算银行同业拆借头寸动态VaR值,对不同类型银行利率风险的差异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银行业整体利率风险较大,但同业拆借利率风险尚小;(2)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波动的杠杆效应显著,利好消息影响大于利空消息,其中,城市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杠杆效应更为明显;(3)不同类型银行利率风险差异较大,其中,股份制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最高,国有商业银行次之,城市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居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藕丹 樊军锋 高建社 周永学
【目的】比较SSR和SCoT分子标记在美洲黑杨×青杨派杂种无性系遗传差异性分析上的应用性。【方法】利用SSR和SCoT标记,对9个美洲黑杨×青杨派杂种无性系及3个亲本的遗传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筛选出的12对SSR引物对供试杨树材料共扩增出94条清晰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85条,多态性比率达到90%,标记指数为3.19;筛选出的14条SCoT引物对供试杨树材料共扩增出清晰条带127条,其中多态性条带95条,多态性比率达到75%,标记指数为2.72。聚类分析表明,SSR和SCoT分子标记得出12个无性系的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