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87)
2023(7610)
2022(5716)
2021(5337)
2020(4251)
2019(9647)
2018(9945)
2017(19040)
2016(10448)
2015(12204)
2014(12351)
2013(11860)
2012(10995)
2011(10015)
2010(10299)
2009(9617)
2008(9892)
2007(9286)
2006(8405)
2005(8005)
作者
(30717)
(25518)
(25329)
(24440)
(16574)
(12239)
(11673)
(9976)
(9789)
(9235)
(8658)
(8637)
(8362)
(8216)
(8089)
(7906)
(7697)
(7536)
(7523)
(7423)
(6638)
(6286)
(6180)
(5861)
(5848)
(5842)
(5835)
(5749)
(5238)
(5106)
学科
(45803)
经济(45757)
(31310)
管理(31212)
(27422)
企业(27422)
方法(17618)
中国(14191)
数学(13890)
数学方法(13670)
业经(12412)
(12247)
(11700)
贸易(11691)
(11461)
(9979)
(9812)
地方(9273)
理论(9127)
(8798)
金融(8798)
(8765)
银行(8752)
(8386)
(8262)
(8232)
农业(7837)
(7149)
(7082)
(7033)
机构
大学(155124)
学院(154437)
(64602)
经济(63111)
管理(56725)
研究(54132)
理学(47695)
理学院(47140)
管理学(46196)
管理学院(45913)
中国(44593)
(33468)
科学(31172)
(30223)
(27558)
中心(24751)
研究所(24562)
(24281)
财经(23657)
(23316)
(21391)
北京(21387)
(20869)
师范(20662)
(20045)
业大(19870)
经济学(19862)
(19277)
农业(18183)
经济学院(17774)
基金
项目(93498)
科学(73573)
研究(68993)
基金(67769)
(58444)
国家(57970)
科学基金(49653)
社会(44079)
社会科(41786)
社会科学(41776)
(35303)
基金项目(34546)
教育(32383)
自然(31157)
自然科(30535)
自然科学(30529)
自然科学基金(30000)
(29966)
资助(28697)
编号(28511)
成果(24623)
重点(21201)
(20718)
课题(20317)
(20189)
(18927)
国家社会(18146)
教育部(18050)
(17934)
项目编号(17801)
期刊
(77023)
经济(77023)
研究(49799)
中国(33545)
管理(24403)
学报(23120)
(23102)
(22886)
(21873)
金融(21873)
科学(21841)
教育(19024)
大学(18185)
学学(16902)
农业(15332)
技术(13698)
经济研究(12400)
财经(12364)
国际(12247)
业经(12182)
(11314)
(10736)
问题(10399)
世界(8692)
(8441)
图书(8262)
现代(7805)
理论(7591)
商业(7516)
技术经济(7495)
共检索到2503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婧  张彩琴  
金本位时期,黄金在本币参与国际货币竞争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在信用货币时代,黄金的货币属性虽然减弱,但是贮藏功能凸显。黄金对加强本币信誉、抑制金融市场波动、维持本币内外价值稳定和提高本币国际定价权力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当前,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国际货币竞争出现新变化,中国应以史为鉴,发挥黄金对人民币参与国际货币竞争的作用:提高人民币信誉,维护金融稳定和提升人民币在黄金市场的定价能力。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石巧荣  
实证分析显示,未来20年国际货币竞争格局仍将保持基本稳定:国际储备领域维持美元第一、欧元第二、英镑第三,国际证券交易领域维持欧元第一、美元第二、英镑第三,最大的变化是人民币迅速崛起为第四大国际货币。这种演进态势与这一领域强大的惯性有关,但从根本上讲仍取决于影响国际货币占比的各种经济因素,比如国际经济、金融地位、汇率波动及实际利率等。我国国际金融地位低是制约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主要因素。因此,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在于进一步提高我国金融市场的广度、深度和开放度。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旭  贾媛馨  
数字货币的出现对传统的货币概念、理论与运行带来前所未有的颠覆和挑战,数字金融基础设施面临重要改革,国际货币竞争增加了数字化新维度。随着数字货币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以主要国际货币为锚的稳定币的不断发展,可能会对国际货币体系带来冲击。作为应对,各国央行对于发行央行数字货币的态度变得更加开放和积极,未来数字货币竞争可能会改变甚至重塑国际货币体系。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走在世界前列,如果能将这种优势转化为我国央行数字货币在支付清算和跨境流通方面的"先发优势",将有助于提升人民币对于国外使用者的吸引力,从而对人民币国际化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荣海  王洁  
文章基于2000Q1~2020Q2国际债券计价货币和2012.08~2020.08国际支付计价货币数据,采用马尔科夫区制转换模型分析了美元、欧元、日元、英镑计价策略阶段性变化,并对人民币的选择展开了思考。研究表明:首先,国际债券计价货币比国际支付计价货币具有更为明显的区制转换特征,国际债券计价货币对于货币计价职能推进更多体现为一种长期策略,而国际支付计价货币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扰,更多体现为一种短期策略。其次,从推进货币计价职能策略来看,要把握国际债券计价货币、国际支付计价货币二者在实际应用中的侧重,不要由于短期内目标而影响了货币国际化进程。最后,人民币计价策略选择要把握经济全球化趋势,在国际债券和国际支付方面各有侧重。当前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计价的国际债券已经转向了衰退期,这是人民币国际债券发展的机遇;但当前同样也是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国际支付的扩张期,这则是人民币国际支付的挑战。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芳  何青  郭俊杰  刘舫舸  
