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84)
- 2023(2489)
- 2022(2096)
- 2021(1929)
- 2020(1630)
- 2019(3438)
- 2018(3488)
- 2017(5533)
- 2016(3547)
- 2015(4259)
- 2014(4431)
- 2013(4058)
- 2012(3767)
- 2011(3475)
- 2010(3571)
- 2009(3045)
- 2008(3003)
- 2007(2898)
- 2006(2467)
- 2005(2229)
- 学科
- 业(12288)
- 技术(10693)
- 管理(10398)
- 企(10131)
- 企业(10131)
- 济(9606)
- 经济(9603)
- 技术管理(5607)
- 教学(5049)
- 方法(4611)
- 学(4591)
- 理论(4543)
- 教育(4359)
- 数学(3879)
- 数学方法(3795)
- 农(3674)
- 学法(3412)
- 教学法(3412)
- 学理(3135)
- 学理论(3135)
- 中国(3036)
- 农业(2704)
- 研究(2651)
- 新技术(2558)
- 高新(2553)
- 高新技术(2553)
- 业经(2211)
- 体(1722)
- 贸(1720)
- 贸易(1720)
- 机构
- 学院(53289)
- 大学(51780)
- 研究(21591)
- 科学(16588)
- 农(16011)
- 济(15579)
- 管理(15482)
- 经济(15099)
- 业大(13087)
- 所(13051)
- 理学(12990)
- 中国(12946)
- 农业(12871)
- 理学院(12829)
- 管理学(12395)
- 管理学院(12313)
- 研究所(12231)
- 技术(12081)
- 京(12014)
- 江(9878)
- 省(8904)
- 中心(8805)
- 农业大学(8382)
- 院(8333)
- 范(7735)
- 北京(7700)
- 师范(7553)
- 室(7481)
- 州(7367)
- 职业(7329)
- 基金
- 项目(38401)
- 科学(27402)
- 研究(25734)
- 基金(23527)
- 家(23028)
- 国家(22849)
- 省(18074)
- 科学基金(17466)
- 划(14779)
- 教育(13836)
- 社会(12730)
- 自然(12472)
- 基金项目(12287)
- 自然科(12205)
- 自然科学(12198)
- 社会科(12013)
- 社会科学(12010)
- 自然科学基金(11953)
- 编号(10464)
- 资助(10262)
- 科技(10020)
- 重点(9690)
- 创(9248)
- 课题(9118)
- 计划(9112)
- 技术(8794)
- 创新(8721)
- 发(8442)
- 成果(8195)
- 业(8165)
共检索到818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金灿彪 祝新文
探讨在自然条件下 ,培育中华倒刺鱼巴鱼苗的因素。设计了不同的放养密度 ,观察记录了鱼苗在不同温度、不同体长阶段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 ,中华倒刺鱼巴苗种培育的水花放养密度以 1 50尾 /m2 左右为宜 ,仔鱼早期生长较慢 ,2 0cm后生长较快 ,养殖水温以 2 8~ 32℃为最佳。试验共用鱼苗 5万多尾 ,通过 50天的培育 ,鱼苗体全长从 1 0cm长至 7 5cm ,尾重达 5 3g ,平均成活率达 96 8%。
关键词:
中华倒刺鲃 鱼苗培育 放养密度 水温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昌齐 唐毅 冯兴元 李从旺 张兴军
以动物活、鲜体为主要饵料,在小网箱和小面积鱼池中分两阶段高密度强化培育南方大口鲶苗种。放养密度0.7—1.0万尾/m2(网箱阶段),200—270尾/m2(鱼池阶段),每万尾投饲总量115—130kg(鲜重),水温积温1000—1200度·日条件下经50天左右饲养,可将全长10—12mm的鱼苗培育为全长70—90mm的鱼种,成活率为63—76%。在上述生产条件及技术水平下,苗种培育投入产出比为1:2.273且相对稳定,经济效益较为显著。
关键词:
南方大口鲶,苗种培育,效益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温晓红
本试验总结了在自然条件下 ,库湾网箱养殖黑脊倒刺的技术。试验鱼苗 (4cm) 3万尾 ,经710d的饲养 ,共收商品倒刺 19872kg ,获利 4 1 81万元 ,平均体重 72 0 g ,平均全长 32 6cm ,成活率92 % ,投入产出比 1∶3 3。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唐良华 苏敏 尤永隆 林丹军
黑脊倒刺鲃的仔、稚、幼鱼发育的特点基本上和四大家鱼一致,仅卵黄囊消失得较迟。黑脊倒刺鲃从1日龄早期仔鱼发育到32日龄早期幼鱼期间,体长平均日增长0.4 mm,体重平均日增长5.65 mg。体长增长呈直线增长,体重和体长关系呈幂函数关系。
关键词:
黑脊倒刺鲃 生长发育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吴进锋 张汉华 梁超愉 陈健光 陈素文
利用平均壳长为24.0 mm、平均个体重为2.0 g的西施舌人工稚贝进行水泥池中间培育试验。结果显示:采用150%的日流水量并结合底质定期冲洗和更换等措施,经177 d培育,西施舌苗种平均壳长为40.0mm,平均个体重为9.8g,基本达到养成所需的规格标准。其壳长生长速度为0.09 mm/d,体重生长速度为0.04g/d。成活率为68%,高于潮间带围网培育和土池中间培育。
关键词:
西施舌 苗种 中间培育 生长 成活率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忠文 杨志刚 奚绍礽 王国新 陈年令 李春保
通过两年的试验,系统地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网箱培育鳜鱼种技术模式,即:五月上中旬催产,团头鲂挂巢开口,二级网箱培育,配足适口饵料鱼,坚持“四勤一防”。使用该模式能为鳜成鱼养殖提供品种纯、批量大、规格齐、成本低的鳜鱼种。1991年试验结果:从6毫米的鳜鱼苗28539尾养成50.4毫米鳜鱼种21797尾,成活率达76.38%,平均每尾消耗饵料鱼396尾,每尾鳜鱼种成本为0.83元。
关键词:
鳜鱼 苗种培育 技术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