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71)
2023(10635)
2022(9378)
2021(8889)
2020(7319)
2019(16940)
2018(16872)
2017(32582)
2016(17920)
2015(20165)
2014(20259)
2013(20170)
2012(18386)
2011(16650)
2010(16478)
2009(14933)
2008(14342)
2007(12308)
2006(10846)
2005(9288)
作者
(52985)
(44021)
(43573)
(41326)
(27793)
(21036)
(19824)
(17493)
(16617)
(15444)
(15181)
(14648)
(13844)
(13676)
(13499)
(13237)
(13223)
(13049)
(12386)
(12361)
(10947)
(10604)
(10453)
(9847)
(9755)
(9753)
(9622)
(9533)
(8785)
(8717)
学科
(74272)
经济(74199)
管理(51975)
(46458)
(38500)
企业(38500)
方法(33696)
数学(29132)
数学方法(28820)
地方(19467)
(18942)
中国(17743)
(17418)
业经(15749)
(15535)
环境(13723)
(13523)
农业(13123)
理论(12147)
(11237)
贸易(11232)
地方经济(11003)
技术(11001)
(10835)
(10681)
资源(10411)
(10373)
(9946)
财务(9886)
财务管理(9872)
机构
大学(254914)
学院(253721)
管理(104191)
(95049)
经济(92733)
理学(90917)
理学院(89877)
管理学(88314)
管理学院(87867)
研究(84798)
中国(61092)
科学(56714)
(55119)
(43159)
(41011)
(40860)
研究所(39944)
业大(39813)
中心(37914)
(35414)
(35374)
师范(35069)
北京(34875)
财经(33776)
农业(32273)
(31191)
(30680)
(30026)
师范大学(28493)
经济学(26997)
基金
项目(182934)
科学(143467)
研究(132526)
基金(131719)
(115384)
国家(114460)
科学基金(98044)
社会(81425)
社会科(77106)
社会科学(77080)
(72261)
基金项目(71309)
自然(65495)
自然科(63796)
自然科学(63783)
自然科学基金(62587)
(60944)
教育(59599)
编号(55013)
资助(53722)
成果(43364)
重点(40905)
(39706)
(39385)
(37465)
课题(37195)
创新(34906)
科研(34906)
计划(33360)
项目编号(33335)
期刊
(101941)
经济(101941)
研究(69992)
中国(46044)
学报(41931)
科学(39048)
(35997)
管理(35991)
大学(30214)
(28239)
学学(28176)
教育(27722)
农业(25982)
技术(21356)
业经(17264)
图书(17006)
(16539)
金融(16539)
资源(16435)
经济研究(15187)
财经(14960)
(13318)
问题(13310)
科技(13305)
理论(13117)
(12583)
实践(12356)
(12356)
技术经济(12098)
情报(11849)
共检索到3560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军涛  
黑河流域属于典型的环境脆弱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和土地退化问题是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对黑河流域水土资源状况进行了概要性论述,分析了水土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水土资源的承载力。基于黑河流域水土资源利用现状,提出了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齐善忠  王涛  罗芳  郭坚  封建民  
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黑河流域面临的严重问题。本文分析了黑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在结合大量翔实数据的基础上,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原则,提出了黑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经与措施。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少波  解建仓  黄明聪  常亮  
解决水资源短缺和调整产业结构是黑河流域中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针对各部门的发展规划,通过建立地下水和地表水联合运用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研究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水资源配置的相关关系。提出在人口基本增长、工业高速增长和加大节水力度前提下,以地表水资源利用为主,适当开采地下水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该模式也可以对西部其他地区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经验借鉴。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启森  赵文智  冯起  苏培玺  
针对黑河流域及绿洲的水资源短缺、时空动态分布差异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生态发展演变的影响等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和深入探讨,并就其可持续利用的理念、对策与方法等,试图有所创新和发展。研究显示,本区社会经济生态发展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在于理念更新、人口合理调控和水的适度高效利用,并在生态系统维系及环境整治上,理性地面对其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薛建春  
