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04)
- 2023(3413)
- 2022(2818)
- 2021(2412)
- 2020(1969)
- 2019(4400)
- 2018(4037)
- 2017(6763)
- 2016(4248)
- 2015(4750)
- 2014(4933)
- 2013(4713)
- 2012(4315)
- 2011(3757)
- 2010(3805)
- 2009(3468)
- 2008(3347)
- 2007(3113)
- 2006(2635)
- 2005(2308)
- 学科
- 济(15045)
- 经济(15032)
- 管理(13272)
- 业(10596)
- 企(9055)
- 企业(9055)
- 方法(6909)
- 数学(6081)
- 数学方法(5951)
- 中国(4982)
- 财(4404)
- 农(4045)
- 地方(3731)
- 学(3565)
- 业经(3562)
- 务(3190)
- 财务(3172)
- 财务管理(3163)
- 理论(3056)
- 环境(3034)
- 企业财务(3000)
- 和(2807)
- 农业(2778)
- 制(2692)
- 银(2630)
- 银行(2619)
- 划(2612)
- 技术(2504)
- 行(2471)
- 教育(2464)
- 机构
- 学院(57839)
- 大学(57394)
- 管理(22469)
- 研究(20890)
- 济(20255)
- 经济(19665)
- 理学(18828)
- 理学院(18643)
- 管理学(18264)
- 管理学院(18186)
- 中国(15807)
- 科学(14114)
- 京(13200)
- 农(11107)
- 所(10973)
- 业大(10204)
- 研究所(10096)
- 财(9833)
- 中心(9641)
- 江(9236)
- 农业(8734)
- 院(8630)
- 北京(8498)
- 技术(8017)
- 范(7956)
- 师范(7877)
- 财经(7553)
- 州(7421)
- 省(7247)
- 经(6733)
- 基金
- 项目(41287)
- 科学(31332)
- 研究(30005)
- 基金(27120)
- 家(24496)
- 国家(24297)
- 科学基金(20048)
- 省(17691)
- 社会(17544)
- 社会科(16656)
- 社会科学(16649)
- 划(14620)
- 教育(14130)
- 基金项目(13898)
- 自然(12788)
- 自然科(12442)
- 自然科学(12435)
- 编号(12364)
- 自然科学基金(12170)
- 资助(11371)
- 成果(10093)
- 课题(9783)
- 重点(9669)
- 发(8981)
- 部(8453)
- 创(8209)
- 计划(8184)
- 科技(7886)
- 科研(7758)
- 创新(7710)
共检索到882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陶吉兴 杨雄鹰
在黑杨派南方型无性系的主要引种区,设立112个标准地进行调查,并采集土样作理化性状分析。利用数量化理论I方法作数据处理,编制I-63杨、I-69杨和I-72杨3个无性系的数量化地位指数得分表。根据土壤有效层厚度、含盐量、全氦量3个主导立地因子的分级组合,划分出27个立地类型,并对每一立地类型质量作数量化评价。
关键词:
黑杨派,杨属,立地条件类型,质量评价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童再康 郑勇平 罗士元 杨惠平 朱玉球
系统研究了来自浙江临海黑杨派南方型新无性系试验林 2 0个无性系的纸浆材主要木材性状。结果表明 :黑杨派新无性系树干的纤维长度自上而下逐渐增长 ,树冠上部枝条的纤维较中、下部枝条为短 ;树干木材的基本体积质量则以下部的为高 ,上部稍大于中部 ;树枝条的基本体积质量 ,以树冠下部的为最小 ,自下而上增大。不同树干部位木材纤维的长短频率分布均匀且遵从正态分布。树干纤维长度均值差异主要表现在组中值 0 7mm以下和 1 3mm以上的纤维数量上的差异。 2 0个无性系树干各部位纤维长度为 0 940 0~ 1 0 0 59mm ,均达到国际木材学会规定的中级纤维标准 ,基本体积质量为 0 3...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童再康 郑勇平 罗士元 杨惠平 史红正
对来自浙江省临海市黑杨派南方型 1 7个新无性系和 3个对照无性系的木材性状的系统研究表明 :2 0个无性系树干纤维长度为 0 9660~ 1 1 430mm ,均达到国际木材学会规定的中级纤维标准 ,基本体积质量为 0 31 88~ 0 3682g·cm- 3;树枝条的纤维长度为 0 630 0~0 780 0mm ,基本体积质量有 0 3442~ 0 40 0 8g·cm- 3;各材性状在无性系间均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 ,且纤维长度和木材基本体积质量均具有较高的遗传重复力(0 4737~ 0 8333) ,胸径与树干基本体积质量呈中等程度的遗传负相关。木材性状间均具有...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朱灵益 于九如 杨忠信 王北 韦少敏 王葆芳
应用两种方法编制了毛乌素沙区常见的8种灌木的数量化表。第一种方法用数量化理论(Ⅰ)模型,直接编制灌木生物量对各立地因子的数量化表,第二种方法应用经济计量学中联立方程模型的建模思想,将数量化理论(Ⅰ)模型与多元回归模型结合起来,先分别编制灌木种的冠幅、灌高对各立地因子数量化表,然后将其所得数值代入各灌木种生物量(单株/丛干重)对冠幅、灌高的多元回归模型中。最后通过理论值与实际值计算出相对误差值。结果是第一种方法编制的8个灌木种数量化表,相对误差为10%~19%,第二种方法编制的8个灌木种数量化表相对误差为46%~359%。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丁昌俊 黄秦军 张冰玉 褚延广 张伟溪 苏晓华
