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1(1)
2020(1)
2019(1)
2018(4)
2017(4)
2015(7)
2014(4)
2011(2)
1996(1)
作者
(9)
(7)
(7)
(7)
(7)
(7)
(6)
(5)
(5)
(5)
(4)
(4)
(4)
(4)
(4)
(4)
(4)
(4)
(4)
(4)
(3)
(3)
(3)
(3)
(3)
(3)
(3)
(3)
(3)
(3)
学科
生物(15)
(14)
(14)
微生(14)
微生物(14)
微生物学(13)
生物学(13)
环境(5)
土壤(4)
(4)
土壤微生(3)
水产(3)
(1)
信息(1)
信息论(1)
(1)
农业(1)
动物(1)
动物学(1)
化学(1)
及其(1)
土壤污染(1)
大豆(1)
(1)
污染(1)
(1)
物化(1)
生物化学(1)
病害(1)
(1)
机构
大学(23)
学院(22)
(21)
科学(20)
农业(19)
实验(14)
实验室(14)
(14)
(13)
重点(13)
业大(12)
农业大学(12)
环境(12)
研究(12)
生物(11)
(11)
(10)
研究所(10)
学学(9)
科学学(9)
科学学院(9)
农业部(8)
(8)
大学生(8)
学生(8)
生命(8)
资源(8)
(7)
南京(7)
南京农业(7)
基金
项目(22)
基金(20)
科学(19)
科学基金(18)
自然(17)
自然科(17)
自然科学(17)
自然科学基金(17)
国家(15)
(15)
(15)
基金项目(13)
专项(11)
科技(11)
(9)
(9)
创新(9)
(8)
农业(8)
(8)
(8)
科研(8)
计划(8)
2013(7)
06(6)
(6)
海洋(6)
资助(6)
上海(5)
上海市(5)
期刊
(21)
学报(21)
大学(19)
学学(19)
农业(16)
业大(13)
农业大学(13)
(8)
南京(8)
南京农业(8)
科学(8)
(6)
自然(6)
自然科(6)
自然科学(6)
农林(5)
(5)
渔业(5)
(4)
海洋(4)
海洋渔业(4)
科技(4)
科技大(4)
科技大学(4)
西北(4)
(3)
中国(3)
中国农业(3)
华中(3)
中农(2)
共检索到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潇玮  王创  王可  李欣艳  董雷  崔中利  曹慧  
[目的]探究黏细菌Myxococcus sp. BS对烟稻轮作土壤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组装过程的调控,为烟稻轮作模式下通过施用黏细菌进行生防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未处理(CK)、施用黏细菌菌剂(BS)和施用黏细菌+有机肥(BF)3个处理的烟稻轮作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烟稻轮作土壤真菌的群落多样性、组成、组装过程进行分析。[结果]黏细菌添加后,Chao1指数降低,且Shannon指数升高。BS和BF群落相似度较高,CK与BS、BF群落相似度较低。添加黏细菌后,在门水平上,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壶菌门(Chytridiomycota)和球囊菌门(Glomeromycota)的相对丰度降低;在属水平上,绿核菌属(Ustilaginoidea)和枝孢霉属(Cladosporium)的相对丰度增加,链格孢属(Alternaria)、腐质霉属(Humicola)和被孢霉属(Mortierella)的相对丰度逐渐降低。通过LEfSe分析可以得到不同处理间真菌丰度有显著差异的物种,即生物标记物种(biomarker),在CK中发生显著变化的真菌差异物种有7个,BS有5个,而BF有8个。3种土壤真菌群落组装过程均以随机性过程为主导,其中扩散限制贡献最大,且随机性过程贡献量在添加黏细菌后增加。[结论]向烟稻轮作土壤加入黏细菌后,改变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和组装过程,并且使导致烟草赤星病和水稻褐变病的植物病原菌链格孢属(Alternaria)的相对丰度明显降低;与单独施用菌剂相比,以黏细菌配施有机肥效果更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缪伏荣  董志岩  刘景  
【目的】研究从腐烂紫菜中分离的Stenotrophomonas sp.Z705菌株产琼胶酶的最佳发酵条件和培养基组成。【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分析装液量、摇床转速、发酵时间、初始pH、发酵温度、盐度等因素对Stenotrophomonas sp.Z705菌株发酵产琼胶酶活力的影响,从中筛选出该菌株的最佳发酵条件。在此基础上,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9(33)正交试验,分析不同氮源和碳源对Stenotrophomonas sp.Z705菌株发酵产琼胶酶活力的影响,从中筛选出该菌株最佳培养基的组成。【结果】Stenotrophomonas sp.Z705菌株发酵产琼胶酶的最佳条件为:装液量25mL、摇床...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坚华  刘庆都  任欣正  
