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03)
- 2023(6225)
- 2022(5508)
- 2021(5003)
- 2020(4499)
- 2019(10443)
- 2018(10436)
- 2017(19907)
- 2016(11281)
- 2015(13088)
- 2014(13202)
- 2013(13301)
- 2012(12679)
- 2011(11557)
- 2010(11651)
- 2009(10801)
- 2008(11086)
- 2007(10189)
- 2006(8597)
- 2005(7653)
- 学科
- 济(47204)
- 经济(47157)
- 业(28142)
- 管理(28009)
- 方法(24267)
- 企(21783)
- 企业(21783)
- 数学(21728)
- 数学方法(21534)
- 农(13392)
- 学(13332)
- 财(12265)
- 中国(11049)
- 贸(9557)
- 贸易(9553)
- 地方(9514)
- 易(9261)
- 农业(8835)
- 业经(8537)
- 制(8136)
- 和(7806)
- 务(7594)
- 财务(7580)
- 财务管理(7557)
- 企业财务(7132)
- 环境(7021)
- 银(6794)
- 银行(6763)
- 理论(6458)
- 行(6378)
- 机构
- 大学(169788)
- 学院(168311)
- 济(65905)
- 经济(64436)
- 研究(60595)
- 管理(59823)
- 理学(51617)
- 理学院(50906)
- 管理学(49792)
- 管理学院(49492)
- 中国(45145)
- 科学(42020)
- 农(38033)
- 京(36245)
- 所(33328)
- 研究所(30760)
- 农业(30698)
- 业大(30230)
- 财(30213)
- 中心(28495)
- 江(26389)
- 财经(24132)
- 范(22837)
- 师范(22516)
- 北京(22448)
- 经(21798)
- 院(21079)
- 经济学(20668)
- 州(20402)
- 农业大学(19900)
- 基金
- 项目(113431)
- 科学(87645)
- 基金(81911)
- 研究(76935)
- 家(73688)
- 国家(73131)
- 科学基金(60459)
- 社会(46552)
- 省(45064)
- 基金项目(44131)
- 社会科(43986)
- 社会科学(43969)
- 自然(41500)
- 自然科(40482)
- 自然科学(40467)
- 自然科学基金(39743)
- 划(38885)
- 教育(35495)
- 资助(33232)
- 编号(30878)
- 重点(26515)
- 成果(25523)
- 部(24876)
- 发(24712)
- 计划(23626)
- 创(23029)
- 科研(22874)
- 创新(21694)
- 课题(21597)
- 科技(20945)
共检索到2433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仲旭晴 阮瑞 李勇智 岳华梅 叶欢 李忠 李创举
[目的]克隆黄鳝csf1r基因,并对其时空表达特性进行分析,为探明csf1r基因在黄鳝不同体色形成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RACEs(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技术从黄鳝皮肤cDNAs中克隆得到csf1r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对其编码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检测csf1r基因在黄鳝不同组织、不同发育时期胚胎或个体及3种体色黄鳝(黄黑斑鳝、碎花斑鳝和隐花斑鳝)皮肤和肾脏中的相对表达量,分析该基因的表达特征。测定3种体色黄鳝肝脏中的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黄鳝csf1r cDNA序列全长为4 430 bp(GenBank收录号:OP589303),其编码区长度为2 937 bp,编码978个氨基酸,存在免疫球蛋白结构域和蛋白激酶催化结构域2个保守结构域。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csf1r基因在黄鳝脑、精巢、卵巢、肠、心脏、肾脏、肝脏、肌肉、皮肤和脾脏等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脾脏和心脏中表达量较高,其次是肾脏、皮肤和肌肉,卵巢中表达量最低;csf1r在胚胎眼晶体形成期开始大量表达,显微观察发现该时期胚胎的躯干上开始有色素颗粒出现。在3种体色黄鳝皮肤和肾脏中,csf1r基因在黄黑斑鳝的皮肤中表达量最低,而在其肾脏中表达量最高。3种体色黄鳝肝脏氧化应激指标测定结果发现,黄黑斑鳝肝脏中的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比其他2种体色黄鳝高,但是差异未达显著水平。[结论]csf1r基因可能不仅参与了黄鳝体色的形成,还与黄鳝非特异性免疫相关。
关键词:
黄鳝 csf1r 时空表达分析 体色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钱雪骏 董迎辉 姚韩韩 林志华
为了研究Smad1/5基因在泥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本研究利用SmaRT RaCE方法克隆得到泥蚶Smad1/5基因(Tg-Smad1/5)的C dNa全长序列,该序列全长2 424bp,开放阅读框1 386 bp,编码462个氨基酸。Tg-Smad1/5蛋白与合浦珠母贝Smad5、太平洋牡蛎Smad5和大西洋舟螺Smad1的同源性分别达到了92.3%、91.2%和80.4%,与脊椎动物的同源性都在70%以上;该蛋白包含mH1和mH2区2个较为保守的结构域,此结构与高等动物Smad1和Smad5蛋白极为相似,表明该基因在物种进化过程中比较保守。利用qRTpCR技术,研究了Smad1/5...
