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32)
- 2023(11913)
- 2022(10635)
- 2021(9962)
- 2020(8442)
- 2019(19408)
- 2018(19485)
- 2017(37651)
- 2016(20732)
- 2015(23201)
- 2014(23228)
- 2013(22879)
- 2012(20782)
- 2011(18749)
- 2010(18609)
- 2009(17131)
- 2008(16687)
- 2007(14556)
- 2006(12724)
- 2005(11339)
- 学科
- 济(77349)
- 经济(77230)
- 管理(63749)
- 业(58103)
- 企(49840)
- 企业(49840)
- 方法(35990)
- 数学(30883)
- 数学方法(30529)
- 财(23305)
- 农(20452)
- 中国(19975)
- 制(18955)
- 业经(18187)
- 学(17177)
- 地方(14921)
- 务(14630)
- 财务(14560)
- 财务管理(14529)
- 企业财务(13785)
- 理论(13523)
- 贸(13512)
- 贸易(13504)
- 农业(13246)
- 易(13126)
- 体(13076)
- 环境(13029)
- 和(13026)
- 技术(12784)
- 银(12671)
- 机构
- 大学(291462)
- 学院(288445)
- 管理(115533)
- 济(111755)
- 经济(109209)
- 理学(100331)
- 理学院(99193)
- 管理学(97533)
- 管理学院(97005)
- 研究(95450)
- 中国(70148)
- 京(62162)
- 科学(59929)
- 财(54115)
- 所(47860)
- 农(46888)
- 业大(44535)
- 研究所(43540)
- 中心(42798)
- 财经(42792)
- 江(41673)
- 北京(39208)
- 经(38840)
- 范(37180)
- 农业(36831)
- 师范(36824)
- 院(34617)
- 州(33664)
- 经济学(33166)
- 财经大学(31912)
- 基金
- 项目(200317)
- 科学(157005)
- 研究(146635)
- 基金(145360)
- 家(126657)
- 国家(125642)
- 科学基金(107713)
- 社会(91176)
- 社会科(86338)
- 社会科学(86315)
- 省(78286)
- 基金项目(77777)
- 自然(70741)
- 自然科(69038)
- 自然科学(69024)
- 自然科学基金(67767)
- 教育(67005)
- 划(65937)
- 编号(59868)
- 资助(59387)
- 成果(49098)
- 重点(44646)
- 部(44251)
- 创(41915)
- 发(41877)
- 课题(41007)
- 制(39465)
- 创新(39132)
- 科研(38373)
- 教育部(37978)
- 期刊
- 济(122697)
- 经济(122697)
- 研究(85670)
- 中国(55517)
- 学报(47785)
- 农(43166)
- 管理(43029)
- 科学(42844)
- 财(42062)
- 大学(36078)
- 学学(33880)
- 教育(32436)
- 农业(29738)
- 技术(24289)
- 融(23953)
- 金融(23953)
- 财经(20924)
- 业经(19653)
- 经济研究(18700)
- 经(17680)
- 问题(15979)
- 图书(15339)
- 理论(15022)
- 业(14834)
- 科技(14577)
- 实践(13865)
- 践(13865)
- 版(13597)
- 技术经济(13266)
- 现代(13108)
共检索到4194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晓丽 李新华
研究了制备黑糯玉米面粉磷酸单酯的最佳工艺条件,并测试了其主要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pH值6.5、NaH2PO4与面粉配比为0.19、反应温度为130℃、反应时间为1h的工艺条件下制备的产品效果最好,粘度最高。糊粘度和冻融稳定性达到了黑糯玉米淀粉的水平。
关键词:
黑糯玉米面粉 磷酸单酯 粘度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玲玲 李新华 曾洁
对玉米面粉的制备工艺进行改良,为生产出口感良好的玉米面食制品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均匀试验设计得出各指标(峰值粘度、破损值、回生值)的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确定了各指标最高或最低时各因素的组合。结果表明:从粘度特征值比较看,当破损值和回生值最低时,较优工艺条件的组合是玉米品种丹玉57,乳酸菌40mg.g-1,蛋白酶2.0mg.g-1,进风温度140℃。经过DPS处理后,综合对峰值粘度、破损值、回生值的考察,较优工艺条件组合是玉米品种丹玉57,乳酸菌40mg.g-1,蛋白酶6.7mg.g-1,进风温度177℃。将粘度特征值作为评价玉米面粉面团质量的一个指标,通过均匀试验设计的数据处理后,得到了较优化组...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永强 韩春然 方蕾
