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90)
- 2023(4859)
- 2022(4166)
- 2021(3859)
- 2020(3360)
- 2019(7458)
- 2018(7262)
- 2017(13191)
- 2016(7565)
- 2015(8673)
- 2014(8493)
- 2013(8339)
- 2012(8069)
- 2011(7269)
- 2010(7487)
- 2009(6930)
- 2008(6888)
- 2007(6466)
- 2006(5853)
- 2005(5278)
- 学科
- 济(25015)
- 经济(24964)
- 业(18467)
- 管理(17906)
- 企(14854)
- 企业(14854)
- 学(9890)
- 方法(9712)
- 中国(8597)
- 农(8470)
- 数学(7951)
- 数学方法(7777)
- 财(6603)
- 制(6022)
- 业经(5453)
- 农业(5445)
- 银(5318)
- 融(5300)
- 金融(5299)
- 银行(5267)
- 行(5081)
- 理论(5016)
- 和(4556)
- 地方(4485)
- 贸(4422)
- 贸易(4419)
- 易(4305)
- 策(4305)
- 体(4116)
- 技术(4012)
- 机构
- 大学(111369)
- 学院(108972)
- 研究(48025)
- 济(39149)
- 经济(38144)
- 管理(34939)
- 中国(34286)
- 科学(33701)
- 农(29911)
- 理学(29064)
- 理学院(28641)
- 管理学(27837)
- 所(27778)
- 管理学院(27670)
- 京(26278)
- 研究所(25691)
- 农业(23929)
- 业大(22570)
- 中心(20364)
- 财(19153)
- 江(18461)
- 院(18056)
- 北京(17103)
- 省(17051)
- 农业大学(15032)
- 技术(14844)
- 室(14792)
- 科学院(14771)
- 财经(14622)
- 研究院(14585)
- 基金
- 项目(76066)
- 科学(56535)
- 基金(52752)
- 家(51659)
- 国家(50796)
- 研究(49187)
- 科学基金(39410)
- 省(30403)
- 社会(28328)
- 自然(27980)
- 自然科(27257)
- 自然科学(27234)
- 划(26802)
- 自然科学基金(26751)
- 基金项目(26658)
- 社会科(26560)
- 社会科学(26550)
- 资助(23165)
- 教育(22548)
- 重点(18407)
- 编号(18292)
- 计划(17341)
- 科技(16776)
- 成果(16450)
- 发(16330)
- 部(16040)
- 创(15260)
- 科研(15251)
- 课题(14890)
- 业(14299)
共检索到1751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任华东 姚小华 康文玲 李生 王开良 段福文
黑荆树(Acacia mearnsii)是原产澳大利亚的优良速生多用途树种。20世纪50年代作为优良的栲胶原料引入我国(贺近格等,1991),在我国南方广泛栽培,成为重要的栲胶原料资源,近年来,该树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少伟 钟伟华 黄华喜 黄凯 陈青度 李小梅
Eight provenances and 190 open pollinated families of Eucalyptus urophylla were studied at ages of 1,1.5,2 and 3.5 years.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provenances in volume and among families in height, DBH and volume.The variations of growth cha...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熊涛 邓冬丽 王建忠 兰俊 张磊 卫忠诚 陈远龙 莫继有
对广西国有东门林场2.5年生赤桉第二代家系试验林进行生长性状分析与遗传评估,探讨赤桉家系遗传变异规律,旨在选择遗传增益较高的优良家系和优良单株。结果表明:参试90个家系间胸径、树高、材积存在极显著差异;胸径、树高、材积的家系遗传力及单株遗传力均大于0.5,表明在家系和单株水平上均受强度遗传控制;以胸径、树高、材积3个主要生长性状构建赤桉家系/单株选择指数方程,按照标准选择出5个优良家系,选择率为5.6%;选择出65株优良单株,选择率为2.7%,优良单株平均胸径、树高、材积遗传增益分别达44.34%、35.
