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68)
- 2023(10036)
- 2022(8559)
- 2021(7909)
- 2020(6723)
- 2019(15633)
- 2018(15308)
- 2017(30091)
- 2016(16509)
- 2015(18520)
- 2014(18622)
- 2013(18655)
- 2012(17596)
- 2011(16150)
- 2010(16317)
- 2009(15302)
- 2008(15397)
- 2007(14321)
- 2006(12646)
- 2005(11254)
- 学科
- 济(73416)
- 经济(73348)
- 业(49332)
- 农(47444)
- 管理(39897)
- 农业(31559)
- 方法(30327)
- 企(27757)
- 企业(27757)
- 数学(26231)
- 数学方法(26018)
- 业经(18903)
- 地方(18000)
- 中国(16522)
- 学(16079)
- 财(15201)
- 制(13801)
- 贸(13371)
- 贸易(13364)
- 易(12976)
- 环境(12676)
- 发(11909)
- 农业经济(10972)
- 银(10454)
- 银行(10424)
- 行(9987)
- 融(9664)
- 金融(9661)
- 和(9581)
- 体(9535)
- 机构
- 学院(246266)
- 大学(240256)
- 济(99039)
- 经济(96908)
- 管理(93079)
- 研究(85725)
- 理学(80250)
- 理学院(79319)
- 管理学(77870)
- 管理学院(77437)
- 中国(65909)
- 农(65760)
- 科学(56555)
- 农业(50901)
- 京(50434)
- 业大(45491)
- 所(45438)
- 财(42699)
- 研究所(41607)
- 中心(41232)
- 江(38328)
- 范(34025)
- 财经(33938)
- 师范(33691)
- 北京(31388)
- 农业大学(31332)
- 经(30744)
- 州(30641)
- 省(29892)
- 院(29642)
- 基金
- 项目(165073)
- 科学(128981)
- 基金(118987)
- 研究(117798)
- 家(105341)
- 国家(104408)
- 科学基金(87987)
- 社会(74343)
- 社会科(69967)
- 社会科学(69941)
- 省(66753)
- 基金项目(64922)
- 自然(57676)
- 自然科(56179)
- 自然科学(56162)
- 自然科学基金(55156)
- 划(55112)
- 教育(51260)
- 编号(48937)
- 资助(47615)
- 成果(38273)
- 发(37970)
- 重点(37298)
- 农(36048)
- 部(35805)
- 创(33282)
- 课题(32537)
- 科研(31951)
- 计划(31202)
- 创新(31170)
- 期刊
- 济(116029)
- 经济(116029)
- 农(67679)
- 研究(64888)
- 中国(45793)
- 农业(45706)
- 学报(42940)
- 科学(40044)
- 大学(31846)
- 学学(30664)
- 财(30552)
- 管理(26089)
- 业经(25820)
- 融(23736)
- 金融(23736)
- 业(22451)
- 教育(18500)
- 技术(18368)
- 问题(17087)
- 经济研究(15508)
- 财经(15476)
- 版(14883)
- 资源(14870)
- 农村(14469)
- 村(14469)
- 农业经济(14436)
- 经(13189)
- 世界(12706)
- 经济问题(12182)
- 业大(11980)
共检索到3601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辛良杰 李鹏辉 李秀彬 谈明洪 郑璐倩 肖兴媛
近年来我国地膜施用量及覆盖面积快速增加,在提高农业产量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农膜污染,在西北干旱区的表现尤为突出。论文利用实地采样数据及农户调查数据,建立Probit模型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黑河中游绿洲区地膜的残留水平与影响农户地膜施用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目前张掖市农用地膜覆盖现象已经非常普遍,有69.9%的农作物播种面积覆盖了地膜;2)仅2014年1 a研究区地膜的残留率平均为25.7%;耕地中地膜的残留总量达到了63.75 kg/hm2,相当于2014年单位玉米种植面积的地膜用量,已经接近我国国家标准限定值(75.0 kg/hm2),明显高于内蒙古与华北地区;3)在低温少水...
