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49)
- 2023(9465)
- 2022(7627)
- 2021(6890)
- 2020(5901)
- 2019(12858)
- 2018(12576)
- 2017(24305)
- 2016(13054)
- 2015(14233)
- 2014(14063)
- 2013(14133)
- 2012(12833)
- 2011(11407)
- 2010(11724)
- 2009(11222)
- 2008(11437)
- 2007(10515)
- 2006(9468)
- 2005(8506)
- 学科
- 业(79054)
- 企(62260)
- 企业(62260)
- 济(62085)
- 经济(62012)
- 管理(48860)
- 农(45051)
- 农业(30149)
- 业经(27042)
- 方法(24242)
- 财(19982)
- 数学(17073)
- 数学方法(16988)
- 务(15935)
- 财务(15933)
- 财务管理(15925)
- 企业财务(15053)
- 技术(14997)
- 策(13285)
- 中国(13052)
- 制(13030)
- 地方(12529)
- 划(11973)
- 体(11211)
- 和(11075)
- 贸(10608)
- 贸易(10600)
- 企业经济(10356)
- 易(10278)
- 农业经济(10119)
- 机构
- 学院(199192)
- 大学(187060)
- 济(86355)
- 经济(84864)
- 管理(81604)
- 理学(70485)
- 理学院(69804)
- 管理学(68930)
- 管理学院(68598)
- 研究(63522)
- 农(55792)
- 中国(51711)
- 农业(42729)
- 科学(39997)
- 京(38655)
- 业大(37966)
- 财(36536)
- 所(32742)
- 江(31965)
- 中心(29916)
- 研究所(29662)
- 财经(29215)
- 农业大学(26417)
- 经(26390)
- 经济管理(25701)
- 经济学(24545)
- 州(24522)
- 省(23522)
- 业(23368)
- 北京(23068)
- 基金
- 项目(133347)
- 科学(106868)
- 基金(98719)
- 研究(95733)
- 家(86852)
- 国家(85972)
- 科学基金(75082)
- 社会(63928)
- 社会科(60335)
- 社会科学(60321)
- 省(55057)
- 基金项目(53941)
- 自然(49142)
- 自然科(47961)
- 自然科学(47946)
- 自然科学基金(47127)
- 划(43771)
- 教育(39798)
- 编号(38297)
- 资助(37538)
- 业(35329)
- 创(31054)
- 农(31012)
- 发(30697)
- 重点(29256)
- 部(28725)
- 创新(28187)
- 成果(27374)
- 国家社会(26778)
- 制(26400)
- 期刊
- 济(106613)
- 经济(106613)
- 农(60013)
- 研究(51779)
- 农业(40839)
- 中国(37528)
- 科学(31333)
- 学报(31019)
- 管理(30513)
- 财(29889)
- 业经(25890)
- 大学(23946)
- 学学(23724)
- 业(21922)
- 融(18319)
- 金融(18319)
- 技术(17146)
- 问题(14923)
- 财经(14023)
- 经济研究(13988)
- 农村(13784)
- 村(13784)
- 农业经济(13669)
- 技术经济(12632)
- 经(12166)
- 世界(11761)
- 版(11537)
- 资源(11406)
- 现代(11151)
- 经济问题(10580)
共检索到2928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高凤杰 单培明 马泉来 韩文文 周军 鞠铁男 吴啸
论文以东北黑土耕作区土壤表层(020 cm)含水量为研究对象,基于3S技术和Moran指数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掌握黑土区土壤表层含水量的空间自相关类型及其分布格局,划定农业生产中的优先区域,为农业生产中土壤含水量的分区管理、农业设施合理配置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海沟河小流域土壤含水量空间差异大,变异程度为中等变异,受人类活动等随机因素的影响较大;全局空间自相关系数为0.417 7,表现出较强的正自相关特征,且不同方向存在较大差异;局部空间自相关系数为0.374 4,局部空间自相关类型主要为H-H型(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冉红 方海东 刘辉 邓青春 史亮涛 舒成强 向卫 张斌
