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0)
- 2023(231)
- 2022(216)
- 2021(225)
- 2020(207)
- 2019(371)
- 2018(367)
- 2017(545)
- 2016(420)
- 2015(476)
- 2014(471)
- 2013(514)
- 2012(507)
- 2011(482)
- 2010(503)
- 2009(411)
- 2008(408)
- 2007(327)
- 2006(296)
- 2005(249)
- 学科
- 济(1141)
- 经济(1140)
- 学(986)
- 贸(732)
- 贸易(732)
- 易(724)
- 方法(611)
- 出(577)
- 出口(552)
- 出口贸易(552)
- 口(552)
- 数学(533)
- 业(531)
- 数学方法(520)
- 企(490)
- 企业(490)
- 管理(487)
- 概况(438)
- 进出(436)
- 进出口(436)
- 进出口贸易(436)
- 水产(431)
- 农(337)
- 动物(326)
- 物(323)
- 理论(310)
- 动物学(306)
- 业经(269)
- 虫(268)
- 害(242)
- 机构
- 大学(5787)
- 学院(5700)
- 农(3018)
- 研究(2781)
- 科学(2593)
- 农业(2530)
- 业大(1988)
- 中国(1861)
- 所(1836)
- 室(1786)
- 研究所(1776)
- 实验(1721)
- 实验室(1687)
- 重点(1620)
- 农业大学(1588)
- 业(1494)
- 京(1347)
- 济(1325)
- 经济(1288)
- 技术(1280)
- 省(1280)
- 中心(1213)
- 部(1153)
- 管理(1102)
- 科学院(1053)
- 生物(1039)
- 理学(1011)
- 江(1007)
- 理学院(977)
- 院(921)
共检索到88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君 张昌毅 赵述淼 梁运祥
利用RT-PCR技术,提取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L3的总RNA进行反转录,并通过PCR扩增得到去除天然信号肽的β-1,4-葡聚糖酶基因egⅠ,将其插入到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9k上,使之位于α-因子信号肽下游,并与之同框,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PIC9k-egⅠ,电击转化毕赤酵母GS115,经MM、MD、CMC-Na和G418平板筛选,得到重组毕赤酵母工程菌1#和5#,在摇瓶中β-1,4-葡聚糖酶酶活分别达到1456U/mL和1928U/mL。重组酶最适温度为70℃,最适pH为5.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柯晓静 郭润芳 于宏伟 贾英民
为了获得高产植酸酶菌株,利用PCR技术,从黑曲霉WP1中克隆出2种植酸酶基因phyA和phyB,分别命名为phyA1、phyB1。phyA1长1 346 bp,成熟肽序列不含内含子,共编码448个氨基酸;phyB1基因长1 560 bp,基因序列含有3段内含子,共编码460个氨基酸。phyA1和phyB1序列同源性很低,只有21.12%。二者都含有1个植酸酶基因保守序列RHGXRXP;但phyA1含2个HD保守序列,phyB1只含有1个。将黑曲霉WP1植酸酶phyA1和phyB1的基因序列在国际基因库中注册,注册号分别为:DQ650711;DQ836360。
关键词:
phyA phyB PCR 序列同源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苏小军 熊兴耀 谭兴和 李清明 罗时 易锦琼
为增强黑曲霉AF-1产生生淀粉酶的能力,对其固态发酵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筛选出马铃薯粉、豆粕粉、FeSO4为最适碳源、氮源和无机盐;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对影响产酶条件的12个相关因素进行效应评价,筛选出具有显著效应的培养基豆粕粉、麸皮含量和温度3个因素;利用最陡爬坡试验逼近以上3个因素的最大响应区域,采用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对3个因素进行优化,得出培养基豆粕粉含量、麸皮添加量和温度的最佳值分别为11.46%、17.41 g和26.26℃.优化后的酶活力(204 U/mL)比初始酶活力(42 U/mL)提高了3.85倍.
关键词:
黑霉AF-1 固态发酵 生淀粉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征 谢达平 谭周进 李立恒 刘如石
为探明单宁酶应用于生产的条件 ,从黑曲霉发酵液中分离提纯了单宁酶 ,经过 (NH4) 2 SO4分步沉淀、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和 Sephadex G- 15 0凝胶层析等 3步纯化 ,得到电泳纯的单宁酶 .用 SDS- PAGE法测得该酶有 2种亚基 ,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7.5 9× 10 4,6 .0 3× 10 4.该酶为糖蛋白 ,蛋白质含量为 72 .5 % ,糖含量为12 .3% .该酶的最适 p H为 5 ,最适温度为 40℃ .