为了改善冷冻面团的品质,并开发萌发玉米面粉在食品领域的应用范围,研究了萌发玉米面粉的流变学特性、其对普通面粉流变学特性的影响以及萌发玉米面粉在冷冻面团面包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萌发玉米面粉糊化粘度较对照的玉米面粉低,所有混粉的弱化度均高于纯面粉,且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纯面粉的面团延伸性随着醒发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小后大的趋势,而添加玉米面粉后面团延伸性则是随着醒发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小;在萌发玉米面粉添加量10%以下,酵母菌的发酵活力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超过10%后,酵母的发酵活力逐渐下降;萌发玉米面粉使冷冻面团面包的品质得到改善。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传波 汤凤霞 熊何健
采用湿法工艺制备甘薯淀粉磷酸单酯,并对其理化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五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法研究了淀粉磷酸单酯的制备工艺并得到回归方程.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Na2HPO4与NaH2PO4的摩尔比3∶1,反应温度130-140℃,反应时间2-3 h,pH5.5-6.0,催化剂用量为淀粉质量的4%-5%.理化特性结果表明,酯化反应在淀粉脱水葡萄糖单元羟基上引入了磷酸基团,使淀粉糊凝沉性降低以及透明度和冻融稳定性提高.
关键词:
甘薯 淀粉磷酸单酯 制备 特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刚 陈敏 张绍英
以玉米粉为原料通过羧甲基化反应制取羧甲基玉米粉。研究了乙醇体积分数、氢氧化钠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羧甲基玉米粉黏度的影响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 :投料质量比 ,玉米粉∶氢氧化钠∶一氯乙酸为 8 1∶3 5∶4 8,反应温度 5 0℃ ,反应时间 4h。在 2 5℃时 ,产物水溶液 (质量比为 2 5 % )黏度达65 0mPa·s。
关键词:
玉米粉 羧甲基淀粉 黏度 醚化反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大军 尹晨 张永智
【目的】研究可食性玉米淀粉膜的成膜工艺条件和改性剂的作用,为开发多功能可食包装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方法】选择不同的淀粉液质量浓度、糊化温度、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制备玉米淀粉膜,根据成膜效果及膜的物理性能,确定玉米淀粉膜适宜的制备工艺条件。在此基础上,分别研究添加10g/L的6种糖醇型改性剂(乙二醇、丙三醇、木糖醇、甘露糖醇、山梨醇和麦芽糖醇)以及5种聚合型改性剂(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明胶、葡甘聚糖和聚氧化乙烯)对膜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玉米淀粉膜适宜的制备工艺条件为:浆液淀粉质量浓度50~60g/L,糊化温度90℃,膜干燥温度40~60℃,膜干燥时间4~6h。木糖醇可使淀粉膜表面结构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雪春 王振兴 郑为完 阚欢 刘云
为开发新型的乳化剂和高值化利用玉米糖浆,以低DE值的玉米糖浆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制备辛烯基琥珀酸糖浆酯的最佳条件,并研究辛烯基琥珀酸糖浆酯的黏度、表面张力和乳化性能。结果表明,辛烯基琥珀酸糖浆酯的最佳制备工艺为糖浆浓度51%、pH 8.0、反应温度36℃、反应时间4 h,测得取代度为1.77%。辛烯基琥珀酸糖浆酯相比糖浆具有较高的黏度,且随着取代度的增大,辛烯基琥珀酸糖浆酯的黏度和乳化性能呈升高的趋势,而表面张力有降低的趋势,说明糖浆经辛烯基琥珀酸酐酯化后具有适宜的黏度,良好的乳化性能,可作为表面活性剂或乳化剂开发应用于食品和化工领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永洪 谢戎 唐春 杨跃华 刘成元
选用自育的20个糯玉米杂交种为供试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鲜穗采收期和成熟期产量、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等穗部性状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出籽率、穗长、百粒重性状对鲜穗产量作用大。通径分析显示各性状对鲜穗产量作用大小顺序为:行粒数>百粒重>穗行数>穗粗>出籽率。在完熟期,穗粗、着粒深、百粒重对干籽粒产量贡献较大,进一步通径分析表明各性状对干籽粒产量作用排序为:百粒重>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出籽率>秃尖长>着粒深。
