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28)
- 2023(4861)
- 2022(4310)
- 2021(3866)
- 2020(3381)
- 2019(7835)
- 2018(7597)
- 2017(13990)
- 2016(7938)
- 2015(8804)
- 2014(8775)
- 2013(8769)
- 2012(8361)
- 2011(7519)
- 2010(7384)
- 2009(6762)
- 2008(6635)
- 2007(6025)
- 2006(5321)
- 2005(4699)
- 学科
- 济(30881)
- 经济(30850)
- 管理(18713)
- 业(18098)
- 企(14154)
- 企业(14154)
- 方法(13046)
- 数学(11327)
- 数学方法(11106)
- 农(9959)
- 地方(9909)
- 学(8925)
- 中国(7609)
- 财(7251)
- 业经(7139)
- 农业(7107)
- 环境(5381)
- 制(5367)
- 理论(5129)
- 和(4798)
- 地方经济(4495)
- 务(4375)
- 财务(4352)
- 财务管理(4339)
- 企业财务(4116)
- 贸(4050)
- 贸易(4047)
- 技术(4036)
- 发(3981)
- 划(3944)
- 机构
- 大学(110980)
- 学院(110895)
- 研究(44473)
- 济(38980)
- 管理(38542)
- 经济(37903)
- 科学(33010)
- 理学(32959)
- 理学院(32512)
- 管理学(31560)
- 中国(31485)
- 管理学院(31407)
- 农(30996)
- 京(25435)
- 所(25294)
- 农业(24717)
- 业大(24662)
- 研究所(23312)
- 中心(20124)
- 省(19486)
- 江(19199)
- 财(16836)
- 院(16461)
- 农业大学(16174)
- 北京(15762)
- 范(15204)
- 师范(14917)
- 技术(14854)
- 州(14596)
- 科学院(14251)
- 基金
- 项目(79548)
- 科学(59839)
- 基金(54295)
- 研究(51357)
- 家(50715)
- 国家(50291)
- 科学基金(40970)
- 省(36553)
- 自然(29747)
- 社会(29449)
- 划(29126)
- 自然科(28968)
- 自然科学(28950)
- 基金项目(28804)
- 自然科学基金(28372)
- 社会科(27738)
- 社会科学(27722)
- 教育(23451)
- 资助(23281)
- 编号(19860)
- 重点(18976)
- 计划(18674)
- 发(18132)
- 科技(18111)
- 创(16117)
- 部(15914)
- 科研(15897)
- 课题(15724)
- 成果(15577)
- 创新(15180)
共检索到1707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鑫 刘杏娥 汪佑宏 高龙芽 王瑞
【目的】优化黄藤和单叶省藤的改性处理工艺,以提高我国棕榈藤资源高附加值加工利用水平。【方法】以黄藤和单叶省藤为研究对象,选择改性方式、改性工艺、浸注量以及处理试剂4个因素分3水平进行L9(34)正交试验,对2种藤条改性处理前后主要物理力学性质及尺寸稳定性的变化进行测定,通过优序数法分析试验结果,建立最佳改性工艺。【结果】黄藤最佳改性方案为辐照处理、辐照剂量15kGy,浸注量50%,处理试剂为三聚氰胺树脂;单叶省藤最佳改性方案为辐照处理、辐照剂量15kGy,浸注量50%,处理试剂为脲醛树脂。按照对应最佳工艺,黄藤素材和改性材的气干密度、绝干密度、基本密度、抗弯弹性模量(MOE)、抗弯强度(MOR...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邹文涛 尹光天 杨锦昌 冯昌林 李荣生
以单株种植为对照,通过设置2株、3株和4株共3个水平的丛栽试验对单叶省藤的丛栽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母茎保存率随丛栽株数的增加而降低,且均低于单株种植时的母茎保存率,各丛栽水平间的差异未达显著水平;藤丛保存率均达到100%,高于单株种植时的保存率.②丛栽对植株萌蘖数和藤丛平均株数具有显著的影响,植株萌蘖数和藤丛平均株数分别随丛栽株数的增加而呈递减和递增的变化.③丛栽分别对植株母茎长和藤丛总茎长产生明显的负面和正面效应;与单株种植相比,丛栽抑制植株母茎的生长,但有利于增加藤丛总茎长.④丛栽株数对植株的平均直径和节间长也有显著影响,但二者主要在单株种植与3、4株丛栽之间有显著差异.⑤随着丛栽株...