【目的】研究干热河谷沟壑区表层土壤水分的变化特征。【方法】通过使用农业环境监测仪,测定沟壑区不同土壤类型(燥红土和变性土)、不同季节(旱季和雨季)、不同草本盖度、模拟浇灌条件下的表层土壤含水量。【结果】不同环境条件下,干热河谷沟壑区表层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规律具有差异性。燥红土表层土壤含水量小于变性土,二者含水量的变化幅度均较小,变性土含水量按幂函数微弱的衰减,而燥红土大体上呈波动性稳定;雨季土壤含水量大于旱季;高盖度草地区的表层土壤含水量高于低盖度草地区,随光照强度呈现同步变化;模拟灌溉条件下燥红土与变性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卢艳丽 白由路 王磊 杨俐苹
【目的】土壤含水量是土壤属性的关键参数。摸清不同机械组成条件下土壤水分的光谱变化并实现土壤含水量的定量预测,为农田水分的快速监测及土壤其他属性的定量获取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人为控制获得不同粒级和不同含水量的土壤样品,确定室内土壤光谱测定的几何条件,采集不同土样的光谱特征并进行比较,按粒径等级利用最小二乘法(PLSR)建立农田土壤含水量的光谱定量预测模型。【结果】土壤光谱反射率总体趋势是随含水量增加而降低,其差异随着波长的增加和含水量的降低而增加,在1 400 nm和1 900 nm的水分敏感波段随含水量增加光谱吸收深度也增加。但当含水量大于40%时,通过孔径为0.15 mm筛子的土壤样品(处理D-1),在350—1 240 nm光谱反射率随含水量增加而升高,而1 240 nm以后随含水量增加而降低。相对于将所有样本数据混合建立模型,分粒级建立的模型在细颗粒土壤中预测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并且样品越细模型在预测效果和稳定性也越好:最优模型均方根误差RMSE=4.13%,决定系数R2=0.90。同时,数据归一化处理后所建立的模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噪声的影响,从而在预测效果和稳定性上也有所改善。【结论】土壤光谱随含水量的变化而变化,但并不都表现随含水量增加光谱反射率降低的特点,当含水量大于40%时,细颗粒土壤样本表现为在350—1 240 nm波段光谱反射率随含水量增加而升高;土壤含水量预测模型的精度和稳定性随着土壤粒径变小、样本量增大以及光谱数据归一化预处理而得到改善。
关键词:
光谱 土壤含水量 粒径 模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侯小改 段春燕 刘改秀 尹伟伦 王华芳
以盆栽牡丹朱砂磊为试材,研究了5种土壤相对含水量(SRWC)对牡丹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逐渐下降,表观量子效率(AQY)、CO2羧化效率 (CE)、光饱和点降低;光补偿点及CO2补偿点升高。干旱胁迫下,光合速率的下降是气孔因素与非气孔因素双重作用的结果:轻度干旱胁迫下(土壤相对含水量55%-40%)气孔限制是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而严重干旱胁迫下(土壤相对含水量20%)非气孔限制是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牡丹光合作用的最适SRWC为70%左右。
关键词:
牡丹 土壤相对含水量 光合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郜森 王恩煜 朱昌伟 杨小振 房爱民 赵晓彤 马含月 张显
[目的]研究在日光温室秋季滴灌栽培条件下,土壤不同含水量对厚皮甜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筛选适宜的土壤水分处理。[方法]以厚皮甜瓜品种“农大甜6号”为材料,在甜瓜全生育期内,设置6个土壤水分处理,其灌水下限、上限分别为土壤田间持水量的65%~80%(T1)、65%~90%(T2)、65%~100%(T3)、75%~80%(T4)、75%~90%(T5)和75%~100%(T6),探究土壤不同水分处理对温室甜瓜株高、茎粗、果实形态、产量、品质及灌溉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基于果实品质指标对各水分处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除伸蔓期外,不同水分处理对开花坐果期、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温室甜瓜株高与茎粗均有显著影响;不同水分处理除对果实纵径、果形指数和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影响不显著外,对果实横径、果肉厚度、单瓜质量和可溶性总糖、V_C、还原糖、可溶性蛋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影响显著。