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41)
- 2023(3395)
- 2022(2908)
- 2021(2624)
- 2020(2165)
- 2019(4687)
- 2018(4791)
- 2017(8330)
- 2016(4959)
- 2015(5571)
- 2014(5844)
- 2013(5386)
- 2012(5011)
- 2011(4601)
- 2010(4584)
- 2009(4199)
- 2008(3989)
- 2007(3734)
- 2006(3192)
- 2005(2871)
- 学科
- 济(15639)
- 经济(15611)
- 管理(11737)
- 业(8969)
- 企(6902)
- 企业(6902)
- 方法(6057)
- 学(5997)
- 中国(5357)
- 数学(5208)
- 制(5153)
- 数学方法(5133)
- 体(4994)
- 农(4825)
- 财(4135)
- 理论(3847)
- 银(3538)
- 银行(3503)
- 行(3412)
- 融(3403)
- 金融(3396)
- 地方(3300)
- 业经(3199)
- 教育(3150)
- 农业(2927)
- 体制(2817)
- 环境(2465)
- 贸(2342)
- 贸易(2342)
- 和(2334)
- 机构
- 学院(68402)
- 大学(67902)
- 研究(28401)
- 济(23501)
- 经济(22841)
- 管理(20986)
- 中国(20723)
- 科学(19981)
- 农(18024)
- 理学(17492)
- 理学院(17216)
- 管理学(16669)
- 管理学院(16546)
- 所(16018)
- 京(15965)
- 研究所(14837)
- 农业(14310)
- 业大(13953)
- 中心(12376)
- 财(11716)
- 江(11609)
- 院(10997)
- 省(10496)
- 技术(10386)
- 北京(10148)
- 农业大学(9195)
- 范(9191)
- 室(9076)
- 师范(8985)
- 研究院(8872)
- 基金
- 项目(48214)
- 科学(35863)
- 基金(32844)
- 研究(32539)
- 家(31038)
- 国家(30803)
- 科学基金(24355)
- 省(19929)
- 社会(18516)
- 社会科(17418)
- 社会科学(17416)
- 基金项目(16751)
- 划(16736)
- 自然(16623)
- 自然科(16242)
- 自然科学(16231)
- 自然科学基金(15917)
- 教育(15125)
- 资助(13903)
- 编号(12967)
- 重点(11483)
- 成果(11089)
- 发(10393)
- 计划(10352)
- 课题(10342)
- 科技(10142)
- 体(10089)
- 部(9814)
- 创(9615)
- 科研(9365)
共检索到1072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志庄 鲜宏利 尚忠海 邵琼
采用核磁共振(NMR)技术,对我国黄连木分布区9个天然群体果实含油率进行取样测定。结果表明:果实、种子和果肉含油率分别为36.183%,26.594%,50.503%,不同群体间差异显著,群体平均表型分化系数达到92.08%,果实含油率存在地理变异。系统聚类分析将黄连木群体分为低变异中等含油率群体、低变异低含油率群体、高变异高含油群体3类。果实含油率与原产地的经度、纬度和生态梯度值的相关关系表明:黄连木果实含油率呈东北-西南由低到高的地理变异走向,经纬度高的地区黄连木果实含油率低于经纬度低的地区。种子和果肉含油率与生态因子也表现相似的变异趋势,但对生态因子的反映更为迟钝。
关键词:
核磁共振 黄连木 果实含油率 地理变异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黎章矩 华家其 曾燕如
油茶Camellia oleifera果实、种子含油率(出油率)是油茶的重要经济性状。多年多点的调查和采样分析表明,影响油茶含油率的因素有遗传品质、种子成熟度、结果数量和油茶林地的成土母质。实生繁殖的油茶林内个体之间果实、种子的含油率变异大而且相对稳定;种子充分成熟是采种的最适期;对果实及种子含油率影响最大的因子是结果多少,结果越多,含油率越低;果实发育期的气候条件与含油率之间,除个别极端干旱年度外,未见有显著相关;首次发现分布于石灰土和含钙丰富的紫砂土上油茶种子含油率相对较高,与国内外有关油料作物(树种)喜钙的结论相一致。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祝志勇 王强 阮晓 李兆慧 薛军 江浩 卢翔
