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58)
2023(13704)
2022(11969)
2021(11246)
2020(9466)
2019(21643)
2018(21465)
2017(41050)
2016(22684)
2015(25195)
2014(24905)
2013(24556)
2012(22539)
2011(20181)
2010(19705)
2009(17779)
2008(17167)
2007(14498)
2006(12537)
2005(10396)
作者
(67151)
(55791)
(55446)
(52507)
(35390)
(27231)
(25033)
(22051)
(21225)
(19592)
(19100)
(18721)
(17846)
(17402)
(17318)
(17096)
(16958)
(16531)
(16134)
(15775)
(14287)
(13401)
(13274)
(12687)
(12566)
(12423)
(12383)
(12207)
(11402)
(11254)
学科
(84380)
经济(84290)
管理(60172)
(57298)
(46258)
企业(46258)
方法(39678)
数学(33916)
数学方法(33559)
(24349)
(21484)
中国(20327)
地方(20220)
(19626)
业经(19102)
农业(16852)
(16275)
贸易(16266)
(15752)
环境(14365)
理论(14101)
技术(13504)
(13490)
(13049)
(12525)
财务(12466)
财务管理(12449)
企业财务(11691)
(11632)
(10690)
机构
学院(312859)
大学(312833)
管理(123701)
(114409)
经济(111791)
理学(108356)
理学院(107036)
研究(106015)
管理学(105057)
管理学院(104513)
中国(75373)
科学(72767)
(66830)
(61242)
业大(54977)
(54392)
研究所(50645)
(49332)
农业(48667)
中心(47622)
(44148)
(42584)
师范(42045)
北京(41741)
财经(40795)
(39061)
(37148)
(36461)
师范大学(34222)
技术(33736)
基金
项目(228297)
科学(176364)
基金(163718)
研究(158940)
(146693)
国家(145494)
科学基金(122734)
社会(97685)
社会科(92388)
社会科学(92362)
(90525)
基金项目(89309)
自然(83996)
自然科(81912)
自然科学(81884)
自然科学基金(80378)
(76954)
教育(71555)
资助(66392)
编号(64238)
重点(51242)
成果(49638)
(48904)
(48196)
(47366)
计划(44577)
科研(44347)
创新(44153)
课题(43823)
大学(41140)
期刊
(120061)
经济(120061)
研究(82745)
学报(59865)
(54745)
中国(54304)
科学(52882)
大学(43005)
管理(40872)
学学(40842)
农业(37741)
(35038)
教育(30743)
技术(24066)
业经(21605)
(20516)
金融(20516)
(19790)
经济研究(18486)
财经(18058)
科技(17356)
资源(16742)
图书(16704)
(16585)
业大(16389)
问题(16303)
(15320)
林业(14162)
理论(14137)
商业(13693)
共检索到4330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金伟  杨佳旭  郑春晖  王琛琛  
黑色旅游已逐渐成为广义休闲旅游谱系中的一个颇受关注的组成部分,但关于黑色旅游动机和目的地形象之间影响关系的研究却相对缺乏。文章以北川地震遗址区为案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黑色旅游地游客动机和目的地形象的结构特征及其内部影响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黑色旅游动机对目的地形象产生重要影响,其中"娱乐与自我发展"动机显著正向影响整体形象",公益与教育启迪"动机显著正向影响认知形象、情感形象和整体形象,而"见证与灾区探寻"动机显著正向影响认知形象,并显著负向影响整体形象。同时,认知形象显著正向影响情感形象,情感形象显著正向影响整体形象,情感形象在认知形象对整体形象的影响中存在完全中介效应。由此可知,"情感"是黑色旅游目的地形象内部演化的关键内核。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星  张捷  卢韶婧  张宏磊  颜丙金  年四锋  
黑色旅游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黑色旅游开发是自然灾害发生地灾后恢复的一种重要方式。以往研究较多关注战争与事件型黑色旅游地,对自然灾害遗址型旅游地的研究较少。本文以汶川地震北川遗址公园为案例,构建了参观者动机测量量表;通过因子分析得到了教育与纪念动机、社交与亲情动机、感受与见证动机、认同与求新动机和好奇心动机五大类参观者动机类型。为分析和比较不同来源地参观者动机的特征,探究事件关注度和认知欲望对不同类型动机的影响程度差异,分别以全体参观者和四川参观者为样本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全体参观者模型中,事件关注度对教育与纪念、社交与亲情等动机影响较大,而对好奇心动机影响较小;认知欲望对教育与纪念、感受与见证以及好奇心等动机影响较大,而对认同和求新动机影响较小。在四川参观者模型中,参观者对汶川事件的关注度不能激发感受与见证动机,认知欲望对社交与亲情动机的影响也不显著,而对于汶川地震地区的认同感和集体认同感较强。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黄悦  唐嘉耀  王雅晨  刘金萍  
