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97)
- 2023(16060)
- 2022(13433)
- 2021(12577)
- 2020(10592)
- 2019(24364)
- 2018(24156)
- 2017(45840)
- 2016(25261)
- 2015(28733)
- 2014(28772)
- 2013(28214)
- 2012(26064)
- 2011(23489)
- 2010(23695)
- 2009(21997)
- 2008(21879)
- 2007(19448)
- 2006(16732)
- 2005(14982)
- 学科
- 济(105545)
- 经济(105400)
- 管理(76186)
- 业(68708)
- 企(57549)
- 企业(57549)
- 方法(49412)
- 数学(43735)
- 数学方法(43037)
- 财(28553)
- 农(27233)
- 中国(25558)
- 学(23252)
- 制(22380)
- 业经(22103)
- 地方(21276)
- 农业(17940)
- 务(17717)
- 财务(17650)
- 财务管理(17605)
- 贸(17359)
- 理论(17358)
- 贸易(17352)
- 易(16827)
- 企业财务(16696)
- 环境(16497)
- 和(16024)
- 银(15833)
- 银行(15792)
- 融(15663)
- 机构
- 大学(364916)
- 学院(363835)
- 济(144539)
- 经济(141379)
- 管理(139428)
- 理学(120416)
- 研究(119777)
- 理学院(119005)
- 管理学(116514)
- 管理学院(115830)
- 中国(90574)
- 京(76655)
- 科学(75234)
- 财(68677)
- 农(61334)
- 所(60532)
- 中心(56482)
- 江(55893)
- 业大(55390)
- 研究所(55053)
- 财经(54513)
- 经(49408)
- 农业(48278)
- 范(48171)
- 师范(47649)
- 北京(47495)
- 经济学(44748)
- 州(43859)
- 院(43841)
- 财经大学(40535)
- 基金
- 项目(248075)
- 科学(195764)
- 基金(180619)
- 研究(179175)
- 家(158002)
- 国家(156734)
- 科学基金(134678)
- 社会(113207)
- 社会科(107269)
- 社会科学(107239)
- 省(97454)
- 基金项目(94869)
- 自然(88158)
- 自然科(86047)
- 自然科学(86019)
- 教育(84875)
- 自然科学基金(84464)
- 划(82518)
- 资助(74141)
- 编号(72727)
- 成果(59600)
- 重点(56768)
- 部(55240)
- 发(52503)
- 创(51698)
- 课题(50925)
- 创新(48412)
- 科研(47890)
- 制(47256)
- 教育部(47237)
- 期刊
- 济(155030)
- 经济(155030)
- 研究(100780)
- 中国(72801)
- 学报(58354)
- 财(55031)
- 农(54734)
- 科学(53960)
- 管理(50597)
- 大学(44466)
- 学学(41906)
- 教育(40933)
- 农业(36882)
- 技术(34276)
- 融(30640)
- 金融(30640)
- 财经(26877)
- 业经(24764)
- 经济研究(24060)
- 经(22997)
- 问题(20780)
- 业(19589)
- 统计(18881)
- 版(18701)
- 技术经济(17701)
- 策(17278)
- 资源(16976)
- 理论(16616)
- 图书(16587)
- 科技(16505)
共检索到5300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林国栋 吕晓 彭文龙 马王荣
黑土地保护对于筑牢国家粮食安全根基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基于保护动机理论,运用多案例比较分析法和归纳分析法,探究四个典型试点区域黑土地保护的实践逻辑及其关键机制。结果表明:(1)黑土地保护工作作为一项经历内外部威胁评估与应对评估后做出的“自保”举措,参与主体在黑土地保护具体实践中根据不同区域、不同阶段呈现的问题采取不同的行为改变,与保护动机理论具有高度的契合性。(2)黑土地保护呈现地理区位、主体能动、防范—应对和成果指向的实践逻辑。(3)数字化赋能能力和防范—应对能力是黑土地保护工作的核心能力。(4)黑土地保护的关键机制在于构建黑土地保护动态能力。建议从加快新基建建设供给、补齐数字人才短板和构建数字化黑土地治理等数字赋能驱动的黑土地数字化动态能力、依靠制度化和权责化引致的防范—应对能力这两方面推动黑土地保护。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雪梅 刘永鸣
黑土地作为肥力最高的最优质的土壤对保障商品粮生产、维系国家粮食安全、助力乡村振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由于近几十年的掠夺式开发,东北黑土地退化相当严重,黑土地的保护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但现有的保护措施中政府管理而忽视农户、企业等其他主体的参与;重规制而轻扶持;重技术而轻应用,使得黑土地的保护面临有共同愿景但不易形成合力的动力融合矛盾。增强政策保障、观念引导、技术发展和落地、市场建设和发展是化解黑土地保护与治理过程中多主体间矛盾,实现黑土地耕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黑土地保护 多元主体 动力机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魏素豪 魏广成
