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02)
- 2023(7259)
- 2022(6093)
- 2021(5412)
- 2020(4330)
- 2019(9823)
- 2018(9605)
- 2017(17681)
- 2016(9892)
- 2015(11172)
- 2014(11099)
- 2013(11075)
- 2012(10977)
- 2011(10298)
- 2010(10484)
- 2009(9588)
- 2008(9418)
- 2007(8704)
- 2006(8119)
- 2005(7758)
- 学科
- 济(45632)
- 经济(45587)
- 业(23163)
- 管理(22411)
- 地方(17555)
- 中国(17230)
- 企(16097)
- 企业(16097)
- 农(14538)
- 业经(11526)
- 方法(11220)
- 学(10668)
- 农业(10142)
- 地方经济(9964)
- 发(9543)
- 数学(9102)
- 融(9101)
- 金融(9099)
- 数学方法(8988)
- 银(8879)
- 银行(8846)
- 行(8731)
- 制(8325)
- 贸(8114)
- 贸易(8103)
- 易(7743)
- 财(7611)
- 环境(7609)
- 发展(7139)
- 展(7112)
- 机构
- 学院(145191)
- 大学(143123)
- 研究(62713)
- 济(57275)
- 经济(55841)
- 管理(46731)
- 中国(46620)
- 科学(40872)
- 理学(38139)
- 理学院(37544)
- 管理学(36743)
- 管理学院(36495)
- 所(35002)
- 农(34410)
- 京(33895)
- 研究所(31702)
- 中心(27193)
- 农业(27037)
- 财(25756)
- 江(25467)
- 业大(24624)
- 院(22875)
- 省(22798)
- 北京(22479)
- 范(21855)
- 师范(21512)
- 州(20427)
- 科学院(19775)
- 财经(18983)
- 技术(18916)
- 基金
- 项目(91826)
- 科学(69829)
- 研究(65506)
- 基金(62010)
- 家(56831)
- 国家(56258)
- 科学基金(45107)
- 社会(38815)
- 省(38565)
- 社会科(36553)
- 社会科学(36545)
- 划(32854)
- 基金项目(31722)
- 教育(29344)
- 自然(29232)
- 自然科(28489)
- 自然科学(28479)
- 自然科学基金(27963)
- 发(27198)
- 编号(26424)
- 资助(26222)
- 成果(22571)
- 重点(22025)
- 发展(21259)
- 课题(21131)
- 展(20867)
- 创(19047)
- 部(18917)
- 计划(18746)
- 创新(17848)
共检索到2478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卫平 刘仲华 盛孝邦
应用石蜡切片制片方法,研究了黄花蒿腺毛状分泌腺的起源和发育.结果表明,黄花蒿腺毛状分泌腺由叶原基表皮的1个细胞发育而来,该细胞经1次纵裂和1次横裂形成4个细胞,位于表皮内的2个细胞经1次纵裂形成4个基细胞,位于表皮外的2个细胞经3次横裂形成2个柄细胞和6个分泌细胞.成熟腺体由12个细胞构成,包括4个基细胞,2个柄细胞,6个分泌细胞.
关键词:
黄花蒿 腺毛状分泌腺 起源 发育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我国烟叶香气质量与国外优质烟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如何应用现代农业技术,挖掘优质资源,创造新型种质,实现品种多样化,以适应不同卷烟工业企业对不同生态区不同香气类型烤烟的需求,是当前烤烟科技创新的首要任务。研究表明,烟叶表面的香精油、树脂和蜡质类物质(生产上将这些混合物称为"烟油")与烟叶香气密切相关,它们均是叶面腺毛的分泌物。因此,一定程度上来说,烟叶腺毛数量越多,则香气物质越多,对烟叶的外在品质和内在质量的改善作用也越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易克 徐向丽 卢秀萍 王勇 周冀衡 朱卫平 陶聪
利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研究烤烟烟叶长柄腺毛和短柄腺毛的形态发育过程.结果表明,烤烟烟叶长柄腺毛和短柄腺毛原始细胞均来源于原表皮,都经过两次平周分裂形成1个基细胞、1个柄细胞和1个顶细胞,两者的发生和早期发育相同,在以后的发育中,由于柄细胞和分泌细胞的不同分裂方式分别形成长柄单细胞腺头腺毛、长柄多细胞腺头腺毛和短柄多细胞腺头腺毛.