关键词:
地膜污染 回收率 农户 张掖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田静 苏红波 陈少辉 于静洁
本文从地表植被时空变化和土壤水分时空变化两个不同的方向入手,分析了黑河中游8个完整区县2000年-2009年的绿洲化和荒漠化过程。研究表明,2000年-2009年间,山丹、民乐、酒泉肃州区中部、肃南的东部及甘州-临泽绿洲区一直是黑河中游植被分布的重点区域;从植被角度分析,虽然黑河中游各区县均有零散分布的植被退化区,但总体而言植被状况在逐渐变好,其中民乐县和山丹县的植被状况最好,变化最明显;从土壤水分状况分析,肃南、山丹和民乐3个地区的土壤水分状况要好于其它地区,这与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降雨量和土地利用状况有关。
关键词:
黑河中游 绿洲化 荒漠化 时空特征 遥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牛赟 刘建海 张虎 边彪 赵国生
土地荒漠化是当前世界十大环境问题之一,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在黑河中游绿洲荒漠过渡带建立荒漠化定位监测站,通过降水、土壤水、地下水长期定位监测,采用特征参数算法、相关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降水-土壤水-地下水的年内年际变化特征及相关回归模型。结果表明:(1)降水、空气湿度、水面蒸发、5 cm土壤体积含水率、地下水埋深近6年均分别为135.92 mm、46.02%、1 108.10 mm、3.46%、265.31 cm;降水、水面蒸发、地下水埋深呈波动性增加趋势,5 cm土壤体积含水率和空气湿度呈波动性略有减少趋势。(2)降水量、5 cm土壤体积含水率和地下水埋深年内变化步调...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龚大鑫 窦学诚
干旱缺水是影响河西走廊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提高农户农业节水技术采用水平是应对干旱的重要措施之一,研究河西农户节水技术认知及其影响因素,科学分析农户节水技术选择行为,可以为提高农户农业节水技术采用水平和转变农户用水观念提供理论支持。依据对河西绿洲灌区武威的农户调查资料,应用最优尺度回归模型对农户采取节水行为主动性程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受教育程度、耕地面积、种植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水费占种植业支出比重、农户对新技术的态度对农户采纳节水行为主动性程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务工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对农户采纳节水行为主动性程度有显著负向影响。最后,从促进农户对节水技术的理性认...
关键词:
河西绿洲灌区 农户 节水行为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牛赟 张永喆 张虎 刘建海 赵国生
土地荒漠化是当前世界十大环境问题之一,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通过黑河流域中游荒漠区建立的荒漠化综合防治试验站对土壤各层含水率、植被生物量、盖度、地下水埋深、降水量等9 a(2006—2014年)长期定位监测,采用特征参数算法、相关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植被生长和水分的年内、年际变化特征及相关回归模型。结果表明:(1)土壤平均质量含水率、植被平均生物量、平均盖度、地下水埋深、降水量年均分别为2.38%、136.13 g/m2、11.01%、271.63 cm、141.56 mm;年际变化幅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土壤质量含水率>植被平均盖度>降水量>植被平均生物量>地下水埋深,其中土壤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杜鹏 徐中民
基于熵理论及组织结构熵模型,计算当前张掖市甘州区推广组建的以古浪村农民用水户协会为代表的协会组织结构模式与当地用水户"自下而上"形成的,以黎明村农民用水户协会为代表的协会组织结构有序度。结果显示:黎明村用水户协会组织结构有序度为0.679,古浪村用水户协会组织结构有序度为0.612,前者的组织结构有序度比后者高出10.9%,其组织结构能够更好的适应参与式灌溉管理的计划、组织、控制、协调等功能;两协会的运行管理效率分别为0.936和0.902,前者也高于后者3.8%。结果,建议当地水务部门应尊重用水户的实践选择,优化协会组织结构层级,推广以黎明村为代表的协会组织结构模式;进一步完善协会组织制度和...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琦 陈兴鹏 师满江
土地利用/覆盖具有社会和自然双重属性,当代土地覆盖变化主要是人类活动作用于土地利用的结果。本文以黑河中游甘州区为例,分析了在人文因素作用下,研究区2002-2011年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速度和幅度以及土地利用/覆盖程度综合指数,得出2002-2011年甘州区土地利用/覆盖整体结构中,建设用地加速扩张,农用地资源减少,土地利用结构非农化趋势明显。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人文因素 甘州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飞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丁建丽 买买提·沙吾提 韩桂红 桂东伟 孙倩
研究盐渍化土壤的光谱特性是利用遥感技术实现在区域尺度上进行土壤盐渍化监测和评价的工作基础,是建立地面数据和遥感数据关系的桥梁。本文以塔里木河中游典型绿洲——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为研究对象,采用光谱学技术以及多元统计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干旱区典型绿洲盐渍化土壤的反射光谱特征。首先,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去噪、剔除水分吸收波段),以便消除仪器本身噪声及外界条件的影响,并且计算了部分盐渍地样本的光谱吸收特征参数,说明相同程度的盐渍化土壤具有相似的吸收特征;其次,研究盐渍化土壤的反射光谱与盐分因子(八大离子、电导率(EC)、含盐量(salt content)、pH、总溶解固体(TDS)等)之间的关系,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盐分因子与野外实测光谱数据建立定量回归模型,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含盐量、SO42-、TDS、EC与原始光谱数据的相关性分别是0.746、0.908、0.798和0.933,达到了理想的效果。本研究对于干旱区典型绿洲盐渍土的光谱特征研究有着重要指示意义,为发展和完善中国盐渍土理化特征的可见光-近红外反射光谱分析理论奠定科学积累,并进一步为干旱区土壤盐渍化、沙漠化灾害等环境恶化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科学技术手段。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立华,樊胜岳,杨林,杨国靖
