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54)
2023(9060)
2022(8195)
2021(7846)
2020(6572)
2019(15227)
2018(15253)
2017(29232)
2016(16249)
2015(18260)
2014(18176)
2013(18004)
2012(16380)
2011(14623)
2010(14263)
2009(12890)
2008(12292)
2007(10414)
2006(8862)
2005(7458)
作者
(48477)
(40127)
(39806)
(37815)
(25798)
(19461)
(18021)
(15898)
(15433)
(14347)
(13876)
(13489)
(12699)
(12582)
(12399)
(12389)
(12335)
(11982)
(11610)
(11408)
(10234)
(9821)
(9717)
(9088)
(9051)
(8964)
(8920)
(8765)
(8155)
(8136)
学科
(58811)
经济(58747)
管理(44313)
(42116)
(35469)
企业(35469)
方法(29755)
数学(25696)
数学方法(25399)
(15886)
(15760)
中国(14266)
(14240)
业经(13169)
地方(12153)
理论(10553)
农业(10540)
(10435)
(10147)
贸易(10143)
环境(9967)
技术(9897)
(9831)
(9535)
财务(9478)
财务管理(9464)
(9118)
企业财务(8960)
教育(8658)
(8556)
机构
大学(226390)
学院(224458)
管理(90650)
(80496)
理学(79851)
理学院(78900)
经济(78589)
管理学(77397)
管理学院(77024)
研究(75304)
中国(52063)
科学(52034)
(48354)
(43363)
业大(40116)
(39154)
研究所(36466)
(34943)
农业(34763)
中心(33367)
(31270)
北京(29928)
(29224)
财经(29007)
师范(28858)
(27198)
(26450)
(25679)
技术(25542)
师范大学(23399)
基金
项目(165331)
科学(127833)
基金(118693)
研究(115950)
(105354)
国家(104503)
科学基金(88610)
社会(69571)
(66108)
社会科(65776)
社会科学(65757)
基金项目(64444)
自然(61110)
自然科(59639)
自然科学(59620)
自然科学基金(58527)
(55863)
教育(52788)
资助(48699)
编号(47346)
成果(37558)
重点(37180)
(35214)
(34913)
(34657)
科研(32450)
计划(32450)
课题(32335)
创新(32309)
大学(30170)
期刊
(83281)
经济(83281)
研究(60908)
学报(44168)
(39603)
中国(37812)
科学(37764)
大学(31992)
管理(31584)
学学(30403)
农业(28819)
(24680)
教育(23953)
技术(18523)
(14374)
(14266)
金融(14266)
业经(14078)
图书(13069)
业大(13043)
财经(12964)
经济研究(12678)
科技(12539)
理论(11826)
(11786)
实践(11216)
(11216)
(10810)
问题(10809)
林业(10623)
共检索到3075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沈毅  漆梦雯  羊桂英  周琪欢  余婷  李吴晗  莫建初  
【目的】挖掘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共生真菌在秸秆资源利用上的应用潜力,为实现秸秆生物降解产业化补充菌种资源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平板为分离培养基,采用刚果红染色法筛选,从黑翅土白蚁肠道中分离筛选具有木质纤维素降解活性的真菌,并测定纤维素酶活性。在液态发酵条件下,评估不同真菌以及真菌组合对水稻Oryza sativa秸秆的降解效果,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X射线晶体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降解前后水稻秸秆的理化性质。【结果】从黑翅土白蚁肠道中共分离到4种具有木质纤维素降解活性的真菌,经鉴定分别为安拉阿巴德篮状菌Talaromyces allahabadensis、刺孢篮状菌T. aculeatus、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和灰孔多年卧孔菌Perenniporia tephropora。