论文利用2009—2020年黄河流域6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Windows-DEA模型测度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与水资源利用效率,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水土资源利用效率之间的协同与冲突,利用莫兰指数模型与空间杜宾模型分析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协调度的时空演变特征与空间溢出效应,结论如下:(1)黄河流域城市土地资源与水资源利用效率呈现缓慢上升态势,但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为下游>上游>中游,水资源利用效率为中游>上游/下游。(2)不同城市的水资源利用综合效率出现两极分化现象,但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则逐步趋于稳态,而且,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始终存在空间邻接的正相关特性。(3)研究时期内大部分城市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与协调过渡阶段,协调度水平相对较低,2018年前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与水资源利用效率之间协调度也存在空间邻接的正相关特性。(4)经济增长对本地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协调度具有促进作用,但对其他城市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具有抑制作用;三产比重对本地与其他城市的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协调度也具有相反作用。建议流域内各城市从严从细规划和集约利用水土资源,注重提升整个流域的三产比重与产业升级,保证流域内水土资源利用效率的协同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薛建春  
论文利用2009—2020年黄河流域6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Windows-DEA模型测度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与水资源利用效率,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水土资源利用效率之间的协同与冲突,利用莫兰指数模型与空间杜宾模型分析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协调度的时空演变特征与空间溢出效应,结论如下:(1)黄河流域城市土地资源与水资源利用效率呈现缓慢上升态势,但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为下游>上游>中游,水资源利用效率为中游>上游/下游。(2)不同城市的水资源利用综合效率出现两极分化现象,但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则逐步趋于稳态,而且,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始终存在空间邻接的正相关特性。(3)研究时期内大部分城市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与协调过渡阶段,协调度水平相对较低,2018年前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与水资源利用效率之间协调度也存在空间邻接的正相关特性。(4)经济增长对本地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协调度具有促进作用,但对其他城市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具有抑制作用;三产比重对本地与其他城市的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协调度也具有相反作用。建议流域内各城市从严从细规划和集约利用水土资源,注重提升整个流域的三产比重与产业升级,保证流域内水土资源利用效率的协同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艳昭  张伟科  封志明  刘东  
北方农牧交错带作为我国传统农区与牧区的交汇和过渡地带,是我国东、中部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地区。选取北方农牧交错带东缘的西辽河流域为案例区,运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方法,构建水分亏缺模型,定量计算了西辽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情景下的水分亏缺态势,揭示了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的水土资源平衡效应,研究表明:①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土地利用整体特征未发生重大改变,土地利用表现为耕地面积有所增加、草地面积相对减少的局面;②西辽河流域水土资源平衡总体呈现中度水分亏缺的特征,亏水量较大的区域相对集中在西辽河冲积平原中部地区;③1995—2005年10 a间的土地利用变化使得西辽河流域严重缺水地区面积...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鲁峰  
支撑能力评价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水资源承载能力、环境缓冲能力、社会发展能力、经济支撑能力、科技发展能力、管理调控能力六方面。本文从上述六方面对淮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支撑能力进行了评价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静  梅旭荣  连煜阳  薛莉  
[目的]推进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也是破题之举。水资源利用较为粗放、农业用水效率不高是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制约,也是推进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亟待破解的问题。[方法]基于水资源刚性约束的现实条件,将水资源作为内生要素纳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以水定土,以土量水”的水土资源优化模型,运用黄河流域西北干旱区1933份农户实地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不同配水方案及水价情景下,农作物种植面积的调整策略。[结果]研究表明,黄河流域农业生产具有较大节水空间;调整配水方案,配水量向具有水资源利用比较优势的作物倾斜,有利于提高收益及水资源利用率;调节水价,增加用水成本,有助于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实现农业节水目标。[结论]黄河流域农业水土资源优化配置应坚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完善水资源定价机制,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坚持生态优先,大力推进农业节水,推动设施农业发展,适度调减农作物种植面积,为生态用水提供更大的空间。黄河流域农业发展不应以规模论英雄,而是侧重向技术、管理、质量要效益,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莹  雷国平  张弘强  王洪成  