关键词:
单叶省藤 丛栽 萌蘖 保存率 藤条产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曾炳山 许煌灿 尹光天 张国
以黄藤三块标地25个固定样丛8a连续观测和11年生初次采收实测的数据对其藤丛母茎、总茎长、成丛株数的生长模型作了初步研究,发现三者与年龄的相关关系皆为幂函数(Y=a×X~b),相关系数皆>0.98。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和分析了藤丛的株数组成结构和茎长分配结构,得出了株数按年龄和长度级分配的动态模型以及茎长按年龄和长度级分配的动态模型,并运用上述生长模型编制了藤丛产量表。
关键词:
黄藤 藤丛 长度级 生长模型 产量预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曾炳山 尹光天 许煌灿 刘英 冯昌林 吕世安
This paper deals with tubeseedling afforestation of Calamus simplicifolius. The survival rate of tubeseedlings planted in arboretum and Duadanga grandiflora forest is not lower than that of normal seedlings. That indicates the afforestation requirements of tubeseedlings, such as site selectio...
关键词:
单叶省藤 组培苗 造林 丛芽苗 萌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利梅 刘杏娥 江泽慧 田根林 杨淑敏 尚莉莉
【目的】研究单叶省藤材水分吸附的变化规律,阐明藤材内部水分吸附变化的深层机理,为解决藤材安全贮存与合理加工利用过程中由水分吸附和散失引起的质量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动态水蒸气吸附仪测定藤材的水分吸附行为,选择H-H模型、GAB模型、Halsey模型、Henderson模型、Oswin模型和Smith模型对平衡含水率(EMC)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并评价其拟合效果,运用最佳拟合模型分析水分吸附过程中平衡含水率、单分子层吸附水和多分子层吸附水的变化规律。【结果】单叶省藤材水分吸附等温线呈"S"形,属于第Ⅱ类等温线,具有多分子层吸着特性;与木、竹材相似,单叶省藤材在整个吸湿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吸湿滞后现象,且其吸滞滞后率在相对湿度(RH) 80%时达0.8,早于木材(RH=95%); 6种模型中,H-H模型和GAB模型对数据的拟合度最高,R2均高于0.99; H-H模型中代表含有单位摩尔数吸附位的绝干藤材质量参数(W1)显著低于木、竹材,在吸湿阶段,当RH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汪佑宏 刘杏娥 江泽慧 费本华 任海青 田根林 徐鑫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properties,and improve the levels of cultivating and high value-added processing and utilizing for Chinese rattan resources,the Daemonorops margaritae,a China's native rattan species was chosen as the research materi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iber characteristics and t...
关键词:
黄藤 生长发育 纤维 形态特征 变异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吕文华 江泽慧 吴玉章
黄藤的藤芯和藤皮组分有明显不同。与藤皮相比,藤芯的各种抽提物含量、聚戊糖含量、酸度、酸碱缓冲容量更大,综纤维素含量、木素含量、灰分含量和pH值等更小,阿拉伯糖和木糖等五碳糖的含量更低,而甘露糖、半乳糖和葡萄糖等六碳糖的含量更高,糖类组分的绝对含量更低。这说明藤芯含有更多的吸湿性基团、半纤维素和酸性物质等,含有更少的纤维素、木质素和灰分等。自藤茎基部向上,抽提物含量减少,酸度减小,聚戊糖含量增多,综纤维素含量、木素含量和灰分含量呈增多趋势但变化不大。与一般木、竹、藤材相比,黄藤藤材含抽提物较多,纤维素较少,酸度较大,酸碱冲容量较大;半纤维素以聚木糖为主。这些化学组成特征对黄藤藤材在制浆造纸等方面...