小麦细菌性苗枯病菌Ta菌株细胞壁的特征性双碱基氨基酸为二氨基丁酸,菌体脂类中不含枝菌酸,磷酸类脂主要为双磷脂酰甘油,符合Claribacter属的特征;菌体细胞水溶性蛋白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不同于Clacribucter属的已知各种及亚种,甲基萘醌分析结果与对照菌Cl.tritici 2626菌株亦不尽相同;菌株的DNA G+C mol%含量为66.12%~68.78%,与Cl.michiganense subsp.michiganense菌株2550的 DNA DNA同源值为40.2%,与Cl.tritici菌株2626的同源值为46.0%。确认Ta菌是Claibter属中的一个新...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宏岐  柳蔚  高星星  郑倩倩  罗菲  
从药用植物宜昌蛇菰(Balanophora henryi Hesml.)中分离得到一株内生真菌Aspergillus sp.SHG-7,通过固体发酵,乙酸乙酯萃取得浸膏,其浸膏经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半制备型HPLC等分离手段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经核磁共振、质谱等手段鉴定其结构分别为灰黄霉素(1),麦角甾醇(2),麦角甾-7,22-二烯-3,6-二酮(3),麦角甾-7,22-二烯-3,5,6-三醇(4),软脂酸-1-甘油酯(5),肉豆蔻酸(6).化合物1对MCF-7、A549及Hela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倩倩  顾向阳  
[目的]从含盐环境中富集分离中度嗜盐菌,并进行菌种鉴定,分析确定与耐盐特性相关的主要相容性溶质,探索利用分离菌株合成四氢嘧啶的可行性。[方法]从盐池土中富集分离耐盐或嗜盐的乙酸降解菌,通过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和16S rDNA序列的分析,将所得菌株鉴定至相应的属或种。通过摇瓶试验研究分离菌株耐盐生长的特征,从所得的菌株中提取、分析相容性溶质并测量其含量,初步分析分离菌株耐盐生长的机制。在高盐培养基中诱导嗜盐菌胞内相容性溶质的合成,然后在低渗盐溶液中测定相容性溶质的释放率,之后再将菌体转移至高渗培养基中研究相容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柯野  杨家臣  屈奇奇  袁小枚  黄镜如  
【目的】解析Streptomyces sp. DJ菌株编码的3种角蛋白酶的氨基酸序列、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及其功能的关系。【方法】基于DJ菌株全基因组测序结果,利用Bio-edit、DNAMAN、Discovery Studio2.5等软件、https://swissmodel.expasy.org/等网站对其3种角蛋白酶的序列和结构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结果】DJ菌株胞外分泌3种角蛋白酶(K1、K2和K3)均属于S8家族的丝氨酸蛋白酶,信号肽、前导肽和成熟肽在氨基酸残基的组成、极性和长度等方面较一致。3种酶均能以5WSL.1.A为模板进行同源建模,每种酶的3-D结构中均含有6个α螺旋、2个3_(10 )α螺旋和15个β折叠的二级结构;其中K1酶含有2个二硫键,1Ca和2Ca位点,K2和K3各有1个二硫键,1Ca位点;3种酶的Pro270残基位于loop环,而仅有K2的Pro242残基位于loop环中。3种酶底物结合区域主要由疏水性残基构成,偏向于疏水性强的底物。3种酶的底物结合区域比较而言,S1和S2对底物特异性起关键作用;由于3种酶的S1和S2中重要位点残基的不保守性,使其底物特异性具有差异。【结论】DJ菌株中3种角蛋白酶在氨基酸、二硫键、脯氨酸和钙结合等的不同致使酶稳定性的不同;并且由于其表面电荷分布、底物结合区域的差异构成对羽毛水解位点的互补性,这可能是DJ菌株高效降解羽毛的重要原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雪  岳胜天  武志海  付丽  于人杰  杨美英  