关键词:
糯玉米 穗部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曾顺德 赵国华 尹旭敏 张超 章道明
以乳熟期糯玉米原浆和脱脂奶粉为发酵基质,研制糯玉米酸奶。结果显示,糯玉米酸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糯玉米原浆40%,蔗糖5%,脱脂奶粉5%,菌种发酵剂7%,琼脂0.12%;在42℃下发酵6~8 h,在4℃下冷藏12 h,可得到品质较优的糯玉米酸奶。
关键词:
糯玉米酸奶 加工工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简相坤 刘石彩 边轶
以玉米芯为原料,磷酸为活化剂,硼酸为催化剂制备活性炭。以磷酸与玉米芯的质量比、硼酸添加量、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作为考查的4个因素,以亚甲基蓝吸附值和焦糖脱色率作为活性炭性能的参考指标,通过正交试验法,得出最佳的水平组合是磷酸与玉米芯的质量比为2∶1,硼酸的添加量为4%,活化温度为450℃,活化时间为80 min,制备出活性炭的亚甲基蓝吸附值为240 mg/g,焦糖脱色率为120%。在该水平组合下不添加硼酸作对比实验,得到活性炭的亚甲基蓝吸附值为233 mg/g,焦糖脱色率为110%。用氮气吸附法对这两种活性炭进行表征,发现添加硼酸制备出的活性炭BET比表面积、总孔容、微孔孔容和中孔孔容都有所提高...
关键词:
玉米芯 活性炭 磷酸活化 硼酸催化剂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陆大雷 闫发宝 陆卫平
【目的】探明糯玉米籽粒淀粉理化特性在灌浆结实期的变化趋势。【方法】以糯玉米新品种NQ01和NQ11为材料,研究其灌浆结实期(花后10、20、30和40 d)籽粒淀粉理化特性的变化。【结果】随着灌浆进程推进,籽粒干重和淀粉含量逐渐升高,籽粒含水率、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逐渐降低,籽粒鲜重和体积先升后降。淀粉粒随灌浆进程逐渐增大,且以花后10—20 d增加最为明显。结晶类型和碘结合力均表现出典型的糯性特征。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快速黏度分析仪(RVA)研究表明,随着灌浆进程,转变温度和糊化温度降低,热焓值在花后20—40 d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花后10 d,回生值和黏度特征值两品种表现不一。【...
关键词:
糯玉米 灌浆结实期 理化特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新华 贾立冬
为了进一步开发乳熟期糯玉米加工产品,以乳熟期糯玉米为原料,利用喷雾干燥技术制备鲜糯玉米粉。通过对鲜糯玉米粉的保水力、凝胶特性和糊化性质的检测,并与乳熟期普通玉米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乳熟期糯玉米经过喷雾干燥制成的糯玉米粉的保水力为1.45g·g-1,凝胶体积膨胀率为5.40mL.g-1,糯玉米粉糊透光率为87.2%,糯玉米粉的成糊粘度好,冷糊稳定性好,不易老化,各项特征均好于乳熟期普通玉米,说明乳熟期糯玉米粉具有很好的应用品质和开发前景。
关键词:
乳熟期糯玉米粉 喷雾干燥 应用品质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薇 宋永康 田宝玉 余华
在Alcalase酶水解玉米蛋白粉研究的基础上,以多肽得率为指标,从5种不同蛋白酶中筛选出Protex.7L酶作为最适水解酶继续酶解玉米蛋白Alcalase酶水解物.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Protex.7L酶继续酶解制备玉米多肽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加酶量1090 U·g-1,p H 7.6,反应温度42.0℃时,继续酶解60 min.在此条件下,体系最终的多肽得率可达(56.28±0.18)%,与理论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1%,比单独应用Alcalase酶提高21.05%.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胜恒 杨华 蔡治荣 易红华 周汝平 陈荣丽
本文综述了我国糯玉米杂交育种取得的进展。我国糯玉米育种可分为3个阶段,阐述了各阶段应用的主要育种方法、取得的育种成效、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目前,利用普通玉米优良基因改良糯质农家品种及糯质一环系是我国糯玉米育种的主要方法;利用糯玉米杂交种选育二环系已成为我国糯玉米育种的次要方法,但有可能成为主要方法。利用百年改良积累的普通玉米优良基因改良糯质材料,是糯玉米增扩种质资源的最佳途径之一。
关键词:
糯玉米 育种 阶段 方法 种质资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