利用1995-2013年间世界主要货币的全球交易分布数据,本文采用重力模型对影响国际货币地区分布的决定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流入国和流出国之间的贸易和资本往来、流入国的经济规模和法律体系,以及两国是否使用共同语言对于国际货币的地区分布有着显著的影响,但是地理距离的作用则不显著。进一步而言,国际货币更集中分布于国际金融中心(如伦敦、纽约等)。依据重力模型的分析结果,本文构造和模拟了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全球分布情况,对当前人民币走出去的战略提出了富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翁东玲  
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加以改革成为共识。人民币国际化不仅有助于提升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还能很好地维护我国的利益,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过去七年来,我国的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2015年以来,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显著的改变,人民币出现了贬值预期和贬值走势,人民币国际化未来将呈现波浪式向前发展的态势。今后我国可从六个方面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潘理权  
世纪之初的国际货币竞争已步入寡头垄断时代。针对目前美元、欧元形成的双寡头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问题,文章指出,寡头垄断的对称的三元国际货币格局是21世纪国际货币体系的理想选择。亚洲作为世界经济的三大中心之一,其货币应在对称的三元货币体系中有所作为。文章指出人民币要顺应寡头垄断的国际货币体系发展的内在趋势,抓住机遇,未雨绸缪,有层次、分阶段地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华民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国际贸易影响力的提高、人民币币值(包括物价与汇率)的持续稳定,还有中国政府在亚洲金融危机中以实际行动表现出来的稳定亚洲经济的高度责任感等,使人民币的国际威望大大提高,周边国家居民逐渐认可并接受人民币作为交易货币和清算货币媒介其国内国际贸易流通。
[期刊] 求索  [作者] 夏广涛  
从结构视角对1870年以来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史进行梳理后可以发现,主权货币在其国际化进程中一般会经历从"崛起"到"主导"再到"衰落"的三阶段的演变轨迹。在全球实体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严重失衡的背景下,美元主导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已越来越难以适应国际经济的发展大势。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需要继续保持经济总量和贸易总量的稳定增长,深化金融市场的改革与开放,优化外汇储备的资产组合并增强系统性风险防范和控制能力。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凌星光  
人民币汇率过于偏低(购买力平价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不利于世界经济平衡发展。人民币升值势在必行,是经济规律所决定的。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积极面远大于消极面。中国有关当局要善于引导,使人民币逐渐升值,大钓用20年时间解决人民币偏低问题为宜。不久的将来,人民币有可能成为准国际储备货币,这将有助于亚洲货币经济圈的形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凌星光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和我国加入WTO之际 ,关于人民币汇率走向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与讨论。本期刊登一位长期旅居日本、现任日本福井县立大学经济学部教授的中国学者凌星光先生的一篇文章。该文从一位海外学者的视角讨论了我国人民币汇率走向和21世纪初我国宜采取的国际货币战略问题。本刊刊出此文仅供国内学者参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荟竹  曹媛媛  杜海均  
黄金在货币史上曾长期承担着货币职能。布雷顿森林体系后,虽然对黄金的货币属性认识出现过争论和反复,但本次金融危机以来,各国对黄金货币属性的认同度开始恢复,各国央行尤其是新兴经济国家显著增持黄金,表明信用货币制度下黄金的货币属性仍然没有消失。本文分别从实物货币体系和信用货币体系探讨了黄金在主权货币国际化过程中的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雨露  王芳  杨明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多元储备货币时代。货币发行国可能获得的各种利益,或许是对现代信用货币竞相国际化的最好解释。作者认为,除了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等无法计量的好处以外,货币国际化利益主要表现为国际铸币税收益,以及运用境外储备投资的金融业收益。文中以实证研究表明,可计量的美元国际化利益至2 0 0 2年底已累计高达953 0亿美元。同时估算,若2 0 1 0年实现人民币区域国际化,则1 0年内可获得近750 0亿元人民币的货币国际化利益。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伏安  林杉  
全球性金融危机后,对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本文分析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变化及美元成为世界货币的历史演变;同时考察了日元的国际化进程无起色的原因以及日本进行的战略调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建设性方案。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翁东玲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过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所面临的"新特里芬难题"促使人们意识到必须对这一体系加以改革。而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中地位的提升,必然要求人民币跻身于主要国际货币之列。推动人民币成为主要国际货币不仅能使国际货币体系保持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化解"新特里芬难题",还能很好地维护中国的利益,有效规避中国企业的汇率风险,促进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国际投资,促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未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呈现波浪式向前发展的态势,可从夯实金融基础、加强对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监管、发挥货币互换在贸易投资中的功能、构建人民币"体外循环"、加强国际货币合作等六个方面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