为明确溶磷菌wj1的无机磷酸盐(Pi)的转运机制,对溶磷菌wj1磷酸盐特异性转运系统(Pst)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与土壤中常见细菌的Pst系统进行比较,通过亚克隆构建溶磷菌wj1pstS蛋白的原核表达系统,利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诱导表达的pstS蛋白对磷酸盐的结合率。结果表明:溶磷菌wj1的Pst系统是由pstS、pstC、pstA、pstB和phoU 5个基因组成,且依次分布于染色体上,这种结构与土壤中常见细菌的大多数菌属相似。溶磷菌wj1的pstS蛋白位于细胞质外,是一种具有信号肽的可溶性蛋白,其空间结构是由2个球状结构域组成。与绿脓假单胞菌的pstS蛋白结构相比,溶磷菌wj1pstS蛋白的活性中心位于两个球状结构域的裂缝中,其中有9个氨基酸参与Pi特异性结合,1个氨基酸通过疏水作用维持蛋白与Pi的结合。溶磷菌wj1pstS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过量表达后,使得重组大肠杆菌的无机磷酸盐吸收率显著提高,表明溶磷菌wj1pstS蛋白具有结合Pi的能力,但菌浓度不变时Pi浓度的增加会抑制溶磷菌wj1pstS蛋白对Pi的结合。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莎莎  曹煜成  李卓佳  胡晓娟  徐煜  徐武杰  杨铿  苏浩昌  文国樑  
芽孢杆菌(Bacillus sp.)A4是一株具有溶甲藻能力的菌株,为探究营养条件与培养条件对A4生长的影响,明确在多因素共同作用下菌株的生长特性,先以单因素方法比较不同碳、氮营养因子对其生长的影响,再以Plackett-Burman方法综合比较碳源、氮源、pH、接种菌量、温度、转速、装液量等因子对其生长的协同影响效应。结果显示,A4菌对有机碳源玉米浆和有机氮源大豆蛋白利用效果最好,培养24 h后菌量分别达到3.58×108、3.19×108 CFU/ml。各因子的重要性排序依次为大豆蛋白、温度、玉米浆、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志琳  解宇峰  吴杰  徐佳迎  王珏  蒋静艳  
[目的]本文旨在筛选出不同种类和特性的高效降解柴油菌株,研究降解菌株对不同环境下柴油污染的降解机制。[方法]从南京扬子石化厂区的油泥沉积物中分离出1株高效柴油降解菌J-3,通过细菌形态学、生理生化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比对初步鉴定菌株J-3为沙雷氏菌属(Serratia sp.)。通过水培及土壤培养并结合气质联用(GC-MS)和全基因组比对技术研究其降解率和降解机制。[结果]该菌能利用柴油为唯一碳源生长,产生表面活性物质,具有稳定的乳化性能。在温度20~40℃、初始pH5~9条件下生长良好,能耐受15 g·L~(-1) NaCl和5 g·L~(-1)柴油。在最适生长条件(pH7,25℃,1 g·L~(-1) NaCl,0.5 g·L~(-1)柴油)下对柴油降解率为62.0%,GC-MS图谱分析确定菌株J-3对柴油中各组分均有降解能力,对部分中长直链烷烃降解率超过99%。通过菌株J-3的全基因组比对分析,发现2个烷烃氧化相关的基因,烷烃羟化酶基因alkB和长链烷烃羟化酶基因almA,推断菌株J-3能降解柴油可能是这2个氧化酶基因产生作用。将菌株J-3应用于柴油污染土壤修复试验,对土壤中各柴油组分均有降解能力。不同处理下菌株J-3降解率可达33.8%~49.0%,可有效降解土壤中的柴油。[结论]Serratia sp. J-3是一株高效降解柴油的菌株,在水体和土壤中均能很好利用柴油进行生长代谢,可应用于柴油污染实际生物修复工程。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代影  卢静容  周美宏  杨帆  林厚文  
南极极端生境中蕴含着发掘特殊生物活性天然产物的巨大潜力。本研究对采自南极海域水深6000 m海区钩虾(Gammarus sp.)的肠道共附生微生物进行分离,并对一株有价值菌株的代谢产物进行研究。采用稀释涂布法进行菌株分离,利用形态学观察及16S rRNA测序进行菌株种属鉴定;综合运用薄层色谱,正相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反相ODS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HPLC)等色谱手段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采用波谱学和质谱技术鉴定其化学结构。从钩虾中分离得到17株菌,并将其分类学地位归属于9个属,其中细菌11株,放线菌6株。从放线菌Streptomyces xiamenensis YF008的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8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10)E,5E-germacradiene-2,11-diol (1),N-[2-(4-hydroxyphenyl)] ethylacetamide (2),环(L-苯丙氨酸-甘氨酸) (3),环(L-苯丙氨酸-L-丙氨酸) (4),环(D-苯丙氨酸-L-异亮氨酸) (5),环(L-羟脯氨酸-L-苯丙氨酸) (6),环(D-亮氨酸-L-脯氨酸) (7),环(L-苯丙氨酸-L-脯氨酸) (8)。化合物1,3-6系首次从该菌中分离得到,且化合物1为特殊的十元环germacrane型倍半萜类化合物。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文韬  朱雪竹  陈雪梅  孙彦伟  吕百韬  王丹琴  王雪  
