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87)
- 2023(11417)
- 2022(10142)
- 2021(9722)
- 2020(8189)
- 2019(18703)
- 2018(18951)
- 2017(35601)
- 2016(20179)
- 2015(22865)
- 2014(23185)
- 2013(22484)
- 2012(20869)
- 2011(18671)
- 2010(18565)
- 2009(17024)
- 2008(16698)
- 2007(14664)
- 2006(12721)
- 2005(10996)
- 学科
- 济(72208)
- 经济(72112)
- 管理(55892)
- 业(50474)
- 企(42840)
- 企业(42840)
- 方法(33986)
- 数学(28809)
- 数学方法(28390)
- 学(20600)
- 农(19495)
- 中国(19167)
- 财(18372)
- 业经(15970)
- 地方(14913)
- 制(14723)
- 理论(14637)
- 和(12675)
- 农业(12572)
- 贸(12403)
- 贸易(12397)
- 易(12008)
- 教育(11935)
- 务(11651)
- 技术(11580)
- 财务(11575)
- 财务管理(11551)
- 银(11381)
- 银行(11322)
- 环境(11306)
- 机构
- 大学(283361)
- 学院(281218)
- 管理(107707)
- 济(99094)
- 经济(96519)
- 研究(96453)
- 理学(93305)
- 理学院(92133)
- 管理学(90179)
- 管理学院(89701)
- 中国(69369)
- 科学(65988)
- 京(61649)
- 农(54797)
- 所(50717)
- 业大(48399)
- 研究所(46670)
- 财(45840)
- 农业(43500)
- 中心(43272)
- 江(41627)
- 北京(38667)
- 范(38115)
- 师范(37579)
- 财经(36664)
- 院(35095)
- 技术(34132)
- 州(33921)
- 经(33240)
- 省(30620)
- 基金
- 项目(196874)
- 科学(151244)
- 基金(139485)
- 研究(139262)
- 家(123793)
- 国家(122740)
- 科学基金(103165)
- 社会(82576)
- 省(78990)
- 社会科(77868)
- 社会科学(77846)
- 基金项目(74475)
- 自然(70218)
- 自然科(68544)
- 自然科学(68519)
- 自然科学基金(67225)
- 划(66618)
- 教育(64371)
- 资助(58038)
- 编号(57411)
- 成果(47542)
- 重点(44144)
- 部(41766)
- 发(41140)
- 创(40546)
- 课题(40395)
- 科研(38235)
- 计划(38163)
- 创新(37805)
- 大学(36047)
- 期刊
- 济(110331)
- 经济(110331)
- 研究(79294)
- 学报(55938)
- 中国(55591)
- 农(50259)
- 科学(47265)
- 大学(40520)
- 管理(39521)
- 学学(38195)
- 教育(35883)
- 农业(34897)
- 财(34383)
- 技术(24457)
- 融(20751)
- 金融(20751)
- 业经(18265)
- 业(17588)
- 财经(17193)
- 图书(17006)
- 经济研究(16553)
- 业大(15666)
- 版(15659)
- 科技(15153)
- 经(14536)
- 理论(14045)
- 问题(14030)
- 实践(13105)
- 践(13105)
- 农业大学(12686)
共检索到4087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存莉 朱玮 李小明 苏宝锋 阎小英
提取黑刺菝葜根茎中总甾体皂苷R,分离得到甾体皂苷混合物样品R-5、R-6、R-7、R-8、R-9、R-10及4种甾体皂苷,其中化合物Ⅲ为首次从该植物中提取;采用生物活性跟踪和滤纸片扩散法对其抑菌活性物质进行筛选和分离。结果表明:抑菌活性物质主要集中在样品R-7、R-8和R-9中,样品R、R-5和R-6抗菌活性较弱或几乎没有;但从R-6分离得到3种甾体皂苷和从R-8中分离的甾体皂苷均具有抑制活性;这些不同的甾体皂苷对蜡样芽孢杆菌、变形杆菌、枯草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木霉、青霉、黑曲霉、黄曲霉有非常强的抑制活性;黑刺菝葜根中甾体皂苷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而且存在着抑菌的活性分...