纤维素酶活结果显示:黑曲霉的内切葡聚糖酶和外切葡聚糖酶活性最高,安拉阿巴德篮状菌的β-葡萄糖苷酶活性最高。水稻秸秆降解试验表明:黑曲霉与灰孔多年卧孔菌双菌组合具有最强的秸秆降解能力,20 d内可降解秸秆中38.27%的干物质、62.59%的纤维素和51.75%的半纤维素。降解后水稻秸秆内部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被破坏,结晶度由22.44%上升至32.53%,秸秆表面崩解碎裂,结构蓬松化。【结论】从黑翅土白蚁肠道分离得到的黑曲霉和灰孔多年卧孔菌在组合降解水稻秸秆时表现出极强的降解能力,在秸秆生物降解产业化上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图6表2参3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婷   黄越   李吴晗   周琪欢   陈翔   莫建初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共生微生物在秸秆综合性应用中的潜能,为生产上秸秆的生物降解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从黑翅土白蚁肠道和菌圃中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平板为分离培养基,用刚果红染色法筛选出7种具有木质纤维素降解潜力的微生物。进一步鉴定后,测定木质纤维素降解优势酶活并进行菌株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构建固-液发酵体系,评估不同微生物与其组合菌系对玉米(Zea mays)秸秆的降解效果;同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晶体衍射和傅立叶红外光谱对玉米秸秆生物降解前后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分离得到的二叉毛壳属(Dichotomopilus sp.)真菌F1具有较强的纤维素降解能力,处理12 d即能对玉米秸秆中的纤维素有28.74%的降解率;普里斯特氏菌属(Priestia sp.)细菌G1、芽胞杆菌属(Bacillus sp.)细菌G2、二叉毛壳属真菌F1和青霉菌属(Penicillium sp.)真菌F2四种菌组成的复合菌系对玉米秸秆的木质纤维素降解效果相对最佳,处理12 d对玉米秸秆的干重、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降解率分别为23.65%、23.84%、46.39%和27.08%。同时,玉米秸秆表面结构分崩离析、结晶度由38.02%下降至33.63%、木质纤维素有关化学键强度减弱。[结论]本研究发掘了极具秸秆降解潜能的菌株二叉毛壳属真菌F1,以其为基础构建了高效的四菌降解菌系,在产业化利用上具有进一步开发潜能,为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奠定了基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琪   刘瑞   徐刚   曹颖   胡尚连   赵博  
【目的】筛选能高效降解水稻秸秆的细菌,为水稻秸秆降解提供菌种资源,进而为改善生态环境、加快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采自四川绵阳水稻田中的腐烂秸秆与土壤混合物以及羌王竹海中的腐烂竹节与土壤混合物为研究对象,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唯一碳源,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纯化细菌,经刚果红和苯胺蓝染色法以及滤纸条崩解试验筛选水稻秸秆降解菌,并检测其酶活性,综合水稻秸秆降解率和降解产物表征分析对其降解能力进行评估。【结果】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唯一碳源,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从腐烂水稻秸秆与土壤混合物及腐烂竹节与土壤混合物中分离得到63株细菌,且有4株细菌出现刚果红和苯胺蓝脱色圈,其中菌株QZ67脱色圈直径与菌落直径的比值最大,且滤纸崩解最彻底。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菌株QZ67为台中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taichungensis)。