关键词:
烤烟 腺毛 形态发育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咏玲 曹天文 张金桐
对绵山天幕毛虫雌蛾性信息素分泌腺进行了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绵山天幕毛虫性信息素分泌腺位于腹部末端8~9间节间膜上,是一个可外翻的环状结构,腺体细胞为柱状,表皮分为2层:外表皮和内表皮。质膜上分布着微绒毛,并与内表皮连接。细胞质中含有液泡、线粒体、脂质粒、光面内质网。了解绵山天幕毛虫性信息素分泌腺位置、形态结构,对了解性信息素的合成和释放几率、改进性信息素的提取分离鉴定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绵山天幕毛虫 性信息素分泌腺 组织学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克俭 张饮江 郑东勇
本文对海鳗性腺的形态与组织结构及发育周年变化进行了研究。海鳗卵巢由许多紧密排列的卵巢叶片构成,精巢则由许多精巢叶片构成。整条卵巢或精巢的外部无被膜包裹。组织学观察表明,卵巢在5月下旬后陆续发育成熟,精巢在4月下旬陆续发育成熟。5月下旬进入繁殖期,6月~7月为繁殖盛期。随后,产过卵的个体进入恢复期并重新发育。组织学与扫描电镜观察显示,海鳗的精子头部呈镰刀形,有一较短的尾部。
关键词:
海鳗,性腺,形态学,组织学,扫描电镜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郭威 胡青 高宇 汤蓉 迟巍 李大鹏
以购自武汉市白沙洲水产品批发市场的360尾黄鳝(Monopterus albus)为样本,测定了雌性、间性及雄性个体血清中睾酮(T)、雌二醇(E2)、甲状腺素(T4)、三碘甲腺原氨酸(T3)、皮质醇以及血糖水平,并对其变化规律进行了阐述。结果显示:血清T3在不同性别的黄鳝中维持在同一水平,T4与T3的变化趋势一致;黄鳝从雌性过渡到间性时血清T显著下降,从间性过渡到雄性时则显著上升,而E2仅在黄鳝由间性过渡到雄性时才出现显著下降;雌性与间性黄鳝血清皮质醇处于同一水平,均显著高于雄性(P<0.05);血糖在不同性别的黄鳝中也维持在同一水平。结果表明:血清E2与T水平分别与黄鳝卵巢及精巢的发育保持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冬梅 李捷 李连昌
采用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技术对梨星毛虫成虫性信息素分泌腺体部位的外部形态及内部构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虫雌蛾性信息素分泌腺体是由两部分组成的。(1)翅部周缘上特化的深分叉的长鳞片;(2)腹部第3~6节背、腹板的皮细胞层散生的腺体单位,是由腺细胞和间细胞组成。
关键词:
梨星毛虫,性信息素分泌腺体,超微结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鹏飞 周冀衡 张建平 杨虹琦 肖志新
为了弄清不同烤烟品种腺毛密度与腺毛分泌物含量的关系,对10个烤烟品种在成熟过程中的腺毛密度进行了统计,采用气相色谱定量检测了叶面分泌物中主要致香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烤烟品种的叶面分泌物组分中,以西柏三烯二醇的含量最高,是其最主要的成分;烤烟各品种间及各品种在成熟过程的不同时期的叶面分泌能力不同;随着烟叶的成熟腺毛数量逐渐减少,叶面分泌物含量逐渐增加;叶片腺毛数量与分泌物中主要致香成分含量之间并不一定正相关,腺毛自身分泌能力的强弱是影响表面致香成分含量的关键.
关键词:
烤烟 成熟期 腺毛 叶面分泌物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师建玲 崔英静 夏威 刘水龙 马召 唐晓清 王康才 李宇峰 顾斌杰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不同浓度茉莉酸甲酯(MeJA)及不同处理时间对荆芥次生代谢的影响,为优化荆芥栽培技术、提高其药用品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测定4个MeJA处理浓度(0、50、100、250μmol·L~(-1))和6个处理时间(0、6、24、72、120、168 h)下荆芥抗氧化物质含量、抗氧化能力、腺毛密度以及腺毛分泌物等指标,初步确定有利于其药用品质提升的最佳浓度和处理时间组合。[结果]MeJA处理的荆芥叶片总酚、总黄酮含量增加,抗氧化活性增强,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50μmol·L~(-1)MeJA处理120 h时达到峰值。荧光显微镜下荆芥叶表皮腺毛在不同波长条件有不同响应,头状腺毛和盾状腺毛分别在紫外光(512~542 nm)和蓝光(435~485 nm)下具有荧光现象。50μmol·L~(-1) MeJA处理的荆芥叶片头状腺毛和盾状腺毛密度显著增加。MeJA处理对荆芥腺毛分泌物各组分所占比例影响较大,其中单萜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增加,倍半萜类含量下降。胡薄荷酮相对含量在50μmol·L~(-1)MeJA处理72 h以及250μmol·L~(-1) MeJA处理120 h时较对照均显著增加,薄荷酮含量变化与胡薄荷酮呈相反趋势。D-柠檬烯在MeJA处理后相对含量下降。[结论]MeJA能有效调控荆芥挥发性成分萜类化合物的代谢,提高植株抗氧化能力,以50μmol·L~(-1)MeJA处理120 h效果最优。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陆鹏飞 乔海莉 雷朝亮