[目的]本文旨在筛选适配的农作物-功能内生菌定殖系统,防治多环芳烃(PAHs)污染。[方法]以芘作为多环芳烃代表,选择空心菜、小麦、不结球白菜、菠菜、茼蒿5种常见农作物,通过在芘降解培养基中添加不同农作物匀浆液,探究目标农作物体内物质和体内原有内生菌群对菌株Enterobacter sp. PRd5定殖效率及芘去除的影响,筛选合适的目标农作物-功能内生菌定殖体系。利用定殖培养试验,验证筛选获得的目标农作物-功能菌体系的促生长与降低芘污染的效能。[结果]筛选试验表明,菌株Enterobacter sp. PRd5可产生铁载体和吲哚乙酸(IAA)等促生长因子,促进作物生长。各农作物匀浆液与菌株Enterobacter sp. PRd5的混合液芘去除率从大到小依次为空心菜、小麦、不结球白菜、菠菜、茼蒿,芘去除率分别为83.7%、75.3%、72.6%、70.1%和61.4%。定殖试验显示,菌株Enterobacter sp. PRd5能高效定殖在小麦和空心菜体内,通过提高芘代谢酶活力,降低作物中芘污染。[结论]芘无机盐培养基中添加2%植物匀浆液的细菌培养试验可用于筛选适配的农作物-功能内生菌定殖系统,防治农产品多环芳烃污染。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立超  钮旭光  李培军  刘宛  
Pantoea sP.tJB5是一株具有菲降解能力的耐盐碱菌株。为将其更好地应用到环境中去,研究了其粗酶液对菲的降解特性及降解途径关键酶基因的性质。结果表明:处理12h胞内酶对50mg·L-1菲的降解率达到70.1%。菲胞内酶降解的酶促反应最适温度是30℃,最适P h值为6.0~8.0,最适盐浓度为0~3.0%。进一步克隆降解功能酶邻苯二酚-2,3-双加氧酶(C230)基因,获得序列924BP,建树分析其与sPhingoBium sP.407-1 C230的基因同源性为97%,初步判定该菌株对菲降解过程中产生的邻苯二酚是通过C230进行降解催化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关怡  尹娣  杜茜  沙艺琛  赖姗姗  赵超  
为寻找新纤维素酶和纤维素酶基因资源,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唯一碳源,从湿润木屑中分离和筛选获得1株高产纤维素酶目的菌株LYW-1。对该菌保守序列ITS进行扩增和测序后,提交NCBI并与相近物种ITS序列进行比对和分析,基于亲缘关系构建系统发育树。将ITS rDNA保守序列比较分析结果与形态学观察结果相结合,初步鉴定该菌株属于栓菌属(Trametes)。以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为底物,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定纤维素酶活力,分析pH、温度及培养基中同碳源、氮源对该菌产纤维素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LYW-1在pH 7.0、37℃、淀粉为碳源和乙酸铵为氮源时为最适培养条件,总酶活力达到最大。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梅东海  田晓清  樊成奇  赵树明  杨桥  马丽艳  黄洪亮  陆亚男  
海鞘共附生微生物是尚待关注的海洋微生物资源重要来源之一。本文研究了大洋纵列海鞘(Symplegma oceania)的一株共附生链霉菌Streptomyces sp. FDZ35-2的代谢产物,以探讨其主要代谢产物的结构类型和菌株的潜在药用价值。运用多种柱层析和HPLC等分离技术,从菌株甲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2个主要的单体化合物;经LC-MS、1H-和13C-NMR等波谱学方法和文献数据对照,鉴定化合物结构分别为:9-甲基-β-咔啉-3-羧酸甲酯(1)和放线菌素D(2)。考虑放线菌素D生物合成可能利用培养基氮源中的氨基酸,本文还利用磷虾蛋白水解产物代替商品蛋白胨作为培养基氮源,对Streptom...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志明  鹿承建  章帅文  祁增兴  朱曼宁  李昆太  
【目的】为明确新型广谱拮抗链霉菌N2的抗菌谱,开发安全高效的生物防腐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杯碟法,初步评价了N2粗提物对酵母菌、13种植物病原真菌、3种G+和3种G-细菌的抑菌效果。【结果】N2粗提物具有广谱、高效的拮抗特性,尤以对葡萄座腔菌、意大利青霉、烟草黑胫病菌、枯草芽孢杆菌(G+)和水稻黄单胞菌(G-)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通过建立毒力回归方程发现N2粗提物对辣椒疫病菌、葡萄座腔菌、西瓜枯萎病菌、棉花枯萎病菌、烟草黑胫病菌、水稻纹枯病菌、莴苣菌核病菌和稻瘟病菌的EC50分别为0.45、1.02、3.39、1.70、1.49、1.18、1.12和0.68μg·m L~(-1)。同时,离体水果的生物防效与保鲜试验的结果表明,N2粗提物中的有效抗菌物质能显著提高猕猴桃的相对防效,抑制水果表面有害病菌的生长,减缓水果的水分散失,提高水果的贮藏品质。【结论】综上可知,链霉菌N2拥有广谱拮抗特性,有望在食品保鲜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