在30℃、p H 8条件下发酵8 d,菌株QZ67的滤纸酶、木聚糖酶、锰过氧化物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活性均达到最高,分别为4 455.87,2 742.53,1 239.60和10 824.18 U/L,漆酶活性在发酵第10天达到最高,为2 160.49U/L。菌株QZ67在30℃、p H 8、160 r/min条件下处理水稻秸秆30 d,相对降解率可达28.95%。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在菌株QZ67作用下,水稻秸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被降解。X光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与未接菌处理相比,菌株QZ67处理30 d后水稻秸秆的结晶度明显降低。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菌株QZ67处理30 d后,水稻秸秆受到严重破坏,原本成束的维管束组织破裂成蜂窝状,基本组织变得松散细碎,水稻秸秆表面的蜡质-硅化层基本脱落。【结论】筛选获得1株具有较强纤维素、木质素降解能力的台中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taichungensis)QZ67,该菌株能有效降解水稻秸秆,有利于农作物秸秆循环利用,促进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计成  
霉菌毒素的高毒性和强致癌性严重威胁动物生产性能和人类健康,每年给畜牧业和食品工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因物理和化学去毒方法存在诸多应用缺陷,故作为一种安全、高效、环保的方法,霉菌毒素生物降解法备受关注。本文对霉菌毒素毒性的作用机制、生物降解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对目前生物降解研究存在的困难提出策略和建议,为饲料和食品中霉菌毒素的生物解毒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朱娅宁  羊桂英  周琪欢  谢晓俊  漆梦雯  沈毅  莫建初  
【目的】探明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菌圃微生物对优势真菌蚁巢伞Termitomyces heimii生长的影响,可为深入研究白蚁菌圃微生态提供实验参考,对人工栽培蚁巢伞也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方法】使用寡营养培养基分离菌圃微生物。细菌方面,通过探究细菌发酵液对蚁巢伞生长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菌液中新生成的可溶性糖类物质,初步明确菌圃细菌对蚁巢伞生长的影响;真菌方面,采用对峙培养手段探明蚁巢伞与其他菌圃真菌的互作情况。【结果】从黑翅土白蚁菌圃中共分离8种细菌及12种真菌杂菌,发现菌圃内存在大量蚁巢伞孢子。菌圃厚壁菌门Firmicutes细菌促进蚁巢伞生长,在其影响下蚁巢伞菌丝呈现纽结凸起,菌丝生长速率相比对照组极显著提高,最高提升0.033 cm·d~(-1)(P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士强  顾春梅  赵海红  
生物降解木质纤维素机理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并且降解酶机制进行作用的报道很多,然而,木质纤维素天然结构复杂,其生物降解过程则是一个复杂的酶学过程,需要多种酶的协同作用来完成。经过多年的研究,各国研究工作者提出木质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方法,国内外的科研工作者们探索出了多种木质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方法和筛选培养基,为木质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提供了捷径,加快了木质纤维素降解菌筛选工作的步伐。从生物降解机理和降解菌筛选方法等方面,综述了木质纤维素生物降解研究进展,提出了有待拓宽和深化研究的内容。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银水  余常兵  戴志刚  顾炽明  李越  廖星  谢立华  胡小加  秦璐  