关键词:
赤桉 第二代 遗传变异 遗传增益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少甫 李桂英 赵治芬 陆军
黑荆树(Acacia mearnsii Willd)系含羞草科(Mimosaceae)金合欢属(Acacia)植物,是一多用途、速生树种。我国引种时间较短,种源混杂,但黑荆树象其它树种一样,表型的变化受环境影响极大,种内各品种之间的差异很小,很难用常规的方法加以识别和划分。而应用RAPD技术可以快速、简便、灵敏地检测DNA的多态性,将品种间的差异显著地反映出来。这已在医学上、农业上得到广泛的应用。RAPD在林业上也已有应用,例如,苏晓华用RAPD技术估测了柳树种及无性系的变异;李宽鈺利用RAPD分子标记对白杨派,青杨派之间的系统进
关键词:
黑荆树 系统树 RAPD技术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应叶青 吴家胜 周国模 孙伟琴 陈有全
在浙江湖州对来自广东、云南、福建等10个省的10个喜树种源进行种源试验,对1年生喜树苗期性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喜树种群内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10个参试种源在苗高、地径、各器官生物量及叶片喜树碱含量、单株叶片喜树碱含量等指标上都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其广义遗传力为0 527~0 989,这些差异主要受遗传因素制约;利用单株叶片喜树碱产量性状对药材喜树种源进行选择,初步筛选出江西南昌种源作为叶用优良种源,其单株叶片喜树碱产量超过对照浙江临安种源119 39%,单位面积喜树碱产量的遗传增益可望达到105 42%,能取得较理想的结果。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军辉 顾万春 夏良放 李斌 郭文英
对 6年生桤木种源 /家系的多点试验林的材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长度的种源间差异极显著 ,家系间差异不显著 ;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地点的交互作用并未达到显著水平 ,纤维长度的种源×地点的交互作用达到显著水平。3个地点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遗传力和家系遗传力分别为 0 .564 8~ 0 .6618、0 .2 857~ 0 .653 5;木材纤维长度种源遗传力和家系遗传力分别为 0 .2 553~ 0 .7895、0 .2 90 5~ 0 .4 52 8。木材密度、纤维长度和生长性状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均不显著 ,可以进行 3个性状的独立选择。提出桤木木材密度和纤维长度随年龄变化的...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尹明宇
西伯利亚杏(Armeniaca sibirica(L.)Lam)耐干旱、瘠薄、适应性强,广泛应用于沙漠防护林营造,发挥着重要生态价值;西伯利亚杏仁富含脂肪酸、蛋白质、苦杏仁苷等物质,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是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植物蛋白资源和药用资源。为明确内蒙古西伯利亚杏天然群体种群间和种群内的表型多样性,以内蒙古西伯利亚杏天然种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巢式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对种群间和种群内的表型多样性及其与地理生态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对入选西伯利亚杏优良种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莫家兴 华慧 翁怀峰 曹玉婷 戴丽华 黄信金 欧阳磊 徐进
研究林木家系间生长性状和材性性状遗传变异情况,并从中挑选优良家系,为林木生长及材性改良提供科学依据。以福建霞浦国有林场40个柳杉全同胞家系子代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生长性状(树高、胸径和材积)和材性性状(比重、心材率、偏心率、树皮率、管胞长度、管胞宽度和管胞长宽比)遗传变异特点。结果表明:1)柳杉不同家系间树高、胸径、树皮率、管胞长度、管胞宽度和管胞长宽比均达到了差异极显著水平,比重、材积性状达到显著差异水平,而木材心材率和偏心率则差异不显著;2)比重、材积、偏心率、树皮率、树高、胸径、管胞长度、管胞宽度、管胞长宽比均受到中等及中等以上遗传力控制;3)柳杉树高与胸径、材积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胸径与材积、管胞长度、管胞长宽比存在显著水平正相关,材积与管胞长度、管胞长宽比也存在极显著正相关;4)以胸径和比重作为简单指数选择法的选择性状,计算出各家系选择指数值I值,按10%入选率,选出I值最高的4个家系,分别是34#(7-3)、3#(6-2)、2#(7-5)和20#(20-10)。这些结论可为柳杉生长及材性改良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柳杉 家系 材性 综合选择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斌 顾万春 夏良放 李锡泉 干少雄
在中国鹅掌楸全分布区内抽样 15个种源 ,于长江中下游 5省区按统一试验设计营造种源试验林。 7年生时全面测定其树高 ( H)、胸径 ( DBH)、冠幅 ( RC)等主要生长性状 ,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 :中国鹅掌楸生长性状在种源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地点间差异极显著 ,种源对环境反映灵敏 ,种源与地点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H、DBH和材积 ( V)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 0 .50 3、0 .52 6、0 .52 1,受较强的遗传控制 ;RC受遗传控制程度相对较低 ( H2 =0 .30 1)。相继进行了遗传稳定性、生长适应性分析和幼成龄相关分析 ,分析结果为种源选择和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鹅掌楸 种源 遗传变异 选择评价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柯豫 陈荣 刘琏 蔡晓郡 姜郑楚 谢前丹 俞晨良 喻卫武