除V_C含量外,灌水下限相同时,上述指标随着灌水上限的提高而增加;灌水上限相同时,上述指标在灌水下限为田间持水量65%处理中的表现整体优于灌水下限为田间持水量75%的处理。综合考虑可溶性总糖、V_C、还原糖、可溶性蛋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个果实品质指标的表现,不同水分处理对甜瓜品质影响的隶属函数值排序为T3(4.85)>T6(3.00)>T2(1.95)>T5(1.82)>T4(1.26)> T1(1.20),且以T3处理果实产量与综合品质最高。[结论]陕西关中地区温室厚皮甜瓜在秋季全生育期植株生长过程中,最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5%~100%,在此条件下甜瓜各项指标表现均较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左玉萍 贾志宽
采用秸秆与土壤混合培养的方法,研究了秸秆分解时对土壤含水量的需求以及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主要影响秸秆前期的分解,在土壤含水量为20.0%和15.0%的条件下,秸秆分解率在第10天分别为30.73%和14.01%,在第60天分别为52.90%和43.20%。同时,秸秆在分解过程中可以释放出水分,从而提高土壤含水量,并使之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加入秸秆组的土壤含水量在第50天比对照组高出5.41%,说明秸秆还田的保水、增墒作用非常显著。
关键词:
土壤含水量 秸秆分解 水分动态变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永宏 刘贤德 张学龙 牛赟 赵维俊 刘炳芳
为了探究祁连山区不同灌丛类型的土壤水分时空变异规律,论文以祁连山排露沟小流域的箭叶锦鸡儿(Caragana jubata)、吉拉柳(Salix gilaShaniCa)、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鲜黄小檗(berberiS diaPhana)、甘青锦鸡儿(Caragana tangutiCa)5种灌丛为对象,建立固定样地,进行了一个生长季的分层(0~10、10~20、20~30、30~40、40~60 Cm)土壤含水量监测。结果表明:1)在各灌丛类型样地之间,土壤含水量差异很大,由大到小依次为:箭叶锦鸡儿>吉拉柳>金露梅>鲜黄小檗>甘青锦鸡儿。2)在小流域内空间尺度上...
关键词:
土壤含水量 灌丛 变异系数 祁连山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田晓堃 王鹏程 汪来发 肖文发 李祖梅 林英华
土壤水分含量是对地表生态过程有着重要影响的生态因子,在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作用。选取三峡库区典型植被类型杉木、马尾松混交林(A)和马尾松纯林(B),通过网格(3.00 m×3.00 m)取样,地统计学方法研究群落(30.00 m×30.00 m)0.00~20.00 cm土壤水分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1)两种典型植物群落土壤含水量空间变异性不同,样地A和样地B土壤含水量的变异系数分别表现出弱和中等强度的变异性;(2)两种典型植物群落土壤水分具有良好的半方差结构,半方差函数曲线可以用球状模型进行拟合。土壤水分的空间相关范围存在明显的差异,有效变程分别为51.00 m和12.37 m;...
关键词:
土壤含水量 空间变异 三峡库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林国祚 彭彦 谢耀坚 尚秀华 张华林
以2月生尾巨桉盆栽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称重控水的方法,设置5个水分梯度(CK、T1、T2、T3、T4),研究不同土壤含水量下尾巨桉幼苗在生长及生理特性上表现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含水量的下降,尾巨桉幼苗形态生长及生物量等均呈下降的趋势,CK、T1下各项生长指标要显著优于T2、T3,而CK与T1之间差异不显著,同时各处理下根冠比呈上升的趋势;尾巨桉幼苗叶片P n、Tr、G s、FV/Fm及ФPSⅡ随土壤含水量下降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C i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游离脯氨酸含量、MDA含量、POD活性在T1下显著降低,而在T2、T3下又显著地提高,根系活力呈显著下降的趋势,叶绿素含量呈升高的...
