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46)
2023(2019)
2022(1779)
2021(1719)
2020(1658)
2019(3225)
2018(3254)
2017(5763)
2016(3512)
2015(4048)
2014(4122)
2013(4097)
2012(3852)
2011(3432)
2010(3602)
2009(3235)
2008(3277)
2007(3081)
2006(2746)
2005(2359)
作者
(11846)
(9860)
(9791)
(9323)
(6314)
(4751)
(4548)
(3948)
(3777)
(3654)
(3413)
(3333)
(3265)
(3227)
(3183)
(2975)
(2936)
(2910)
(2908)
(2791)
(2636)
(2626)
(2597)
(2293)
(2224)
(2207)
(2193)
(2146)
(2118)
(2076)
学科
(10583)
经济(10570)
管理(8752)
(8163)
(6486)
企业(6486)
中国(4104)
方法(3978)
(3934)
(3689)
数学(3299)
数学方法(3230)
(2991)
(2923)
(2828)
银行(2807)
(2709)
理论(2491)
(2481)
金融(2481)
地方(2396)
业经(2360)
农业(2291)
(2190)
(1980)
技术(1882)
(1863)
财务(1847)
财务管理(1845)
教育(1836)
机构
学院(49293)
大学(48781)
研究(20665)
(16732)
经济(16264)
管理(15927)
中国(15395)
科学(14707)
理学(13176)
理学院(13011)
管理学(12582)
管理学院(12509)
(12156)
(11848)
(11843)
研究所(10986)
业大(10072)
农业(9513)
中心(8863)
(8666)
(8327)
(8193)
北京(7834)
(7485)
技术(7244)
(6627)
研究院(6614)
财经(6578)
(6577)
师范(6469)
基金
项目(34116)
科学(25096)
研究(22939)
基金(22585)
(21597)
国家(21420)
科学基金(16706)
(14233)
社会(12452)
(12012)
自然(11754)
社会科(11717)
社会科学(11715)
基金项目(11532)
自然科(11433)
自然科学(11426)
自然科学基金(11221)
教育(10930)
资助(9936)
编号(9231)
重点(8345)
成果(8168)
课题(7731)
科技(7544)
计划(7460)
(7236)
(7036)
科研(6703)
(6689)
创新(6267)
期刊
(18807)
经济(18807)
研究(14582)
学报(12082)
中国(11347)
(10722)
科学(9988)
大学(8639)
学学(8249)
农业(7096)
教育(7094)
(6947)
管理(5818)
林业(5192)
技术(4792)
(4476)
金融(4476)
(4360)
业大(3619)
业经(3040)
财经(3018)
科技(2990)
(2892)
经济研究(2874)
统计(2838)
职业(2636)
(2615)
问题(2488)
(2401)
农业大学(2288)
共检索到778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吴立栓  胡建军  苏雪辉  李喜林  赵自成  
以美洲黑杨种内杂交得到的29个后代雌株为材料,对杨絮的空间分布、杨絮量、结实量、生长量等相关的10个数量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了杨絮的影响因素,并筛选杨树少絮优良无性系。结果表明:杨絮主要集中于树冠的集花区,花枝数、果序数、杨絮量及种子量在冠层中的分布均表现为中部>上部>下部。单株杨絮量与单株花枝数及平均冠幅呈极显著相关,与平均胸径、集花区长、单果序种子数、单株果序数、单株种子数呈显著相关;与树高及枝下高不相关。遗传变异分析表明:各性状在杂交子代中均达到极显著差异且大都属于高水平重复力,且差异主要受遗传因素控制。从调查的8个相关性状中选出可代表杨絮量、集花区、单果序结实量等相关指标的3个主成分...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卓文  龚尧夫  黄子锋  郑志金  