关键词:
黑刺菝葜 甾体皂苷 抗菌活性 结构鉴定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冬梅 张京芳 李晓明 李娟丽 朱玮
利用硅胶、RP-18和Sephadex LH-20等色谱分离手段从卷叶黄精根茎的正丁醇萃取物(总甾体皂苷R)中分离得到2个甾体皂苷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波谱分析及与文献值对照,鉴定化合物Ⅰ为(25R)-spirost-5-ene-3β-ol-3-O-α-L-rham-nopyranosy(1→2)-[α-L-rhamnopyranosyl(1→4)]-β-D-glucopyranoside,化合物Ⅱ为(25R)-spirost-5-ene-3β-ol-3-O-α-L-rhamnopyranosyl(1→4)-β-D-glucopyranoside。将化合物Ⅰ进行双相酸水解得到其苷元(化合物Ⅲ)...
关键词:
卷叶黄精 甾体皂苷 结构鉴定 抗菌活性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樊成奇 翟尚华 陆亚男 杨桥 邵盛男 史航 何力
海洋污损生物危害水产养殖,为发现抗污损的天然资源,对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philoxeroides)进行了抗污损活性化学成分研究。分离鉴定了3个皂苷类化合物,分别为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基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酯(1)、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基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酯(2)、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基-30-去甲基-12,20(29)-二烯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酯(3),其中化合物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初步的抗污损结果表明,皂苷3具有明显的杀灭污损生物藤壶的作用,活性与阳性对照CuSO4相...
关键词:
空心莲子草 皂苷 抗污损活性 藤壶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刘华鼐 杨谦 叶勇
介绍了以科研为导向,设计和开设的"光响应茶皂苷元纳米胶囊的制备及其抗菌活性研究"研究性综合实验。通过本实验,学生体验了查阅文献、了解实验原理、确立研究思路和策略、制备产品、表征性能、处理数据、分析讨论、撰写实验报告等完整的科研过程,掌握了天然产物的水解和提纯、纳米胶囊的制备、物质的化学反应性质、光谱表征、抗菌活性研究等相关知识。实践表明,本实验选题针对性强,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综合实验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玥 罗丽芬 王烜东 李梦琪 朱书生 杨敏
为筛选出三七根际具有拮抗促生活性的耐皂苷木霉菌,通过收集一年生健康三七根际土壤进行木霉菌株的分离,并测定三七根系分泌物对木霉菌孢子萌发的影响以及皂苷对木霉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筛选获得耐皂苷的菌株,进一步对其分类鉴定后进行拮抗根腐病病原菌活性测定以及盆栽促生效果、根际定殖能力及其对连作障碍缓解效果的评价。结果表明:试验共分离到6株木霉菌株,其中2株对三七根系分泌物敏感性较低,经过形态学特征和ITS序列比对鉴定为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T3和渐绿木霉(T.viridescens)T20。T3和T20菌株对三七主要根腐病病原菌恶疫霉菌(Phytophthora cactorum)、毁灭柱孢菌(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茄腐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和雪腐镰刀菌(Monographella cucumerina)均具有较强的拮抗效果,对恶疫霉菌抑制率分别可达到61.76%和70.59%;T3和T20菌株能促进三七植株的生长,将其接种于三七连作土中,在接种20 d后能够在根际较好的定殖,增加三七植株的存苗率,降低根腐病发病率。该研究结果为缓解三七连作障碍提供了重要的生防菌资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琪 张宏 黄春萍 张晓喻 刘刚
研究枇杷花[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l.]乙酸乙酯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抗肿瘤生物活性,本文运用硅胶、反相ODS、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及半制备液相色谱技术对枇杷花乙酸乙酯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并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MTT法进行体外抗菌、抗肿瘤生物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齐墩果酸(2)、熊果酸(3)、3β,19α-二羟基-4-醛基-乌索-12-烯-28-酸(4)、β-胡萝卜苷(5)、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6)、2α-羟...