关键词:
泥蚶 Smad1/5 基因克隆 时空表达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钱雪骏 董迎辉 姚韩韩 林志华
为了研究Smad1/5基因在泥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本研究利用SMART RACE方法克隆得到泥蚶Smad1/5基因(Tg-Smad1/5)的c DNA全长序列,该序列全长2 424bp,开放阅读框1 386 bp,编码462个氨基酸。Tg-Smad1/5蛋白与合浦珠母贝Smad5、太平洋牡蛎Smad5和大西洋舟螺Smad1的同源性分别达到了92.3%、91.2%和80.4%,与脊椎动物的同源性都在70%以上;该蛋白包含MH1和MH2区2个较为保守的结构域,此结构与高等动物Smad1和Smad5蛋白极为相似,表明该基因在物种进化过程中比较保守。利用qRTPCR技术,研究了Smad1/5...
关键词:
泥蚶 Smad1/5 基因克隆 时空表达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姚韩韩 董迎辉 姚彬彬 包永波 林志华
为探索贝类乙二醛酶Ⅰ基因的结构及功能特征,实验利用RACE技术首次克隆获得泥蚶乙二醛Ⅰ基因(Tg-GLOI)的cDNA全长序列,并对其氨基酸序列特征及时空表达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Tg-GLOI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为1 807 bp,开放阅读框为540 bp,编码180个氨基酸,在27~169 aa处具有典型的乙二醛酶系保守序列;成熟的乙二醛酶Ⅰ由2个相同的亚基组成,每个亚基由乙二醛Ⅰ基因编码,其二级结构由18个α-螺旋、20个β-折叠片和36个转角组成,每个亚基各含1个Zn2+;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Tg-GLOI氨基酸序列与太平洋牡蛎的同源性达到86.1%,与其他脊椎动物的同源性也都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西成 王晨 房经贵 孙欣 冷翔鹏
以‘藤稔’葡萄(Vitis vinifera×V.labrusca‘Fujiminori’)的花序、叶片和果实为试材,利用RT-PCR结合RACE技术,成功克隆了葡萄VvGA2ox1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1 331 bp,共编码332个氨基酸。该基因在GenBank数据库的登录号为JQ608472。序列比对结果表明:VvGA2ox1与矮牵牛和棉花同源基因的氨基酸序列相似度分别为71.26%和71.08%。进一步构建了VvGA2ox1的亚细胞定位表达载体,定位结果显示,VvGA2ox1蛋白定位于细胞膜上。半定量RT-PCR与定量RT-PCR结果均表明,VvGA2ox1在葡萄花序、叶片和果实等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超 张全军 黄小三 赵碧英 杨雅楠 吴俊
以‘金坠’梨为试材,分别克隆了LFY同源基因PbLFY片段、TFL1同源基因PbTFL1(KF240776)和FT同源基因PbFT(KF240775)的全长序列,同时对不同组织器官和花芽发育的不同时期进行实时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PbLFY在花芽中表达量最高,在嫩叶和雄蕊中不表达,在花芽开始分化期表达量升高,并维持着较高的表达水平,在花器官原基出现时达到最大值;PbTFL1在花芽中表达水平最高,在嫩叶、成熟花和花器官中不表达,在花芽发育的早期表达量最高,并逐渐下降,花芽开始分化时表达量下降迅速;PbFT在各组织器官中都有表达,在成熟叶片中表达量最高,花芽中表达量次之,花芽发育早期表达量较低...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丁炜东 曹丽萍 曹哲明 邴旭文
采用RT-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RACE)分离、克隆出黄鳝水通道蛋白(Aquaporin 1,AQP1)基因全长cDNA序列,共1 134 bp,包括163 bp 5'非翻译区、789 bp阅读框以及182 bp 3'非翻译区,阅读框共编码263个氨基酸,分子量计算值为27.8 kDa,理论等电点为7.945。氨基酸组成中,正电荷残基(K,R)总数21个,负电荷残基(E,D)总数19个,极性氨基酸为115个,疏水性氨基酸60个。同源性分析表明,黄鳝与欧洲鳗的相似性高达87%,其次与底(鱼将)、鲷、犬、克氏鲤、猪、珍珠鸟、斑马鱼、半滑舌鳎、非洲肺鱼、蟾蜍、非洲瓜蟾的相似性分别为42.9...
