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14)
2023(7411)
2022(6023)
2021(5308)
2020(4360)
2019(9557)
2018(9072)
2017(16326)
2016(9505)
2015(10039)
2014(9598)
2013(9336)
2012(8824)
2011(7965)
2010(7794)
2009(7134)
2008(7178)
2007(6172)
2006(5381)
2005(4522)
作者
(34092)
(28811)
(28718)
(26910)
(18576)
(14162)
(12667)
(11301)
(10883)
(10149)
(10053)
(9656)
(9535)
(9411)
(9309)
(8908)
(8721)
(8600)
(8394)
(8212)
(7754)
(7206)
(7095)
(6602)
(6554)
(6500)
(6352)
(6314)
(6043)
(6005)
学科
(32377)
经济(32334)
管理(25327)
(24056)
(18528)
企业(18528)
方法(15128)
数学(13328)
(13305)
数学方法(13184)
(10338)
环境(8652)
(8565)
中国(8187)
(7791)
贸易(7790)
业经(7757)
(7599)
农业(7210)
技术(6142)
(5955)
地方(5323)
(5260)
(5258)
财务(5254)
财务管理(5246)
(5187)
金融(5182)
(5163)
银行(5089)
机构
大学(142531)
学院(140736)
研究(55429)
(49880)
经济(48998)
管理(47265)
(45342)
科学(43401)
理学(42468)
理学院(41818)
管理学(40752)
管理学院(40553)
农业(37100)
中国(36912)
业大(34096)
(32214)
研究所(30674)
(29557)
农业大学(24562)
中心(23515)
(21924)
实验(20893)
(20880)
(20683)
实验室(20151)
(20063)
(19995)
(19540)
重点(19154)
科学院(19149)
基金
项目(109123)
科学(83584)
基金(80595)
(77460)
国家(76870)
研究(63978)
科学基金(62597)
自然(46177)
自然科(45153)
自然科学(45124)
自然科学基金(44349)
(44192)
基金项目(43460)
社会(40435)
(38557)
社会科(38346)
社会科学(38332)
资助(31488)
教育(28224)
计划(26928)
重点(25863)
科技(24927)
(23397)
(23307)
科研(22657)
(22300)
(22268)
创新(22013)
编号(21211)
(21116)
期刊
(47818)
经济(47818)
学报(43914)
(40749)
科学(33567)
研究(31292)
大学(29590)
学学(28982)
农业(27396)
中国(24103)
管理(14961)
(14591)
(14415)
业大(14065)
农业大学(12219)
(11237)
科技(9174)
(8793)
金融(8793)
中国农业(8603)
业经(8451)
经济研究(8361)
林业(8360)
自然(8284)
财经(8178)
技术(7645)
教育(7451)
自然科(7069)
自然科学(7069)
(6920)
共检索到1883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阎华  王会  汤尚文  于博  黄升谋  李云捷  吴进菊  李玉奇  
【目的】本文分离和鉴定了湖北省汉川市同旺养殖场患病黄颡鱼的病原菌种类并分析其影响寄主抗菌肽基因表达的特点,能够为该病症预防和治疗提供研究基础。【方法】以患病黄颡鱼肝脏作为样本,使用划线培养的技术,分离得到病原菌PA-5。对病原菌进行革兰氏染色和显微镜观察,其形态为长棒状,革兰氏染色为阴性。再进行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鉴定仪操作,该病原菌对D-葡糖酸、丙二酸和葡萄糖等反应灵敏,对黏菌素、七叶苷和阿拉伯糖等反应迟钝。采用多重PCR技术对该菌16SrRNA和gyrB基因序列分析后发现。【结果】该菌与铜绿假单胞菌的特征序列相似,亲缘关系较为接近,综合后鉴定该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同时以该病原菌为样本,分析其感染黄颡鱼后,对寄主抗菌肽基因PC1/PC2/PC3的表达影响。在黄颡鱼的腹腔中注射3.0×10~(6 )cfu/mL铜绿假单胞菌PA-5,侵染完成后0~96 h分别解剖获取黄颡鱼的肝脏,肾脏以及表皮组织。然后利用Trizol试剂盒操作获取黄颡鱼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后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黄颡鱼抗菌肽基因PC1/PC2/PC3基因表达变化特点。铜绿假单胞菌PA-5侵染黄颡鱼后,寄主肝脏组织中的抗菌肽基因PC1/PC2/PC3相对表达量24,36 h较高,与对照组比较显著(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苹萍  彭金霞  韦嫔媛  张彬  陈秀荔  彭敏  杨春玲  李咏梅  陈晓汉  