关键词:
枇杷花 化学成分 抗菌活性 抗肿瘤活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定刚 张武岗 宋毓民 李红飞 武海军 靳亚平 周乐
采用超声波提取技术提取紫花地丁中的抗菌活性成分,通过抑菌试验进行活性部分追踪,运用化学方法进一步分离纯化其抗菌活性成分,并用紫外光谱分析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纯度,最后用试管比浊法测定其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分离纯化所得的化合物为黄酮类,纯度为97.50%;该化合物对沙门氏菌和乳房炎病原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链球菌、停乳链球菌、无乳链球菌及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312,39,156,156,312及39μg/mL,最低杀菌浓度分别为625,312,312,312,625及312μg/mL。
关键词:
紫花地丁 抗菌活性 分离纯化 黄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孔阳 马养民 余博 史清华
将蝙蝠葛(Menispermum.dahuricumDC.)茎叶的乙醇粗提物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其萃取物抗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石油醚萃取物对青霉菌(Penicilliumsp.)有强抑制作用;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假丝酵母菌(Candiasp)有强抑制作用,对金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有较强抑制作用,对辣椒疫霉菌(Phytophoracapsic)有抑制作用;正丁醇萃取物无明显抗菌活性。经对乙酸乙酯萃取物分离纯化得到2个化合物和,抗菌试验结果表明,化合物具有抑制金色葡萄球菌和辣椒疫霉菌的活性,化合物具有抑制假...
关键词:
蝙蝠葛 抗菌活性 黄酮 异槲皮素甙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余海忠 王海燕 赵慧君 孙永林
【目的】甾体皂苷是襄麦冬块根主要活性成分之一,为了能在分子水平上实现对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从而使甾体皂苷含量的提高成为可能,筛选参与甾体皂苷合成的蛋白或酶就非常必要。【方法】本实验以襄麦冬始见期块根和采收期块根作为实验样品,构建了不同生育期襄麦冬块根抑制性差减杂交(SSH)文库。【结果】构建的始见期和采收期块根差减文库的外源片段,有效基因序列308条,长度主要分布在2501000 bp左右,片段平均长度586.99 bp;文库样本序列注释上NR、SWISS-PROT、TREMBL、CDD、PFAM库的基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隋哲 程旭 王海燕 余海忠
【目的】以襄麦冬(Liriope spicata var.prolifera Y. T. Ma)为对象,通过转录组学技术筛选、发掘相关功能基因,以期解析襄麦冬块根中甾体皂苷的生物合成。【方法】选取襄麦冬始见期块根样本和膨大期块根样本,使用转录组测序、序列注释分析、RT-qPCR等技术,验证并筛选多个与甾体皂苷合成相关的关键基因。【结果】共获得2个襄麦冬转录组的多条高质量序列(始见期样本59 405 731条;膨大期样本71 478 348条),共88 239条被注册到GO、COG、KOG、KEGG等数据库中。其中,通过GO数据库注释了42 388条拼接序列(分为3大类60个功能亚类),并在2个襄麦冬转录组中发现5563个差异表达基因;通过比对COG/KOG数据库,发现10 077条序列可注释到23个COG类群,8187条序列可注释到25个KOG类群,均与襄麦冬块根的生长及代谢有关。基于KEGG数据库的代谢通路分析表明,26 626条拼接序列可映射到不同的KEGG途径中,1981个差异表达基因被映射到227条KEGG途径;进一步筛选出43个可能参与甾体皂苷生物合成的差异表达基因后,并选取其中8个关键基因进行qRT-PCR验证。8个基因在襄麦冬不同生长时期表现出不同的表达量,与甾体皂苷合成有关的基因表达上调,且表达差异与转录组分析结果一致。该结果进一步验证了甾体皂苷在襄麦冬块茎中的生物合成途径,同时说明甾体皂苷的合成代谢与襄麦冬生长阶段性之间的相关性。【结论】初步揭示与襄麦冬甾体皂苷生物合成有潜在关联的基因和代谢通路,为今后进一步研究襄麦冬甾体皂苷的主要关联基因及代谢通路的功能以阐明其合成机理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襄麦冬 甾体皂苷 合成酶基因 转录组解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照辉 黄军 魏小武 罗容珺 伍善东 刘清术