关键词:
黑曲霉 单宁酶 提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聂国兴 王修启 明红 李春喜 李用芳 周洪琪
研究了无机离子、pH值、温度对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产木聚糖酶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无机离子对木聚糖酶活性表现出程度不同的激活或抑制作用;黑曲霉产木聚糖酶活性对pH值不敏感;温度对黑曲霉产木聚糖酶活性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木聚糖酶 离子 抑制 激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吴高洋 陈伏生 万松泽 刘仁 杨豆 胡添翼 张扬
[目的]探究毛竹根际微生物新黑曲霉(Aspergillus neoniger)JXBR16对土壤难溶性磷酸盐的溶磷作用及对毛竹的促生效果。[方法]采用液体发酵培养法研究该菌株对Ca_3(PO_4)_2、CaHPO_4、FePO_4、AlPO_4和植酸钙等5种难溶性磷酸盐的溶解能力及碳源、氮源、pH、装液量和盐离子等因素对其解磷能力的影响;并采用温室盆栽法评价该菌株对毛竹实生幼苗的促生作用。[结果]表明,新黑曲霉对5种难溶性磷酸盐均具有较好的溶解能力,其中对FePO_4、CaHPO_4的溶解能力最佳,解磷量分别达3 208.31和3 027.09 mg·L~(-1);在碳源为蔗糖或葡萄糖、氮源为硫酸铵、初始pH值3.5、装液量2/5、温度25℃和盐离子浓度为0~1.0 g·L~(-1)条件下新黑曲霉的解磷能力最佳。施用该菌株180 d后毛竹根际土壤有效磷和矿质氮分别提高37%和41%,植株根、茎和叶磷含量分别提高了95%、102%和43%;毛竹地径、苗高和生物量分别比对照显著提高了44%、47%和50%。[结论]新黑曲霉能够有效增强南方红壤区毛竹林土壤磷的供给,促进植株养分吸收利用,并提高毛竹的生长,具有应用于竹林生物菌肥研制和开发的巨大潜力。
关键词:
新黑曲霉 毛竹 溶磷 促生作用 根际土壤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瑶 陈若泓 王泽焕 陈洁辉 张楠 章跃陵
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运用亲和层析、SDS-PAGE、Western-blotting、抗真菌实验等技术探索对虾血蓝蛋白的抗黑曲菌活性。结果发现,血蓝蛋白在质量浓度为0.1~0.8 mg/mL时对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生长表现出明显的抑制活性。在此基础上,选取0.2 mg/mL血蓝蛋白作用后的黑曲霉进行显微观察分析。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血蓝蛋白能抑制黑曲霉孢子生长。扫描电镜分析显示,在血蓝蛋白作用下,黑曲霉孢子囊萎缩,分生孢子集聚成团,菌丝裂解、扭曲、变短、无分生孢子囊。由此推测,对虾血蓝蛋白具有抗黑曲菌活性,其抗菌机制可...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血蓝蛋白 抗黑曲霉活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郝勃 阎淳泰 陈华癸
在相差显微镜下详细地观察了2株黑曲霉在最适条件下形成原生质体及其再生的过程。结果表明,黑曲霉的原生质体均能从菌丝体的顶端及其它部位释放出来。释放的原生质体呈球形,大小不一。大多数原生质体内均能清晰地看见含有1个巨大的液泡。原生质体再生同时存在2种形式:一是先从原生质体产生1个突出物,随后突出物逐渐增大并延伸成1条旋绕的无隔菌丝,继续发展成有隔的正常菌丝;第二种方式是由酵母状细胞短链发育成正常菌丝。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石坚 孙君社 苏东海 经玲
对黑曲霉 (AspergillusnigerND3 13 )液态发酵生产植酸酶的发酵过程和发酵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在摇瓶试验得到基本发酵工艺参数的基础上 ,应用 10L生物反应器进行放大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其最大菌体量 (干重 )达到 1 19g·10 0mL-1,酶活力达到 3 6u·mL-1。试验通过分批补料手段控制比生长速率的变化 ,得到了描述发酵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并回归了模型参数。利用数学计算软件对试验数据与模型进行拟合 ,结果证明所建立的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并预测植酸酶的发酵过程
关键词:
黑曲霉 植酸酶 液态发酵 动力学模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丁丽霞 黎继烈 钟海雁
以黑曲霉为出发菌株,经多次N+注入诱变,得到突变高产单宁酶菌株黑曲霉ANO2。该突变菌株其产单宁酶酶活为670.2 U/mL,较出发菌株的单宁酶酶活442.3 U/mL提高51.4%以上,突变菌株经传10代培养,产酶特性稳定,是一株比较理想的单宁酶生产菌株。
关键词:
黑曲霉 N+注入 诱变育种 单宁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德四 尹健美 陈晔 曹飞