关键词:
黄藤 藤材 基本成分 化学特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PHAM TUONG LAM 王新洲 邓玉和 蒋姗姗 CAO QUOC AN 董葛平 TRAN MINH TOI
采用纳米蒙脱土浸渍改性普通杨木板材,提高板材的密度、力学性能以及尺寸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改性处理后板材的密度、尺寸稳定性和各项力学性能都得到了显著提高,最佳改性工艺条件为:预压缩率为30%、预压温度为70℃、浸渍液浓度为4%、浸渍时间为120 min。蒙脱土不仅均匀分布于杨木内部,还与木材组分发生交联反应。与杨木素材比,处理材的刚度增加了10.92%,热稳定性能也得到显著提高。纳米蒙脱土改性处理杨木板材为地板行业提供了良好的新型材料,扩大速生低质杨木材料的使用范围。
关键词:
杨木 预压缩 浸渍改性 纳米蒙脱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范祥林 王新洲 邓玉和 蒋姗姗 CAO QUOC AN 董葛平 TRAN MINH TOI
采用纳米蒙脱土浸渍改性普通杨木板材,提高板材的密度、力学性能以及尺寸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改性处理后板材的密度、尺寸稳定性和各项力学性能都得到了显著提高,最佳改性工艺条件为:预压缩率为30%、预压温度为70℃、浸渍液浓度为4%、浸渍时间为120 min。蒙脱土不仅均匀分布于杨木内部,还与木材组分发生交联反应。与杨木素材比,处理材的刚度增加了10.92%,热稳定性能也得到显著提高。纳米蒙脱土改性处理杨木板材为地板行业提供了良好的新型材料,扩大速生低质杨木材料的使用范围。
关键词:
杨木 预压缩 浸渍改性 纳米蒙脱土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学学 赵东晓 李建桥 卢顺光 胡建忠 李曼姝 刘朝霞 邹坤
为优选小花清风藤茎叶提取工艺的最佳提取条件,采用正交设计安排试验,选择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作为提取的因素,以四氯化碳损伤后的人正常肝细胞(LO2)细胞存活率为保肝活性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优选出小花清风藤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小花清风藤粉末10 g,加入200 mL水,80℃水浴加热1 h.该提取工艺设计合理,重复性强,可作为小花清风藤提取工艺.
关键词:
小花清风藤 提取工艺 正交设计 保肝活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建光 李荣生 尹光天 杨锦昌 邹文涛 张帅 王东光
观测了竹柏林下植后6年单叶省藤的生长指标和部分光合特征。单叶省藤主茎长为0.25 m,20%的植株有分蘖;晴天全天其得到的有效光合辐射和相应的净光合速率最高为6.4μmol.m-2 s-1和0.22μmol.m-2 s-1,远远低于空旷地上的1 539μmol.m-2 s-1和最高净光合速率的4.1μmol.m-2 s-1。数据表明竹柏林下单叶省藤生长缓慢与有效光合辐射低有关,如在竹柏林下间种单叶省藤需进行间伐。
关键词:
单叶省藤 竹柏 生长指标 光合特征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霞 黄丹慜 苟志辉 田蜜
三叶鱼藤伴生红树林植物,严重威胁红树林生态系统.为了变废为宝,挖掘三叶鱼藤中活性物质鱼藤酮,采用渗漉法浸提,选择乙醇浓度和提取时间2个因素,进行响应面法优化提取鱼藤酮,利用液相色谱检验鱼藤酮含量.结果表明,当乙醇浓度为84%,提取时间为4.1 d时,鱼藤酮含量为1.97%,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仅为2.48%.因此鱼藤酮的优化模型可行.
关键词:
三叶鱼藤 鱼藤酮 优化 响应面法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吕文华 刘杏娥 刘君良
黄藤(Daemonorops margaritae),是我国热带和南亚热带森林中的主要伴生植物,是我国的优良商品棕榈藤种,为中国特有种(许煌灿等,1994a)。天然分布以海南岛为中心,延伸至23°30'N以南的广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尹光天 许煌灿 曾炳山 周再知 冯昌林
系统地论述了单叶省藤的生态生物学特性、壮苗培育、造林技术以及人工藤林经济效益的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单叶省藤的天然分布仅见于海南岛东部及南部海拔300~1100m的原始林和次生林中,但人工栽培已扩大到广东、广西和福建等省(区)的南部地区,其最适栽培区的气候条件是:年均温>22℃,年降雨量>1500mm,≥15℃年积温>7000℃,最冷月均温>14℃,干旱月数少,几乎全年无霜冻;要求土层较深厚、肥沃和较湿润的土壤条件;采种处理后的种子可沙床播种催芽,亦可将种子置于低温高湿条件贮藏至翌年3月播种,湿砂层积催芽,安全可靠、发芽整齐、费用低廉,为生产上育苗的最佳催芽方法;适宜的光照、供水和施肥将促进单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锦昌 尹光天 许煌灿 李荣生 冯昌林 卢立华
评价了13a经营期内5种采收方式下单叶省藤人工林的经济效益,分析了间种对上层林木生长收获的影响以及对林地经济收益贡献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初采年龄和采收间隔期对13a单叶省藤人工林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中单叶省藤以9a初采和4a间隔期的采收方式获得最高经济效益,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和收益成本比分别为20255元·hm-2、20 08%、1 38;单叶省藤种植后对上层林木石梓的生长与收获量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导致20年生石梓林分的纯收益和净现值比未间种时分别减少4000、1500元·hm-2。通过综合分析,5种采收方式对整个林地经济收益仍有较大贡献,林藤间种产生的林地增益水平和净现值增量分别...
关键词:
单叶省藤 间种 经济效益 石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