本文以绵竹汉旺地震遗址为案例地,借助隐喻抽取技术和旅游凝视理论,剖析旅游者的内在感受与想法,对抽取出的83个意象元素进行内在关系分析并绘制共识地图。研究发现,共有28个共识构念,包括11个起始构念,7个连接构念,10个终结构念,其中绵竹汉旺地震遗址的旅游形象由11个典型意象元素构建。典型意象元素除灾后重建外,其他均属于静态意象,不同意象元素有时会带来相反旅游体验。最后,提出案例地黑色旅游开发的思路。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杜俊瑶  彭华东  
本文从游客感知的视角出发,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以广州花都为实证,探知旅游地形象对游客感知的影响。研究显示,前往花都地区旅游的人士对花都的整体形象主要聚焦于"广州山水之城""国际空港门户""商务会展之所""汽车产业基地""岭南文化名地"5个方面。根据研究发现,花都的总体形象存在形象感知不突出与交通不便利等问题。因此,花都的旅游地形象感知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就此提出了提升花都旅游地形象的建议,同时也为其它地区提升旅游地形象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覃建雄  唐勇  陈兴  张培  沈兴菊  薛熙明  
如何发掘、保护、发挥和利用好地震堰塞湖景观资源及其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潜在的独特作用,成为国内外亟待解决的重大科研课题。论文通过汶川地震遗址区地震新增地质景观(尤其是新增地质灾害景观和堰塞湖景观)的挖掘、识别、清理及其资源体系的建立,阐述地震新增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类型、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重点提出基于地震新增遗迹景观及堰塞湖景观资源的旅游开发模式。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陈奕滨  胡璟  黄暾晓  
现有研究成果表明,文化差异会影响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使形象感知形成差异化,因此有人认为文化差异必然导致形象感知差异。本文采用Hofstede的高/低不确定性规避文化维度,通过问卷划分高/低不确定性规避游客群体,并调查其对目的地的认知、情感和总体形象的感知。研究发现,高不确定性规避和低不确定性规避两个游客群体对张家界认知形象中的信息和交通方面的感知存在显著差异,在情感形象和总体形象的感知上并不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丽  陆林  陈浩  
旅游危机管理作为旅游业减少破坏、保障安全和抵御风险的一种重要手段,日益成为旅游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2008年5月,中国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四川旅游业受到重创,同时救援和重建工作迅速展开。本文试从旅游者对危机事件感知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形成机制和影响路径模式。在旅游目的形象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四川地震灾害在发作期、延续期、痊愈期的不同影响,以及目的地采取的形象塑造和危机管理的相应措施。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小露  张红  张春晖  
实证研究中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运用潜力备受质疑。论文选取美国14家国家历史遗址公园为例,采用旅游研究中较少使用的四参数Logistic模型结合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三次函数、高斯多峰分析法拟合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研究发现:四参数Logistic模型结合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三次函数能较好地拟合旅游地的生命周期;利用四参数Logistic曲线的上弯点、拐点、下弯点能定量的划分出旅游地的起步探索、发展、巩固、停滞阶段,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三次函数能拟合旅游地的衰退或复兴阶段,这回答了学者们对生命周期阶段难以定量划分的质疑。根据旅游地停滞期之后的发展趋势还能归纳出该类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类型;高斯多峰分析法将旅游地的生命周期拟合成一个个波动的高斯峰,更大程度上保留了旅游地演进的波动特征;将高斯多峰分析法与四参数Logistic模型结合起来,不仅能定量划分旅游地的生命周期阶段,还能准确地描述在生命周期阶段内的波动情况,甚至分析各生命周期阶段对整个生命周期的影响和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郭安禧  黄福才  孙雪飞  