关键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伍茜  杨威  赵位  程建国  罗燕  王印  杨泽晓  姚学萍  
[目的]对分离自林麝化脓肺脏的1株疑似铜绿假单胞菌(PA)进行鉴定,并分析其致病和耐药机制,为林麝PA感染化脓性疾病的防控奠定基础。[方法]将病原菌分离纯化后,依次进行生化试验、16S rRNA序列分析、药敏试验和小鼠致病性试验,并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对分离菌株进行群体进化和物种分型分析以及基因功能注释。[结果]分离自林麝化脓肺脏的1株疑似铜绿假单胞菌经鉴定与PA相符,命名为FMDP001。药敏试验显示其对阿莫西林、头孢曲松、氨曲南、多粘菌素B和林可霉素耐药;对小鼠半数致死量为9.4×10~5 CFU/mL。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显示该菌基因组大小为6 955 100 bp,序列类型为ST1249,与B136-33株同源性最高,且两菌株基因组平均核苷酸一致性(ANI)值达98.93%;全基因组中共有357个序列编码FMDP001与致病性相关的基因,根据功能分为黏附、铁摄取、胞外毒性蛋白和调控系统;84个序列编码耐药基因,其中多药耐药外排泵为主要成分。[结论]从林麝化脓肺脏中分离到1株致病性较强的PA,并获得ST1249型林麝源PA的全基因组序列,序列显示该菌携带大量药物外排泵及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决定其具有多重耐药特性,哌拉西林等可作为该类型PA感染的临床用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余文杰  陈观水  
【目的】对具有典型溶血性病征的染病鲤鱼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鉴定,并研究其对寄主感染的解剖病理学特征。【方法】采用营养琼脂平板划线方法从染病鲤鱼肝脏样本中分离得到病原菌菌株FAH5,使用VITEK-32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其生理生化特性探讨,初步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然后,采用嗜水气单胞菌FAH5人工感染健康鲤鱼,并通过解剖分析其器官病变情况。【结果】感染嗜水气单胞菌FAH5后,鲤鱼体表粘液增加,分泌物增多,鳍部和腹部泛红,鳃部出现腐烂现象,并充血发黑。解剖后腹腔和内脏有出血点,肝脏,肾脏,脾脏等器官病理变化以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龙苏  梁静真  韩书煜  范华龙  牛志伟  邓小红  胡大胜  黄钧  
探明广西桂林市全州县禾花鲤暴发性死亡的病原菌及其药敏特性,为有效防控禾花鲤暴发性死亡现象提供依据。按常规方法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人工感染试验确定病原菌,分别以API 20NE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生化鉴定和分子鉴定,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从患病禾花鲤中分离到1株优势菌株TH4,该菌株对禾花鲤的平均致死率为80.00%,是引起禾花鲤暴发性死亡的病原菌;API 20NE和16S rrNA鉴定结果,TH4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与标准株PSEudomoNAS AErugINoSA PA94(Km013815)的亲缘关系最近,...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文飞  郭佳静  赵文平  李槿年  