随着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加快可再生能源,尤其是生物质能源的发展,以推进能源替代,被认为是解决全球能源危机的最理想途径之一(唐红英,2008)。目前,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致力于开发高效、无污染的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以保障能源安全,实现CO2减排,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Holdren,1991)。根据专家预
关键词:
山桐子 果实含油率 脂肪酸含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朱万泽 范建容 彭建国 杨洪彬 杨本年 何明波
分析测定四川省开江县、广元市、西昌市引种的共70个油橄榄品种果实含油率及其脂肪酸组成和含量,果实含油率及其脂肪酸组成与气象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西昌油橄榄品种果实含油率为15.73%~23.75%,开江为12.44%~23.37%,广元为10.62%~21.97%,西昌油橄榄引种品种的平均果实含油率已接近地中海原产地,而开江和广元低于地中海;橄榄油脂肪酸主要由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棕榈烯酸组成,占橄榄油总脂肪的99%以上,西昌油橄榄品种平均饱和脂肪酸含量(16.59%)略低于开江(17.27%)和广元(17.09%),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83.06%)略高于开江(81....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姚小华 王开良 黄勇 任华东
以小果油茶全分布区的15个居群为试验材料,分析其种仁含油率及脂肪酸组分12个性状的变异状况。结果表明:小果油茶种仁含油率及脂肪酸组分性状变异类型较为丰富,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但不同性状的变异水平相差较大。除了西南地区5个居群外,含油率及脂肪酸组分12个性状在其它居群的多重比较中呈显著差异。除了含油率在居群间的变异略大于居群内外,脂肪酸各组分性状主要变异存在于居群内,且居群内变异远大于居群间变异。利用主成分分析得到综合得分值来评价居群品质水平,结果表明福建漳浦居群综合得分值最高,即品质水平最佳,其次为福建闽清,其余居群排序依次为江西宜春、广西融水、福建建宁、贵州黎平、广西龙胜、广西三江、湖南通道...
关键词:
小果油茶 含油率及脂肪酸组分 变异 评价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乔谦 丰震 任红剑 安凯 杜晓茜 许超 张林 孙忠奎
元宝枫作为国家重点发展推广的木本油料之一,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为了探究元宝枫种子含油率与脂肪酸组分株间变异并筛选油用元宝枫单株进行良种繁育。本试验创新性使用脉冲核磁共振仪(pulse NMR)、气相色谱仪(GC)对山东省泰安市5个自然居群的51株元宝枫单株种子含油率与脂肪酸组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除芥酸外其余指标在居群间达到极显著水平,各性状在群体内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且84.41%的变异来源于群体内;株间含油率差异极显著,供试种子平均含油率为32.32%,最高为43.12%,最低仅为18.19%,变异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伟 陈世品 陈辉 刘玉宝 杨志坚 林文俊 马良
对福建省5个主要油茶产区的土壤养分、油茶产量和种仁含油率进行了调查和测定,结果表明:(1)样地间p H值差异最小,其他土壤养分差异明显,种仁含油率的差异较小。(2)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土壤养分相互关系紧密,有非常明显的协同与拮抗作用,油茶产量与种仁含油率的负相关系数达到-0.67。(3)通径分析表明土壤中有效Fe、水解性N、速效K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大、中量元素对油茶产量较大的正向直接通径效应是微量元素的间接通径效应累积的结果,回归分析表明全K、有机质、有效Fe与产量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的分析方法得出的主要结果基本一致。(4)含油率受土壤养分的影响较小。应根据油茶林本底营养和需肥特性制定...