[目的]微观尺度分析耕地利用水土资源匹配时空动态及其变化趋势,旨在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和耕地利用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科学指导。[方法]以三江平原挠力河流域为研究区,运用耕地水资源有效供给量与耕地需水量的比值法,探析2000—2020年研究区耕地利用水土资源匹配的时空动态;借助Theil-Sen趋势分析法和Hurst指数分析法,对研究区耕地利用水土资源匹配的空间变化趋势及其未来变化趋势持续性进行定量化分析。[结果](1)时序变化上,作物全生育期耕地利用水土资源匹配综合指数的频数分布呈双峰分布特征且其中轴线逐渐向高值移动。(2)空间动态上,作物全生育期耕地利用水土资源匹配呈现出空间异质性增强的变化特征,其相对高值区由流域中游东部向中游西部和下游西部转移,并且其Sen趋势度大于0的耕地面积比例达到94%以上。(3)未来变化趋势上,作物全生育期耕地利用水土资源匹配相对强持续性升高的耕地面积比例为93.73%,主要分布在流域中游西部和下游西部的大分部区域。[结论]受气候变化和人工调控的影响,虽研究区作物全生育期耕地利用水土资源匹配程度较低,但在时空动态上均呈现出明显升高的变化特征,且呈现持续性升高的未来变化趋势,结果可为优化调配水土资源时空耦合关系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邱建军  王道龙  
本文分析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水土资源概况 ,指出了耕地减少、质量下降、水土流失、水灾频繁、土壤和水域污染等将是该地区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最大障碍 ;结合后备资源潜力、现有耕地再发挥潜力、坡耕地改造潜力和种植制度改革 ,分析了提高复种指数的潜力途径 ,并提出相应的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孟丽红  陈亚宁  李卫红  
本文在系统总结流域尺度上生态经济研究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为纽带的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生态经济研究框架,具体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生态系统的过程模拟研究、经济系统过程的模拟研究、水-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耦合模型的构建等。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研究;6)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指出了在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生态经济研究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流域水资源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综合效益。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素兰  严金明  高成凤  
保护好四川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对保障全国粮食安全,对全国的生态保护与建设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系统分析研究了四川水土资源与生态保护现状,针对水土流失面广强度大、土地沙化、退化和荒漠化严重、人地矛盾日益尖锐、粮食安全保障问题日益凸显、水资源利用率低、旱灾严重等问题,提出了切实保护耕地资源,确保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合理确定退耕还林规模,稳定和保护现有耕地面积;加大中低产田土改造力度,节约集约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节约用水,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供水能力;加强对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等5条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应对策与措施。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郑宇,冯德显  
从城市化与水土资源利用相关性入手 ,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不同阶段水土资源利用的基本特点与问题。认为城市化是促进水土资源集约与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 ,城市集聚经济与水土资源生态阈值的互动互馈机制 ,促使城市化进程中水土资源由粗放向集约利用方式转变。在此进程中适度的消费观念、技术创新和制度完善 ,构成了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前提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玉文  陈惠雄  徐中民  
集成水资源管理是全球水伙伴(GWP)为解决全球水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一种崭新的水管理模式。然而,GWP并没有提出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集成水资源管理定量评价方法,而定量评价又是将集成水资源管理理论应用到实践、解决现实问题的关键环节。因此,集成水资源管理定量评价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结合集成水资源管理理念与理论框架,建立了一个具体测量集成水资源管理的评价模型以及一套符合我国实际的流域集成水资源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本文以典型区域——黑河流域中游甘州区为研究区,定量评价了该区集成水资源管理现状,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该方法对推动我国流域集成水资源管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