对普通杉木林及崇阳杉木无性系种子园植株球花在树冠中的分布、数量及其配子比例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种子园中杉木无性系间球花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年龄与球花量之间呈线性相关。中壮龄杉木林郁闭度越小 ,雄球花量越小 ,雌球花量变化不明显 ,雄雌球花比值则越小。林分组成对球花量的影响不明显。立地条件对球花量的影响显著。杉木无性系单株雌球花和雄球花在树冠中的分布出现分层现象 ,各部位间球花量的差异达极显著性水平。球花的数量虽受年龄、母树特性、立地条件及密度的影响 ,但球花在树冠中的分布总趋势保持不变。单位花粉囊内的花粉数平均为 76 5 3.31粒 ,平均每株产花粉 5 .6 5 5 3E + 9粒...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卓文  高大雄  刘小宇  谢焰锋  梅莉  胡文君  邹庆琳  
以太子山林场管理局马尾松嫁接无性系种子园为研究对象,探讨雌雄球花在树冠中的分布及雌雄配子比例。结果表明:各无性系单株间马尾松雌雄球花数差异均达显著性水平,雄球花为291.61~1 549.69个/株,平均值为1 009.09个/株,变异幅度大;雌球花为135.40~636.39个/株,平均值为343.91个/株,变异幅度较大;雌雄球花比值变异幅度也较大(0.14~1.07)。不同无性系马尾松单株花粉产量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平均单个马尾松花粉囊产花粉16 513.33粒,平均单株马尾松花粉产量为3.75×1011粒,全园花粉产量为2.03×1015粒。平均单个马尾松雌球花生产胚珠177个,平均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卓文1  高大雄2  刘小宇2  谢焰锋1  3  梅莉1  胡文君1  4  邹庆琳1  
以太子山林场管理局马尾松嫁接无性系种子园为研究对象,探讨雌雄球花在树冠中的分布及雌雄配子比例。结果表明:各无性系单株间马尾松雌雄球花数差异均达显著性水平,雄球花为291.61~1 549.69个/株,平均值为1 009.09个/株,变异幅度大;雌球花为135.40~636.39个/株,平均值为343.91个/株,变异幅度较大;雌雄球花比值变异幅度也较大(0.14~1.07)。不同无性系马尾松单株花粉产量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平均单个马尾松花粉囊产花粉16 513.33粒,平均单株马尾松花粉产量为3.75×1011粒,全园花粉产量为2.03×1015粒。平均单个马尾松雌球花生产胚珠177个...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军  李春平  关文彬  张楠楠  汪西林  
以分形理论为基础,论述不同年龄小钻杨分枝和树冠结构分维特征。小钻杨侧枝在各方位上均匀分布,侧枝倾角在各角度级上正态分布。通过计盒维数法计算出林带小钻杨分枝的分形维度值为1·510~1·733。对小钻杨各器官生物量、胸径和树高用W=a(D21·3H)b模型进行回归,结果表明它们之间相关性极显著。利用双数量法计算得到的树冠分数维度值为2·065~2·765;在应用双数量法中,用枝生物量代替叶生物量,计算得小钻杨无叶期树冠分数维度值为2·003~2·464。探讨了不同树冠体积和叶生物量下的树冠分数维度值的变化,在小的叶生物量等级时,分数维度值随着叶生物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加,达到一定叶生物量后,叶生物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一博  刘强  李凤日  