【目的】黑曲霉对钾矿物的分化分解及其中钾(硅)的溶出作用与其产酸及产胞外代谢产物(主要指多糖与蛋白质)的能力密切相关,但研究矿物晶体结构在此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较少。试验采用一株黑曲霉分别与正长石与白云母进行浸出培养以了解不同钾矿物对黑曲霉生长代谢能力的影响,及黑曲霉对含钾硅酸盐矿物的转化作用与其矿物晶体结构的相关性。【方法】在分别含铝土矿、正长石与白云母矿粉的平板固体与液体Czapek’s培养基中培养黑曲霉,并以不含矿粉的纯培养作为对照,观察其在不同矿物环境中的生长特征;采用摇瓶浸出考察黑曲霉对钾矿物的分化分解及其中钾(硅)的溶出效果,通过测定浸出液中的pH值、多糖、蛋白质及K2O与SiO2...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闻雅男 王学英 夏润玺 王媛媛
为获得大量、高活性植酸酶以及研究和开发新型微生物生物制剂,从自行筛选的黑曲霉中提取RNA,通过反转录合成模板cDNA,根据phyA成熟肽编码序列设计出一对引物,PCR扩增phyA,对扩增片段进行了克隆,通过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DNA测序证明phyA基因克隆成功。从pBS-T-phyA克隆中获取phyA编码序列,将其与pET28a+质粒连接,构建pET28a+-phyA重组质粒,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本研究成功克隆phyA,该基因全长1404bp,以ATG为起始密码子,TGA为终止密码子,编码467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phyA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成熟植酸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甘志波 赵学慧
用PEG促融剂使经硫酸二乙酯灭活的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AMS-11的原生质体与细胞分裂中期的啤酒酵母(Sacchuromyces cerevisiae)RasseⅫ原生质体融合,在选择性培养基上获得了能利用羧甲纤维素作唯一碳源的杂种酵母菌株FASS_1及FASC_1,经测定其DNA量、蛋白质电泳谱带、生长曲线和碳源同化等项目,它们均具有双亲菌株的特征性状。
关键词:
黑曲霉 啤酒酵母 原生质体融合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符慧珍 邓梅 张名位 贾栩超 董丽红 黄菲 马勤 赵东 张瑞芬
【目的】筛选适宜粉葛渣膳食纤维(dietary fiber,DF)改性的微生物种类,优化建立其最佳改性条件,分析改性前后葛渣DF结构和理化功能特性差异,为粉葛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比较黑曲霉、米根霉、绿色木霉和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对葛渣可溶性DF(soluble dietary fiber,SDF)得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发酵菌种;以料液比、接种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和p H为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以SDF得率为考察指标,通过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优化葛渣DF的最佳改性工艺条件;通过酶解法从发酵改性前后的葛渣中提取不溶性DF(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和SDF,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微观结构,对比分析葛渣发酵改性对其IDF理化(持水力、持油力和溶胀力)和功能特性(葡萄糖、胆酸盐和胆固醇吸附能力)的影响。【结果】黑曲霉、米根霉和绿色木霉发酵葛渣均能不同程度地增加葛渣中SDF得率,其中黑曲霉效果最好,而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对葛渣中SDF得率无显著影响。因此,本研究选定黑曲霉为葛渣DF微生物改性菌种。通过响应面优化确定黑曲霉最佳发酵条件为料液比1﹕5.8(m/v)、接种量4.9%(v/v)、发酵时间100 h、发酵温度24.9℃,在该条件下SDF得率由发酵前的6.34%增加到13.75%,IDF/SDF的比例由6.14下降至2.83。与发酵前相比,黑曲霉发酵后葛渣IDF和SDF呈现更为疏松多孔的微观结构。发酵后葛渣IDF的持水力和溶胀力均是发酵前的1.2倍,但持油力无显著变化。此外,发酵后葛渣IDF的葡萄糖吸附能力是发酵前的1.70倍,胆固醇吸附能力在p H 2.0和p H 7.0条件下分别是发酵前的1.44倍和1.28倍。【结论】4种受试菌株中,黑曲霉促进葛渣IDF转化为SDF的作用最显著,以SDF得率为指标优化建立了黑曲霉发酵改性葛渣DF的最佳工艺;发酵后葛渣SDF得率提高2.17倍,IDF的理化和功能特性均得到改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长平 杨俊 黄河 张泽蕙 王帆 章跃陵
选用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为研究材料,采用滤纸片法、显微观察和电镜分析等方法探索12种源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血蓝蛋白化学合成肽段的抗黑曲霉活性。结果发现,6种合成肽段(B2、B10、B13、B14、S7和S9)在80μg/mL时能不同程度地抑制黑曲霉的生长,抑制率为30%100%,其中,S7和B10抑制效果最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选用B10分析其对黑曲霉孢子数目和形态的影响。结果显示,B10不仅可以明显延迟黑曲霉孢子的生长,而且还可以显著抑制孢子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