[目的]为杨树高产低耗高效工业用材新品种选育筛选新种质。[方法]采用布雷金多性状综合评定法和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值法,系统分析和评价北方型美洲黑杨种质生长及光、水分、养分等关键环境资源利用性状。[结果]表明:(1)种源间、种源内无性系间在生长、光合、水分和养分利用方面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2)总叶面积、成叶速率、暗呼吸速率、氮素转移率、生长旺期水分利用效率与北方型美洲黑杨胸径显著或极显著相关。(3)筛选出M6、Q1、Q5、M5、Q7、Q3、M3、Q9等高产型种质,M6、Q1、Q2、M5、Q5、M3、Q4、M2等高产高光效型种质,Q5、Q1、W9、M5、Q7、M6、M3、W2等高产高水分利用型种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迟健 李桂英 陈家明 曾文胜 高智慧 陈奕良
根据浙江290块马尾松人工林样地的8个立地因子和9个交互作用因子数据,运用逐步回归、交互逐步回归及数量化理论Ⅰ三种方法,剔除无效变量,分别对武夷山北坡产区、天目山产区及浙东、浙西丘陵产区所调查的立地因子(海拔高、土层厚度、黑土层厚度、坡位、坡向等),进行统计分析与检验。从剩余标准差、方差比、复相关和偏相关等检验结果看,以数量化法计算结果最精确,交互逐步回归法次之。本文还根据入选因子类目的相关距阵,用数量化理论Ⅰ法计算出立地质量得分值,并编出三个产区的数量化地位指数表。
关键词:
马尾松,立地质量,数量化地位指数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久丽 李亚光
木文对土地质量综合评价的方法进行了探讨,首次提出将数量化理论Ⅲ应用于土地质量分级。与目前使用的系统聚类、动态聚类方法相比,数量化理论Ⅲ更适合于变量类型为定性变量的土地资源调查资料的分类。它弥补了系统聚类方法和动态聚类方法在土地资源评价中应用的局限性,数量化理论Ⅲ是一种可用于土地质量分级的理想方法。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童再康 郑勇平
对美洲黑杨新无性系各项试验历时 8a所测定资料进行了系统分析 ,并根据杨树木材的主要工业用途 ,采用统计分析方法 ,对 9大类已研究的性状进行分类 ,目的是为浙江省及周边省区建立评价优良新无性系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筛选出影响特定工业用材的关键指标 ,并按浙江省黑杨派无性系栽培的不同立地条件确定了最低限值 ,建立了衡量黑杨派新无性系工业用材适用性的具体系列指标 ,为新无性系生产推广及预测工业用材定向培育林的营林效果提供了估测标准。表 5参 1 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善文 姜岳忠 王桂岩 王卫东 乔玉玲
利用 9年生黑杨派 10个无性系试验林材料进行了生长与材性等 14个性状的遗传分析及选择研究。方差分析、遗传参数估测表明 ,无性系间 14个性状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 ,各性状无性系重复力在 0 85 2~ 0 987。说明这些无性系在多个性状上存在广泛遗传差异 ,并且这种差异受较强的遗传控制 ,从中进行多性状遗传改良是可行的。经多性状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选出卡帕茨、5 0杨、I 6 9三个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的无性系 ,其中卡帕茨为新选无性系 ,在该试验林中生长量最高 ,材积超I 2 14杨 6 9 7%、超中林 4 6杨 7 9% ,且材质优良 ,适宜推广应用
关键词:
黑杨派 无性系 遗传分析 联合选择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金花 宋红竹 牛正田 张绮纹
以辽宁西部的7个黑杨派优良无性系为试材,以13年生的生长量(胸径、树高、)和材性性状(基本密度、纤维长度、壁腔比和1%NaOH抽提物)为指标进行方差分析和遗传参数估算,6个性状在7个无性系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差异,胸径和树高的重复力较高。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与DTOPSIS法对7个无性系进行生长与材性综合评价,47号杨的综合表现最好,这两种方法的分析结果在无性系优劣排序上基本吻合,但无性系间的Ci值差异十分明显,而灰色关联度差异不大。此外,还对分析中各性状权重的确定进行了探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俊修 陈甘牛 李善文 乔艳辉 仲伟国 李庆华 董玉峰 吴德军
【目的】为研究重金属Cd对林木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探讨林木对Cd胁迫的响应机制,为日渐严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依据。【方法】对黑杨派的5个无性系进行沙培试验,测定其地径和苗高生长量及8个生理生化指标,评价不同无性系抗Cd2+胁迫的能力。【结果】镉胁迫导致无性系的CAT及MDA含量较CK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POD和SOD活性较CK也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其中L35、鲁林9号、鲁林16号的POD活性始终排在前3位;随着镉处理浓度的增加,无性系L35、I-107和中菏1号的脯氨酸及可溶性糖含量较CK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而叶绿素含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L35、I-107和中菏1号的叶绿素含量始终排在前3位。各无性系的地径和苗高在Cd胁迫下存在差异,苗高达到显著水平,而地径未达到显著水平,表明参试无性系苗高性状较地径对Cd的胁迫更为敏感。【结论】利用主成分分析对5个无性系生长量及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综合评价,L35、中菏1号和I-107的抗重金属Cd能力较强,可作为修复重金属镉污染土壤的理想无性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梁青兰 韩友吉 乔艳辉 谢孔安 李双云 董玉峰 李善文 张升祥