【目的】消光系数(k)是模拟树冠光分布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通过对比常见的获得k值的方法,筛选最优方法,对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树冠内光合有效辐射(PAR)进行动态估计。【方法】(1)将实测的PAR数据按3∶1划分为拟合数据和检验数据,利用拟合数据构建k值预估模型(方法 I)。(2)用拟合数据,采用人为设定不同梯度的k值估计树冠PAR,筛选最优的k值(方法 II)。(3)基于叶倾角数据,采用2种不同的平均叶倾角公式(方法 III-1、方法 III-2),对k值进行计算。将检验数据作为独立样本对以上3种方法估计的PAR进行独立性检验。通过对比以上3种方法对树冠内PAR的估计效果,选择最优的k值计算方法,结合气象数据对PAR进行动态估计。【结果】根据实测PAR数据计算的树冠各轮层k值存在较大差异,总体在0.1~1.5之间,且与相对着枝深度(RDINC)呈明显的指数函数或幂函数关系。同时太阳高度角(Sa)、累积叶面积最大值(MCLA)、叶面积密度(NAD)和树冠表面积(CS)对k值的垂直变化也有明显影响。因此方法I将指数函数作为基础模型,以RDINC、Sa、CLA、NAD和CS为自变量建立了k值估计模型,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R2=0.736,RMSE=0.124)。方法 II中,当k取0.32时对PAR的估计效果最好。利用方法 III计算的各轮层消光系数差异较小,总体在0.3~0.7之间。采用独立样本检验以上3种方法对PAR估计的效果,结果表明方法 I对PAR的估计效果较好(平均误差ME=2.88,平均误差绝对值MAE=117.4,预估精度P=91.53%),方法 II对PAR的估计效果次之(ME=-7.2,MAE=217.5,P=88.12%),方法 III对PAR最差(方法 III-1中ME=121.4,MAE=210.1,P=55.85%;方法 III-2中ME=226.4,MAE=259.0,P=42.93%)。【结论】k值在不同林木、不同轮层及不同的太阳高度情况下并不是一个固定值。本研究建立的k估计模型充分考虑了以上3个重要变量,符合客观实际,且对估计长白落叶松树冠PAR有良好的效果,研究结果为人工长白落叶松树冠内不同位置净光合速率的模拟提供了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何凤梨  王飞  魏钦平  王小伟  张强  
【目的】研究桃树开心形树冠内相对光照强度与果实品质的关系。【方法】以5年生晚蜜为试材,以树干为中心,用竹竿将树冠分成不同层次、方位的50cm×50cm×50cm的立方体,在生长时期测量不同部位相对光照强度,成熟期测量不同部位果实产量和品质。【结果】桃树开心形树冠内相对光照强度随树冠由外到内、由上到下逐渐递减;在第一次叶幕形成和最终叶幕形成的两个不同时期,不同相对光照强度的树冠体积占整个树冠体积的比例差异显著,小于30%的分别占7.71%、47.91%,大于80%的分别占27.7%、3.13%;果实主要集中分布在树冠上、中部1.5~3.0m。回归方程解析得出果实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相对光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火根  黄敏仁  
对 5年生黑杨无性系的冠层特性与材积生长之相关性进行了研究。材积生长与全树总叶面积TLA、树冠表面积TCA和冠型率CSR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叶面积指数LAI、冠层密度CLD呈负相关。冠层内上、中层的叶面积对材积生长起了决定性作用 ,下层叶面积与材积生长关系不大。水平方向 ,冠层内、外部叶面积特性对材积生长贡献较大 ,而中部叶面积特性贡献小。阐明了杨树生长的理想冠层特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晓东  朱春全  雷静品  巨关升  白锐  
通过对集约经营与粗放经营杨树人工林冠层上部、下部太阳总辐射和光合有效辐射 (PAR)的实测数据进行分析 ,建立了其相互转换的关系方程 ;研究了PAR的日、季变化特征 ;根据Beer Lambert方程 ,结合林分生长季内的叶面积动态及林冠各层次的叶面积指数 (LAI) ,计算出生长季内各天的消光系数 (K)及任一时刻冠层内不同深度的光分布 ;并对PAR的透过率与林分消光系数K及累积叶面积指数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 ,集约经营林木冠层各层次叶面积数值较粗放经营林木的大 ,因而对PAR的截获也较多 ,这是导致集约经营林分生产力较高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以上研究 ,为进一步计算林分光合产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兆刚  李凤日  