农户是农村经济活动的行为主体,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决策单元。因此,农户经济及其经营行为与持续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关系密切。依据黑河流域中游地区农户抽样调查的统计数据,分析了近5年来农户收入的现状和趋势,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当前农户经营行为的特点,并运用经济学模型对农户经营行为及其对农户收入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根据得出的结论,对政府部门制定农业政策与农村体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农户经济 农户经营行为 黑河流域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尹小娟 钟方雷 徐中民
水资源管理利用模式受水资源认知差异的影响,探讨不同人群的文化类型及其对水资源的认知差异,有助于促进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理解和沟通,为实施和规范公众参与水资源管理提供决策支持。论文从文化价值观出发,以节水型社会试点典型区域——黑河中游张掖市甘州区为例,设计问卷实地调查获取数据,运用格-群文化理论判定甘州区农村居民的文化类型,通过列联表分析不同文化类型与水资源认知差异的相关性,从而验证各文化类型与相应水资源管理策略的一致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居民中等级主义者最多,占总调查样本的48%;其次是平均主义者和个人主义者,分别占28%和20.7%;宿命论者仅占3.3%。文化类型与水价政策、来水量控制和人工补给...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有德宝 王建林 田平 隋鹏祥 张文可 马立婷 安俊朋 齐华
农田蒸散是联系作物气孔行为、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生态过程,对农田合理灌溉有重要意义。根据涡度相关系统观测的黑河中游农田生态系统2012年生长季的蒸散数据与气象数据,分析了农田蒸散的日、季节变化,对环境影响因子与农田蒸散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地在玉米生长季,蒸散日变化呈现早、晚低,中午高的变化特征,但受当地气候影响,正午蒸散值有略微的下降,出现具有"蒸散高地"现象的"单峰型"变化曲线;蒸散最大日峰值出现在大喇叭口期,为0.32mm·h-1,最低日峰值出现在完熟期,为0.16mm·h-1。农田蒸散季节变化动态明显,与玉米叶面积指数密切相关,呈明显的单峰变化曲线,在抽雄吐丝期达到最...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普幸 张克新 霍华丽 潘竟虎
胡杨林对保护疏勒河中下游绿洲脆弱的生态平衡具有决定性作用。认识疏勒河中下游绿洲胡杨林土壤水盐的空间变化特征与成因有利于胡杨林保护和更新复壮,促进研究区绿洲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河西走廊疏勒河中下游绿洲天然胡杨林下8个采样点720个土壤样品,应用地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方法研究了胡杨林土壤水盐的空间变化特征及其原因。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含水量随深度而增加,土壤全盐量变化与之相反,两者在80 cm土层之上变化剧烈,之下变化平缓;且明显存在着自中游向下游土壤含水量逐渐减小,土壤全盐量逐渐增大的空间差异。土壤水盐含量变异明显,但均属于中强度变异。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研究区土壤水盐空间分布差异显著。
关键词:
疏勒河中下游绿洲 胡杨林 土壤水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妍 郭萍 张帆
针对黑河流域中游地区为追求经济发展而向黑河干流取水量过大导致的黑河下游地区地表水流量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对该地区社会、经济等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关的资料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与分析,考虑地表径流随机性特征,构建考虑经济、社会、资源的灌溉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并使用层次分析法与线性加权法进行多目标问题求解。结果表明:将优化后的配水方案应用于黑河中游地区,其灌溉用水比实际节约3.358×10~8 m~3,水分生产力提升0.380 kg/m~3,用水费用节省3.89×10~7元,可以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为该地区水资源管理部门提供一个满足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水资源配置方案,同时,为类似地区的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方法依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晴 李丁 廖杰 韩杰
通过1990、2000、2005和2010年4期遥感影像解译结果,获取了近20年来疏勒河流域中下游绿洲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进一步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型,对疏勒河流域中下游绿洲土地利用变化过程、趋势及其驱动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来疏勒河流域中下游绿洲土地利用类型仍以草地、水域和耕地为主,土地利用整体特征未发生显著改变,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差异较大;其中,研究期内耕地呈持续高速增长态势,草地出现较大的波状起伏,水域面积于2000年后持续减少;1990—2005年草地和水域面积减少引起绿洲缓慢萎缩,2005—2010年草地和耕地面积增大导致绿洲缓慢扩张;人口、政策方向、城市化程度和技术水平等人文因子是绿洲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姚清仿 江东坡
使用2008—2018年欧盟实施的农药最大残留限量(MRLs)标准的数据,从MRLs标准的实施概况、条目数、数值和农药种类4个方面,结合食品种类,分析了MRLs标准的演变及其特征。结果表明,2008—2018年,欧盟MRLs标准的条目数逐年增加。同时,MRLs标准的均值却因受到蔬菜类和香料类食品的MRLs标准的影响呈现一定程度的上升;无论是MRLs标准条目还是其数值的变化,都集中在果类、蔬菜类、动物类副产品这些高附加值的食品,其中动物类副产品的MRLs标准变化的幅度大于其他类食品。并且,欧盟对不同种类食品的MRLs标准实施了不同程度的严格调整;就除草剂、杀菌剂和杀虫剂3类农药的MRLs标准的变化而言,2013年之前杀虫剂变化占比较大,之后则以杀菌剂的变化为主。除饮料类食品外,杀菌剂变化占比均大于杀虫剂,但不同种类的食品,比例的差距也有所不同。以上结果说明,欧盟的MRLs已经演变成为一种重要的非关税贸易壁垒,需要引起发展中国家的重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