关键词:
尾巨桉 土壤含水量 光合特性 生理特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旭 罗孝贵 杨刚 刘昌华 陈松 陈庆东 李超 易春燕
【目的】芫菁是一类重要的药用昆虫,眼斑芫菁又名黄黑小斑蝥,是我国药典中收录的一种重要的动物药。但是斑蝥的规模化人工饲养技术尚不成熟,成为限制斑蝥素类药物开发与利用的瓶颈之一,因此,我们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眼斑芫菁规模化饲养技术的研究,本文旨在探究温度和土壤含水量2个基本条件对眼斑芫菁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本实验在实验室内饲养眼斑芫菁,设计了5组温度和5组土壤含水量连续饲养眼斑芫菁6代。【结果】在实验中未发现眼斑芫菁滞育越冬虫态,每年可在室内繁殖3个完全世代。不同温度处理条件下,30℃下孵化率高于其他处理,达到90.01%;32℃下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最短(14和35 d),且羽化率最高(76.00%),但与30℃下无显著差异。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12%的土壤含水量条件下各发育指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卵的发育历期最短(32 d),且孵化率最高(90.11%),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最短(14和35 d),且羽化率最高(76.00%)。【结论】综上所述,在实验室内30℃的温度条件和12%的土壤含水量是眼斑芫菁卵、幼虫及蛹的发育最适环境。结果对眼斑芫菁的规模化饲养繁殖提供了技术指导,也为芫菁的生物学研究及今后斑蝥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眼斑芫菁 温度 土壤含水量 最适温湿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延东 赵景波 邵天杰 邢闪
【目的】研究青海环湖地区草原土壤水分运移与富集规律、土壤水分剖面分布模型、水分循环与水分平衡,揭示该地区土壤水库蓄水特点、土壤干层及其恢复条件,为该地区土壤水资源及草原植被保护、土壤水库建设和草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轻型人力钻连续4年采取600多个土壤样品,采用烘干称重法测定土壤含水量。采用双环入渗法原位测定土壤入渗率,采用激光粒度仪分析土壤粒度,采用负压计原位测定土壤吸力。【结果】青海环湖地区的土壤剖面水分分布较为稳定,不论旱季还是雨季,约65%的水分富集在0—0.4 m土层中,0.6 m以下土层水分严重不足。该地区土壤吸力为0.17—0.42 MPa,土壤田间持水...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赖呈纯 黄贤贵 王琦 陈源 高慧颖 谢鸿根
以7年生‘茂谷柑’果树及其所在的果园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茂谷柑’果实的裂果率、纵横径、果皮厚度,并对果园土壤的含水量进行了测定,同时采用适时喷灌的措施防止裂果.结果表明:‘茂谷柑’果实紧实,纵横径的快速增长及果皮的迅速变薄,是裂果发生的重要内在因素;而果园土壤水分的亏缺和不规律变化,是诱发裂果的关键外部因素.无喷灌措施的自然条件下,裂果率可达到18%以上,裂果主要集中在8月中旬至11月下旬.采用适时喷灌的措施,使土壤含水量保持较均衡并在临界值之上,可有效防止裂果,裂果率可以控制在5.0%以下,极大地降低裂果的发生.
关键词:
‘茂谷柑’ 柑橘 果实生长 裂果 水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华劲松
为了探索提高粳型巨胚稻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素质方法,为粳型巨胚稻育秧技术的制定提供参考,以粳型巨胚稻‘西巨胚1号’作为试验材料,将种子播种于不同含水量的土壤中,研究其出苗及幼苗生长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质量含水量为0.495~0.572,有利于巨胚稻种子出苗、地上部茎叶生长和地下根的发生,相应的逆境指标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也较低;土壤质量含水量低于0.342(B1、B2),虽有利于根的伸长和提高根系活力,却不利于种子出苗和新根的发生;当土壤质量含水量高于0.572,土壤表面有明显的水层,不利于种子出苗率的提高。
关键词:
粳型巨胚稻 土壤含水量 出苗 幼苗生长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慕康国 赵秀琴 曹一平 王敬国
本研究表明,水分适度或充分供水时,种衣剂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在相对含水量为35%~45%,45%~55%,65%~75%,85%~95%的水分条件下,种衣剂处理在出苗率、生物量等方面均比对照有显著提高,尤其在干旱条件下表现更为明显,这种抗旱能力的提高可能是种衣剂通过提高幼苗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减少丙二醛(MDA)的累积而实现的。
关键词:
土壤含水量 种衣剂 棉花 抗旱机理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前锋 周可法 孙莉 秦艳芳 李广宇
试验点选择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中国科学院阜康荒漠生态系统研究站,以探地雷达为主要数据采集工具。结合探地雷达两种测量方式特点,提出了探地雷达最佳天线间距判定方法,达到快速测定中尺度土壤水分含量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天线间距测量下,得到最佳天线间距为1.9 m,提取了该天线间距下的地面波,进行了土壤含水量计算,测线上30.5 m点测定的土壤含水量与标后的时域反射仪法结果对比,在该试验点探地雷达地面波法测定上层土壤含水量的有效深度为20 cm,其偏差仅为0.015 m3/m3,精度能够满足实际需求,测线0~36.5 m间沙地上层土壤含水量表现出空间异质性,该方法能快速精确测定中尺度土壤含水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