【目的】探究不同种群雌性榧树Torreya grandis种实性状,基于简单重复序列标记(SSR)引物对榧树的种群遗传变异进行分析,比较榧树种群间、种群内种实表型、品质及遗传多样性的差异。【方法】以浙江富阳、嵊州、临安、建德及安徽黄山种群雌性榧树为材料,通过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对榧树叶片及种实表型进行比较;以浙江富阳、嵊州、临安、淳安及安徽黄山种群雌性榧树为材料,通过SSR分子标记对榧树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结果】榧树种实分析发现:叶质量、叶形指数、种实质量、种形指数、种核质量、核形指数、假种皮厚、种壳厚等8个指标在种群间和种群内个体差异极显著(P<0.01);脂肪相对含量及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在种群间差异极显著(P<0.01),脂肪相对含量为29.36%~42.35%,榧树种实外观和种仁品质变异丰富。SSR引物分析发现:榧树种群的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均值为0.400,Shannon’s信息指数(I)均值为0.650,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均值为0.400。淳安种群的遗传多样性(H=0.410,I=0.658)最高,嵊州种群(H=0.369,I=0.565)最低。92%总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内。【结论】榧树种实的表型、品质在种群间和种群内存在遗传变异,淳安种群遗传多样性最高,且种群内遗传变异大于种群间。图2表11参26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金花 姜英淑 宋红竹 王春城 张绮纹
参试材料为美洲黑杨50号(母本)和5个种源(各10个单株)青杨(父本)杂交获得的25个家系115个子代无性系。5年生生长性状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子代无性系在父本不同种源间、种源内家系间和家系内无性系间3个不同水平上存在α=0 001水平的显著差异,具有较大选择潜力。根据子代无性系的生长量和水泡溃疡病抗性,初步选择出了36个生长量大且对水泡溃疡病有一定抗性的优良无性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宋云民 黄铨 黄永利
对广西南宁地区林科所引自津巴布韦10年生的10个湿地松家系的材性和生长因子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结果如下:(1)湿地松材性和生长因子都具有中等以上的家系遗传力,各因子家系间差异显著,特别是管胞长度、树高和材积指数家系间差异极显著,具有较大的遗传改良潜力。(2)基本密度与晚材率间具有中等程度的正向表型和遗传相关关系,与管胞长度为弱的负向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晚材率与管胞长度为弱的负向表型和遗传相关。生长性状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向表型和遗传型相关关系。基本密度和晚材率与生长因子间为弱的正向遗传相关;管胞长度与生长因子间具有弱的负向表型相关和极显著的负向遗传相关关系。(3)树高对湿地松材性具有较高的间接选...
关键词:
湿地松,家系,生长因子,材性,遗传变异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姚韩韩 董迎辉 林志华 朱东丽
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泥蚶4个快速生长家系(J5♂×Z19♀、Z7♂×J26♀、S1♂×Z3♀、S6♂×Z22♀)的遗传结构及遗传差异进行了分析。用筛选出的9对引物组合在4个家系共124个个体中扩增出506个位点,多态位点比例72.53%。遗传结构分析表明,4个家系的多态位点比例为51.14%~60.75%。从Nei基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s信息指数反映的遗传多样性来看,4个家系的遗传多样性由大到小依次为J5♂×Z19♀>S6♂×Z22♀>S1♂×Z3♀>Z7♂×J26♀。基因分化系数GST和AMOVA分子方差分析表明,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家系内个体间。4家系间总遗传分化指数FST=...
关键词:
泥蚶 家系 遗传变异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姜远标 陈少瑜 吴涛
在提取高质量基因组DNA以及建立稳定的RAPD-PCR反应体系的基础上,采用RAPD分子标记方法对思茅松20个优良家系进行了分子遗传分析.结果表明:15条具有多态性随机引物对20个家系的扩增共检测到155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有68个,占总位点数的43.87%;遗传分析表明,各家系的相似性系数分布范围为0.941 2~0.725 5,平均值为0.854,说明20个思茅松家系之间具有一定的遗传分化,其中20号家系与其它家系的遗传差异较大.研究结果为思茅松优良家系选育、鉴别以及分子辅助的杂交亲本选配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建民
利用设置在福建省邵武市的马褂木全分布区种源试验林 (15个种源 ) 8年生测定材料 ,首次系统研究了造林死亡率、侧枝形成分叉干率、生长、干形和木材基本密度等性状在种源间的遗传差异及其地理分异模式 ,结果显示 ,马褂木种源效应非常显著 ,但由于生境片断化导致的小种群效应和距离隔离效应等 ,除木材基本密度受产地经度影响外 ,上述诸性状多呈随机分布 ,不存在典型的倾群变异模式。通过系统聚类仅可将马褂木粗略地划分成 2个聚类大组和 4个聚类亚组 ,并按照纸浆材和胶合板材不同培育目标 ,分别选择确定了相应的优良种源。研究发现 ,马褂木对立地环境反应敏感 ,种源与立地环境互作显著 ,在商品林建设时应予充分...
关键词:
马褂木 种源试验 地理遗传变异 种源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