为了探究草鱼TAB2(CiTAB2)与CiTAK1能否互作及其对2种草鱼抗菌肽(Cihepcidin与Ciβ-defensin1)基因表达的影响,实验首先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分析拟态弧菌感染后Citab2和Citak1在草鱼免疫相关组织中的时空表达模式。然后利用荧光共定位、免疫共沉淀及Western blot技术鉴定CiTAB2与CiTAK1在细胞内共定位及相互作用情况。最后将过表达质粒pEGFP-N1-CiTAK1与pEGFP-N1-CiTAB2共同转染CIK细胞,检测Cihepcidin与Ciβ-defensin1的相对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拟态弧菌感染能够显著改变Citab2和Citak1的相对表达水平,前者于感染后不同时间在各检测组织中表现出不同的时空表达模式,而后者均呈现先上调后下调的表达模式;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CiTAB2与CiTAK1共定位于转染后的HEK293T和CIK细胞的胞质中,且在HEK293T细胞内能够形成CiTAB2-CiTAK1蛋白复合物;共同过表达CiTAB2与CiTAK1后,CIK细胞内Cihepcidin与Ciβ-defensin1的相对mRNA表达水平在各检测时间点均显著上调。结果表明,CiTAB2与CiTAK1存在互作关系且二者互作能够促进上述两种抗菌肽的转录表达。本研究为从蛋白互作调控抗菌肽表达的角度防治鱼类弧菌病提供了新策略。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岳明  丁宏标  乔宇  
【目的】通过构建毕赤酵母工程菌株,以期获得重组海藻酸裂解酶,并对其性质加以研究。【方法】采用PCR的方法,以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基因组DNA为模板,克隆出约1.0kb的海藻酸裂解酶基因algL的成熟蛋白编码序列,并将其插入巴斯德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表达载体pPIC9K中,获得重组质粒pPIC9K-algL。重组质粒线性化后用聚乙二醇(PEG)法导入毕赤酵母菌株GS115中表达。【结果】用甲醇诱导培养基进行摇瓶发酵,表达得到40kD的目的蛋白,酶活力达540U·ml-1左右。经测定,该重组酶的最适反应pH为8.5,最适反应温度为4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微  李圆萍  谢惠玲  肖清铁  郑梅琴  陈燊  何小三  郑新宇  林瑞余  林文雄  
为将铜绿假单胞菌应用于重金属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以硅藻土(1~3 mm)、硅藻土(3~6 mm)、活性炭和轻石为材料,通过测定不同材料的吸水率、菌体吸附与释放作用及制备菌剂的活菌数,筛选出适宜的菌剂载体.结果表明,在设定的载体浓度下(0~20 g·L-1),不同载体的菌体去除率随浓度提高而增大,Q值在4.90%~49.60%之间;载体负载量随浓度提高而减小,L值在923.33~82.83 mg·g-1之间;硅藻土、活性炭的Q值在30 min达到最大.硅藻土(1~3 mm)、硅藻土(3~6mm)、活性炭和轻石的吸水率依次为60.3%、43.3%、23.4%和33.1%;以上4种载体制备的菌剂(菌...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顾欣哲  孙晔  王文雪  王振杰  屠康  潘磊庆  
[目的]本文旨在开发一种新颖、快速、无损的方法模拟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方法]利用高光谱图像技术获取铜绿假单胞菌在营养琼脂平板上培养0、12、24、36和48 h的图像和光谱参数,采用部分短波近红外波长范围的平均光谱值、高光谱图像的掩模图形和480~1 000 nm波段内光谱值的第1主成分共3种方法来模拟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结果]对初始浓度为102和104CFU·m L-1的假单胞菌所建立的模型训练集决定系数(R2)为0.970 1~0.993 2,平方误差和(SSE)为0.000 03~0.080 61,验证集R2为0.805 7~0.954 2,SSE为0.000 28~0.104 6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贾之春  孙一铭  秦志超  肖训焰  齐代华  罗克明  
以毛白杨为转基因受体材料,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来源于益母草的阳离子抗菌肽基因LJAMP2。经卡那霉素筛选,共获得50株抗性植株。GUS组织染色和PCR检测显示有30株抗性植株呈阳性,初步证明外源目的基因已整合到毛白杨基因组中。RT-PCR证实抗菌肽基因LJAMP2在转基因植株中能大量表达。离体抗病性试验表明:转基因毛白杨细胞粗提液的抑菌能力明显强于非转基因植株。进一步将溃疡病菌接种在转基因和野生型毛白杨茎段上培养30天,转基因植株的病级指数均低于非转化植株。上述抗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毛白杨中超量表达益母草抗菌肽基因LJAMP2能显著提高其溃疡病抗病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邓英  李强  严立恒  张白玉  杨胡  付萍  孙珊珊  颜其贵  