为了明确粗糙脉孢菌NC-3菌株在水稻秸秆还田上的应用潜力,采用室内培养和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NC-3菌株在水稻秸秆上的定殖,对水稻秸秆降解,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总酚酸含量以及油菜发芽率和成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C-3菌株能在灭菌的水稻秸秆上迅速定殖(72 h长满菌丝和孢子)。相比无菌水,培养7,14,21 d, NC-3菌株处理的水稻秸秆降解率分别提高2.3,7.3,3.2百分点;秸秆纤维素、木质素以及总酚酸含量分别下降2.0,10.7,10.4百分点,0.7,0.9,1.3百分点和7.6%,6.9%,6.4%。NC-3菌株对水稻秸秆、纤维素、木质素和总酚酸的降解作用主要发生在培养的前14 d(0~14 d),对半纤维素的降解作用在培养14 d后逐渐增强。添加水稻秸秆会显著降低油菜发芽率和成苗率,且随秸秆用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但接种NC-3菌株能显著提高油菜发芽率和成苗率(相比无菌水,分别提高3.3,9.7百分点)。总之,接种脉孢菌NC-3菌株能有效加快水稻秸秆降解和酚酸类物质转化,可有效提高油菜发芽率和成苗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付丽  朱红雨  杜明楠  于婷婷  罗兰燕  杨雪  杨美英  
为筛选优良秸秆降解菌株,解析不同菌株降解秸秆的生物学过程。本研究利用以秸秆为唯一碳源的筛选方法从土壤中获得3株具有秸秆降解能力的菌株yj1、yj2和yj3。根据8d的秸秆降解率确定菌株降解秸秆的最优温度和pH,并测定和比较参与秸秆降解的内切葡聚糖酶(EG)、β-葡萄糖苷酶(BG)、木聚糖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锰过氧化物酶(MnP)和漆酶(Lac)的活性。结果表明:1)筛选得到的yj1、yj2和yj3菌株分别属于假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和短杆菌属。2)3种菌株分别在最适温度37、30和37℃以及最适pH 8、8和7时培养8d后,秸秆降解率达到峰值,在偏碱性条件下菌株yj2的秸秆降解率为26.61%。3)菌株yj1和yj3无木聚糖酶的活性,但LiP、MnP和Lac酶活性较高。菌株yj2的6种酶均具有较高的活性,协同完成秸秆降解。因此,菌株yj2可以作为碱性土壤条件下秸秆降解的候选菌株。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梁军锋  张洪生  张克强  张金凤  李野  赵润  
为筛选木质素高效降解菌,对筛选的方法体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三种定性筛选平板结合定量的木质素磺酸钙降解的方法,能明显提高筛选效率,从16个菌株中筛选到3株对木质素有较强降解能力的菌株Tp1、Tf1与Ls21。为进一步验证所筛菌株的降解效果,选取其中综合性能较好的Tf1菌株(凤尾菇,Pleurotus sajor-caju),对小麦秸秆与玉米秸秆进行固态发酵试验,并以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BKMF-1767作参照,结果表明,Tf1对小麦秸秆与玉米秸秆木质素的降解率分别为38.4%与47.7%,均高于参照菌株(分别为32.2%和34.6%)。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金璟  路遥  
应用Logistic模型和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就农户生物降解地膜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建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的受教育程度、农业收入、残膜捡拾回收成本对农户生物降解地膜需求的影响显著;对于有生物降解地膜需求的农户而言,农户的受教育程度、残膜捡拾行为和捡拾地膜的成本都将提高农户对生物降解地膜的愿意支付价格;而与县城距离的增加,将降低农户对生物降解地膜的愿意支付价格。农户对残膜污染的认知,既不能增加其对生物降解地膜的需求,也不能提高其对生物降解地膜的愿意支付价格,因此不存在"良心效应"。研究认为政府通过制定残膜必须捡拾及回收的条例,增加普通地膜的使用成本,或对离县城较远的农户给予生物降解地膜使用补贴,对扩大生物降解地膜的市场需求会产生作用;生物降解地膜厂商通过降低地膜生产和使用成本对促进生物降解地膜的需求也会产生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金璟  路遥  