关键词:
油茶 土壤养分 产量 种仁含油率 相关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兵伟 郝小琴 吴子恺
采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射3个微胚乳超高油玉米材料种子,对其M1代和M2代含油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M1代,各材料辐射处理的含油率均有所降低,但效应不显著,且含油率的变异系数增加;在M2代,各材料辐射处理的含油率明显降低,大多数辐射处理达到了显著效应,并且出现了一定的正突变,但多数辐射处理含油率的变异系数仍有增加的趋势,有利于在辐射后代中选育出含油率较高的新种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吴红 燕丽萍 李成忠 李霞 曲良谱 赵宝元
【目的】分析元宝枫单株间含油率和脂肪酸组分的差异,筛选优良单株进行良种繁育。【方法】以22株10年生初选优树的种子为研究材料,测定分析种子含油率和脂肪酸组分含量,采用多重比较、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进行研究。【结果】1)优树种仁含油率为25.35%~50.11%,变异系数为0.19。其中WYZ-5和SYZ-5含油率最高,为50.11%;其次WYZ-1为48.79%,优树XYZ-3和XYZ-2含油率最低,仅为25.35%和28.42%;2)种仁油共鉴定出13种脂肪酸组分,优树脂肪酸组分间以γ-亚麻酸变异系数最大,为0.38;其次花生二烯酸为0.37,α-亚麻酸为0.36,硬脂酸0.35,花生酸0.29;神经酸、芥酸和花生一烯酸变异系数较小,分别为0.17、0.18和0.18;功能性成分神经酸的占脂肪酸总量的6.23%;3)元宝枫含油率和脂肪酸相关性分析表明,种仁含油率与脂肪酸组分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 <0.01),神经酸分别与不饱和脂肪酸、油脂含量弱正相关,亚油酸与脂肪酸组分间呈极显著性正相关关系;4)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3个性状综合为2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达到93.247%,同时也逐个分析了每个主成分中主要的特征向量,选取主成分及权重,建立了元宝枫综合品质得分数学模型,根据综合得分进行单株优良度排序。【结论】元宝枫单株含油率和脂肪酸组分差异显著,具有筛选高油、高神经酸元宝枫的遗传潜能;脂肪酸成分分析发现元宝枫籽油中芥酸含量高达17.60%,因此如何选育高神经酸,低芥酸优良单株是元宝枫品种选育的方向。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石从广 李因刚 朱光权 柳新红 杨柳 盛卫星
通过对白花树Styrax tonkinensis多年的观察,其果实成熟期一般在9-10月。为了探索白花树果实成熟期内脂肪酸和含油率的累积变化规律,自2011年8月中旬(10日)起至2011年10月下旬(21日),对标记的白花树果实定期取样(12 d.次-1),共取7个批次。经过一系列处理后测定百粒质量、含油率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9月下旬(27日)至10月上旬(9日)是白花树果实和种子成熟的拐点时期,这段时期果壳开始干燥脱水,果实内含物迅速累积;随着果实和种子的成熟,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逐渐下降,而不饱和脂肪酸除了亚油酸显著下降,其他脂肪酸相对含量均缓慢上升。这些结论对果实的采收时间和储藏方...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森 郝小琴
【目的】分析微胚乳玉米花粉与普通玉米授粉杂交当代玉米籽粒的性状及含油率,为利用微胚乳玉米花粉直感效应改良普通玉米品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个微胚乳玉米自交系和6个微胚乳玉米杂交组合为父本,与3个普通玉米品种进行授粉杂交,以普通玉米品种自交为对照(CK),测定分析各组合杂交当代玉米籽粒的百粒重、胚重比、含油率和胚含油率等性状,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以微胚乳玉米自交系的花粉和微胚乳玉米杂交组合的花粉分别与普通玉米授粉,总体上均可提高其当代籽粒的百粒重,尤其对提高桂单0810×71-72、桂单0810×45-48、桂单166×71-72、桂单166×49-52、桂单166×65-66、桂单901×61-62和桂单901×49-52组合百粒重的效果更佳;各杂交当代玉米籽粒百粒重的相对花粉直感效应值中除桂单0810×63-64组合外,其余组合较其对应的CK提高1.37%~20.27%;8个微胚乳玉米材料花粉授粉均可显著(P<0.05,下同)或极显著(P<0.01,下同)提高桂单0810、桂单166和桂单901当代籽粒的胚重比;杂交当代玉米籽粒的含油率较其对应CK提高18.55%~68.70%,其中,GD901×65-66组合的籽粒含油率最高,GD166×61-62组合的籽粒含油率最低;胚含油率较其对应CK提高16.22%~35.26%,其中,GD901×73-74组合的胚含油率最高,GD166×61-62组合的胚含油率最低。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杂交当代玉米籽粒的含油率与胚含油率和胚重比呈极显著正相关,百粒重与胚重比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微胚乳玉米花粉对普通玉米存在花粉直感效应,与普通玉米授粉杂交后当代玉米籽粒的胚重比、含油率和胚含油率均有所提高,因此,微胚乳玉米花粉可在普通玉米品质改良中发挥正向作用。微胚乳玉米花粉与普通玉米授粉杂交当代籽粒的含油率可通过提高籽粒胚重比、百粒重和胚含油率得到提高。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因花 孔雨光 燕丽萍 吴德军 任飞 李庆华