关键词:
黄鳝 卵巢 水通道蛋白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冰 刘逸尘 张亦陈 耿绪云 孙金生
为了探讨凡纳滨对虾转录因子AP-1在病毒引发的免疫应答过程中的潜在作用,实验根据前期的转录组和表达谱结果提示信息,首次克隆了凡纳滨对虾AP-1基因(LvAP-1,GenBank注册号:KF999956),利用在线软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运用半定量的方法进行了组织表达分析,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技术分析了该基因在白斑杆状病毒(WSSV)侵染过程中的表达变化特征。结果显示,AP-1基因ORF区全长882 bp,编码293个氨基酸。预测分析显示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含有1个Jun结构域和1个高度保守的亮氨酸拉链结构域(bZIP),其中Jun结构域在非脊椎动物中保守性不高。组织表达分析表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雪玲 冯浩 康振生
【目的】克隆小麦蒜氨酸酶基因CDs区,并对其进行序列特征分析和实时定量表达检测。【方法】采用电子延伸结合RT-PCR方法,从小麦叶片分离出蒜氨酸酶基因,网络资源分析其序列特征,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其在不同条件下的表达情况。【结果】克隆到1个小麦蒜氨酸酶基因TaAly1,其开放阅读框全长1 023bp,编码340个氨基酸,与水稻和玉米蒜氨酸酶基因的同源性为70%,其基因组DNA序列含有3个内含子;TaAly1在小麦幼苗根部几乎不表达,在叶部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茎部;植物激素GA、MeJA、SA处理及条锈菌接种和干旱、低温处理,均能诱导该基因的表达量迅速增加。【结论】成功克隆了小麦TaAly1基因...
关键词:
小麦 蒜氨酸酶 RT-PCR 克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精华 揭雨成 邢虎成 钟英丽 余伟林
【目的】克隆苎麻转录因子基因BnbZIP1,分析其序列及表达特征,同时进行原核表达以及亚细胞定位分析。【方法】根据苎麻转录组测序中的Unigene48047片段序列,采用RT-PCR结合RACE技术克隆该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Real-time PCR分析该基因在不同组织和不同胁迫条件下表达特征;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进行原核表达;构建含EGFP的融合表达载体,观察其亚细胞定位情况。【结果】苎麻BnbZIP1的cDNA全长为2 071 bp,开放读码框为1 407 bp,编码468个氨基酸,推导该多肽的等电点和分子量为7.12和51.57kD,与毛果杨(XP_0023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曾强 李潇玲 张析 张薇 练文明
为了揭示棉花GhTGA1与GhTGA9. 2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利用RT-PCR技术,从抗枯萎病棉花品种中棉所12号中克隆了TGA转录因子基因GhTGA1与GhTGA9. 2。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2个基因开放阅读框(ORF)长分别为1 281,1461 bp,分别编码405,486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2个基因均含有b ZIP和DOG1结构域,属于b ZIP亚家族TGA转录因子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技术进行表达特征分析表明,GhTGA1基因能被枯萎病菌、乙烯(ET)、茉莉酸(JA)诱导上调表达,水杨酸(SA)诱导后,在各处理时间点,该基因表达量均低于Mock,以上结果表明,GhTGA1基因可能通过参与乙烯(ET)和茉莉酸(JA)信号通路调控棉花对枯萎病的抗性;枯萎病处理后,GhTGA9. 2基因在各时间点表达量均低于Mock,呈下调表达,但能被激素(ET、JA、SA)诱导上调表达。结果表明,GhTGA9. 2基因可能通过激素(ET、JA、SA)途径参与胁迫应答,通过对GhTGA1与GhTGA9. 2基因表达特征分析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小南 师丹丹 丁燕玲 张岩峰 赵志艳 康晓龙