应用Logistic模型和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就农户生物降解地膜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建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的受教育程度、农业收入、残膜捡拾回收成本对农户生物降解地膜需求的影响显著;对于有生物降解地膜需求的农户而言,农户的受教育程度、残膜捡拾行为和捡拾地膜的成本都将提高农户对生物降解地膜的愿意支付价格;而与县城距离的增加,将降低农户对生物降解地膜的愿意支付价格。农户对残膜污染的认知,既不能增加其对生物降解地膜的需求,也不能提高其对生物降解地膜的愿意支付价格,因此不存在"良心效应"。研究认为政府通过制定残膜必须捡拾及回收的条例,增加普通地膜的使用成本,或对离县城较远的农户给予生物降解地膜使用补贴,对扩大生物降解地膜的市场需求会产生作用;生物降解地膜厂商通过降低地膜生产和使用成本对促进生物降解地膜的需求也会产生作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江慧  张楠  沈其荣  沈标  
以常见的7株食用真菌菌株为材料,分别为平菇韩黑(Pleurotus ostreatus hanhei)和平菇8号(P.ostreatus 8)、秀珍菇(P.cornucopiae)、姬菇206(Hypsizygus marmoreus 206)、白灵菇(Pleurotus nebrodensis)、金针菇天福(Flammulina velutipestianfu)和金针菇8802(F.velutipes 8802),筛选出在纤维素平板上生长较快的4株菌(姬菇206、平菇韩黑、平菇8号和秀珍菇),并进一步测定其产生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木质素酶的活力以及降解稻草中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能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池玉杰  鲍甫成  
综述了木质素生物降解与生物制浆的研究现状 ,包括木质素降解代谢产物和降解途径与机制的研究、参与木质素降解的酶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木腐菌对木材和木质素降解能力的研究以及高效降解木质素的生物制浆用优异菌株的筛选。对木质素生物降解与生物制浆的研究进行了展望。结果表明 :生物制浆由于既节省能源又有环境友好的特性而具有毋庸置疑的应用前景 ,在我国加强木质素生物降解和生物制浆的研究是势在必行的 ,这对于保护环境 ,缓解能源危机以及制浆造纸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段兴鹏  杨力凡  杨晓华  任大明  黄云  刘志诚  陈捷  
利用高产纤维素酶的木霉菌株对水稻秸秆进行生物降解。通过测定菌肥纤维素酶酶活性、葡萄糖含量以及氮、磷、钾含量指标,比较研究了7种不同配比腐熟剂降解水稻秸秆的效应。结果表明:仅含木霉菌REMI突变株H6菌株腐熟剂(SDTI)制备的秸秆菌肥中羧甲基纤维素酶酶活、葡萄糖含量均最高,分别达3.48U·g-1和17.14mg·g-1,与对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滤纸酶酶活高于对照,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秸秆菌肥中氮、磷、钾含量也均高于对照。盆栽试验表明,该秸秆菌肥能显著促进番茄和黄瓜的生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亚召  嵇保中  刘曙雯  徐立军  金明霞  王怡  
【目的】黑翅土白蚁是一种重要的培菌白蚁,采食工蚁有取食菌圃物质的习性。研究菌圃物质、菌圃物质提取液、杂交鹅掌楸树干外表皮、密黏褶菌松木粉培养物对黑翅土白蚁采食工蚁的诱食活性,为研究开发食性引诱剂提供依据。【方法】从采食工蚁数量、泥被出现时间、泥被面积、泥被覆盖率及饵料被食率5个指标比较不同饵料对采食工蚁的诱食活性。【结果】黑翅土白蚁的副巢菌圃、主巢中层菌圃、主巢下层菌圃的诱食活性优于主巢上层菌圃、密黏褶菌松木粉培养物和杂交鹅掌楸树干外表皮(P<0.01);副巢菌圃在工蚁数量、饵料被食率方面优于主巢下层菌圃(P<0.01);主巢上层菌圃在采食工蚁数量、泥被出现时间方面优于密黏褶菌松木粉培养物(P0.05);与前5种饵料相比,杂交鹅掌楸树干外表皮在各方面都最差且差异极显著(P<0.01)。在菌圃正己烷提取液、密黏褶菌松木粉培养物、杂交鹅掌楸树干外表皮构成的食物选择试验中,副巢菌圃提取液饵料与主巢下层菌圃提取液饵料诱食活性均优于杂交鹅掌楸外表皮、主巢上层菌圃提取液饵料、主巢中层菌圃提取液饵料及密黏褶菌松木粉培养物(P0.05),但优于主巢上层菌圃提取液饵料及杂交鹅掌楸外表皮(P<0.01);主巢上层菌圃提取液饵料优于杂交鹅掌楸树干外表皮(P<0.01);副巢菌圃提取液饵料在采食工蚁数量、饵料被食率方面优于主巢下层菌圃提取液饵料(P<0.05)。【结论】菌圃物质和菌圃提取液(上层主巢菌圃提取液除外)的诱食活性优于密黏褶菌松木粉培养物;菌圃物质的诱食活性优于其提取液;副巢菌圃及其提取液的诱食活性最高;密黏褶菌松木粉培养物的诱食活性优于杂交鹅掌楸树干外表皮的诱食活性;菌圃及其提取液诱食活性的强度与菌圃的分布和部位有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