【目的】筛选发掘元宝枫优异种质,为元宝枫良种选育提供理论支撑和物质基础。【方法】以22份元宝枫种质为材料,测定元宝枫种仁含油率,并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籽油中脂肪酸组分及含量,利用隶属函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各种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22份元宝枫种仁的含油率为24.4%~39.2%,变异系数为13.9%;在元宝枫籽油中共检测到19种脂肪酸成分,脂肪酸含量的变异系数为14.9%~42.5%,其中神经酸含量的变化范围为4.49%~11.69%,变异系数为25.0%。8种主要脂肪酸成分的平均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亚油酸(22.93%)>油酸(20.09%)>花生四烯酸(17.44%)>花生一烯酸(7.74%)>神经酸(6.78%)>棕榈酸(3.82%)>硬脂酸(1.98%)>亚麻酸(1.24%)。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含油率与亚油酸、硬脂酸、亚麻酸显著相关,与其他几种脂肪酸相关性不显著,8种主要的脂肪酸成分之间存着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降维分析,根据累积贡献率不低于85%的原则,共提取到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87.939%。分别利用隶属函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元宝枫各种质的含油率和8种主要脂肪酸含量进行综合评价,得到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元宝枫各种质的含油率及脂肪酸含量间均存在丰富的变异,具备筛选高神经酸含量、高含油率等特定选育目标的物质基础。其中,22号种质含油率为38.9%,神经酸含量为9.68%,综合评价值位列第1,19号种质神经酸含量最高,达11.69%,综合评价值位列第2。根据评价结果筛选出22号、19号和1号共3份优良种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余优森 任三学 谭凯炎
选用普通油茶含油率品质气象研究模式,计算分析了我国亚热带油茶主产区含油率的水平与垂直分布,进行了含油率品质气候区域和优质气候层带划分
关键词:
油茶,含油率,区域划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蒲志鹏 王卫刚 蒋建新 杨婷 马蕾
经分析,黄连木种子含油率49.3%,种子油酸值为每克油含41.04 mg KOH,含有较高的游离脂肪酸。种子油中脂肪酸组成主要为棕榈酸、亚油酸和油酸,其中主要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2.4%。由于游离脂肪酸含量高,黄连木种子油采用酸碱催化剂分步甲酯化制备生物柴油。HPLC分析表明:第一步H2SO4催化反应主要转化游离脂肪酸,第二步碱催化通过酯交换完全转化为脂肪酸甲酯和甘油。黄连木生物柴油的燃油性能指标符合美国ASTMD6751-02生物柴油标准,表明黄连木是生产生物柴油的理想木本油料。研究评价了3种柴油降凝剂和乙醇对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的影响,其中BJN-B降凝剂和乙醇能够有效降低黄连木生物柴油的...
关键词:
黄连木 生物柴油 降凝剂 低温流动性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吴志庄 厉月桥 汪泽军 王学勇 张志翔
通过对黄连木集中分布区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表明:太行山区黄连木群落乔木树种构成简单,黄连木的重要值高达73.1931,形成黄连木主的单优群落。植物生长型与群落多样性的关系为,灌木层与草本层物种丰富度相近且明显高于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表现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的规律,均匀度表现出与多样性指数相同的变化趋势。太行山北段、中段和南段3个区域各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各不相同,表现出明显的分异现象。
关键词:
黄连木 天然群落 重要值 物种多样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