[目的]比较表型差异的林麝肺源铜绿假单胞菌ZP-1株(不产绿脓菌素)和BX-1株(产绿脓菌素)的毒力表达情况以及在小鼠急、慢性肺部感染时的致病性,为林麝化脓性肺炎的治疗与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比较ZP-1株和BX-1株的毒力因子表达差异,利用无创式气管插管滴注和制备琼脂糖包埋株的方法,建立ZP-1和BX-1株的小鼠急、慢性肺部感染模型,并检测小鼠急性、慢性感染肺脏残留铜绿假单胞菌数、白细胞总数和细胞因子含量,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在体外培养条件下,ZP-1株的脓青素和胞外多糖表达量显著高于BX-1株(P0.05);BX-1株鼠李糖脂表达量显著高于ZP-1株(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梁利国  秦国民  张晓君  毕可然  杨家新  阎斌伦  
对从患病血鹦鹉(Cichlasoma var.)肝、眼部脓肿处分离到2株细菌,对该分离菌进行人工感染实验、鉴定和药敏实验。结果显示:通过人工感染实验证明其对血鹦鹉有较强的致病性。分离菌革兰氏阴性杆状,氧化酶阳性、接触酶阳性、甲基红阴性,能够利用枸橼酸盐、丙二酸盐,发酵葡萄糖。综合分离菌的表型特征及分子生物学结果,鉴定分离菌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的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壮观霉素、阿米卡星、阿奇霉素、氨噻酸单胺菌素和阿洛西林抑菌效果显著。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高焕  赖晓芳  孟宪红  罗坤  孔杰  
通过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感染实验,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研究了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应答病毒侵染后,已知的3种抗菌肽(对虾肽)在肝胰腺、肌肉、肠和鳃4种组织中的差异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虽然3种抗菌肽表现出明显的组织表达特异性,即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趋势和表达丰富度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是就同一个组织而言,3种抗菌肽在1~120 h WSSV侵染区间内的表达趋势基本一致,在0 h(未侵染病毒)时,3种抗菌肽的表达量极低(为0);在6~24 h期间,检测到明显的表达量;48~120 h期间,3种抗菌肽的表达量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这暗示3种抗菌肽在对虾机体内...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于盼  金浩  潘迎捷  李柏林  宋雨泽  靳兰兰  陈兰明  
旨在分析养殖鱼塘水体中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分离菌株的致病性、耐药性及其可能机制,为保障水产食品的安全提供科学依据。使用美国临床与实验室标准研究所的标准纸片扩散法,以及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PA分离菌株进行了抗菌素耐药性,以及毒性、固有和获得性耐药相关基因的检测与分析。结果显示,受试PA分离菌株的50%为exoS+/exoU-侵染型分子型,无临床分离菌株的exoS-/exoU+的细胞毒型分子型。PA菌株对6大类9种抗菌素的耐药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甲氧胺苄嘧啶和利福平的耐药率最高为100%,其次是氨苄西林、卡那霉素和四环素,分别为90%、90%和80%,庆...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明  王克坚  曲海东  李少菁  
以细菌攻毒的真鲷鳃组织为材料,分离出mRNA,合成双链后,回收500~4 000bp cDNA片段,构建了λZAP表达型cDNA文库。初级文库的容量为1.75×105个重组子,扩增文库的滴度达到1×109pfu.mL-1,随机挑选噬菌斑的插入片断在500~2000bp之间。以hepcidin特异性引物做PCR扩增文库,获得了hepcidin抗菌肽基因cDNA序列,证明所建立的文库可用于免疫相关基因的筛选。本文库可作为筛选真鲷免疫相关基因的重要资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