以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枝解析的方法,于2002、2003年共测定53株林木(年龄17~38年,直径8.61~21.5cm,树高7.48~18.24m)的树冠变量,建立树冠内一级枝条个数的预估模型,并对一级枝条在树冠内的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一级枝条个数在树冠有效冠内垂直方向上呈现一"多"一"少"的趋势,在有效冠以下,随着着枝深度的增加,枝条个数呈现直线下降趋势;枝条的水平分布可以用均匀圆形分布进行很好地拟合,表明圆形分布统计量是分析枝条方位水平分布非常有用的工具。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廖崴  郑立华  李民赞  孙红  杨玮  
为给果园精细管理中果树修枝整形、果实品质评价以及果实产量估算等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以果园自然开心形苹果树为研究对象,基于果树三维点云结构,进行果树冠层空间光照分布建模研究。用三维点云重构技术和点云分割技术获取果树不同高度的点云分层,分别使用像素占比和Graham扫描算法计算各高度点云分层垂直投影的有效投影面积和占地面积及有效叶面积指数。以果树冠层不同高度层的有效叶面积指数为自变量,对不同高度层平均相对光照强度进行线性回归,获得果树冠层光照分布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建果树冠层光照分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际红  刘国兴  张友鹏  庞金宣  
窄冠黑杨Ⅰ号,Ⅱ号是以美洲黑杨与窄冠黑青杨为亲本,通过杂交获得的杨树新品种,雄株;速生,材积生长量与对照中林46相近;树冠窄,冠幅比一般宽冠杨树小1/2~1/3;易生根;有较强的耐盐碱能力,在土壤含盐量0.3%,pH8~8.5的中轻度盐碱农田中,生长良好;是优良的农林复合经营新品种,适合在我国华北、西北东部等地种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建中  刘长青  汪清锐  王克胜  
该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遗传距离聚类分析、选择指数和综合性状评分法 ,对 7年生 2 5个杨树无性系进行优良无性系多性状选择 .通过对上述几种方法的比较认为 :遗传距离聚类分析可把无性系分为在主成分值上各具不同特点的类群 ,从而使具有相似特征的无性系归为一类 ,且在优良类群内可以继续选择 ;主成分分析可以评价各无性系综合性状的优劣 ,并作为无性系选择的参考 ;选择指数是评价生长和材性性状较为理想的方法 ;综合性状评分法 ,从选择结果看与前 3种方法结合起来所选的基本一致 ,而且综合性状评分法是一种较为简便、直观的方法 .4种方法共同应用 ,能够较准确地选出生长迅速和材性优良的无性系 .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苏晓华  张绮纹  曾大鹏  张祝山  邢亚杰  
用田间感病、中度感病和抗病的10个杨树无性系为材料进行离体培养,在培养皿中将杨树灰斑病病菌接种在小叶上。结果表明:这些无性系对接种的病菌是敏感的;无性系间在抗病性上差异较大,并且感病程度与田间观测结果基本一致。田间抗病的1、2和3号组培苗经接种后均未发病,病菌菌丝也未侵入组织内部;中度感病的5、6号组培苗接种后出现少量黄褐色斑点;而重度感病的7、8、9和10号组培苗接种点产生了褐色坏死斑,幼苗枯黄。但也有例外,4号虽然在大田中度感病,组培苗接种后却未发病。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赟  温小荣  佘光辉  林国忠  
[目的]以无人机高清影像为数据源,结合样地实地调查数据,研究杨树冠幅提取及其与胸径和林分蓄积量的相关性,为无人机森林调查技术提供一种思路和方法。[方法]基于无人机高分影像及实地调查数据,采用面向对象法,对杨树林木冠幅进行分割与提取,通过实地测量数据建立冠幅-胸径模型,利用一元材积表计算样地蓄积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与精度检验。[结果]影像分割效果良好,但提取得到的冠幅比实际值偏小,研究区最适宜的杨树冠幅分割尺度为10,平滑度0.1,紧致度0.5。杨树冠幅与胸径建立相关模型,其中一元线性方程拟合效果最好,相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