利用扫锚电镜技术研究了豆野螟Maruca testulalis Geyer成虫触角感器和性信息素腺体的位置及超微结构,结果表明:豆野螟雌雄蛾的触角呈线状,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柄节较长、梗节较粗,并均覆盖着鳞片;触角鞭节由72~82节组成,长度约为86~97 mm;豆野螟感受器主要分布在触角的腹面和侧面,背面覆盖有鳞片,因此感受器很少;雌雄触角共发现6种感器,其中柱形感器只在雄蛾中发现,而一种未定义的感器仅在雌蛾中发现。通过形态比较发现,毛形感器在雌蛾触角上的分布比雄蛾较稀疏,但雄蛾的长度略长,其他几种感器在雌雄间未见显著差异;豆野螟性信息素腺体位于腹部第8~9节之间,其上有一系列规则的皱褶...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蔡生力 戴习林 臧维玲 徐桂荣
对池养南美白对虾 (Penaeusvannamei)亲虾进行人工促熟 ,并使之交尾、产卵、受精。实验在上海金山区杭州湾河口低盐地区一套自行设计的水循环系统中进行 ,育苗用水通过兑配使盐度为 2 7~ 2 8。育苗期间基本不换水和移动亲虾。亲虾 2 0 5尾 ,雌雄比约 1∶1。雌虾切除眼柄后 3~ 4d ,性腺即开始发育 ,6~ 7d产卵 ,但未受精。手术后约 30d ,亲虾出现追尾现象、随之发生交配并出现受精卵。实验进行了约 6 0d ,共收集虾卵 4 5 6 .7万粒 ,其中受精卵出现后所产卵为 137万粒 ,通过设置在水循环系统内的集卵网袋 ,可收集到 95 %以上的卵 ,共获受精卵 6...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于海志 朱丽岩 郑家声
根据性腺发育的组织切片观察,岩虫(Marphysa sanguinea)性腺发育可分为增生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4个阶段。通过连续两年每月对岩虫性腺组织切片观察可以确定,在山东省乳山海区的岩虫性腺发育为1年1个周期。12月至翌年6月为增生期;7~8月为成熟期;7月下旬至8月为排放期;9~11月为休止期,其中7月下旬至8月中旬为繁殖盛期。岩虫的性腺起源于体腔腹面生殖上皮。生殖细胞发生时不出现滋养细胞。除休止期外,生殖细胞持续发生,成熟时多次排放。雄性生殖细胞形成合胞体(syncytium),精子为原始类型。雌性生殖细胞不形成合胞体,卵母细胞在发育的早期阶段,卵黄发生期间从卵巢(生殖上皮)排入...
关键词:
岩虫 性腺发育 生殖周期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宁军号 常亚青 宋坚 胡盼 经晨晨
为了探讨偏顶蛤的繁殖规律,自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每月采集大连海区野生偏顶蛤(Modiolus modiolus)样品1次,测定采样点水温,采用组织学方法分析其性腺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偏顶蛤性腺发育以1年为1个周期,可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休止期5个时期。偏顶蛤卵子的发生可分为卵原细胞期、生长初期、生长中期、生长后期和成熟期。雄性生殖细胞的发生经历了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和精子等时期,精原细胞分为A型和B型2种类型。该海区偏顶蛤性腺指数和肥满度最低值均出现在1月,分别为17.54%和18.23%;二者最高值均出现在8月,分别为32.25%和38...
关键词:
偏顶蛤 性腺发育 生殖周期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林志华 单乐州 柴雪良 应雪萍 杨星星 张永普 方军 王如才
应用组织学方法对浙南池塘养殖的文蛤的性腺发育、生殖周期和肥满度进行了周年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文蛤的性腺发育具有典型双壳贝类特征,性腺发育过程可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休止期5个时期,并对上述5期的宏观肉眼观察特征及微观切片观察特征进行了描述。浙南池塘养殖的文蛤性腺发育过程以1年为1个周期,成熟排放期在5月下旬至8月中旬,水温21.8~31.0℃,繁殖盛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下旬,水温为25.0~30.0℃。月平均肥满度最高为6月份的8.84%,最低为1月份的3.21%。论文还讨论了1龄文蛤性腺发育、文蛤性腺成熟和排放与积温的关系。
关键词:
文蛤 性腺发育 生殖周期 肥满度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鲍恩东
连续观察孵化至14~21日龄的鸡胚胸腺,详细描述了早日龄鸡胚胸腺的组织学分化发育过程。结果显示,胸腺完整组织结构的形成约在18日龄。21日龄出现的非炎性异嗜性细胞在胸腺组织分化发育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值得注意。
关键词:
鸡胚 胸腺 发育 组织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