【目的】在黑土地保护关键技术不断取得突破的前提下,探究农机作业服务对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的影响,进而为调动农户黑土地保护积极性、推动黑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筑牢粮食安全根基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基于2021年吉林省典型黑土区农户调查数据,利用Oprobit模型、条件混合估计、Sobel检验等多种方法,实证分析农机作业服务对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1)农机作业服务对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存在正向激励效应。(2)农机作业服务对不同类型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的影响存在非对称特征,对规模经营农户、专业农户和非老年农户的正向激励效应大于小农户、兼业农户与老年农户。(3)从作用机制来看,农机作业服务通过从客观层面提升黑土地保护技术可得性和从主观层面提升农户对黑土地保护的价值感知,促进农户采取黑土地保护行为。【结论】应以农机作业服务及其组织为媒介,促进社会分工深化,发挥农机作业服务技术供给的外在驱动作用与价值感知的内在激励作用,双向发力调动农户黑土地保护的积极性。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天一 黄善林 李静
明晰市场驱动对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的影响对提高黑土地保护技术应用效率、实现黑土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三江平原典型县市农户调研数据,运用Logistics-ISM模型探讨市场驱动对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的影响及其层次结构。结果表明:有84.47%的农户采用了黑土地保护技术,技术采纳程度均值为2.663;预期当年农产品价格、黑土地保护技术服务市场供给程度、农地流转市场化程度及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程度对农户采用黑土地保护技术及其采纳程度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农资信息获取便利程度仅对农户采用黑土地保护技术具有正向显著影响,上年农产品价格及农户对黑土地保护技术服务主体的信任程度仅对农户黑土地保护技术采纳程度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市场驱动因素对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的发生机制表现为两条路径及三个直接驱动,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受市场供求因素影响,主要通过市场价格及风险因素的间接影响,又受市场竞争及风险因素的直接影响;市场驱动对经营规模较大及经营旱田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影响更为显著。因此,为促进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政府需大力培育黑土地保护社会化服务组织,显化黑土地农产品价值,提高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及针对不同类型农户实施差异化市场驱动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超 王守臣
黑土地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规范政府部门的行政行为,也需要规范农民的生产行为。从目前情况看,黑土地保护政出多门,政策碎片化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政策效应的发挥。同时,农民生产经营粗放,致使黑土地过度垦殖,有机质严重下降,黑土层变薄,黑土区荒漠化威胁日益加剧。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督失位、监督不力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破解这些问题,不能只停留在一般号召上,必须加强黑土地保护法制建设,实施依法保护。
关键词:
黑土地 保护措施 法治化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润秋 唐宇娣 黄志兵 余超 张霞 吴川北
研究目的:明晰宅基地退出绩效目标,构建评价体系,对典型试点区域宅基地退出绩效进行实证分析,探寻宅基地退出绩效提升路径。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与政策绩效评价工具方法的综合运用。研究结果:宅基地退出绩效目标主要由中央政策目标和地方政府、村集体、退出农户的利益诉求构成;回应绩效目标,基于政府绩效管理理论,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并嵌入乡村韧性理论,构建了从过程到结果、兼顾多维利益诉求、考虑长短期变化的宅基地退出绩效评价体系;通过实证考察和评价分析发现,义乌、余江、泸县的宅基地退出绩效总体表现良好,但主要在经济韧性上存在短板,面临着资金紧张、主体乏力、盘活再利用受限等困境。研究结论:全面提升宅基地退出绩效,关键要在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统领下,通过优化退出资金运作模式、形成多主体共治局面、拓宽退出土地盘活路径等,健全宅基地退出长效激励机制与保障机制。
关键词:
宅基地退出 绩效评价 乡村韧性 绩效目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中华
我国东北黑土区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人们曾用“一两土二两油”来形容它的肥沃与珍贵。近年来,短期高产的生产方式导致耕地过度开垦利用,黑土地地力退化和生态问题叠加,形成威胁国家粮食安全的长期隐忧。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省梨树县时提出“要认真总结和推广‘梨树模式’,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为落实总书记指示要求,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谢贤胜 陈绍志 赵荣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既是“两山”转化的重要桥梁,也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厘清其背后的实践逻辑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自然资源领域87个典型案例,运用扎根理论研究范式,按照“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程序,解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发生过程,并构建其一般性思维导图。结果表明:“识别资源本底—多元机制协同—产出综合效益”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全过程的内在逻辑。通过识别资源本底明确治理方向,利用准备机制、实施机制、保障机制驱动生态产品价值转换和增值,最终产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生态共治、生态共富以及生态共享的有机统一。本文是对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的有益尝试,可为完善区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实施路径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尚 梁晔华 陈静静 吕婉晖 Shane Galvin