从烟–稻–(油)多年轮作的耕地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广谱拮抗菌HMI–23,对水稻立枯丝核菌、油菜核盘菌、青枯雷尔氏菌具有强烈抑制作用。经过16S rDNA的序列比对,初步认为该菌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该菌株发酵液抑菌活性对温度、紫外线和蛋白酶K不敏感,基因组中含有多个已知脂肽抗生素合成相关基因,脂肽粗提物亦对立枯丝核菌、核盘菌、雷尔氏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质谱分析结果表明,该粗提取物中可能含有多种已知的脂肽,如伊枯草菌素A、抗霉枯草菌素B、杆菌霉素D、丰原素B等。
关键词:
拮抗菌 分离 鉴定 脂肽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勇平 李宇翔 张文连 申爱丽 李清禄
将楮头红醇提取物用正丁醇萃取,萃取物经硅胶柱层析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PHPLC)纯化得一纯净物,通过IR、ESI-MS和13C NMR谱等分析,鉴定为呋甾烷型甾体皂苷,命名为楮头红皂苷A(SWSA),系首次从楮头红中提取得到.抑菌试验结果表明:SWSA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耶尔森氏菌和嗜水气单胞菌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2.8、3.3、2.5和2.2 Mg·M L-1;对大肠埃希氏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效果不明显.通过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试验检测SWSA对HEP g2.2.15细胞的毒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聂小妮 梁宗锁 段琦梅 兰晓继
【目的】研究陕西土荆芥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对15个临床消毒常见菌株的抗菌性能,为土荆芥天然消毒杀菌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土荆芥挥发油,GC-MS测定其化学成分,分别用连续2倍梯度液体稀释法、液体转染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从陕西土荆芥挥发油中共检测到16种化学成分,并鉴定出了其中的15种成分,主要化学成分有p-伞花烃(29.95%)、驱蛔素(22.97%)、冰片烯(20.74%)、α-松油烯(17.67%);在临床消毒常见的15种菌种中,土荆芥挥发油除对绿脓假单胞菌CMCC10211株无抑制作用外,对炭疽芽胞杆菌CMCC63...
关键词:
土荆芥 挥发油 抗菌活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吕金顺 王新风 薄莹莹
Volatile and semi-volatile components of Paeonia veitchii roots were extracted respectively from steam and water residue by using water steam distillation,their antibacterial activity were evaluated against 6 bacteria(Escherichia coli,Staphylococcus aureus,Salmonella sp.,Bacillus megaterium,Bacillus...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阮祥春 黄媛媛 赵德学 曾明华
【目的】研究并明确毛竹纤维提取物的体外抗菌活性及其最佳提取方法。【方法】将毛竹纤维粉碎成粉末后,分别用水、乙醇、乙酸乙酯作为提取溶剂,按照1∶5和1∶10料液比(m∶V)分别提取1,2,4h,采用琼脂扩散法观察比较不同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用倍比稀释法测定采用最佳提取方法得到的毛竹纤维提取物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和最低有效质量浓度(MBC)。【结果】毛竹纤维水提取物对3种细菌几乎无抑制作用;乙醇提取物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对其他2种细菌无明显抑制作用;乙酸乙酯提取物对3种细菌均有较强抑制作用。由此确定竹纤维提取物的最佳提取方法为:用乙酸乙酯作...
关键词:
竹纤维 提取方法 抗菌活性 琼脂扩散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