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04)
- 2023(6902)
- 2022(6148)
- 2021(5554)
- 2020(5114)
- 2019(12040)
- 2018(11817)
- 2017(22700)
- 2016(13013)
- 2015(15010)
- 2014(15264)
- 2013(15390)
- 2012(14934)
- 2011(13781)
- 2010(13986)
- 2009(13152)
- 2008(13570)
- 2007(12486)
- 2006(10852)
- 2005(9776)
- 学科
- 济(55015)
- 经济(54947)
- 管理(33098)
- 业(32527)
- 方法(27846)
- 企(25516)
- 企业(25516)
- 数学(24562)
- 数学方法(24282)
- 学(16535)
- 农(15366)
- 财(13598)
- 中国(13314)
- 贸(10877)
- 贸易(10876)
- 易(10535)
- 地方(10316)
- 业经(10275)
- 农业(10110)
- 制(9979)
- 和(8822)
- 理论(8430)
- 银(8222)
- 融(8164)
- 金融(8161)
- 银行(8154)
- 务(8033)
- 财务(8017)
- 财务管理(7988)
- 行(7745)
- 机构
- 大学(205105)
- 学院(200579)
- 济(78265)
- 经济(76510)
- 研究(76275)
- 管理(70253)
- 理学(60258)
- 理学院(59441)
- 管理学(58058)
- 管理学院(57706)
- 中国(55089)
- 科学(52337)
- 农(47323)
- 京(44986)
- 所(42887)
- 研究所(39589)
- 农业(38316)
- 业大(36865)
- 财(35374)
- 中心(33789)
- 江(32384)
- 北京(28252)
- 财经(28213)
- 范(27279)
- 院(26868)
- 师范(26801)
- 经(25513)
- 州(24868)
- 省(24766)
- 农业大学(24527)
- 基金
- 项目(133636)
- 科学(101687)
- 基金(95388)
- 研究(89465)
- 家(87313)
- 国家(86617)
- 科学基金(70081)
- 社会(53553)
- 省(52375)
- 社会科(50463)
- 社会科学(50441)
- 基金项目(50160)
- 自然(48527)
- 自然科(47364)
- 自然科学(47337)
- 自然科学基金(46501)
- 划(46035)
- 教育(41654)
- 资助(40975)
- 编号(35238)
- 重点(31689)
- 成果(29985)
- 部(29685)
- 发(29063)
- 计划(28415)
- 科研(27018)
- 创(26776)
- 科技(25743)
- 课题(25593)
- 创新(25229)
共检索到2969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佳佳 张国松 张宏叶 王丹 朱文旭 尹绍武
以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为母本、瓦氏黄颡鱼(P.vachelli)为父本通过杂交育种获得正常发育的杂交黄颡鱼子代。对黄颡鱼、瓦氏黄颡鱼及其杂交子代的核型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黄颡鱼的核型为2n=52,24m+20sm+4st+4t,NF=100;瓦氏黄颡鱼的核型为2n=52,24m+16sm+12st,NF=104;杂交子代的核型为2n=52,24m+20sm+6st+2t,NF=102。杂交子代分别继承了双亲的一套染色体,表明黄颡鱼(♀)×瓦氏黄颡鱼(♂)的杂交子代为真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邵韦涵 樊启学 张诚明 王凌宇
为科学评价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的新兴养殖品种"黄优1号"(Pelteobagrus vachelli♀×Pelteobagrus fulvidraco♂)肌肉营养价值,测定其肌肉中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的含量和组成,并与其父本瓦氏黄颡鱼和母本黄颡鱼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黄颡鱼、瓦氏黄颡鱼和"黄优1号"肌肉中共检测出17种氨基酸,在总氨基酸含量、总必需氨基酸含量以及总鲜味氨基酸含量等方面均以"黄优1号"肌肉中含量最高。"黄优1号"肌肉中富含人体必需脂肪酸,含量高达22.85%,与其母本黄颡鱼肌肉中必
关键词:
氨基酸 脂肪酸 黄颡鱼 肌肉营养成分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卫民 严安生 张志国 查金苗 柏世军 吴建军
连续三年对黄颡鱼♀与瓦氏黄颡鱼♂的杂交进行了系列研究 ,结果显示黄颡鱼♀和瓦氏黄颡鱼♂的杂交与黄颡鱼自交相比 ,卵的受精率要高 ,而孵化率、出苗率没有明显差异 ,说明黄颡鱼♀与瓦氏黄颡鱼♂之间进行杂交不存在繁殖障碍或繁殖障碍较小
关键词:
黄颡鱼 瓦氏黄颡鱼 杂交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常玉梅 闫浩 苏宝锋 孙博 张立民 梁利群
本研究旨在为池养雅罗鱼肌肉营养成分的评定和规模化配合饲料的配制提供基础数据。选取达里湖瓦氏雅罗鱼(Leuciscus waleckii,简称DL)、松花江瓦氏雅罗鱼(L.waleckii,简称SHJ)、高体雅罗鱼(L.idus,简称GT)以及种内杂交种(达里湖瓦氏雅罗鱼♀×松花江瓦氏雅罗鱼♂,简称DS)和种间杂交种(达里湖瓦氏雅罗鱼♀×高体雅罗鱼♂,简称DG)各15尾,每种鱼等量分成3组,测定其背部肌肉的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结果显示:1)除水分含量无明显差异外,5种养殖雅罗鱼的灰分、粗蛋白和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陈友明 陈校辉 潘莹 王明华 秦钦 邓燕飞 蔡永祥