为明确秦川牛CDS1基因的编码序列、分子特征及其在不同组织的表达特点,以秦川牛为研究对象,利用PCR扩增技术克隆CDS1基因的全编码区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全编码区的序列特征,以GAPDH为内参基因,采用qRT-PCR技术检测CDS1基因在脑、睾丸、胰、肺、脾、肾、瘤胃、背最长肌、肝、肌内脂肪和心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秦川牛CDS1基因编码区为1 392 bp,编码464个氨基酸,CDS1基因在不同物种间具有较高的保守性,且与瘤牛的同源性最高;CDS1基因编码蛋白为疏水性不稳定跨膜蛋白,主要由α-螺旋及不规则卷曲构成;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CDS1蛋白主要分布于内质网和线粒体;蛋白互作分析表明,其与PGS1、PPAPDC1系列、CDIPT、PLD系列、CRLS1等与磷脂合成相关的核糖蛋白存在相互作用,提示CDS1基因参与调节磷脂的合成代谢过程;组织表达分析表明,CDS1基因在各个组织均有广泛表达,且在睾丸中表达量最高,在脑的表达水平也较高,二者均显著高于其他组织的表达水平,在心的表达量最低。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燕萍 钟杰 周秋白 郭枫 张俊 钟潮明 王自蕊
利用同源克隆技术和RACE技术克隆黄鳝(Monopterus albus)磷脂酶A2(PLA2)基因的cDNA全长;并采用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PLA2基因在黄鳝各组织中的表达量情况。结果显示:黄鳝PLA2基因全长cDNA大小为2 606 bp(Gen Bank登录号:KX852397),其中开放阅读框2 205 bp,编码736个氨基酸,预测分子大小为83.623 kD,理论等电点5.84;5'和3'非编码区长度分别为208 bp和193 bp。该蛋白序列没有信号肽和跨膜结构。氨基酸序列比对和系统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新 王贵禧 梁丽松 马庆华
低温是影响植物分布、进而影响生长和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Weiser(1970)指出低温导致植物的基因表达发生变化;早在20世纪90年代研究者就发现了植物的冷适应现象(Guyetal.,1985)。虽然迄今为止植物抗寒的分子机制还没完全清楚,但研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姚悦梅 任杰 山溪 戴忠良 张振超
【目的】探究羽衣甘蓝裂叶表型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BoLMI基因对裂叶形成的作用。【方法】以裂叶羽衣甘蓝DH系为试验材料,利用同源克隆技术,成功获取基因完整的cDNA序列,将其命名为BoLMI。【结果】序列分析发现,BoLMI基因全长531 个碱基对,共编码176个氨基酸,其蛋白分子量为20 789.35 Da,理论等电点为7.24。根据Pfam保守结构域分析,BoLMI蛋白包含homeobox保守结构域。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羽衣甘蓝的BoLMI基因与甘蓝型油菜以及结球甘蓝的BoLMI基因同属于一个分支,亲缘关系较近。BoLMI蛋白是位于细胞核内的可溶性蛋白,包含1个跨膜结构域,无信号肽序列。qRT-PCR分析表明,BoLMI基因在裂叶羽衣甘蓝的幼苗期表达水平较高,在莲座期表达水平较低;在羽衣甘蓝莲座期,裂叶品种不同部位叶片BoLMI基因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圆叶品种,其中在第1片叶的表达量最高。裂叶品种和圆叶品种不同叶片BoLMI基因的表达量差异显著。【结论】推测BoLMI基因在羽衣甘蓝裂叶形成中起重要作用,为加速羽衣甘蓝叶形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羽衣甘蓝 BoLMI基因 克隆 表达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