PPP模式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我国公共服务领域、基础设施建设领域,PPP项目成功与否对国计民生影响重大。综述国内外PPP项目关键成功要素的文献,得出6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的PPP项目关键成功要素。基于国内31个、国外10个典型PPP项目的成功/失败原因分析,得出公共主体因素、合同因素都是国内外PPP项目最重要的两个关键成功要素,而法律因素在所有的成功要素中相对不太重要。研究成果对我国PPP理论和实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政宏 吕晓 徐畅 牛善栋 王亚男
化解东北地区乡村贫困与黑土地退化高度重叠问题,需探索统筹实施黑土地保护利用与乡村振兴的系统策略,发现其背后的因果关系。在解析东北地区黑土地保护利用与乡村振兴二者间融合机理的基础上,运用过程追踪法对典型案例村庄开展调查,厘清二者间的互馈理路,明晰内在因果传导路径。研究发现:(1)二者在目标上高度统一、内涵上高度融合、利益上相互协调、措施上相互补充;(2)从驱动机制、链接机制、助推机制解析二者间的互馈理路,要求推动要素层整合优化、政策层中介链接、资源层转化提升;(3)要素驱动型、政策主导型、资源赋能型三类村庄发展历程具有差异化的因果传导路径。需从保护黑土资源本底、加快生产要素驱动、健全政策统筹机制、采取差异化发展路径四个方面支撑二者统筹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林国栋 吕晓 牛善栋
【目的】开展黑土地保护政策量化评价研究,为未来黑土地保护政策的可持续高效率运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PMC指数模型,从政策路径、政策工具和政策评价3个方面对中国黑土地保护政策文本进行量化评价。【结果】(1)黑土地保护相关政策数量呈阶段性增长态势,时间上呈现统领文件效力强的特征,空间上呈现毗邻效应、涟漪效应和模仿学习的特征;(2)黑土地保护政策工具在不断完善,任何有关黑土地保护政策工具的使用,都在特定时期发挥着重要作用;(3)选取的5项黑土地保护政策样本设计总体较为合理,但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其中,内蒙古为完美等级,黑龙江和辽宁为优秀等级,中央和吉林为良好等级。【结论】各地应考虑自身特色和黑土地保护现状,因地、因时制宜制定有力且具有操作性的政策方案,积极营造黑土地保护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莫经梅 张社梅
全面实现农业绿色转型的难点之一在于实践领域绿色创业的成功率偏低,打开农业绿色创业过程、识别关键影响因素和探寻绿色创业成功的条件就显得重要而紧迫。本文以7名返乡入乡农业绿色创业成功者为案例,重点探究创业者心理因素创业韧性和外部因素资源拼凑两者对农业绿色创业过程影响的实践逻辑。研究发现:(1)市场预测、资源积累和价值认同是驱使返乡入乡人员选择农业绿色创业的前提条件,只有同时具备这三个因素时,返乡入乡人员才会进行农业绿色创业;(2)创业韧性与资源拼凑是影响返乡入乡人员农业绿色创业的关键因素,但不同阶段二者发挥的作用具有差异性,资源拼凑在初期行动阶段更占主导地位,创业韧性在困境调适阶段更起支撑作用;(3)农业绿色创业推进过程中必须注重创业者胜任力与创业阶段所要求的综合能力相匹配,成功推进农业绿色创业需要充分考虑创业者个体内外部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本文解构了农业绿色创业过程中微观创业者内外部因素互动的影响机理,为提升农业绿色创业成功率提供新的实践启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柳季
本文结合吉林省耕地资源现状特点,从黑土地保护和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两个方面,梳理归纳了两类耕地在保护利用方面的实践做法,提出了注重技术创新、建立配套水利设施、科学引入社会资本等保护利用思路。
关键词:
盐碱地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然嫣 陈印军
本文基于黑龙江省绥化市农户入户调查数据,通过数据处理并建立Logistic模型对东北典型黑土区农户耕地保护利用行为特征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样本统计分析发现,调研区在黑土保护利用中普遍存在种植结构单一、连作障碍突出、化肥过量使用、保护性耕作措施使用率不高、配套措施不完善等问题。回归结果表明,农户年龄、家庭劳动力人数、农户种粮收入、耕地面积、政府宣传与补贴政策、保护性耕作技术与配套服务等因素对农户黑土耕地利用与保护行为意愿有显著影响。基于实证结果,本文提出应该建立黑土耕地生态补偿制度、提高农户黑土耕地保护意识和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倪玖斌 周小娟
围绕着生态保护与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本文从保护管理机制创新、保护区体制建设、生态补偿机制三个方面,分别对四川汶川卧龙特别行政区、云南普达措国家公园和浙江龙坞水源地三个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三个案例从不同的角度说明处理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关系,从规划建设、拓展投入、科技支撑、机制创新等方面总结了各案例的生态保护与建设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
生态保护 卧龙 普达措 龙坞水源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