【目的】本研究以10个黑杨派无性系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在干旱胁迫下的生长、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规律,分析不同无性系的抗旱能力,筛选出抗旱性强的优良无性系,旨在为干旱立地杨树品种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盆栽试验的方法模拟干旱胁迫,共设置4个水分梯度,测定10个无性系在不同缺水程度下的9个指标变化,探究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对各无性系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持续干旱胁迫下,10个无性系之间的苗高增量、地径增量和生物量增量差别明显,其中无性系1733和1627与对照2025差异显著。除无性系1716外,其余各无性系的叶绿素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轻度干旱时小幅度增加,在中度干旱和重度干旱时下降。各供试无性系叶片的细胞膜透性随干旱时间的延续呈升高趋势,在重度干旱胁迫下,细胞膜通透性增至最大,增幅最大是无性系1716、1722,增幅最小的是无性系1733、1641。丙二醛含量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规律,在中度干旱时含量最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升后降,在中度干旱下活性最大,与正常供水相比,无性系1627和1733的SOD活性升高幅度最大,无性系1733和1641的POD活性升高幅度最大。渗透调节物质积累随干旱程度的加重逐渐升高,在重度干旱下,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和增大幅度最高的均是无性系1627和1733,与对照2025差异显著。主成分分析表明,在重度干旱胁迫条件下,10个无性系的抗旱能力强弱依次为1733、1627、I-107、1641、1640、1725、1723、2025、1716、1722。【结论】干旱胁迫下10个无性系的各项指标变化不同,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初步认为无性系1733和1627具有较强的抗旱性,可作为干旱立地的试验材料进行进一步研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童再康 俞友明 郑勇平
伐取浙江临海无性系试验林 5年生 10个速生黑杨新无性系 30个样株 ,测定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结果表明 ,其木材密度高于同地区速生杉木、柳杉 10年生木材的测定值 ,力学性质与之相近 ;木材物理性质在速生无性系间无显著差异 ,而力学性质差异显著或极显著 ;木材密度与力学性质显著相关 ,而木材性质与胸径生长相独立 ;参试无性系中 36 7、36 6、370、1388、12 1等无性系最适于营建短伐期工业用材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姜岳忠 李善文 秦光华 乔玉玲 杜华兵
Thirty poplar clones of either domestic or foreign origin in Aigeiros section were introduced for regional planting test contrasting with I-69 (Populus deltoides ‘Lux'). Twelve experimental plots were planted separately in southwest, south, east, and northwest regions within Shandong Province. Combi...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立钦 郑勇平 吴纪良 孙品雷 杨彤
报道了美洲黑杨I 69杨×小叶杨F1的 5个新无性系及亲本I 69水培苗对盐胁迫反应的试验结果。采用Hoagland Snhyder ( 1 933)溶液加氯化钠的盐胁迫液水培和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 ,设 4个盐胁迫水平 (A ,B ,C ,D) ,其含盐量分加别为 1g·L-1,2g·L-1,3g·L-1和 0g·L-1,3次重复。试验结果表明 ,生物量、叶面积和苗高等是对盐胁迫反应比较敏感的指标。通过应用“坐标综合方法”对 9个生长指标综合评定 ,6个无性系的抗盐能力顺序为 80 1 1 7>80 1 0 5>80 1 0 6>I 69>80 1 0 8>80 1 2 1。表 8参 4
关键词:
胁迫 抗盐性 黑杨派 无性系 水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