利用RAPD分子标记分析了江黄颡(♀)和乌苏里拟鲿(♂)及其杂交子代3个群体的遗传结构。18个RAPD随机引物对每个群体8尾鱼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获得106个条带清晰且重复性较好的RAPD标记,片段大小在200~2 000 bp之间,江黄颡(♀)和乌苏里拟鲿(♂)及其杂交子代3个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17.92%、18.87%和25.47%,平均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940 8、0.936 8和0.928 0,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059 2、0.063 2和0.072 0,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0.075 4、0.073 8和0.103 6,平均Shannon信息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秀艳 傅懋毅 杨校生 费学谦
为研究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Munro)杂交子代竹笋营养成分的变异情况,以30个麻竹种内杂交子代家系为材料,对不同家系竹笋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可溶性总糖含量、淀粉含量、游离氨基酸总量、蛋白质含量在家系间的变异幅度都很大,变异系数依次为23.69%、26.70%、38.26%、15.76%;蛋白质水解氨基酸中必需氨基酸的比例都在30%以上,变异幅度为33.80%~42.97%。根据竹笋可溶性糖、淀粉、游离氨基酸总量、蛋白质及必需氨基酸比例等指标对参试的30个家系进行聚类分析,选出了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较高的2个类群。这2个类群共包括11个家系,其中1...
关键词:
麻竹 杂交子代 竹笋 营养成分 变异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马旭洲 王武 甘炼 袁琰 张文博
以瓦氏黄颡鱼仔鱼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15个处理组,每组200尾(各设3个平行组),分别在孵化后3、4、56、7、8、9、1、01、11、21、31、41、5和16d开始投喂大型,第15组为饥饿组,从不投饵。水温24.5~25.5℃,实验周期为30d。结果表明:(1)孵化后3d的瓦氏黄颡鱼仔鱼初次摄食,15日龄不能建立外源性营养的仔鱼进入PNR期,卵黄囊已耗尽。混合营养期持续4~12h。(2)瓦氏黄颡鱼仔鱼在不同饥饿阶段初次摄食率的变化为:开始较低,此后迅速上升,在4~10日龄达到高峰,最高初次摄食率为100%,此后逐步下降。(3)延迟5天投饵对瓦氏黄颡鱼仔鱼的存活率影响不显著,延迟6d投饵瓦氏...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林娜 田永胜 唐江 李振通 成美玲 马文辉 毛东亮 林好蔚 翟介明
对云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及杂交"云龙斑"肌肉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和品质评价,为其种质营养学鉴定及配合饲料的研制提供基础数据资料。采用常规方法,依据国家标准,对3种石斑鱼肌肉中的水分、蛋白、粗脂肪、灰分含量以及氨基酸、脂肪酸和10种矿物元素的组成与含量进行了测定和评价。云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及杂交"云龙斑"石斑鱼肌肉中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9.6%、18.4%和19.4%;3种石斑鱼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指数、鲜味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5.54%、14.72%、15.99%)、(6.86%、6.41%、7.04%)、(75.19、74.93、77.96)和(5.57%、5.3%、5.73%)。3种石斑鱼肌肉中粗脂肪含量分别为4.2%、10.1%和4.5%,脂肪酸种类丰富,并且含有大量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其比例符合理想脂肪酸的标准。3种石斑鱼肌肉中矿物元素种类丰富,5种常量元素K、Ca、Na、Mg、P和5种微量元素Fe、Mn、Cu、Zn、Se均有检出,其中杂交"云龙斑"的Na、K、Cu含量略高,另外几种矿物元素含量居于父母本之间。研究表明,云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及杂交"云龙斑"氨基酸种类齐全、比例适宜,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是优质的蛋白源,同时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且矿物元素种类齐全,是具有较高食用价值的优良海水养殖品种。其中杂交"云龙斑"在一些营养指标中明显高于其父母本,显现出一定的杂交优势。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简林江 杨育凯 刘贤德 陈庆凯 王志勇
为了探讨大黄鱼(♀)与鮸状黄姑鱼(♂)远缘杂交的可行性,构建了2个杂交家系(LN1和LN2),检测了杂交F1的倍性,并利用10个微卫星标记对杂交亲本及F1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大黄鱼(♀)与鮸状黄姑鱼(♂)可以成功杂交产生形态正常后代,45日龄成活率达到30%,但杂交受精率(29.0%、32.6%)与孵化率(75.0%、76.7%)要显著低于大黄鱼自繁(P<0.05)。杂交幼鱼体型修长,头为尖钝型,体侧布满黑褐色斑点;DNA相对含量测定和微卫星标记分析结果显示,90%以上杂交后代是杂交二倍体,另外有少量的杂交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杂交幼鱼形态兼具有双亲的特征,与大黄鱼明显不同;至45日龄为...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汪亚媛 张国松 李丽 尹绍武 侯新远 张丽娟 贾一何 胡亚丽 周国勤 茆建强
对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精子在不同盐度和pH下的精子活力进行观察,同时研究了精子在4种不同稀释液与2种不同浓度抗冻剂组成的保存液中的超低温冷冻保存,并开展了冻精的授精实验。结果表明,瓦氏黄颡鱼精子浓度为(2.035±0.179)×1012cell·mL-1,在盐度为5.8、pH为7.17时,精子的活力都高达95%。以A液作为稀释液、10%甲醇作为抗冻剂时,冷冻保存精子效果最好,解冻后精子活力为(81.7±0.9)%。用解冻后的精子进行人工授精,获得的受精率为(88.4±2.1)%,孵化率为(74.0±0.8)%;而鲜精受精率为(91.0±0.8)%,孵化率(8...