本文在对旅游动机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将提取的声望动机、文化动机和休闲动机纳入研究模型,并以厦门市为例实证研究了它们对认知形象、情感形象和总体形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认知形象显著正向影响情感形象和总体形象;(2)情感形象对总体形象没有显著正向影响;(3)声望动机、文化动机和休闲动机显著正向影响认知形象。而且,旅游动机层次越高,对认知形象的影响越大;(4)声望动机、文化动机和休闲动机对情感形象和总体形象均无显著正向影响,而是通过认知形象的中介作用对情感形象和总体形象产生间接影响。文章最后就本文的研究结论进行了讨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宝贡敏  胡抚生  
以往的旅游形象与游客购后行为研究中,常常是将旅游形象作为整体来研究。本文则是以旅游形象因子作为研究对象,提取出旅游形象的6个因子,从来杭的日本及韩国游客视角出发,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旅游形象各因子对游客满意度、回游度及推荐度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并非所有旅游形象因子与游客满意度、推荐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旅游形象因子与回游度之间无显著的相关,而满意度与回游度、推荐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研究结果对于提升目的地旅游形象有重要的启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红梅  梁昌勇  徐健  董骏峰  
葡萄酒旅游是一种新型的特色旅游形态,本文以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旅游为例探索了特色旅游目的地形象对游客行为意愿的影响机制,提出从旅游目的地的情感和认知形象出发到感知质量和价值,从而影响游客满意度以及行为意愿的路径结构。实证结果表明:构成葡萄酒旅游目的地整体形象的情感形象和认知形象分别通过感知价值和感知质量对游客满意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认知形象对感知质量的影响作用要大于情感形象对感知价值的影响,游客感知质量大于感知价值对满意度的直接影响;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通过满意度对行为意愿有间接影响作用;葡萄酒旅游目的地的情感形象大于认知形象对游客行为意愿的直接影响。同时本研究也反映出葡萄酒旅游目的地形象影响路径的独特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马鹏  宗瑞波  刘鸽  
温泉旅游是近些年新兴的体验旅游方式。温泉旅游度假所产生的经济、社会、文化效应已经引起了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目前,温泉旅游理论研究层面缺乏对温泉度假地整体形象感知的深入研究,同时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又影响着游客的旅游动机与旅游决策。基于此,本文结合温泉旅游特征,构建了温泉旅游形象感知影响因素对游客忠诚度影响的理论模型,并以辽宁省汤岗子温泉旅游地为例进行实证检验。结论指出:温泉旅游环境形象、温泉旅游资源形象与服务形象存在相关关系,前两者都是通过服务接触与服务过程形成感知形象的认知,服务形象对游客忠诚度的影响显著,其他维度影响一般。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阿敏  吴晋峰  王君怡  
旅游经验是旅游目的地形象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非特定目的地旅游经验对目的地形象多个维度的影响作用尚缺乏系统研究。文章基于一手数据,以到访过西安的中国国内旅游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研究非特定目的地旅游经验对目的地形象多个维度的影响。研究发现:(1)非特定目的地旅游经验是认知形象的影响因素。经验丰富的旅游者对目的地抽象属性的评价更客观,对目的地旅游吸引物维度的评价更积极。(2)非特定目的地旅游经验是情感形象的影响因素。经验丰富的旅游者对目的地的情感体验更积极正面。(3)非特定目的地旅游经验是重游意愿和推荐意愿的影响因素。经验丰富的旅游者重游意愿和推荐意愿更强烈。(4)非特定目的地旅游经验不是刻板形象、独特形象、整体形象和旅游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马明  
旅游目的地形象是吸引旅游者的关键因素之一,而目的地形象受到旅游者对目的地熟悉程度的影响。对泰山的研究表明:就总体形象和情感形象而言,旅游者对泰山的熟悉度越高,则形象越积极;就认知形象而言,6个形象因子中有4个因子也呈现出同样的情况。因此,建议目的地管理者从增加目的地信息传播的渠道、力争提高口碑推荐度和重游率等方面采取措施来提高旅游者对目的地的熟悉度,以此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玺  叶升  王东  
旅游感知形象的测量方法可大体分为两类,一类为结构化的测量方法,另一类为非结构化的测量方法。非结构化形象测量虽然能够更为全面地了解游客的感知要素和属性,但分析方法目前还停留在一般频数统计和比例分析及排序等层面,对游客在形象感知方面的特征分析及旅游目的地形象优化等方面意义不大。文章尝试将内容分析法引入旅游形象感知的非结构化测量中,用以协助挖掘非结构化形象感知的数据,从而实现提取旅游者的感知形象、解析旅游者形象感知规律,以及探讨影响旅游者对外推广旅游形象意愿的目的地形象要素等目的。具体研究上,文章以艾特纳与瑞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