关键词:
瓦氏黄颡鱼 精子 活力 超低温保存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袁立强 马旭洲 王武 叶蕾
研究了饲料脂肪水平对瓦氏黄颡鱼生长和鱼体着色的影响。实验共设5个脂肪梯度:4.17%、7.02%、9.99%、13.00%、15.76%,含添加60mg/kg和0mg/kg叶黄素的两类饲料,0mg/kg叶黄素和8.92%脂肪饲料作为对照。每组25尾,3个平行,表观饱食投喂13周。结果表明:(1)脂肪水平为4.17%~9.99%,6周和10周时瓦氏黄颡鱼鱼种的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随脂肪水平的升高而升高,脏体比、腹脂率随脂肪水平升高而升高。(2)饲喂叶黄素饲料5周后,瓦氏黄颡鱼皮肤叶黄素水平不再升高,达到稳定。(3)适量脂肪的添加能够提高叶黄素的利用率。7.02%可以满足瓦氏黄颡鱼体着色的需要,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贾丹 孔令富 严晖 戴春祥 胡青 高宇
【目的】查明引起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出现大量死亡的病原和指导规范用药。【方法】从患病鱼肝脏中分离得到大量优势生长的细菌,分析了分离菌株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同时克隆了菌株16S rRNA和主要粘附素基因(Mah)序列。【结果】分离菌株与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16S rRNA序列在系统进化树上聚类为一支(bootstrap 93),序列相似性为99.5%;Mah基因与嗜水气单胞菌菌株WC10-1相似性为99.7%。结合菌株生理生化特征和相关基因序列,初步判定该致病菌为嗜水气单胞菌。回归感染实验表明,人工感染病鱼出现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病症,且再次从肝脏和肾脏中分离到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致病菌对盐酸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噁喹酸3种抗生素敏感;对氨苄青霉素、磺胺嘧啶、新诺明、甲砜霉素4种药物不敏感。【结论】嗜水气单胞菌是引起云南省养殖瓦氏黄颡鱼死亡的病原菌;可考虑将盐酸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噁喹酸作为防治瓦氏黄颡鱼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相关疾病的药物。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万松良 盛长彬 葛雷 黄臻 张扬 汪运华 刘能玉 洪望生 余进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李伟纯 马旭洲 王武
对瓦氏黄颡鱼胃、前肠及肝胰脏的3种主要消化酶(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活力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胃、前肠和肝胰脏蛋白酶的最适pH分别为2.30、8.50和8.90,脂肪酶的最适pH分别为8.0、7.6和7.9,淀粉酶的最适pH分别为7.2、7.9和7.6。同时研究了在最适pH条件下,不同反应温度对3种主要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胃、前肠和肝胰脏蛋白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分别为50℃、50℃和65℃,脂肪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分别为45℃、50℃和35℃,淀粉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分别为30℃、30℃和35℃。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3种消化酶的活力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最适反应温度与最适pH条件下,瓦氏黄颡...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金佳利 许金娇 杜明润 乔明辉 阮瑞 李创举
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是我国极具发展前景的养殖品种,本研究拟建立一套完善的瓦氏黄颡鱼精子冷冻保存体系,为瓦氏黄颡鱼的人工繁殖、育种创新及种质资源保护提供技术支撑。利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进行精子质量检测,对稀释液、稀释比例、抗冻剂、冷冻和复温程序进行了优化筛选。结果显示,稀释液2对瓦氏黄颡鱼精子的保存效果较好,最佳稀释比例为1:10。以DMSO作为抗冻剂对瓦氏黄颡鱼精子毒性较大, 10%的甲醇具有最佳的抗冻效果。瓦氏黄颡鱼精子冷冻程序的最优条件为:平衡时间30min,液氮上方7cm处熏蒸10 min。冻存的精子在42℃水浴解冻9s时具有较高的活力和运动性能。在本研究建立的冻存条件下,复苏后的瓦氏黄颡鱼精子活力达93%,前向运动比例达53%,与鲜精无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